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3-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限时规范特训Word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3-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限时规范特训Word版含答案

限时·规范·特训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 (25分)[2014·山东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

……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

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10分)(2)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预计的战争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

(15分)解析:第(1)问,归纳材料即可。

第(2)问,关键在于能准确提取和理解材料的观点,包括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和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两方面,然后分别加以理解和论证,答题时要辩证地看问题,做到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

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2)结果:协约国打败同盟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永久消灭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不完全正确,协约国虽然打败了同盟国集团,但它对战败国的掠夺,激化了德国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历史根源。

2. (25分)[2014·黑龙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亿美元)——杨生茂《美国外交史》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参加这次战争,是因为正义受到侵犯,……因此,我们在这次战争中所要求的,绝不仅是和我们本身有关的东西。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D.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了贸易霸权【答案】B2、1878年10月,帝国议会通过了宰相俾斯麦提出的《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

根据法令,凡是进行社会主义宣传的团体、报刊和集会,都要受到封禁;政府可以不经任何法律程序逮捕和放逐被它认为是危及社会治安的“危险”分子。

这表明( )A.帝国议会实际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B.宰相对议会负责,拥有内阁绝对权力C.德国仍是容克贵族专政的封建国家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德国的帝国议会从属于联邦议会,没有什么权力,故A项错误;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管理议会,故B项错误;德国统一后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有深厚的封建性,故C项错误;法令的内容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限制和镇压,由此可见德国工人运动有一定的发展,故D项正确。

3、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

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

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敌后抗日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充分体现了国共合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八路军是抗战主力,故C项错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同步练习选修3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同步练习选修3

第 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1.第一次世界大是一帝国主争,得出一的主要依照是()A.交双方主假如帝国主国家B.争的深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帝国主国家之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国的目的都是了控制和争殖民地D.后起的本主国家要倒老牌的本主国家答案C2.“在今世革命中,方各民族了不再充任国的象而参加决定世界命运的期到来了。

”资料反应了一来的影响是()A.欧洲出了无革命运B.出了民族解放运的新热潮C.成立了新的国系统D.俄国爆了十月社会主革命答案B3.一期,各国都成立了一整套管理和干的机构,它的主要能有()①分派政府定②控制原资料的供③ 各样关系④ 断外易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4.列宁:“一后美国⋯⋯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饶国家,都成了向自己的国家。

” 表示 ()A.美国成世界上最大的国B.美国全面繁华C.美国取代英国成世界工厂D.美国工居世界第一答案A5.一改了人的思想念,包括以下哪几种念()①要求和平、反争②社会主的理想和念③和平主思潮流行④民族复仇主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之所以说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和比利时抗击德国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是因为 ()A.其是为捍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进行的战争B.其是为了强抢世界霸权C.战争第一是塞尔维亚和比利时发动的D.战争拥有非正义性答案A7.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概有900 万人战死, 2 000万人受伤, 350 万人成为终身残疾, 1 000 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

这从本质上表示()A.战争就是人类的灾祸 B .战争拥有极大的损坏力C.战争令人类希望和平 D .战争带来好多消极影响答案A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成功者的战争”的依照是()A.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方殖民者B.战胜国和战败国都为此付出了深重代价C.最后以休战和谈的方式结束了战争D.战争并没有分出真实的成功与失败答案B9.从以下列图中能够看出()A.战争使西欧受到了深重的打击,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B.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乡村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特别深重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祸,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答案A10. 1914 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繁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外国交大臣格雷伯爵谈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答案】C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试图(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答案】A3、1935年1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不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

这凸显了红军( )A.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答案】D【解析】材料未提及群众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争胜利源于正确的军事策略,故B 项错误;此时红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C项错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提出新的作战方针,体现了军事上实事求是的特征,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D项正确。

4、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道:“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

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出现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解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加剧了,所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过时”了,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欧洲某国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当它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只能靠从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来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

这个国家是( )A.俄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答案:C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拥有不同的利益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解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集团,帝国主义结盟的目的就在于瓜分世界。

两大集团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形势日趋紧张。

答案:D4.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如图)。

这一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刺杀斐迪南大公,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重大行动,它不可能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愤怒。

③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D5.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僵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

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使德军一时惊慌失措,因此符合题干中“而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这一信息,故选C项。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选修3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 年 6 月 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人们对残忍的抗争和对自由的向往。

”与碑文所述事件没关的国家是()A.奥匈帝国B.塞尔维亚C.俄国D.美国答案D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系统还未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3.以下各项,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地址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涉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4.右图不能够反应的问题是 ()A.列强以自己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出尔反尔C.结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拥有必然的正义性三心二意的结盟伙伴答案D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在西线速战速信心划破产的闻名战斗是()A.马恩河战斗B.索姆河战斗C.凡尔登战斗D.日德兰海战答案A6.以下列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下面表达与之不有关的是()A.英国第一使用B.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斗C.首次亮相于1916 年,增加了战争的残忍性D.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斗答案B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应出() A.列强的外交政策完好以自己利益为转移B.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C.结盟国公司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矛盾D.协约国公司比结盟国更拥有吸引力答案A8.以下事件依照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美国对德宣战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③协约国总反扑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答案C9.列宁说:“若是没有战争,俄国或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2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2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1.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战败国( )①限制军备②分割领土③赔款或财政监督④放弃海外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2.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答案 B3.一战后不久,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出现高潮,其原因不包括( )A.美日以外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帝国主义的“委任统治”并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D.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答案 D4.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

”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国际联盟答案 D5.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

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B.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答案 C6.德国“施里芬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答案 B7.一战中,使西线转入以阵地战为主的相持阶段的战役是( )A.俄军的夏季攻势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答案 B8.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

这次战役( )①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②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③德国没有获得制海权④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9.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答案 B10.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答案 D11.《圣诞快乐》讲述的是一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D.东线→南线→东线答案 C12.阅读下面材料: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2019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选择题练习(1)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选择题练习(1)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选择题练习(1)含答案B.反全球化运动阻碍全球化C.经济全球化弊病重重D.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答案 D解析反全球化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反全球化运动阻碍全球化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弊病重重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准确,故C项错误;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在工业品价格方面,除棉纱、棉布、呢绒、食盐、食糖、煤炭、石油等7种商品外,其他一切工业品现在所定的市场价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

这一规定有利于()A.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B.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C.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解析:选C。

据题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故选C项。

4.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

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解析:选A。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与材料中“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相符,故选A项。

5.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申明禁约:“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

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政策:“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

”据此推断,宋政府力图()A.变革政府职能B.维护市场稳定C.控制城市规模D.防止贫富分化解析:选B。

据题干中“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

”“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

”说明政府禁止外臣到京城购置房产,这一措施有利于维持都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故选B项。

6.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结合下面讽刺漫画,思考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答案:C
2.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图中“▲”处应填入()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A
3.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

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某战役的描述如下:“7时30分左右,远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运动着的‘黑点’……它们渐渐接近了,德军士兵们依稀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轰鸣声,其间还隐约夹杂着钢铁的撞击声……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其抵抗意志顷刻间就彻底崩溃了。

”该战役()
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
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C.由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地区主动发起
D.促使战争的重心开始回到西线
答案:C
5.(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

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这表明威尔逊()
A.明确表达了美国参战的想法
B.对俄国的二月革命非常不满
C.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D.希望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
答案:C
6.(2018·1浙江台州高三上期末)有史学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某一战役的历史叙述:“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千米。

7月18日,协约国联军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

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

”该战役()
A.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B.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C.首次投入了新式武器——坦克
D.是协约国在战争后期发动的反攻
答案:D
7.(2018·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017年11月11日,英国首次在正式活动中纪念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劳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工的事迹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这天,被英国主流社会提及和铭记。

中国劳工赴欧参战发生于()
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答案:C
8.(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持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

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布列斯特和约》签署④凡尔登战役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答案:B
9.《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 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圣日耳曼条约》
B.《布列斯特和约》
C.《纳伊条约》
D.《色佛尔条约》
答案:B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这些国家包括()
①塞尔维亚②保加利亚③比利时④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11.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 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

这一事实说明()
A.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
B.法国工人为自身的自由而战
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答案:C
12.一本史学著作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
B.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也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之战,殆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也,与一域中国与国相互之战既异,与一国中人与人相互之战更异。

——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1914年) 材料二中国如仍守中立,即是孤立,无论战时战后,匪惟不能与各国立于同等地位,且一切不能与闻,受人处分而已……为中国计,当自动参加,以取得在世界上之同情及国际上之地位。

——许田《对德奥宣战》(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欧洲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为什么会出现“全世界人类相互之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自动参加”(即对德奥宣战)的主要目的。

请用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目的的达成情况。

参考答案:(1)特点:世界性战争。

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性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2)目的:取得与各国的平等地位,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达成情况: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期间签署《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山东问题终获解决,这是当时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另一方面,中国并未取得与列强的平等地位。

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多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参考答案:(1)趋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原因: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后果: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