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学探究与实验测试题(无答案)
2018七(上)科学期中复习探究题精选(1-2章)(20题)

2018七(上)科学期中复习探究题精选(1-2章)1.最近李奶奶家经常出现蟑螂。
周末她上初中的孙子小东回来了,知道了这事就在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
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
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面乱撞。
(1)小东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
(2)小东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1,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溶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1)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2)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反思与评价】(3)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4)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
3.某水库出现了死鱼现象,经调查,在上游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也遭到严重威胁。
当地某中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对鱼苗是否有毒害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镉污染液40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2、20、200、2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鱼缸,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加入上述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液。
③从同一鱼苗繁殖场中挑选体长规格相同、健康状况相似的同品种鱼苗40尾,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放入上述4只鱼缸内。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科学探究(真题卷解析卷)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一、选择题1.(2018 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2.(2018 湖州)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C.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D.发现有人接触漏电的家用电器而发生触电事故时,先用手迅速将触电者拉离电器,然后切断电源进行维修3.(2018 湖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4.(2018 嘉兴)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B.C. D.5.(2018 金华)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选项相应实验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A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量筒B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C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烧杯、玻璃、胶头滴管、量筒D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A. AB. BC. CD. D6.(2018 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 B. C. D.7.(2018 衢州)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测液体pHD.检查气密性8.(2018 绍兴)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②D.甲—②,乙—①9.(2018 绍兴)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拟等研究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A.研究潜水艇的浮沉B.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C.研究板块张裂D.研究膈的升降与呼吸10.(2018 台州)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2018-2019年石家庄市正定县北早现乡北孙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

2018-2019年石家庄市正定县北早现乡北孙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模拟复习题无答案一、对号入座(选择题)1. 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2. 小明在观察大树时记录下不同树木的形状,你认为是柳树的形状的是( )。
A .B .C .3. 木头和砖的相同点有( )。
A .都浮在水面上 B .都容易弯折 C .都能吸水4. 在水里,鱼的嘴巴一直是一张一合的,这是鱼在( )。
A. 呼吸B. 喝水C. 吃东西 5. 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分解造成严重污染的是( )。
A. 木头B. 塑料C. 黏土 6. 下面不是比较几个瓶子里的水的多少的正确方法是( )A. 瓶子相同时,水位高的瓶子里的水多,水位低的瓶子里的水少。
B. 水位相同时,粗的瓶子里的水多,细的瓶子里的水少。
C. 不用看瓶子的粗细,谁的水位高谁的水就多。
7. 目前人们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B. 张衡C. 蔡伦 8. 在进行溶解实验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
A .放大镜B .尺子C .搅拌棒D .木块9. 下列哪一种材料的硬度最小( )A .木头B .纸C .金属D .塑料 10.水杯倾斜后,水面平静后的状态如( )所示。
A .B .C .11.金鱼是这样吃食物的( )A .直接将食物吞入体内B .先吞入口中,再用牙齿咀嚼C .在吃饱的情况下会放弃吃食物12.大小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和木块放入水中,木块浮在水面部分多一些,那么()重一些。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塑料块B. 木块C. 不知道13.蚂蚁是用()传递信息的。
浙江省玉环市实验学校2018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题(无答案)

玉环市实验学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科学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共7页,有3大题,36小题。
2.答案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多选错选不得分)1.下列在实验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手掌不能盖住标签D.为了安全,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口不能对准人2.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B.婴儿的出生C.汶川发生地震D.台风袭击浙江省3.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A.吉祥物海宝B.国宝熊猫C.中华龙鸟化石D.音乐机器人4.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碰到牛顿时,牛顿心里想着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飞到天上呢?这是科学方法中的()A.观察B.提出问题C.建立假设D.实验5.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哪种结构在起作用()A.液泡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7.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石棉网,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A.①③⑥B.①②⑤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8.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本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五次的结果分别是:18.40cm、18.42cm、18.74cm 18.43cm、18.41cm,则这本书的长度应该取()A.18.48cm B.18.42cm C.18.43cm D.18.415cm9.下列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哪种最好?()A. B.C. D.10.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A. 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B. 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C. 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D. 试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11.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1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初中科学精品试卷及答案—嘉兴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是小晨同学一些实验操作,其中说法正确的题)A. B. C.D. A.检测该装置的气密性B.摇晃后塑料软瓶变瘪,里面发生变化与制取汽水原理相同C.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打开袋口,蜡烛熄灭,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D.可以用该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如图所示,甲为小晨同学绘制的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乙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相关的信息,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甲图表示的微粒符号为Mg2+B.甲图中微粒具有稳定的结构C,乙图中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00,氟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D,甲和乙的元素容易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MgF2第2题图第3题图3.下列关于电与磁有关说法正确的息)A.用一根细线把一根铁棒水平挂起,然后用手拨动铁棒,静止时发现铁棒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说明该铁棒有磁性B.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C.可以用测电笔来检测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或某个电池的正负极D.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不可以通过改变电源正负极方法来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4.如图所示,是小萍绘制的家庭某段电路图,合上开关S,发现灯不亮,然后她用测电笔测试A、B、。
、D各点,发现只在A、。
、D点氖管会发光,则电路故障是()A . BC 之间断路千岛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
为了保护环境,千岛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
乙醇汽油是由乙醇 (C 2H 5OH )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化合物B.乙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乙醇汽油中C 和H 的质量比一定为4: 1D.普通汽油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对石油进行加热蒸馏得到的,则这种制取 汽油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6 .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 2、CO 、N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①SO 2 ②SO 2、N 2 ③CO 、N 2 ④SO 2、CO ⑤SO 2、CO 、N 2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7 .如图甲、乙所示是小萍设计的两个装置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越 )A.当乙图电路中会产生电流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 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8 .分别利用甲、乙中所有或部分装置都可以用来判断钢棒有无磁性C.若钢棒无磁性,通过甲装置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性与电路中电流大小、有无铁芯 有无关系()A,对比①和②能够得出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B,对比②和③中的现象能够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C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定说明了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C .进户零线断路 5. 第4题图 B .灯L 断路D .开关S 短路甲 三第7题图D.若钢棒有磁性,通过乙装置可以判断产生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有无关 系8.已知FeCl 3可以催化H 2O 2的分解,FeCl 3溶液呈黄色,小晨同学现向盛有一定质量的 H 2O 2溶液开口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 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红磷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 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2小题)1.(2022•镇江)用下列实验探究Al与Cu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铝片插入CuCl2溶液,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且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无色。
(1)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气体,(填操作)后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出现白色固体。
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对所得白色固体作如下探究。
【资料】①AlCl3能与H2O作用生成Al(OH)3。
Al(OH)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
②Al与CuCl2溶液反应会生成CuCl。
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含Cl﹣浓度较大的溶液,受热不分解。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a.Al(OH)3;b.CuCl;C.Al(OH)3和CuCl。
【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利用如图装置充分加热,U型管中,则猜测b成立。
【反思】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后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实验三: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蓝绿色固体,其受热会分解生成CuO、H2O和HCl。
取一定量蓝绿色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用足量的吸水剂氯化钙和烧碱溶液充分吸收。
(1)实验测得氯化钙增重0.36g,烧碱溶液增重0.73g。
则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
(2)若烧碱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则测得的Cu x(OH)y Cl z中x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021•镇江)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 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浙教版2018八(下)科学期末复习探究题精选()

2018八(下)科学期末复习探究题精选A(20题)1.小科从网购鲜花附赠的说明书中看到:鲜花插入花瓶前需要用剪刀以45°角斜剪,去掉茎杆下端1-3 厘米,并用合适的保鲜液保鲜。
小科查阅资料发现: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能否利用柚子皮的提取液来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呢?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组别玫瑰花培养液添加剂其他条件A 5 枝1000 毫升10 毫升清水相同且适宜B 5 枝1000 毫升10 毫升柚子皮提取液(1)一段时间后,小科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
(2)除题目中提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鲜花保鲜的时间?(写出一种)_________。
2.如图是一个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足够长的时间;②将锥形瓶、药品、橡皮塞、枝条等按图示装置连接固定好,静置5分钟时间;③光照2~3h。
取下叶片A和B,将叶片进行褪色处理、清洗;④用碘液分别检验A、B叶片,观察现象。
(1)步骤①的作用是。
(2)B的作用是为了与A做对比,在B中应加入的与A等量的25℃的。
(3)步骤④用碘液分别检验A、B叶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3.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甲和图乙。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
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②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1.2.4探究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和种子形成和萌发时物质的变化(一轮复习)

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影响酶活性的条 相互 件”的实验中,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要用热水、正常温 对照 度的水、冰水三个实验组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相互
对照,以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即给对象施加某种实验处理,虽不是检验假设需要的,但更能充 条件 分说明实验变量的对照。例如,在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对照 方案中,饲喂甲状腺激素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的是条 件对照组;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
解析:(1)蔗糖是非还原糖,故蔗糖不能与斐林试剂起反应。它的水解产 物为葡萄糖与果糖。(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3) 催化淀粉合成的酶与催化淀粉水解的酶不同,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4) 要理解题干中的一些信息,如“茎、叶等源器官制造的光合产物以蔗糖形 式运输到库器官(籽粒),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淀粉。催化蔗糖降 解的酶是 SS,SS 催化籽粒淀粉合成反应的第一步”再结合甲、乙两图可 看出,在 20 天至 40 天期间,费玉 3 号蔗糖含量以及 SS 活性始终高于豫 玉 22 号,故费玉 3 号有更多蔗糖水解以合成淀粉。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解析:风干种子细胞中含水量少,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低,有机物的消耗慢; 风干种子细胞中含水量少,微生物不易在其上生长繁殖;风干种子细胞中 自由水的含量相对少,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答案:C
2.如图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
一、科学探究——运用对照法探究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1.探究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1)实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测试题
班级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12 O—l6 N—14 Cl—35.5 Na—23
第I卷(选择题 20分)
1-10题为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测定下列操作、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52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 D.用烧杯量取200.0ml的盐酸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
A. 取液体
B. 测溶液pH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收集O2并验满
3.下列做法或判断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B.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无刺激性气味,则该化肥不可能是氮肥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固体混合物
4.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
5.从下列实验现象所获得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
B.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明气体为一氧化碳
C.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SO42-
D.铜丝浸入硝酸汞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固体,说明铜比汞活泼
6.下列各组溶液,只另加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Cl、Na2CO3、Na2SO4 B. H2SO4、NaOH、NaCl
C.HCl、NaNO3、CaCl2 D.Na2CO3、NH4Cl、NaCl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8. 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 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C.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9.欲将粗盐提纯,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溶解时,可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按照称量、计算、量取、溶解、装液的顺序操作
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10.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
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
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
部分变质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浑
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
发生了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
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一定发生了反应
11.(7分)通过化学小实验也能认识化学原理。
(1)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本质区别是。
由实验Ⅱ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Ⅲ:B中铁丝依然光亮,C中铁丝表面灰暗,D中铁丝依然光亮。
B、C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有关;
C、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有关。
(3)依据如下图进行实验Ⅳ(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12.(5分)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制取许多化工产品。
(1)用海水制食盐,常通过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少量的CaCl2、Na2S04等
杂质。
除去上述杂质,先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再加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生成的沉淀经过滤除去。
(2)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C12)将海水里溴化钠(NaBr)中的溴置换出来,
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Br2)。
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吹出的溴和大量空气混合在一起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
Br2+S02+2H20==H2S04+2HBr)。
根据流程图分析,通入S02的目的是。
13.(8分)请根据如图1装置,回答问题: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发生装置为,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若使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从A-E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优点是。
(4)实验室制取H2时,在硫酸溶液中滴入饱和CuSO4溶液会影响反应速率.图2是滴入饱和CuSO4溶液体积(X)与反应速率(Y)的关系图,请回答:
①滴入CuSO4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点过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14.(7分)镁与NH4Cl溶液反应,不仅有一种盐生成,还有气泡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气体可能是HCl、0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确定是否含有HCl,他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中HCl (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02,则可用来检验。
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H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2NH 3+3CuO3Cu+N2+3H20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证明有NH3; 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证明有H2。
(四)实验反思:
(4)浓硫酸的作用是。
(5)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以确保安全。
(6)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13分)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8,可知碳酸氢钠溶液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一种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
(3)欲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①可能是Na2CO3②可能是NaOH ③可能是
【实验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假设(填序号)
不成立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固体产物中有Na2CO3 C.取上述B步骤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滴入少量
溶液
无明显现象假设①成立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取50g品放入锥形瓶中,关闭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②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直至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
③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测量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上图曲线);
⑤重复步骤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再增加.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2)装置甲的作用是,装置乙的作用是;(3)请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