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第4版)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网络管理员(初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初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2、以下哪个设备通常用于连接多个网络并路由数据包?3、网络协议在OSI模型中,哪一层负责在相互通信的系统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A. 表示层B. 会话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4、IP地址以下哪个地址是IPv4地址?A. 202.0.0.1B. 256.256.256.256C. 192.168.1.1D. 10.0.0.255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是什么?A.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B.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次及其功能C.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D.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6、OSI七层模型中,哪一层负责在相互通信的系统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A. 表示层B. 会话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7、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传输介质?A. 双绞线B. 光纤C. 无线电波D. 卫星通信8、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中,哪一层负责在两个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A. 表示层B. 会话层C. 传输层D. 网络层9、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关于TCP/IP协议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答案带多个选项,请选出所有不正确的选项)A. TCP协议主要负责在主机之间建立连接并完成数据传输任务。
B.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
C.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因此传输数据不可靠。
D.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
10、关于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B.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交互。
C.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不存在任何交互关系。
D. 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用户到多用户、从批处理到实时处理的过程。
2024版中级软考题库网络工程师考试内部版 全考点

2024版中级软考题库网络工程师考试内部版全考点网络工程师1.一个局域网中某台主机的IP地址为176.68.160.12,使用22位作为网络地址,那么该局域网的子网掩码为(),最多可以连接的主机数为()。
A.255.255.255.0B.255.255.248.0C.255.255.252.0D.255.255.0.0A.254B.512C.1022D.1024参考答案:c∣c试题分析:(61)题中22位作为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就是22掩码:255.255.252.0/22(62题中主机位数为32-22=10,所以有效主机数为:210-2=1022,减去主机位为全0和全1的地址。
下面也介绍一下《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一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篇》上的方法:(63)利用子网数来计算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取得该二进制的们数,为N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1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例: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27=11011该二进制为五位数,N=5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前5位置1,得到255.255.248.0即为划分成27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2、利用主机数来计算将主机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N<8。
如果大于254JlJN>8,这就是说主机地址将占据不止8位。
使用255.255.255.255来将该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1,然后从后向前的将N位全部置为0,即为子网掩码值。
如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700台:700=1010111100该二进制为十位数,N=IO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10位置0,即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即255.255.252.0。
软考教材分享:程序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第4版)

程序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第4版)第 1 章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对象及其彼此关系和构造方式,一个数据结构S可以用一个二元组表示为S=(D,R)。
其中,D是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的非空有限集合,R是概念在D上的关系的非空有限集合。
在数据结构中,结点与结点间的彼此关系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不同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其中非线性结构又可分为树形结构和图结构,而树形结构又可分为树结构和二叉树结构。
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常常利用数据结构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环形链表)、队列、栈、树(二叉树、查找树)和图(邻接矩阵、邻接表)等的概念、存储和操作。
2.常常利用算法(1)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算法、字符串处置算法、递归算法、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和单源点最短路径求解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2)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1.1 算法设计概述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利用的一组概念明确的规则。
通俗地说,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无论是形成解题思路仍是编写程序,都是在实施某种算法。
前者是推理实现的算法,后者是操作实现的算法。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5个重要的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对任何合法的输入值)必需老是在执行有穷步以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可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2)肯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需有确切的含义,读者理解时不会产生二义性。
在任何条件下,算法只有唯一的一条执行路径,即对于相同的输入只能得出相同的输出。
(3)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以肯定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
所谓零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对象的集合。
(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四级)操作试卷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一、1.开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2.取消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3.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设置“TCP/IP”协议:(1)指定IP地址为192.168.0.1;(2)指定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4把计算机中C盘的ProgramFiles目录共享,先删除everyone的所有权限,再将完全控制权限付给Administrator5 请在本地安全设置中设置密码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二、6. 机房工作环境是由哪三大系统构成。
空调、消防、电源系统7.机房空调系统的作用控制机房温度、湿度和空气浓度,保证机房设备连续稳定运行。
8 UPS参数标示为:12V/100AH,其参数含义是什么电池容量三、9..举例说明双绞线造成网速变慢的原因。
1) 不按正确标准(T586A、T586B)制作的网线;2) 网线劣质,内部没有绞合在一起;3) 铜缆内部线芯含有杂质,或者直接采用廉价的铝芯或铁芯;4) 网线距离超过100米5) 双绞线使用时间太久,老化了6) 没有使用交叉线连接交换机10. 简述双绞线的种类有那些?各种双绞线有什么特性?1) 三类线:指目前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2)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
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3)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和信噪比、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4) 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
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第4版)习题答案(中文版)

27.The speed of light in coax is about 200,000 km/sec, which is 200 meters/sec.At 10 Mbps, it takes 0.1sec to transmit a bit. Thus, the bit lasts 0.1sec intime, during which it propagates 20 meters. Thus, a bit is 20 meters longhere.
29.Think about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Imagine a wireless network of fivestations,AthroughE, such that each one is in range of only its immediateneighbors. ThenAcan talk toBat the same timeDis talking toE. Wirelessnetworks have potential parallelism, and in this way differ from Ethernet.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习题答案第一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 计算机网络答案: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2. 单播答案:单播是指发送的信息中包含明确的目的地址,所有结点都检查该地址。
如果与自己的地址相同,则处理该信息,如果不同,则忽略3. 组播组播是将信息传送给网络中部分结点。
4. 广播答案:广播是指在发送的信息中使用一个指定的代码标识目的地址,将信息发送给所有的目标结点。
当使用这个指定代码传输信息时,所有结点都接收并处理该信息。
5. 网络拓扑答案: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
6. 带宽答案: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模拟信号时,将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称为线路的带宽。
二、填空题1.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接入网。
2.广播网络、点对点网络3.单播、组播、广播4.资源子网、通信子网5.汇聚层、接入层6.传输的距离、传输技术、使用的线路、带宽7.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三、选择题1-5 BAAAB 6-9DCBB四、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三要素是什么?答案:一个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以下3个基本要素:(1)至少有两个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且它们之间有相互共享某种资源的需求。
(2)两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必须用某种通信手段将其连接。
(3)网络中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要能相互通信,必须制定相互可确认的规范标准或协议。
2. 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1)数据通信(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3)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4)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6)进行分布式处理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案:(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特点:单机系统中,主计算机负担较重,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通信功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 第3章习题答案.docx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语义、语法、时序2、应用层、表示层、会活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推路层、物理层3、数据传送分层协议4、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由能特性、规程特性5、帆6、链路管理、顾定界/倾同步、流量控制、过失控制、将数据和控的信息区分开、道明传输、寻址7、在数丑销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方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无连接的网络服务9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竭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削、过失控的、服务质量、提供可靠地信息目的地二、判断题1、Y2、N3、N4、N5、Y6、Y二、简笞趣1.什么是叫络体系结构?力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或精确定义旋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都件所应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本身由5层组城: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啊理层和敬需班路层.力的就是平安和有个全世界公用的标准来限制。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定义是什么?力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标准或约定林力网络协议.网络机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腐法,演义和同步(指事件实现中嗣序的详细说明).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民的主要切能是什么?OSI模型,即开。
式通信系W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是国SS4化组纵(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枢架,简林osi。
4.举出OS[参考模型和TCP/IPft股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osi是规定意义上的国际林准;tcp/ipg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现在通用的是后者;荫者是七层;后者四层;只是分层方法不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5.OSI的■一层分别处理以下I腰:(1)把传输的比特划分九倾。
啊理层(2)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网络层(3)最供端到端的BR务。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网络管理员(初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软件资格考试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初级)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题干:以下关于IP地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D类地址用于组播,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
B、IPv4地址长度为32位,通常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如192.168.1.1。
C、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通常以冒号分隔的八组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D、IP地址的子网掩码用于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分隔开来。
2、题干: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设备主要用于将不同协议的网络连接起来?A、路由器B、交换机C、防火墙D、网桥3、以下关于TCP/IP模型四层结构中,哪一层负责建立、管理、终止网络连接?A. 应用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传输层4、以下关于IP地址的分类,哪一种IP地址类型适用于大型网络?A. A类IP地址B. B类IP地址C. C类IP地址D. D类IP地址5、以下关于IP地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分为A、B、C、D、E五类B.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地址是主机地址的前缀C. IP地址的子网掩码决定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长度D. 以上都是6、以下关于TCP/IP协议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CP/IP协议栈由四层组成,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B. I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C. TCP协议工作在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D. UDP协议工作在传输层,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7、在计算机网络中,OSI模型的哪一层主要负责处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8、以下哪项不属于TCP/IP协议栈中的核心协议?A. IPB. TCPC. UDPD. HTTP9、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的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HTTP协议11、以下关于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网络层负责处理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B.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C.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的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交互D. 数据链路层负责处理网络设备之间的帧传输13、在TCP/IP网络模型中,负责处理网络层到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恢复的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HTTP协议15、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的是哪个协议?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HTTP协议17、题干:在计算机网络中,下列哪项不是网络拓扑结构?A. 星型拓扑B. 环型拓扑C. 网状拓扑D. 网状网络19、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数据传输服务的协议是:A. TCPB. UDPC. IPD. HTTP21、题目:在计算机网络中,OSI模型的哪一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23、以下哪个协议主要用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A. TCP/IPB. HTTPC. SMTPD. SSH25、以下关于TCP/IP协议族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TCP/IP协议族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协议标准,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网络技术B. IP协议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C.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D.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但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7、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星型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和隔离能力B. 环型拓扑结构中,任何一个节点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C. 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D. 总线型拓扑结构易于实现,但扩展性较差29、在计算机网络中,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数据传输介质?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纤D. 无线传输31、网络管理员在进行IP地址规划时,以下哪种IP地址范围属于私有IP地址范围?A. 10.0.0.1 - 10.255.255.254B. 172.16.0.1 - 172.31.255.254C. 192.168.0.1 - 192.168.255.254D. 以上都是33、在TCP/IP协议族中,以下哪个协议负责在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A. IP协议B. ARP协议C. ICMP协议D. DNS协议35、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负责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A. TCP(传输控制协议)B. IP(互联网协议)C.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D.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37、以下关于IP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A类地址范围是0.0.0.0到127.255.255.255B.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网络地址用于识别网络,主机地址用于识别主机C.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4个8位的字节D. IP地址的版本号为4,表示它是一个32位的地址39、题目:在OSI七层模型中,负责处理数据传输的层是()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41、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在传输层建立端到端连接的协议是:A. IPB. TCPC. UDPD. HTTP4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类型?A. 星型拓扑B. 环型拓扑C. 树型拓扑D. 网状拓扑E. 点对点拓扑45、题干: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项不是物理层的主要功能?A. 数据传输B. 指示信号C. 指令解释D. 负载分配47、在TCP/IP协议族中,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的主要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HTTP协议49、在TCP/IP协议族中,用于传输文件、电子邮件等的协议是:B. FTPC. SMTPD. DNS51、题干:以下关于TCP/IP协议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TCP/IP协议族由TCP、IP、UDP等协议组成B. IP协议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C.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D.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但不可靠53、以下关于IP地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管理员考试考点分析与真题详解(第4版)第 1 章计算机科学基础根据09版本考试大纲,希赛教育专家特别提示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数制及其转换。
包括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数据的表示。
包括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表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CRC校验)。
(3)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1.1 数制及其转换R进制,通常说法就是逢R进1.可以用的数为R个,分别是0,1,2,…,R-1.例如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即可以用的数码个数为10,它们是0,1,2,3,4,5,6,7,8,9.二进制数的基数为2,可用的数码个数为2,它们是0和1.为了把不同的进制数分开表示,避免造成混淆,采用下标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进制,如十进制56表示为(56)10,八进制42表示为(42)8 ,由于人们常用的是十进制,所以十进制数的标识通常省略。
对于任意一个R进制数,它的每一位数值等于该位的数码乘以该位的权数。
权数由一个幂Rk表示,即幂的底数是R,指数为k,k与该位和小数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当该位位于小数点左边,k值是该位和小数点之间数码的个数,而当该位位于小数点右边,k值是负值,其绝对值是该位和小数点之间数码的个数加1.例如,十进制数123.56,其数值可计算如下:123.56=1×102+2×101+3×100+5×10-1+6×10-2又例如,二进制数l0100.01的值可计算如下:l0100.01=1×24+1×22+1×2-21)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按照上面的表示法,即可计算出R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值。
例:把(10000.010)2转换为十进制数。
(10000.010)2=1×24+1×2-2=16.25例:把(734.05)8转换为十进制数。
(734.05)8=7×82+3×81+4×80+5×8-2=448+24+4+0.078125=476.078125 2)十进制转换为R进制最常用的是"除以R取余法".例如,将十进制数94转换为二进制:将所得的余数从低位到高位排列(1011110)2就是94的二进制数。
3)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该十进制小数乘以2,取乘积的整数部分,得到转换后的二进制小数的第一位,然后将乘积部分的小数部分再乘以2,乘积的整数部分作为二进制小数的第二位,如此反复,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为0,或者到指定要求的位数。
例如,把(0.73405)10转换为二进制数:如果只取7位,则转换后为(0.1011101)2.4)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将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只要将每3个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即可;将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只要将每4个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即可。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只要将每个八进制数转换为3位二进制数即可,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只要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4位二进制数即可;上面的转换都是以小数点作为计算数码个数的起点。
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转换成任意进制数,可先转换为二进制数,然后再转换为目标进制。
例:把(734.05)8转换为二进制。
(734.05)8=(111 011 100.000 101)2例:把(1BD.07)16转换为二进制。
(1BD.07)16=(0001 1011 1101.0000 0111)21.2 数据的表示1.2.1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一个正数的原码、补码、反码是相同的,负数则不同。
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计算机中要使用这些编码方式呢?1.原码将最高位用做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各位代表数值本身的绝对值的表示形式。
这种方式是最容易理解的。
例如,+11 的原码是00001011,-11 的原码是10001011.但是直接使用原码在计算时却会有麻烦,比如(1)10+(-1)10=0,如果直接使用原码则:(00000001)2 + (10000001)2 = (10000010)2这样计算的结果是-2,也就是说,使用原码直接参与计算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所以原码的符号位不能直接参与运算,必须和其他位分开,这样会增加硬件的开销和复杂度。
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为该数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
这个取反的过程使得这种编码称为"反码".例如,-11的反码:11110100同样对上面的加法,使用反码的结果是:(00000001)2+ (11111110)2 = (11111111)2这样的结果是负0,而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0是不分正负的。
反码的符号位可以直接参与计算,而且减法也可以转换为加法计算。
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补码是该数的反码加1,这个加1就是"补".例如,-11的补码:11110100+1 = 11110101再次做加法是这样的:(00000001)2 + (11111111)2 = (00000000)2直接使用补码进行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注意到我们这里只是举例,并非证明。
对一个补码表示的数,要计算其原码,只要对它再次求补,可得该数的原码。
由于补码能使符号位与有效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从而简化运算规则,同时它也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进一步简化计算机中运算器的电路,在大部分计算机系统中,数据都使用补码表示。
4.移码移码常用于浮点数中的阶码的表示。
一个n个数值位(不包含符号位)数的移码是将其真值加上2n.例如,7 的移码是0111 + 23 = 1111-7 的移码是-0111 + 23 = 0001移码的特点在于把可以表示的最小值转换成了1.这个特点将会用在浮点数的指数表示中。
1.2.2 定点数和浮点数定点数和浮动数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小数点,在运算方式上也不相同,衡量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定点数的小数点是隐含的,固定在某个位置。
如果该位置是在数的最低位之后,就是定点整数。
定点数表示比较简单,运算规则也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当数值范围变化大时,使用定点数表示和运算就比较困难。
为了表示更大范围的数值,可以使用浮点数表示法。
在表示一个数值很大的数时,我们常常使用一种称为科学计数法的方式:N = M*Re其中M称为尾数,e是指数,R为基数。
浮点数就是使用这种方法来表示大范围的数,其中指数一般是2,8,16.而且对于特定机器而言,指数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浮点数中指数并不出现。
从上面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浮点数表示的精度取决于尾数的长度,范围取决于基数的大小和指数的长度。
1.格式化数使用格式化数是提高浮点数有效位的方法。
格式化的含义是把尾数前面加0,同时修改指数,这样在尾数位数固定的情况下,能提供最多的有效位来表示尾数。
当指数小于能够表示的最小值时,这个数称为机器零,此时会把尾数和指数同时清零。
看到这里,应该能回答指数为什么常使用移码来表示问题了。
2.定点数的算术运算和溢出处理如前所述,计算机中通常使用补码进行计算。
两个正数相加,如果结果的符号位变成了1,则表示有溢出;同样两个负数相加,如果结果的符号位变成了0,也意味着溢出;如果是正数和负数相加,则不会出现溢出的情况。
判断处理的方法可以再增加一个符号位,称其为第一符号位,原来那个符号位变成了第二符号位。
计算时两个符号位都参与计算,如果计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相同,表示没有溢出,如果不同,就表示出现了溢出。
而第一符号位才是真正的符号。
也可以通过进位信号来判断,当结果的最高位和符号位的进位信号一致时(都有进位信号或都没有进位信号),则没有溢出;否则,表示有溢出。
3.定点数的逻辑运算逻辑运算意味着各位的运算不产生进位,操作数的对应位独立计算。
逻辑加实际就是按位"或"的计算,逻辑乘实际上是按位"与"的操作,逻辑非是按位"取反".在校验码中,我们将接触到逻辑运算。
1.2.3 文字符号的编码1.ASCII码为了表示英文字母和其他一些符号、控制符,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如表1-1所示。
它使用7位代表一个字符,包括字母的大小写、数字、标点、控制符等。
计算机通常使用8位一个字节来存储,其高位为0.汉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只需要定义少量的字母和符号的编码,即可完成所有文字的保存、显示任务。
而汉字存在大量的单字,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处理汉字,必须对汉字进行单独的编码。
表1-1 ASCII码表2.GB2312-1980全称是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于1980年发布。
这种国家编码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或符号,取值范围是A1A1~FEFE,共定义了682个符号,6 763个汉字。
其中一级汉字3 755个,以拼音排序,二级汉字3008个,以偏旁排序。
这个编码的缺点是收录的汉字太少,有许多常用字没有收录,在处理人名、地名时非常不方便。
3.BIG5编码俗称"大五码",是普遍使用的繁体汉字的编码标准,包括440个符号,一级汉字5 401个,二级汉字7 652个,共计13 060个汉字。
4.GBK编码(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GBK编码是我国制订的中文编码扩展国家标准。
GBK工作小组于1995年12月完成GBK规范。
该编码标准兼容GB2312,共收录汉字21 003个、符号883个,并提供1894个造字码位,其特点是简、繁体字融于一库。
5.GB18030-2000这是在原来的GB2312-1980编码标准和GBK编码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增加了4字节部分的编码。
向上则兼容ISO10646,共有150多万个码位。
它在原来的2万多汉字的基础上增加了7000多个汉字的码位和字型,从而汉字达到27000多个。
它能有效地解决一些生、偏、难字的问题,适用于需要人名、地名用字的系统。
支持GB13000.1-1993的全部中日韩(CJK)统一汉字字符和全部中日韩统一汉字Extension A和Extension B的字符。
6.Unicode编码(Universal Multiple 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这是国际标准组织对各国文字、符号进行的统一性编码。
目前Unicode采用16位编码体系,其字符集内容与ISO10646的BMP(Basic Multilingual Plane)相同。
版本V2.0中包含了符号6811个,汉字20 902个,韩文拼音11 172个,造字区6 400个,保留20 249个,共计65 5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