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腐乳生产

合集下载

豆腐乳生产_课件

豆腐乳生产_课件
但做的豆腐保水性能好,口感润滑细嫩。 生产豆腐常用的是生石膏。
3、萄萄糖酸内脂
▪ 凝固原理:溶于豆浆中会慢慢转变为葡萄糖 酸,使蛋白质呈酸凝固。在温度高、pH值高 时,葡萄糖酸内脂转变为葡萄糖酸比较彻底。
▪ 在温度达66℃以上时,所转变的葡萄糖酸即 可使豆浆凝固,而且保水性好,产品质地细 嫩而有弹性,产率也高。
▪ 含水50%的盐卤,氯化镁(MgCl2)约占40%, 硫酸镁(MgSO4)不超过3%,氯化钠(NaCl) 不超过2%。盐卤有苦味。
▪ 使用浓度:20°Bé。 ▪ 用量:为大豆的5%~7%。 ▪ 用盐卤做的豆腐香气和口味好。
2、石膏 (CaSO4·2H2O) ▪ 生石膏(CaSO4·2H2O)、 ▪ 半熟石膏(CaSO4·H20)、 ▪ 熟石膏(CaSO4·0.5H2O) ▪ 过熟石膏(CaSO4)之分。 ▪ 石膏微溶于水,它与蛋白质反应速度较慢,
含盐卤不可太多;
(五)酒类
▪ 在腐乳的后期发酵过程中,添加的主要辅 料是白酒和黄酒。酒精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又能与有机酸形成酯类,促进腐乳香味的形 成,它还是色素的良好溶剂。黄酒作为辅料 效果比白酒更好。
1、黄酒 ▪ 豆腐乳生产所用的辅料以黄酒为主,使用量
最大。黄酒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腐乳的后熟和 成品质量。
▪ 葡萄糖酸内脂凝固剂的不足是其转变成葡萄 糖酸后有酸味,使豆腐酸味增大。
4、复合凝固剂 ▪ 葡萄糖酸内脂与硫酸钙以7:3混合, ▪ 氯化钙、氯化镁、葡萄糖酸内脂、硫
酸钙以3:4:6:7混合。
(四)食盐
▪ 食盐是生产腐乳的主要辅料之一,食盐在腐乳中 的作用:
▪ 1、可增加咸味, ▪ 2、在发酵过程及成品中还起到防止腐败的作用。 ▪ 氯化钠>90% 为一级盐;氯化钠>93%为优级盐;

《农产品贮藏技术》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藏技术》教学大纲

《农产品储藏技术》教课纲领第一部分纲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农产品储藏加工》是教育部“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农科类种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一门波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介绍粮油产品储藏加工的基础知识、粮油储藏、粮油加工、豆类加工、植物油制取、调味品的酿造、酿酒等及粮食均衡水分的测定和新陈米的鉴识方法的基本实验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农产品质量特色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储藏,以及采纳不一样的工艺方法将其制成各样成品或半成品的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而为人们供给各样丰富多彩的食品,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提升产品附带值。

三、课程教课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适用技术课程,学习本课程时,需在掌握必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质,认真察看当地主要农产品储藏加工过程和方法,并踊跃创建条件,增强操作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理解,为此后工作打下坚固基础。

本课程的教课要求分掌握、熟习、认识三个层次。

在期末查核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60%,熟习的内容约占总分的30%,认识的内容约占总分的10%。

平常作业(实验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采纳文字、音像、计算机协助教课软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教课。

此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其余教材为协助媒体,各媒体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增补。

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多层次、立体式教课支持系统,供给自主选择媒体学习的自由。

五、课内学时分派本课程总学时数为 90,此中电视课学时为 9 学时,实验 12 学时,共 5.0 学分,一学期开设。

各章学时分派以下。

章教课内容课内学时电视学时实践学时绪论21第一章粮油产品储藏加61工的基础知识第二章粮油储藏83第三章粮食加工82第四章大豆加工41第五章植物油加工62第六章酿造调味品61第七章酿酒61第八章农副产品综合利82用共计541436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多媒体教材的整体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课媒体有:1.文字教材(合一型):主要教课媒体,是本课程教课与查核的基本依照,对其余媒体起纽带作用,拥有导学、助学功能。

发酵食品的制作

发酵食品的制作
温度适宜才能使刚加入的乳酸菌存活。
4.将50ml酸奶加入牛奶中
将活的菌种引入牛奶中
5.密封瓶口,放到30℃左右的地方发酵约8 小时,牛奶凝结后,即可食用
形成无氧 进行无氧呼吸 生乳酸。
环境,使乳酸菌 ,分解有机物产
做馒头用密封吗?
6.放在冰箱中存放,随喝随取
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鲜奶加糖 高温灭菌 冷却 接种 密封发酵
成功制作酸奶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一、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
一般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等步骤。 发酵的时间一般有长有短,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 30℃左右。
二、发酵技术的广泛利用:
⒈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酵母霉发酵
饺子是死面做的
包子是发面做的
利用乳酸菌发酵
食醋怎样制作出来的?
发利 酵用
醋 酸 杆 菌
发酵生产酱油
酱油是包括霉菌、
酵母菌和细菌等多
种微生物参与原料物
质转化的混合作用
的结果。对发酵速度、成品色泽、味道鲜美程度
影响最大的是米曲霉和酱油,而影响其风味的是
酵母菌和乳酸菌。米曲霉含有丰富的蛋白酶、淀
粉酶、谷氨酸胺酶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酯酶
等。为它们利用糖形成乳酸,再与乙醇反应形成
特异香味的乳酸乙酯。也已发现某些芽孢杆菌是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可编辑课件PPT
3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影响酱油风味的主要微生物。
乳制品 利用乳酸细菌进行发酵,使成为具有独特风
味的食品很多。如酸制奶油、干酪、酸牛乳、嗜 酸菌乳(活性乳)、马奶酒、面包格瓦斯以及酸 泡菜、乳黄瓜等 等。这些乳制品不仅具有良好而 独特的风味,而且由于易于吸收而提高了其营养 价值。有些乳制品还有抑制肠胃内异常发酵和其 他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因而具有疗效 作用,受到 人们的喜爱。

第7章 腐乳

第7章 腐乳
第七章
发酵豆制品生产技术
腐乳的生产
一、腐乳定义
又称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酿造调味品之一。 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制坯、前期 培菌、腌制、后期发酵而成。
二、腐乳类型
1、腌制腐乳 2、毛霉腐乳 3、根霉腐乳 4、混合菌种酿制的腐乳
食盐 ↓ 毛霉或根霉 ↓ 豆腐坯→接种→培养→搓毛→腌坯→装坛→成品 各种辅料
三、腐乳生产的原辅料
一、主要原料
(一)蛋白质原料 1、大豆 2、冷榨豆饼(豆饼分热榨豆饼和冷榨豆饼) (二)胶凝剂(凝固剂) 1、盐卤 2、石膏
3、葡萄糖酸内酯
豆腐: 一斤黄豆出(5-6)斤豆浆, 加入内脂(7.5-9)克 豆腐脑:一斤黄豆出(15-18)斤豆浆,加入内脂(9-12)克
(三)食盐
五、腐乳发酵
(一)前期发酵
1、接种
2、培养 3、搓毛、腌制
(二)后期发酵
1、配料与装坛 2、灌汤 3、封口贮存
二、辅助原料
1、酒类 1)黄酒(醉方) 2)酒酿(糟方) 3)白酒
2、曲类
1)面曲 2)米曲 3)红曲
3、甜味剂 4、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
四、豆腐坯制作
(一)工艺流程 (二)操作方法 1、大豆浸泡
1)加水量 2)水质 3)泡豆时间和水温 4)泡豆水中加碱
2、磨浆
1)磨浆细度 2)磨浆和加水量
3、滤浆 4、煮浆 5、点浆与蹲脑 6、压榨 7、划坯
5、细菌型腐乳
1、红腐乳:红方,表面鲜红,断面为杏黄色, 滋味咸鲜适口,质地细腻。其主要特点是使用 了红曲为着色剂,表面呈现红色。 2、白腐乳:白方,颜色表里一致,为乳黄色、 淡黄色,酒香浓郁,含盐量低,发酵期短,成 熟较快,大部分在南方生产。 3、青腐乳:青方,具有刺激性的臭味,臭里透 着香,闻着臭、吃着香(臭豆腐)。 4、花色腐乳:添加了各种不同风味的辅料酿制 而成,分为辣味型、甜味型、香辛型、咸鲜型。

第三章 腐乳

第三章 腐乳
一、主料 用于生产腐乳的主要原料可选用优质大
豆、冷榨豆片或低温脱溶豆粕。 腌坯所用盐要符合食盐标准。
二、辅料 1、酒类 2、红曲 3、面曲 4、香辛调味料
二、辅料
1、酒类
(1)黄酒:黄酒是我国特产,种类繁多,豆腐乳 酿造加工中多采用含糖量较低、甜味较小的干 黄酒。
(2)白酒:在腐乳生产中主要是用白酒作黄酒的 代用品。但有些品种则需要白酒作辅料,如糟 方,一般均采用50度白酒(土烧酒)。
第四节 腐乳的制作工艺
一 、腐乳的制造工艺流程
豆腐坯→接种→前发酵→搓毛→腌坯→装 坛→后发酵→成品
灌配料汤
二、生产工艺要点
1、豆腐坯
豆腐坯又称白坯,在质量上要求洁白有 弹性,块型整齐,厚薄均匀一致,表面平整, 切口光滑无蜂窝状。白坯的结构均匀紧密, 后期发酵时才能保证腐乳的质量。白坯的水 分含量因腐乳的品种而异,如红腐乳高于青 腐乳;白腐乳高于红腐乳。夏季白坯的含水 量应适当低一些,一般控制在70~82%。白坯 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4%以上,脂肪在5%以上。
三、腐乳色、香、味、体的形成
2、香气
(1)后发酵期产生的,所加辅料对腐乳的风味影 响很大
(2)醇、醛、有机酸、酯类等成分是由前面提到 的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分解原料成分,经复杂的 生化过程产生的,也对腐乳香气形成有关。
(3)一部分醇与有机酸结合为酯类。豆腐坯中的 类脂经脂肪酶分解产生脂肪酸,进一步与乙醇反 应生成芳香族化合物的酯。
每面都应有菌粉。
二、生产工艺
3、 摆坯
• 接好种的白坯放在笼屉内,行间留间隔,以利通风调节 温度。码好笼后,上下屉垛起。
• 豆腐坯按规定的72块装入木格内。侧面竖立,分为8行, 每行为9块,各相隔距离为3cm左右,要求排列均匀, 每块四周留有一定空隙。

智慧树答案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传统发酵调味品生产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不是酱油的生产原料。

答案:稻壳2.豆类及其制品经微生物作用后,消除了抑制营养的因子,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有机酸、醇、酯和氨基酸,因而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答案:对3.大豆中的()是一种防止细胞氧化的抗氧化物质,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功能。

答案:大豆异黄酮4.发酵豆制品中还有()营养保健成分。

答案:大豆异黄酮;亚麻酸;卵磷脂;亚油酸5.()对2·型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答案:豆豉6.()属于传统发酵豆制品。

答案:酱油;豆豉;豆酱7.()发酵豆制品含有的维生素B12最多。

答案:腐乳8.豆酱、酱油、腐乳、豆豉这些传统发酵豆制品只能食用,不能药用。

答案:错9.现代医学和食品营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好保健功效。

答案:对第二章1.配制酱油是酿造酱油与植物蛋白水解液添加剂等配制成。

答案:对2.()酵母菌不是酿造用的菌种,而是酿造业中的有害菌,经常在酱油酱醪或醋醅表面形成粘稠的皮膜,并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答案:毕赤氏酵母3.我国现在酱油行业广泛应用的霉菌为()。

答案:沪酿3.042米曲霉4.酱油生产中为了节约粮食和油脂,降低成本,可以使用()作为主料。

答案:麸皮;豆粕5.压榨前大豆未经过高温处理,送入压榨机压油出来的豆饼,称为()。

答案:冷榨豆饼6.酱油种曲制备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以及不能灭菌的器具可用()%的酒精擦洗灭菌。

答案:757.曲精的生产是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原料处理和严格的微生物培养、管理方法和检测手段,制成的优良米曲霉种曲,再进一步经干燥、分离提取有效的米曲霉的()。

答案:孢子8.菌种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酱油生产的成败和产品质量的好坏。

在选择菌种时应该按照()作为标准。

答案: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和其他有毒物质;产品香气和滋味优良;酶的活力强,菌株分生孢子大、数量多、繁殖快的菌种;发酵时间短,适应能力强,对杂菌的抵抗能力强9.成曲制备和种曲制备相比较对杂菌的要求更严格。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二、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本专题综合------------------------------------------------ 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科技探索之路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崛起专题2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科技探索之路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植物细胞的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专题3 胚胎工程胚胎工程科技探索之路胚胎工程的建立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专题5 生态工程生态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1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目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目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目录——生物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绍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 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1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3专题1 基因工程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崛起专题2 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专题3 胚胎工程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专题5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豆腐乳生产技术
腐乳是由豆腐发酵制成的咸、鲜香味的发酵食品。 起源于宋代,多年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 产品和地方名特产品。浙江的绍兴、四川的夹江, 广西的桂林,黑龙江克东,上海的奉贤等地都有 颇负盛名的产品。
最初是自然菌种富集,现在,随着技术和 规模的发展,采用纯菌接种,保证质量。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 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 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 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 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 的发酵食品。
3.浸泡
浸泡使大豆吸水充分膨胀,大豆蛋白质绝大部分存在于子叶 的长形细胞中,细胞的四周由粗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的细胞
壁分割。干豆瓣比较坚硬,很难使蛋白质与粗纤维素分开,因
此必须借助水的作用,使果胶质水解,使细胞相互分离,使豆
膏,磨成细粉。粒度越细,凝固越快。由于溶解度低,使用时先制 成过饱和溶液。 石膏用量在0.01-0.24mol/L浓度范围内,每100kg原料用2.2-2.8kg 较为适宜。
石膏比卤水点脑时蛋白质的凝固速度要慢得多;石膏点脑
保水力较强,产品较为细嫩、光滑,但豆腐中残留未溶解 的硫酸钙,有涩昧,缺乏大豆的香味。
②白腐乳:产品为乳黄色、淡黄色或青白色,醇香
浓郁,鲜味突出,质地细腻。其主要特点是含盐
量低、发酵期短、成熟较快,主要产区在南方。
③花色腐乳:又称别味腐乳,该类产品因添加了 各种不同风味的辅料而酿成了各具特色的腐乳。 这类产品的品种最多,有辣味型、甜味型、香 辛型和咸鲜型等。
④酱腐乳:这类腐乳在后期发酵中以酱曲为主要 辅料酿制而成。本类产品表面和内部颜色基本 一致,具有自然生成的红褐或棕褐色,着色浓 郁,质地细腻。 ⑤青腐乳:青腐乳也叫青方,俗称臭豆腐。此类 产品表面颜色均呈青色或豆青色,具有刺激性 的臭味,但臭里透香。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王 致和臭豆腐。
5.防腐剂
防腐剂的作用,主要是杀灭导致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同时
又要求几乎不损害食品的风味和外观。目前,我国允许
使用的防腐剂有32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苯甲酸及其钠
盐、山梨酸及其钾盐、2,3-丙烯酸等。
6.食盐
豆腐乳腌坯需要一定量的食盐,它使产品具有咸昧,并
与氨基酸相辅,共同给以鲜味,起到调味的作用,同时,
第二节 豆腐乳生产
一、腐乳的制造工艺流程——毛坯发酵、发霉型
大豆→浸泡→磨浆→分离→煮浆→点脑→压榨→切块 豆腐坯→煮沸→冷却→接种→摆坯→前发酵→搓毛→腌 坯 →装坛→后发酵→成品
灌配料汤
二.豆腐坯制作 (重点掌握的内容)
1.选料
目前,各地使用的生产原料都是国家标准的2号、3号黄
豆,这些黄豆中含杂质1%。要生产质量高的产品,就必
香和甜味。其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茴香脑。另外有
左旋水芹烯、黄樟油素、柠檬烯等。 4.桂皮 含有较多芳香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酸甲醋、 丁香酚,其中桂皮醛是调味重要成分,它能使桂皮具
有特异的香气和收敛性的辛辣味,并微有甜味。
5.小茴香 含有丰富的芳香油,主要成分为茴香酮、茴香醚、茴 香醛等, 具有特异的芳香和微甜味,是良好的调味料。 6.生姜与辣椒
所以用石膏点脑采取冲浆法,即把需加入的石膏和少量的
热浆放在同一容器,然后用其余的热浆同时冲入石膏热浆
中,就凝固成脑,但也需要蹲缸时间。
石膏点脑保水力较强,产品较为细嫩、光滑,但豆腐中残 留未溶解的硫酸钙,有涩昧,缺乏大豆的香味。
(3).葡萄糖酸内酯
葡萄糖酸内酯是一种新的凝固剂,日本从20世纪60年
3.根霉型腐乳
① 霉菌丝较粗,菌丝会在培养基表面迅速蔓延,称为 匐匍菌丝。称为假根。从假根部向空气中丛生出直立 的孢子,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内生长大量的孢囊 孢子。
② 繁殖:孢囊孢子,有性生殖很少见。 ③ 根霉也可制造豆腐乳及生产糖化酶,另外,它又是 甾体物质、延胡索酸等物质生产的菌种。 ④ 米根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7℃~40℃。华根霉在 45℃时还能生长。
须对原料进一步除杂,清除杂物、杂粮、砂、石之类。
2.洗豆 加清水淘洗几次,将原料中的剩余杂质及脏物除去,以
生产更好的产品。
现专用的洗豆机主要有洗料机和绞龙式洗豆机。 ① 机械筛选机或电磁筛选机除掉杂物。 ② 风力除尘器,用以将筛选过程中飞扬的灰尘。 ③ 磁选和密度去石机,除掉黄豆中的并肩石和铁器。
生姜富含胡萝卜素, 味辛,有健胃、袪寒、解毒、除腥
作用;与辣椒同属腐乳中的调味品。
7.其它
其它外加辅料有玫瑰花、桂花、芝麻、火腿、冬菇、
鸡肉、大蒜等, 是用于各种别味及特色腐乳的。
三、腐乳酿造用微生物
1.毛霉 菌丝细长,包围在豆腐坯外,维持外形,但适宜温 度偏低,小于25℃。不能耐夏季高温。 常用的有五通桥毛霉、腐乳毛霉、总状毛霉等。
30℃左右温水冲淋后,入曲房,接入0.1%米曲霉,堆积升温使孢
子发芽.待品温升至35℃时,翻曲一次以调温.待品温再上升至 35℃以上时就过筛分盘,每盘厚度为1cm左右。此时,保持室
温、品温,培养过程中防止结饼,待于包子尚未大量着生时,立
即通风降温,两天后可出曲,晒干备用。
3.甜昧剂
腐乳中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1).盐卤
盐卤是海水制盐后的下脚料,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含量约为 29%。此外,还有硫酸镁、氯化钠、溴化钾等,俗称苦卤。原 卤的浓度一般为25-28· Be,做豆腐须稀释16-18· Be’,其用量为 5-7kg/100kg大豆。
优缺点: 卤水易溶解,所以与豆浆中蛋白质作用强烈,凝固力 强,做出的豆腐香气和口味都比较好,缺点是保水性能差;单 独使用时豆腐易散碎,可和葡萄糖酸内脂、硫酸钙配合使用. 盐类一般采用点浆法点脑。
红方腐乳
白方腐乳
白腐乳
口水腐乳
红油腐乳
五香腐乳

(一) 腐乳的工艺类型
(1)腌制型腐乳生产工艺流程 食盐 ↓ 10~15天 后发酵6~10个月 豆腐坯→煮沸→腌坯 装坛 成品 各种辅料
(2)毛霉型腐乳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
接菌
豆腐坯→前发酵→ 搓毛→腌坯→装坛→后熟→成品 各种辅料 特点:纯菌进行前发酵,菌种进行生长同时向外分 泌大量的酶,氨基酸含量高,产品质量好。
在发酵过程及成品销售中尚有防止腐败的功用。
腐乳酿造用盐不一定要再制造,但应注意选择杂质少、 颜色白、氯化钠含量高的盐, 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直接对腐乳的色、香、味起重要作用,没有辅料 的配合,就不能形成腐乳的各种风味及特色,所以各种辅料 不可忽视。酒类是最主要的辅料,此外尚有着色剂和香辛 调味料。
另一类甜味剂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糖
类是最有代表性的天然甜味物质。
碳水化合物中具有甜味的仅有少数的几种单糖和低 聚糖.常见的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和麦芽糖。
4.香辛料
香辛料种类很多,应用中主要是利用其中所含的芳
香油和刺激性辛辣成分.
作用: 起着抑制和矫正食物的不良气味,提高食品 风昧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防 腐杀菌和抗氧化的作用。
2.水
(1) 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ml不超过100个;无大肠杆菌。 (2)毒理学指标:氰化物和氟化物以及重金属不得超标。 (3)化学指标:酸碱度和硬度等符合要求。 (4)外观:无色无臭,不含悬浮固体,漂浮物,沉积物,微生
物,和未成熟幼体等。
3.凝固剂
凝固剂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盐类和酸类。适合
作凝固剂的盐主要是钙盐和镁盐。
(1).胡椒 市售有黑胡椒、白胡椒、胡椒粉之分。
黑胡椒是带果皮、果肉的种子晒干而成,辛辣昧较浓。
白胡椒是除去果皮、果肉后的白色种子。 (2).花椒 芸香科植物。果实含挥发油(柠檬烯、枯若醇等)、 花椒酰胺等成分,干燥后具有强烈的芳香和麻辣味,是
腐乳的重要调味料之一。
3.八角 也称大茴香。术兰科,含较多芳香油和糖分而具浓
常用的消泡剂
1.油脚 油脚是油炸食品后剩下的废油,含杂质较多,色黑,不 卫生,但价格便宜。 2.油角膏 它是酸败油脂添加氢氧化钙,搅拌成的膏状物,配
比为10:1,使用量为1%。
3. 酸化油也称氧化油, 是脂肪酸氧化后酸性增加的油,为榨油 厂精炼食用油时分离的废物,经酸化处理或发酵氧化而成。 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为一种乳化剂,有消泡作用。
1.酒类
(1).黄酒
辅料中以黄酒为主,应用数量最大,它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腐乳的后熟及成品风味。 酿制腐乳多采用普通黄酒(简称料酒〉,其酒精含 量低,一般为16%左右,酸度在0 . 45%以下,糖分 7%以下,性醇和,香气浓。
(2).酒酿和米酒
酒酿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米酒是以大米或糯米
为原料,经根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协同作用,将
毛霉菌落形态
主要 作用
曲霉 青霉 毛霉
酵母
2、根霉
菌丝高大,但菌丝粗糙,不如毛霉柔软细致,但 能耐夏季高温,使腐乳能常年生产。因此,在生产中 采用毛霉和根霉混合接种来制取腐乳。
3.曲霉
4.青霉
5.酵母菌
基本特征:单细胞椭圆形、圆形或柱形。宽为1-5 μm,长为530 μm。 特殊形态: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细胞与其子细胞连接而成的链状丝。
代起用,我国近年已渐用于做豆腐、豆腐脑。它的特
性是易溶于水,呈甜味,不易沉淀,容易和豆浆容易和
豆浆混合,葡萄糖酸内酯在豆浆中会慢慢转变为葡萄
糖酸,有酸味,使蛋白质呈酸凝固。
4.消泡剂
在煮浆时,豆浆沸腾产生很多泡沫,这种泡沫是由于 水蒸气鼓起蛋白质溶液而形成的。在煮浆时由于大 量泡沫翻起,会造成假沸现象,故点浆时必须将泡沫 去掉,否则会影响凝固质量。由于蛋白质泡沫表面 张力大,必须用消泡剂去除.
第一节 豆腐乳生产原料与微生物
一.腐乳的种类
根据豆腐坯有无微生物繁殖,即是否进行前发酵,可 分为腌制腐乳和发霉腐乳两大类。发霉腐乳又有天然 发霉与纯种发酵之分;还有毛霉型、根霉型、细菌型 前发酵腌制腐乳。 腌制腐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