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套路
中国舞龙运动

接近有效分平均值 这列前;
2、按无效分高者列 前;
执龙头者为1号,依 次顺延。
三、布置
计时开始;如在赛 场内静止造型侯场, 以第一位运动员开 始动作即为计时开
球体直径: 0.35m
杆高(含珠):
3、加赛一场或并列;
始。
1.7m
二、自选套路
1、套路难度总分高 者名次列前;
2、以高难度动作多
结束:运动员完成 套路动作后,以最 后一位队员离开赛 场为计时结束,如 在场内造型结束,
难度总分:是指运动队在比赛中完成套路难度动作的分值总和。
难度加分:根据运动队完成自选套路动作难度的总 分确定相对应的加分。
• 7.1分至8分,给予0.05分; • 8.1分至9分,给予0.1分; • 9.1分至10分,给予0.15分; • 10.1分至11分,给予0.2分; • 11.1分至12分,给予0.25分; • 12.1分以上,给予0.3分;
给予满分。
凡完成套路节奏 松散,运动员精
乐曲完整,很好 地烘托舞龙气氛 给予满分。
凡与标准有差距 者扣0.1!0.2分。
明显错误:扣0.1 神面貌不足,缺 凡与以上标准有
分
乏表现力,根据 差距者,根据情
严重错误:扣0.2 程度扣0.1~0.5分。 节扣0.1~0.5分。
分
(2)静态造型画面不逼真,形意表达不准确; (3)静态造型构图不优美,龙体不饱满.
四、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舞龙动作难度定级
舞 龙
A级难度动作
(分值:0.1分)
动
作
的
B级难度动作
难
(分值:0.3分)
度
分
级
C级难度动作
舞龙活动教案

活动时间:2009、3、2——3、6教学内容:了解中国龙文化概述课的任务:1、想通过开展龙文化系列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掌握一些基本本领(画龙、写龙、做龙、唱龙、舞龙、刻龙),增强学生对龙文化的认同感,逐步了解民族文化,领会龙的精神(团结合作、造福人类、开拓奋进)的实质组织过程:一、中国龙文化概述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龙是非常神奇的动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斗转星移,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龙”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仍能从心底唤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
我们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
二、说说你心中怎么认识龙的?活动时间:3、9----3、13教学内容:1 、学习舞龙基本方法:持龙珠、龙头、龙身、龙把、龙尾的基本方法2 、学习舞龙基本步法:矮步、圆场步课的任务:1)学习舞龙持龙珠、龙头、龙身、龙把、龙尾的基本技术,掌握动作要领、方法。
(2)学习舞龙基本步法中矮步、圆场步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3)结合步法练习持龙珠、龙头、龙身、龙把、龙尾基本技术。
舞龙的相关知识介绍

舞龙的相关知识介绍作者:韩以轩2012年5月24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广袤土地,被称为“龙的故乡”。
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精神、一种企求、一种寄托、一种祝福,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奋进、坚毅、拼搏精神的象征。
中国是舞龙运动的发源地。
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千百年来,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一、舞龙运动基本技术:1.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体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运用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2.游龙动作。
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运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3.穿腾动作。
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在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4.翻滚动作。
龙体呈立圆或斜圆状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
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度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
舞龙的技巧

舞龙的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舞龙的技巧舞龙是我国民间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发展,现在成为集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并成为大学体育课程。
常见的龙有草龙、竹叶龙、纸龙、布龙、火龙、荷花龙等。
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十五节以上的龙就主要是用来观赏。
舞龙运动大部分是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
(一)舞龙的基本技巧持龙者,即为龙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
目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
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
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
目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
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龙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
舞龙套路

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二、舞龙发展与起源
舞龙俗称舞龙灯。舞龙据说是春秋时的“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古越族人 所创,属古越族和中原文化。据《春秋繁露》一书记载,我国西汉初年就有 舞龙作嬉活动,福州《三山志》称:“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712年)始…… 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象,纵士民观赏。”民国末年(1943年), 各地流行在喜庆节日舞龙欢庆传统,有从正月初一舞至十五,也有从正月十 一舞到廿九。 龙身一般全长10~30米,分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珠引龙舞,一人举 一节,小龙八九人,大龙十三四人,有的还配有鼓、锣、乐等。舞龙有灯龙、 草龙、布龙和板凳龙等种类。舞布龙最为普遍。龙灯的骨架用竹篾扎制,一 般先用竹篾扎出龙头、尾和数节龙身,与舞龙者手持的龙杆固定在一起,然 后糊纸、纱布,绘鳞片。一般龙长9节,10人同舞。 近年来随着龙狮运动的开展,舞龙舞狮进入大学校园中,龙狮项目具有培养 团队精神的作用。
我 的国民广俗大活城动乡之群一众。节深目受最广具大代人表民第性群 十三章舞龙运动
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 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 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图13-1)。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 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最后遇到了一 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 自己是海龙王。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 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 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龙王病好后,为了 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 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 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 则是鱼尾样。
舞龙规定套路

舞龙规定套路舞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民俗表演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舞龙的节奏欢快,动作矫健,色彩斑斓,非常具有观赏性。
在参与舞龙表演时,需要遵守一些规定的套路,以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下面是舞龙的一些规定和套路。
1. 龙身制作:舞龙表演中的龙身通常是由布料、纸张或竹子制成的,长度一般为10米到20米,需要根据表演场地的大小和可行性来确定。
2. 龙背负人:舞龙表演中,需要由一组人来负责扛着龙身,并通过动作来展现出龙腾九天、昂首挺胸的形象。
这些人需要有较好的协作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龙头表演:舞龙表演的核心是龙头,在表演中需要由一人来单独操控龙头。
龙头的动作需要与龙身的运动相协调,如摇头晃尾、张口吐舌等,以展现出龙的生动形象。
4. 龙尾扇动:舞龙表演中的龙尾通常由一组人来负责扇动。
龙尾扇动的速度和节奏需要与龙身和龙头的动作相协调,以增加表演的艺术效果。
5. 龙舞起舞:舞龙表演通常以“踏龙起舞”的方式开始,表演者需要在指定的音乐节拍下,将龙身抬起并运动起来,展现龙腾九天的气势和力量。
同时,龙头和龙尾也需要配合动作,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
6. 转身盘旋:舞龙表演中,会设置一些转身和盘旋的动作。
表演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指示,将龙身转动和盘旋,同时搭配龙头的动作,展现出龙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7. 艺术呈现:舞龙表演不只是简单地扭动龙身和舞动龙头,还需要通过整体的动作和形象来传达特定的意义和艺术效果。
表演者需要有较强的演技和舞蹈技巧,以提升表演的艺术价值。
8. 终点落地:舞龙表演通常以“落龙入水”的方式结束,表演者需要将龙身缓缓放下,并以优美的动作和形象来收尾。
整个表演需要有明确的结束信号和动作,以示表演的圆满成功。
总之,舞龙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和熟练技巧的表演活动。
在进行舞龙表演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套路,如龙身制作、龙头表演、龙尾扇动等,以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和艺术效果的达到。
通过舞龙表演,可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国家规定舞龙套路动作名称

09年国家规定舞龙套路动作名称圆潭卧龙1、团龙起伏2、龙盘柱尾起伏3、龙翻身接东方龙造型4、穿龙尾接跳龙起伏圆场5、逆向跳龙行进6、正反腾越行进7、快速游龙8、连续穿越行进9、尾盘造型10、大横八字花慢行进11、连续左右跳龙12、跳龙接摇船舞龙13、大立圆螺旋行进14、矮步圆场越障碍15、首尾穿身16、首尾内外起伏17、首尾跳龙转位18、曲线造型19、换位跳龙行进20、绕身舞龙21、站腿舞龙22、穿尾腾身23、躺身挂腰四人组合舞龙24、龙舟造型25、立龙造型26、龙脱衣27、连续跳龙行进28、斜盘跳龙磨砖29、快速螺旋跳龙30、直躺舞龙31、龙腾九霄造型出场列队行礼舞龙规定套路评分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套路规定套路是根据舞龙技术发展的方向,所选定具有代表性的舞龙基础动作和技巧动作,经过精心编排的套路。
规定套路的动作规格、顺序、方向、行动路线均不得改变。
规定套路比赛使用大会提供的公用龙具器材。
规定套路比赛不得替换龙头队员。
第二十五条规定套路的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一、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
1.姿势正确,方法合理,配合协调,技术熟练,出色完成全部动作给予满分。
2.与动作规格有差距,轻微错误扣0.05分;明显错误扣0.1分,严重错误扣0.2分。
3.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最多扣0.3分。
二、布局、结构、精神面貌,分值为1.5分。
1.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动作顺序、方位、路线正确,有很好的表现力给予满分。
2.改变规定套路动作顺序,运动方向线路,每出现一次扣0.1分。
3.完成套路节奏松散,运动员精神面貌不足,缺乏表现力,根据程度扣0.1至0.5分。
三、音乐伴奏,分值为1分。
1.音乐伴奏的节奏与舞龙动作、构图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乐曲完整,很好地烘托舞龙气氛给予满分。
2.与以上标准有差距,根据情节扣0.1至0.5分。
四、服饰,分值为0.5分。
1.运动员的服饰符合规则要求,给予满分。
2.与标准有差距,扣0.1至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