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标准类)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合集下载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国家标准局1985-04-02发布,1985-12-01实施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 基本定义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2.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 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3.1 急性毒性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

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

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GB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GB5044-85)
指标
I(极度危害)
II(高度危害)
III(中度危害)
IV(轻度危害)
1.
急性毒性(LC50或LD50)
吸入(mg/m3)
<200
200-
2000-
>20000
经皮(mg/kg)
<100
100-
500-
脱离后可基本治愈
脱离后可恢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
胶离后可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
5.
致癌性
人类致癌
人可疑致癌
动物致癌
无致癌性
6.
最高容许浓度(mg/m3)
<0.1
0.1-
1.0
>10;25
25-
500-
>5000
2.
急性中毒状况
易中毒,后果重
可中毒,预后好
偶可中毒
尚无急性中毒但有影响
3.
慢性中毒状况
患病率高(≥5%)
患病率较高(≥5%)或症状发生率高(≥20%)
偶有中毒病例,或症状发生率较高(≥10%)
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
4.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1基本定义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分级原则2.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分级依据3.1急性毒性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

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

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表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之蔡仲巾千创作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Ⅱ级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 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13. 氯21.甲醛23.Ⅲ级硫酸14.锰及化合物15.氨16.二甲苯20. 甲苯22Ⅳ级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 13种汞化物 1 .氰化物 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八氟异丁烯、铍及其化合物、氯甲醚、羰基镍、丙烯晴、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Ⅱ级 25种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G2)13.氯21.甲醛23.二硫化碳、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金属镍、环氧氯丙烷、黄磷、对硫磷、氮氧化物、DDV、光气、氯丁二烯、三氯乙烯、苯酚Ⅲ二甲苯20.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四氟乙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氯丙烯、六氟乙烯、敌百虫Ⅳ级4种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 丙酮法定职业性肿瘤、(八种):氯甲醚(肺癌)石棉(肺癌、间皮瘤)焦炉工(肺癌)砷化物(肺癌、皮肤癌铬酸盐(肺癌)联苯胺(膀胱癌)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G1 (人类致癌物15种):苯、镉化物、铍化物、甲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乙烯、氯甲醚、双氯甲醚、三氧化铬(重铬酸盐)、砷化氢(眒)、、砷化物、羰基镍、环氧乙烷、焦炉逸散物(苯计)、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计)。

G2A(可能致癌物8种):环氧氯丙烷、硫酸二甲酯、氯丁二烯、氯联苯(54%氯)、1.2.3三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丙烯酰胺。

G2B(可疑致癌物31种):六六六、DDT、呋喃、铅及化合物(G2)、乙苯、乙醛、苯乙烯、肼(联胺)、偏二甲基肼、对二氯苯、萘、金属镍、钴及氧化物、环氧丙烷 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烯晴、苄基氯、百菌清、邻茴香胺、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丙烷、硝基甲烷、二异氰酸甲苯酯、乙酸乙烯酯、3.3对二甲基乙酰胺、1.3二氯丙烯、石油沥青烟职业性接触汞化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职业性接触氰化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职业性接触苯胺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3职业性接触氯乙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4职业性接触砷及无机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5职业性接触砷化氢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6职业性接触铬酸盐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7职业性接触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8职业性接触硫化氢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9职业性接触盐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0职业性接触硝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1职业性接触一氧化碳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2职业性接触铅及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3职业性接触硫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4职业性接触锰及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5职业性接触氨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6职业性接触汽油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7职业性接触甲醇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8职业性接触氢氧化钠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9职业性接触二甲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0职业性接触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1职业性接触甲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2职业性接触甲醛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3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4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硫化染料的制造硫化氢
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甲醛
苯胺生产苯胺
电解铝、氢氟酸制造氟化氢
五氯酚及其钠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盐
镉及其化合物镉冶炼、镉化合物的生产
敌百虫生产、贮运敌百虫
别级
毒物名称
行业举例
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氯丙烯
钒及其化合物钒铁矿开采和冶炼
溴甲烷溴甲烷制造
硫酸二甲酯的制造、贮运硫酸二甲酯
>2500
经口(mg/k g)
<25
25-
500-
>5000
2.
急性中毒状况
易中毒,后果重
可中毒,预后好
偶可中毒
尚无急性中毒但有影响
3.
慢性中毒
患病率
)偶5%≥患病率较高(
毒无慢性中中有
状况
高(≥5%)
或症状发生率高(≥20%)
病例,或症状发生高率较10%(≥)
毒而有慢性影响
4.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后进继续或不展,能治愈
镍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镍
甲苯二异氰酸聚氨酯塑料生产酯
环氧氯丙烷生产环氧氯丙烷
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砷化氢
敌敌畏生产、贮运敌敌畏
光气制造光气
氯丁二烯制造、聚合氯丁二烯
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一氧化碳
硝基苯生产硝基苯
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苯乙烯中度(级III)
危害
甲醇生产甲醇
硝酸制造、贮运硝酸.
级别
毒物名称
别级
毒物名称
行业举例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
氰化物
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
三硝基甲苯制造和军火加工生产三硝基甲苯级II高度危()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水平分级(GBZ230-2010)之马矢奏春创作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Ⅱ级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 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13. 氯21.甲醛23.Ⅲ级硫酸14.锰及化合物15.氨16.二甲苯20. 甲苯22Ⅳ级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水平分级(GBZ230-2010)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 13种汞化物 1 .氰化物 2. 氯乙烯 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八氟异丁烯、铍及其化合物、氯甲醚、羰基镍、丙烯晴、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Ⅱ级 25种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G2)13.氯21.甲醛23.二硫化碳、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金属镍、环氧氯丙烷、黄磷、对硫磷、氮氧化物、DDV、光气、氯丁二烯、三氯乙烯、苯酚Ⅲ二甲苯20.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四氟乙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氯丙烯、六氟乙烯、敌百虫Ⅳ级4种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 丙酮法定职业性肿瘤、(八种):氯甲醚(肺癌)石棉(肺癌、间皮瘤)焦炉工(肺癌)砷化物(肺癌、皮肤癌铬酸盐(肺癌)联苯胺(膀胱癌)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G1 (人类致癌物15种):苯、镉化物、铍化物、甲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乙烯、氯甲醚、双氯甲醚、三氧化铬(重铬酸盐)、砷化氢(眒)、、砷化物、羰基镍、环氧乙烷、焦炉逸散物(苯计)、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计).G2A(可能致癌物8种):环氧氯丙烷、硫酸二甲酯、氯丁二烯、氯联苯(54%氯)、1.2.3三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丙烯酰胺.G2B(可疑致癌物31种):六六六、DDT、呋喃、铅及化合物(G2)、乙苯、乙醛、苯乙烯、肼(联胺)、偏二甲基肼、对二氯苯、萘、金属镍、钴及氧化物、环氧丙烷 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烯晴、苄基氯、百菌清、邻茴香胺、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丙烷、硝基甲烷、二异氰酸甲苯酯、乙酸乙烯酯、3.3对二甲基乙酰胺、1.3二氯丙烯、石油沥青烟职业性接触汞化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3职业性接触氯乙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4职业性接触砷及无机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5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6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7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8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9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0职业性接触硝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1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2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3职业性接触硫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4职业性接触锰及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5职业性接触氨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6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7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8职业性接触氢氧化钠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19职业性接触二甲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0职业性接触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1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2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3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24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水平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I < 35中度危害(Ⅲ级);THI≥ 35~<50高度危害(Ⅱ级):THI≥ 50~<65极度危害(Ⅰ级):THI≥ 6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844-85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基本定义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分级原则2.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症状、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分级依据3.1急性毒性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

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 慢性中毒后果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

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 致癌性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铬酸盐7. 苯8.Ⅱ级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13. 氯21.甲醛23.Ⅲ级硫酸14.锰及化合物15.氨16.二甲苯20. 甲苯22 Ⅳ级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指数计算Ⅰ级13种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八氟异丁烯、铍及其化合物、氯甲醚、羰基镍、丙烯晴、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Ⅱ级25种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 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G2A.B)13.氯21.甲醛23.二硫化碳、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金属镍、环氧氯丙烷、黄磷、对硫磷、氮氧化物、DD V、光气、氯丁二烯、三氯乙烯、苯酚Ⅲ级14种硫酸14. 锰及化合物15.氨16.甲苯22 二甲苯20.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四氟乙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氯丙烯、六氟乙烯、敌百虫Ⅳ级4种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 丙酮法定职业性肿瘤、(八种):氯甲醚(肺癌)石棉(肺癌、间皮瘤)焦炉工(肺癌)砷化物(肺癌、皮肤癌铬酸盐(肺癌)联苯胺(膀胱癌)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G1 (人类致癌物15种):苯、镉化物、铍化物、甲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乙烯、氯甲醚、双氯甲醚、三氧化铬(重铬酸盐)、砷化氢(眒)、、砷化物、羰基镍、环氧乙烷、焦炉逸散物(苯计)、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计)。

G2A(可能致癌物8种):环氧氯丙烷、硫酸二甲酯、氯丁二烯、氯联苯(54%氯)、1.2.3三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丙烯酰胺。

G2B(可疑致癌物31种):六六六、DD T、呋喃、铅及化合物(G2A.B)、乙苯、乙醛、苯乙烯、肼(联胺)、偏二甲基肼、对二氯苯、萘、金属镍、钴及氧化物、环氧丙烷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烯晴、苄基氯、百菌清、邻茴香胺、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丙烷、硝基甲烷、二异氰酸甲苯酯、乙酸乙烯酯、3.3对二甲基乙酰胺、1.3二氯丙烯、石油沥青烟职业性接触汞化物危害指数计算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 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3职业性接触氯乙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4职业性接触砷及无机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5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6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7职业性接触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8职业性接触硫化氢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9职业性接触盐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0职业性接触硝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1职业性接触一氧化碳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2职业性接触铅及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3职业性接触硫酸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4职业性接触锰及化合物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5职业性接触氨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6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7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8职业性接触氢氧化钠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19职业性接触二甲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0职业性接触氯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1职业性接触甲苯危害指数计算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2职业性接触甲醛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3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24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职业性接触危害指数计算危害程度分级轻度危害(Ⅳ级):TH I <35中度危害(Ⅲ级);TH I≥35~<50高度危害(Ⅱ级):TH I≥50~<65极度危害(Ⅰ级):TH I≥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13.63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 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
2.1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
3.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 和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

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性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

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
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4.1依据本分级标准,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见表2。

表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4.2对接触同一毒物的其他行业(表2中未列出的)的危害程度,可依据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中毒患病率、接触时间的长短,划定级别。

凡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经常达到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值,而其患病率或症状发生率低于本分级标准中相应的值,可降低一级。

4.3接触多种毒物时,以产生危害程度最大的毒物的级别为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有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伯钦、傅慰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