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工作流程
急诊科日常工作流程与标准操作

急诊科日常工作流程与标准操作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紧急和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和伤害的患者。
急诊科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对于患者的救治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日常工作流程与标准操作的详细步骤。
一、急诊科的日常工作流程1. 患者录入与登记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首先由工作人员进行患者的录入与登记。
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提供个人信息和病情描述,并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和医保卡等相关资料。
2. 初步评估与分诊接下来,患者会进行初步评估与分诊。
急诊科的医生会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以便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提供及时的救治。
3. 快速处理与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诊结果,急诊科医生会快速进行相关处理和检查。
例如,给予紧急药物治疗、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4. 反馈与沟通在处理和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沟通。
医生会解释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回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和顾虑。
5. 治疗与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急诊科会组织相应的治疗和观察措施。
例如,给予药物治疗、进行手术操作、留观观察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6. 出院与转诊当患者的病情稳定或需要进一步治疗时,急诊科会安排患者的出院或转诊。
出院时,医生会向患者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进行后续的康复和治疗。
二、急诊科的标准操作1. 急诊流程标准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急诊科通常会对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
这包括规范各项操作的步骤和顺序,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指导书和流程图,以便医护人员能够熟悉和遵循。
2. 处理急性疾病的应急措施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并遵循处理急性疾病的应急措施。
例如,心肺复苏、止血止痛、急救药物的应用等。
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冷静应对,并迅速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3. 医患沟通与信息记录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要注重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并正确记录相关信息。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患者的重任。
为了确保在面对各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 厘米,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约1 秒,可见胸廓起伏。
3、迅速准备除颤仪,如为室颤,立即进行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生宣布患者死亡或复苏成功。
(二)流程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呼叫医生,同时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进行心肺复苏(30:2),呼叫他人协助→准备除颤仪→除颤(如为室颤)。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4、持续心肺复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待医生进一步指示。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
3、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4、如患者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6、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二)流程1、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立即卧床休息,吸氧,通知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2、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等检查。
3、遵医嘱用药(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等)→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
4、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评估是否需要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
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给予吸氧,根据病情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
急诊科各班工作流程及标准

急诊科各班工作流程及标准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关键的部门,负责为患者提供紧急、及时的医疗救治。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工作高效有序,每个班次都需要遵循一套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各班工作流程及标准,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处理各类急诊情况。
1. 门诊班工作流程及标准1.1 患者接待与登记- 护士接待患者,了解患者就诊目的和基本病情。
- 根据患者信息完成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证件号码等。
- 核对患者的医保信息和就诊卡。
1.2 临床评估- 医生进行初步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主诉和病情。
- 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体温、心率等。
1.3 诊断与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 下达相应的医嘱,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 护士按医嘱执行治疗措施,如给药、留置导尿等。
1.4 观察与护理- 护士负责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
- 根据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如安慰、疼痛缓解等。
1.5 出院与转院-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出院或转院,并进行相应安排。
- 出院时,医生开具出院小结和病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
2. 医技班工作流程及标准2.1 临床检验- 根据医生开具的检验申请单,医技人员进行相应的临床检验。
- 检验结果及时录入系统,并进行核对与审核。
- 将检验结果报告给医生,以供临床诊断参考。
2.2 影像检查- 根据医生开具的影像检查申请单,医技人员进行相应的影像检查,如X光、CT等。
- 报告影像结果,以供医生分析诊断。
2.3 心电图检查- 根据医生开具的心电图检查申请单,医技人员进行心电图的操作和记录。
- 将心电图结果报告给医生,供临床分析与判断。
2.4 手术室工作- 针对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医技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器械准备、无菌操作等。
- 在手术过程中,医技人员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医护协作班工作流程及标准3.1 紧急呼叫处置- 护士接到紧急呼叫后,迅速组织医生、护士等协作人员。
最新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

最新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急诊医疗服务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病患来说,获得高效、规范的急诊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优质的紧急医疗救援。
一、患者到达急诊科首先,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他们将接受登记程序。
登记人员将咨询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以及过敏史等。
这是为了确保急诊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初步评估在登记完成后,患者将进行初步评估。
急诊医生将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了解病史和症状。
他们将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其分为紧急、半紧急和非紧急三个级别。
这将决定接下来的医疗优先顺序。
三、治疗及特殊流程1. 紧急患者对于紧急患者,急诊医生会立即启动救治流程。
他们将赋予患者最高的医疗优先级,并及时进行急救生命支持,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同时,其他医务人员也将为紧急手术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及时进行手术。
2. 半紧急患者对于半紧急患者,急诊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X光片、CT扫描等。
医生将协调其他科室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
3. 非紧急患者对于非紧急患者,他们的病情相对较轻,急诊医生将优化资源分配。
这意味着非紧急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以便急诊科能集中精力处理紧急和半紧急的情况。
急诊医生会给予他们适当的治疗和建议,如病情不重可以选择门诊就诊等。
四、药物配发和用药安全药物配发和用药安全是急诊服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医院将制定药物管理流程,确保急诊科配备必要的药物,并核验药物的来源和有效期。
医务人员将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进行药物配发,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五、患者离院和随访患者在接受完成治疗后,急诊科医生会与其进行详细的离院指导。
他们将说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随访计划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等。
医院还将建立健全的患者档案管理系统,跟踪患者的病情和随访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六、急诊科设施和环境医院将努力提供良好的急诊科设施和环境,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急诊科工作流程

急诊科工作流程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抢救工作,其工作流程至关重要。
在急诊科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科的工作流程。
1. 患者接诊。
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首先由接待护士进行初步的登记和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包括病情描述、病史等。
接待护士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对急危重症患者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准备。
2. 体格检查和初步处理。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患者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处理,如给予氧气、止血、镇痛等急救措施。
3. 诊断和治疗。
在完成初步处理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包括化验、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并及时进行治疗。
4. 观察和监护。
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等。
同时,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向医生汇报。
5. 交接班和记录。
在工作交接班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交接,包括病史、诊断、治疗方案等。
同时,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过程,以便于后续的医疗工作和追踪。
6. 患者出院或转院。
当患者病情稳定或需要转院时,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出院或转院的准备工作,包括开具出院医嘱、安排救护车等。
同时,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工作。
以上就是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做到高效有序。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服务流程急诊服务时限

急诊服务流程急诊服务时限急诊服务时限的设定是为了确保患者尽快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救治,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般医疗机构急诊服务的流程和时限:1.患者到达急诊科: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前台工作人员将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史等,并登记患者信息。
2.病情评估和分诊:医务人员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包括询问症状、体格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会将患者分发到不同的急诊区域,如重症监护区、危重症区、普通区等,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3.初步处理和决策:根据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会进行初步处理和决策,包括开具化验、检查申请单、安排进一步的诊疗计划和转诊决策。
在急诊科,一些常见的疾病和伤害可以得到迅速的治疗,如心脏骤停、呼吸窘迫等。
4.进一步治疗和观察: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比如,对于一些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可以通过监护室或者病房提供继续治疗和观察。
5.诊断和治疗决策:在患者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这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如血液化验、X光检查、手术等。
6.医嘱和建议:在诊断和治疗决策确定后,医生会开具相应的医嘱和建议,包括用药、治疗计划、注意事项等。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和康复。
以上是一般医疗机构急诊服务的流程和时限。
但是,急诊服务的时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数量、医疗资源配置、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等。
因此,急诊服务时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定,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监控和改进。
急诊抢救室工作流程

急诊抢救病人工作流程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工作,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病人。
二、每日查看急救仪器是否备齐完好,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三、新病人入院,迅速评估病人,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四、平诊病人在预检分诊处咨询,挂号。
办理就诊卡,在专科就诊。
五、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立即进入抢救室,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包括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输液、心肺复苏等。
六、遇有病人暂时不能支付相应抢救所需费用又不能延误抢救室时,开通绿色通道,并向医院相关部门汇报。
七、护送危重病人进行各项检查、手术、入院,随时监护病人,做好应急准备。
八、准确、及时、客观、真实、完整地记录病情及抢救过程。
急诊科工作流程及职责说明

急诊科工作流程及职责说明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部门,负责处理各类急诊病患,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治疗。
以下是急诊科的工作流程及职责说明:工作流程1. 患者登记与初诊- 接待患者,登记个人信息,并评估患者病情紧急程度。
- 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等指标,以及询问病史。
- 根据初步判断,将患者分诊到不同的诊室或区域。
2. 诊断和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以确定初步诊断。
- 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验、X光或CT扫描等。
-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等。
3. 抢救和处理急重症- 急诊科医生要及时处理急重症病患,进行抢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操作急救设备,如心脏除颤器、呼吸机等,进行必要的抢救操作。
- 协调其他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提供全方位的救治。
4. 处理患者咨询和病情变化- 急诊科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咨询和疑虑,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建议。
-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转诊至其他科室。
5. 记录和报告- 急诊科医生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过程。
- 在急诊科内部进行交接班,向接班医生详细汇报患者情况和治疗进展。
职责说明1. 急救与抢救- 急诊科医生要具备急救技能,能够迅速处理各类急重症病患。
- 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缝合伤口等急救操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诊断与治疗- 急诊科医生要有较强的临床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沟通与协调- 急诊科医生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 协调其他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4. 紧急情况的处理- 急诊科医生要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 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组织急救团队,进行紧急抢救和处理。
总之,急诊科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登记与初诊、诊断和治疗、抢救和处理急重症、处理患者咨询和病情变化以及记录和报告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动态评估:对急诊待诊病人进
行动态观察,一般应每10~
15分钟再评估一次;对留急诊
监护室、观察室病人需进行人
室再评估。
诊断
• 现存的问题 • 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因素
计划与实施
• 根据护理诊断或问题,制订急救护理 方案 。
• 预检护士应按病情、病种进行安排就 诊。
• 留急诊监护室、观察室的病人,应根 据再评估再计划、实施。
概念
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 速、重点收集资料,并将资 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 分科,同时按轻、重、缓、 急安排就诊,同时登记入册, 时间一般2~5分钟。
意义
高质量的分诊能使病人得以及 时救治,反之,则有可能因延 误急救时机而危及生命。
资料收集
询问 :通过问诊,得到病人的主观 资料
观察:护士运用眼、鼻、手感官来 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及主要的体 征。
查体:如有必要,时间允许,进行 重点查体或全身系统检查。
案例1
患者女性、38岁、 昏迷、大汗淋漓、 呼吸困难、双侧瞳 孔缩小、全身肌肉 抽搐、两肺满布大 湿罗音,有蒜臭味。
你如何对此病人分 诊?
分诊技巧
CRAMS评分:主要采取循环、 呼吸、运动、语言4种生理变 化加解剖部位的一种简易快速、 初步判断伤情的方法。每项正 常2分,轻度异常1分,严重 异常0分,总分≤8为重伤。
环情况,呼吸机等仪器的运转情况,紧急处 理危及生命的因素。
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运要点
• 做好交接班:
– 病人病情 – 抢救处理经过 – 用药 – 液体出入量 – 皮肤情况 – 特殊事件简要交代事发地点及联系单位人
• 补办手续
案例3
•
一位车祸胸腹脑多发伤的无名氏病人,
被120接回,交警介入调查,经抢救后血压回升
• S(sever‘ity,程度):疼痛的程度如 何,若把无痛到不能忍受的疼痛用l~ 10的数字来比喻,相当于哪个数的程 度。
• T(time,时间):疼痛开始、持续、终 止的时间。
病情分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 P(plan,计划):根据判断结果, 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安排就 诊。
PQRST公式
• P(prOVC,ke,诱因):疼痛发生的诱 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 Q(quality,性质):疼痛的性质,如 绞痛、钝痛、电击样、刀割样、针刺 样、烧灼样等。
• R(radiate,放射):有否放射痛, 向哪些部位放射。
• 对去辅助检查、急诊手术室、ICU、 专科病房病人应进行途中监护。
• 为病人送检标本、取血、取药等服务。
评价
• 评价急救护理效果。如果已达到 预期目标,应终止护理程序,未 达到目标,应寻找原因,找出问 题再评估、诊断、修改计划、再 实施、评价,直至达到目标。
急诊工作流程
学习目的
1.了解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 2.熟悉急诊科的护理程序 3.掌握分诊技术
学习内容
1.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 2. 急诊工作流程 3.急诊科的护理程序
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
•急 •忙 •杂
急诊科工作流程
一 接诊
接诊
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 危重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置就位
二 分诊
100/60mmHg,HR120次/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
助通气,SPO292%,停留胸腔闭式引流,导尿
管接袋,建立2路静脉通道,输液,桡动脉穿刺
监测有创动脉压,现必须马上送CT检查后直接
送手术。
• 你如何将病人安全运送到CT及手术室?
评估病人
• (1)血压、HR、R、SPO2、病人神志并 记录
• (2)生命支持:是否巳建立生命支持保障 (关键)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吸痰
正常
言语错乱,语无伦次 说话听不懂或 不能发音
SOAP公式
• S(subjective,主观感受):收集病 人的主观感受资料,包括主诉及伴 随的症状。
• 0(objective,客观现象):收集病 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征及异常征 象。
• A(assess,估计):将收集的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判断。
CRAMS评分
指标 循环(C)
呼吸(R) 胸腹(A)
运动(M) 语言(S)
分值
2
1
0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无毛细血管充盈
SBP>100mmHg
SBP 85~99mmHg
SBP<85mmHg
正常
费力,浅或>35次/分 无自主呼吸
无压痛
有压痛
连枷胸、板状 腹或 有穿通伤
正常
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无反应
有致命危险危重者
( critical patient )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
(emergency patient)
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非急诊患者
(non-emergency patient)
分诊要求
由熟悉业务、责任心 强的护士担任 坚守岗位 做好预检分诊登记 如有分诊错误,按首 诊负责制 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 入绿色通道
• 神志
各种管道
• 仪器设备
• 评估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危险(如心跳 呼吸骤停、窒息、输液针头或管道脱出);
发生时紧急处理预案;需携带的急救物品。
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运要点
• 告知家属转送可能发生的风险 • 缩短途中运送时间:通知电梯等候及接收科
室准备 • 运送途中监护 : SPO2检测,面色及末梢循
护送
• (1)与医生一齐护送 • (2)途中监护脉搏、呼吸、SPO2等情况 • (3)仪器的运转情况
交接班
• (1)CT检查后按手术流程与手术人员交接 班
• (2)向术后监护的科室(ICU)电话交待: 肇事单位/人及交警联系方式。
五 护理程序
评估
• 快速评估 :时间一般应在2~ 5分钟内完成,对急危重病人, 快速评估,同时进行抢救。
遇成批伤病员时,立 即通知科主任、护士长、 总值班
遇患有或疑患传染 病病人,进入隔离室 就诊 无主病人,先做好 分诊处理,同时做好 保护工作
三 处理
处理
一般病人 危急重病人 传染病病人处理 成批伤病员的处理 特殊病人处理
案例2
2电0话09,年2被70月告059知日年,,7有2月0大:5批0日0伤,员,接,2“人01:员20不”0总0详台,。接 如果你“是1急2诊0科”总护士台,电你话如何,做被?告知,
有大批伤员,人员不详。 如果你是急诊科护士,你如 何做?
四 转运
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运要点
明确转运负责人 认真做好评估 告之家属转运的风险 缩短途中运送时间 做好途中监护 认真交接班 补办手续
急诊危重病人的转运要点
• 转运责任人:医护人员
• 观察与评估
• 生命体征
末梢循环
• (3)各管道的固定是否妥善:胸管、气管 插管、输液管、、桡动脉测压管、导尿管 等
物品准备
• (1)物品准备:准备呼吸机,确保足够氧 供;简易呼吸囊;液体;简易的监护设备; 喉镜,以便万一气管插管脱出能马上重新 插管
• (2)通知CT室准备 • (3)向家属告知转运风险,必要时签名 • (4)平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