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答案final.

合集下载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中:(1)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IR );(2)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AR )(3)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DR )和(通用寄存器)。

2.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O Rl,(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l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O R1, (R2)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STO R1, (R2)R/W=RDR O, G, IR iR2O, G, AR iR1O, G, DR iR/W=W3.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2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解:LAD R3, (R0)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PC O , G, AR i R/W=R DR O , G, IR iR 3O , G, AR i DR O , G, R 0iR/W=R LAD (R3), R04.假设主脉冲源频率为10MHz ,要求产生5个等间隔的节拍脉冲,试画出时序产生器的逻辑图。

解:5.如果在一个CPU 周期中要产生3个节拍脉冲;T l =200ns ,T 2=400ns ,T 3=200ns ,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取节拍脉冲T l 、T 2、T 3的宽度为时钟周期或者是时钟周期的倍数即可。

所以取时钟源提供的时钟周期为200ns ,即,其频率为5MHz.;由于要输出3个节拍脉冲信号,而T 3的宽度为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一个节拍电位的时间是4个时钟周期,所以除了C 4外,还需要3个触发器——C l 、C 2、C 3;并令211C C T *=;321C C T *=;313C C T =,由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A (4)D (5)B (6)C (7)C (8)A (9)A (10) A二、填空题(1)数据冗余、操作异常 (2)函数、多值 (3)x →y 、x’→y(4)y 又不包含于x 、y →z(5)K →U(6)主属性、全码 (7)较高、规范化 (8)等价的、不一定(9)无损联接性、保持函数依赖性 (10)有效、完备三、问答题1、观察函数依赖集F ,所有属性都在依赖因素中出现。

转到步骤④。

观察F 中的每个决定因素:HI 、IJ 、IL 、JK 、JL 、JM ,J ,K ,因为存在(H ,I )→U 、(I ,J )→U 、(I ,L )→U 、(J ,K )→U 、(J ,L )→U 、(J ,M )→U ,所以HI 、IJ 、IL 、JK 、JL 、JM 皆为候选码。

由于J 不能够完全决定U ,则将其与其它属性两个或多个组合,没有哪个组合能够完全决定U ; K 同理,继而找到其它的候选码IK 。

转到步骤⑤。

结束。

2、该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BE ,主属性为B 、E ,非主属性为A 、C 、D 、G 。

由于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如BE →G ),因此该关系模式属于第一范式,将其分解为:R1({ BG },{ B →G })候选码:B R2({ BDE },{ BE →D })候选码:BE R3({ AE },{ E →A })候选码:E R4({ AC },{ A →C })候选码:A 根据第三范式的定义,每个关系模式都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传递函数依赖,属于第三范式。

3、依据候选码的确定方法,可得(TIME ,STUDENT )是候选码,则非主属性为COURSE 、TEACHER 和CLASSROOM ;根据第二范式的定义,该关系模式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因此该关系模式属于第二范式。

fff f f f fP4.依据候选码的确定方法,可得(学号,课程号)是候选码,根据BC范式的定义,F 中的每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因素都含有候选码,因此该关系模式属于BCNF。

第5章_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第5章_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图 5-37
解:主从 RS 触发器的工作过程是:在 CP=l 期间主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但输出端并 不改变状态,只有当 CP 下降沿到来时从触发器甚才翻转,称为下降沿触发。根据主从 RS 触发器状态转换图可画出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海无涯
5-8 在图 5-38(a)所示的主从 JK 触发器中,CP、J、K 的波形如图 5-38(b)所示,试画 出相应的 Qm、 Q m 、Q 和 Q 的波形图。
8
学海无涯
解:见下图:
图 5-44
5-15 图 5-45(a)中 FF1、FF2 是 CMOS 边沿触发器,FF3、FF4 是 TTL 边沿触发器。 CP 及其 A、B、C 输入端的波形用如图 5-45(b)所示。设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 0。试画出各触发 器输出端 Q 的波形图。
9
学海无涯
解:见下图:
解:见下图:
n+1
Q1n+1 Q2
= =
A Q1n
F1
5-20
=在Q图1n Q5-2n50(a)所示电路
C设P触和发F器J2的的=初波Q始形1n状图Q2态如n 为图
5-50(b)所 0,试画出
R 的波形图。
图 5-49
解:见下图:
图 5-50
中, 示, Q和
解:见下图:
F1:
Q n +1 1
=
D
F2: J = Q1n ,K=1
Q n +1 2
=
Q1n
Q
n 2
图 5-48 11
学海无涯
5-19 如图 5-49(a)所示电路。其输入端 CP 和 A 的波形图如图 5-49(b)所示,设触发 器的初始状态 Q1n = Q2n = 0 ,试画出电路输出端 F1,F2 的波形图。

实验中选择射线管以及虑片的原则

实验中选择射线管以及虑片的原则

实验中选择射线管以及虑片的原则篇一:第五章习题答案final4. 有一碳的质量分数为1%的淬火钢,经金相观察没发现游离碳化物。

经X射线衍射仪分析,奥氏体311反射的积分强度为2.33(任意单位),马氏体的112~211线重叠,其积分强度为16.32。

试计算该钢的奥氏体体积百分率。

(试验条件为Co靶、滤波片滤波,室温20℃,?Fe的点阵参数为a=0.2866nm,奥氏体的点阵参数为a=0.3571+0.0044Wc,Wc为碳的质量分数)冯文营解法解:此题可用直接比较法做。

由于钢中没有游离C化物,可认为钢中只有A和M。

(A为奥氏体,M为马氏体)所以:cM%?100AM1??RMIA.......(1) . (2)其中为了求R,首先要求温度因子e查阅资料得:?2m(m不用大写是为了与马氏体M区别)的波长为0.1789nm,对于A对于M:由于M中a与c几乎相等,故上两式是一样的。

将A(311)、M(112)及A、M的晶格常数带入得:=56.18 °=49.86 °所以=4.644*10 ,=4.273*10为求,假设X射线分析时是室温状态下,即293.15K 所以=/T=1.55 查表得当=1.55时,=0.6870由以上各数据经计算得到A与M的温度因子分别为:求出温度因子e?2m=0.8743;=0.8925后,再求=2.9810;=2.7290;角因素:多重性因子:=24({311}晶面族),=8({112}晶面族);,;,;结构因子:其中,(???)A中碳质量分数为0.44%,原子个数比Fe:C=48.4870:1 ,故=0.0202(???)M中碳质量分数为0.56%,原子个数比Fe:C=38.0510:1 ,=0.0256查表得由于= 12.1550(A),=12.7890(M),=1.7583(A),=0.9744,=1.8373(M)的X射线波长与Fe的=+(=0.1936nm(???)相近。

概率论第五章习题解答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第五章习题解答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解答1、据以往的经验,某种电器元件的寿命服从均值为100h 的指数分布,现随机地取16只,设它们的寿命是相互独立的,求这16只元件的寿命的总和1920h 的概率。

解 设这16只元件的寿命为i X ,1,2,,16i =,则161i i X X ==∑,因为()100i E X μθ===,22()10000i D X σθ===于是随机变量161616001600400iiXn XX Z μ-⨯--===∑∑近似的服从(0,1)N160019201600{1920}{}400400X P X P -->=>1600{0.8}400X P -=>16001{0.8}400X P -=-<1(0.8)=-Φ=10.78810.2119=-=.2\(1)一保险公司有10000个汽车保险投保人,每个投保人索赔金额的数学期望为280美元,标准差为800美元,求索赔总金额不超过2700000美元的概率; (2)一公司有50张签约保险单,每张保险单的索赔金额为i X ,1,2,,50i =(以千美元计)服从韦布尔分布,均值()5i E X =,方差()6i D X =求50张保险单索赔的合计总金额大于300的概率。

解 (1)设每个投保人索赔金额为i X ,1,2,,10000i =,则索赔总金额为100001ii X X==∑又 ()280i E X =,2()800i D X =,所以, 索赔总金额不超过2700000美元的概率{2700000}1`{270000}P X P X >=-≤10000128010000270000028000001{}80010080000ii XP =-⨯-=-≤⨯∑1000012800000101{}800008ii XP =-=-≤-∑ 10000128000001{1.25}80000ii XP =-=-≤-∑近似的服从(0,1)N即 {2700000}1( 1.25)P X >=-Φ-(1.25)0.8944=Φ= (2){300}1{300}P X P X >=-≤505051iXP -⨯=-≤∑505051iXP -⨯=-≤∑505051 2.89}iXP -⨯=-≤∑1(2.89)=-Φ10.99810.0019=-=3、计算器在进行加法时,将每个加数舍入最靠近它的整数,设所有舍入误差相互独立,且在(-0.5,0.5)上服从均匀分布,(1)将1500个数相加,问误差总和的绝对值超过15的概率是多少?(2)最多可有几个数相加,使得误差总和的绝对值小于10的概率不小于0.90? 解 设每个加数的舍入误差为i X ,1,2,,1500i =,由题设知i X 相互独立同分布,且在(-0.5,0.5)上服从均匀分布,从而0.50.5()02i E X -+==,2(0.50.5)1()1212i D X +== (1)、记15001i i X X ==∑,=(0,1)N ,从而 {||15}1{||15}P X P X >=-≤1{1515}P X =--≤≤1P =-≤≤1[(=-Φ-Φ2(1=-Φ2(1(1.34))=-Φ2(10.9099)0.1802=-=。

高级语言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级语言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CBDA 6~10CDDAC11~15ACDCD四.程序填空题1.k=p;2.n=strlen(s1);3.s[i]+=32; i++;4.n%base [d]5.max_i=min_i=0;max_i=i;五.程序设计题1./*输入单精度一维数组a[10],计算并输出a 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include "stdio.h"void main(){float a[10],sum=0.0,ave;int i;for(i=0;i<10;i++){scanf("%f",&a[i]);sum+=a[i];}ave = sum/10.0;printf("zhe shi ge dan jing du shu de ping jun zhi wei:%g",ave);}2./*输入10个整数存入一维数组,按照逆序重新存放后再输出*/#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10],i,b[10];for(i=0;i<10;i++){scanf("%d",&a[i]);}for(i=0;i<10;i++){b[i] = a[9-i];}for(i=0;i<10;i++){if(i%5==0) printf("\n");printf("%10d",b[i]);}}3.输入两个字符串(长度<40),连接后输出。

(不得使用系统函数strcat())#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i=0,j=0;char s1[80],s2[40];printf("Input s1: ");scanf("%s",s1);printf("Input s2: ");scanf("%s",s2);for(i=0;s1[i]!='\0';i++);for(j=0;s2[j]!='\0';j++){ s1[i+j] = s2[j]; }printf("%s\n",s1);}4.编程序按下列公式计算S的值(其中X1、X2、…、Xn由键盘输入):s=∑(xi-x0)(xi-x0)(其中x0是X1、x2、…、Xn的平均值)「解」输入数组x的n个元素的值,按公式计算。

java复习题

java复习题

第一章1.下面(A)是JDK的java编译工具。

A.javac B. javadoc C. java D. javaw2.main方法中传递的参数类型是(D)。

A. IntegerB. V ariantC. ShortD. String3.在屏幕上显示消息正确的语句是(A)。

A.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B.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C.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tudent!”);D. System.out.printline(“I am a student!”);4.Java程序被编译后,将产生(B)。

A.exe代码 B.字节码 C.机器代码 D.都不正确5.Java源程序的扩展名为(B)。

A. .classB. .javaC. .objD. .c6.在一个java文件中定义了3个类,其中属性为public的类最多有(A)个。

A. 3B. 2C. 1D. 07、已知Hello.java文件的内容如下:Public class Hell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i,everybod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命令提示符,运行命令javac Hello.java,然后运行命令javac Hello,结果显示Hi,everybodyB、在命令提示符,运行命令javac Hello,然后运行命令javac Hello.class,结果显示Hi,everybodyC、在命令提示符,运行命令javac Hello.java,然后运行命令javac Hello.class,结果显示Hi,everybodyD、在命令提示符,运行命令javac Hello,然后运行命令javac Hello.class,结果显示Hi,everybody第二章选择题下面关于if条件语句描述错误的是(A)if语句中只能有一个else子句if语句中可以有多个else if子句if语句中的if体内可以有循环语句if语句可以相互嵌套下面for循环语句的循环次数为(A)for(int i=0 、j=0; i=j=5;i++、j++);A. 0B.1C.5D.无限次3. 下面哪一个不是Java语言的关键字?(D)A.private B.package C.String D.variable4. 下面哪一个不是Java语言中合法的标识符?(C)A.thisPhoto B._Point C.%myColor D.Point45. 下列表达式中,(B)表达式的值为false。

解析JAVA程序设计第五章课后答案

解析JAVA程序设计第五章课后答案

第5章习题解答1.流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用流来实现JAVA中的输入输出有什么优点?答: 一是单向性,即数据只能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二是顺序性,先从数据源流出的数据一定比后流出的数据先到达数据宿;三是数据流必须而且只能和一个数据源与一个数据宿相连。

优点是体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通过流可以把对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操作统一为用流来实现。

2.对字节流和字符流进行读写操作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声明流对象,创建流对象,通过流对象进行读(写)操作,关闭流对象。

3. 有哪些常用的字节流和字符流,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 InputStream/OutputStrem:普通字节流,所有字节流的基类。

FileInputStream/ FileOutputStream:用于从文件中读写数据。

BufferedInputStream/ BufferedOutputStream:用于从缓冲区输入流中读写数据。

采用缓冲区流可减少实际上从外部输入设备上读写数据的次数,从而提高效率。

DataInputStream/ DataOutputStream:按读写数据对象的大小从字节流中读写数据,而不是象其它字节流那样以字节为基本单位。

PipedInputStream/ PipedOutputStream:管道输流用于从另一个线程中读写数据。

4.么是异常?说明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试述JAVA中异常的抛出和传递过程?答: 异常是程序设计语言提供的一种机制,它用于在程序运行中的非常规情况下,控制程序对非常规情况进合理的处理。

Java提供了try-catch-finally语句来对异常进行处理。

先按照正常顺序执行try子句中的语句,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则try子句中还未被执行的语句将再也不会被执行。

而程序控制立即转移到catch子句,将发生的异常与catch子句中的异常进行匹配,若找到一个匹配,就执行该catch子句中的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有一碳的质量分数为1%的淬火钢,经金相观察没发现游离碳化物。

经X 射线衍射仪分析,奥氏体311反射的积分强度为2.33(任意单位),马氏体的112~211线重叠,其积分强度为16.32。

试计算该钢的奥氏体体积百分率。

(试验条件为Co 靶、滤波片滤波,室温20℃,αFe 的点阵参数为a=0.2866nm ,奥氏体的点阵参数为a=0.3571+0.0044W c ,W c 为碳的质量分数)冯文营解法解:此题可用直接比较法做。

由于钢中没有游离C 化物,可认为钢中只有A 和M 。

(A 为奥氏体,M 为马氏体)所以: 100%1M A M M Ac R I R I =+∙其中 (1) (2)为了求R ,首先要求温度因子2me-(m 不用大写是为了与马氏体M 区别)查阅资料得:的波长为0.1789nm ,对于A对于M :由于M 中a 与c 几乎相等,故上两式是一样的。

将A (311)、M (112)及A 、M 的晶格常数带入得:=56.18 °=49.86 ° 所以=4.644*10^9 ,=4.273*10^9为求,假设X 射线分析时是室温状态下,即293.15K 所以=/T=1.55 查表得 当=1.55时 ,=0.6870由以上各数据经计算得到A 与M 的温度因子分别为:=0.8743;=0.8925求出温度因子2me-后,再求角因素:=2.9810;=2.7290;多重性因子:=24({311}晶面族),=8({112}晶面族);结构因子:,;其中,;(???) A 中碳质量分数为0.44%,原子个数比Fe :C=48.4870:1 ,故=0.9798,=0.0202(???) M 中碳质量分数为0.56%,原子个数比Fe:C=38.0510:1 ,=0.9744,=0.0256 查表得= 12.1550(A ),=12.7890(M ),=1.7583(A ),=1.8373(M )由于的X 射线波长与Fe 的=0.1936nm (???)相近。

所以实际上:=+(/=0.9241所以=-1.8337)。

最后得=9.4450,=10.0790由以上几个因子的数据及(1)式可得:=2.9167为了求,求出后,还需知道的值。

题中已知=2.33。

那么只需求或者就可得到最终结果。

M 中{112}、{211}两晶面族重合,且+=16.32; 由于=1: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认为==1:2; 所以可得:=5.44、=10.88;最后以A{311}与M {112}的衍射线的强度作直接对比求出100100%12.8%5.441 2.91671 2.33M A M M Ac R I R I ===+⨯+∙参考解法解:根据衍射仪法的强度公式, • 令 , • ••• 则衍射强度公式为:I = (RK/2μ)V • 由此得马氏体的某对衍射线条的强度为I α=(KR α/2μ)V α, • 残余奥氏体的某对衍射线条的强度为I γ=(KR γ/2μ)V γ。

• 两相强度之比为:• 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之和为f γ+f α=1。

则可以求得残余奥氏体的百分含量:对于马氏体,体心四方,由于a,c 参数未提供,近似把它当做体心立方的α-Fe 处理,α-Fe 点阵参数a=0.2866nm, Co K α波长λ=1.7903A 。

,Θ=453K ,P 112=24,F=2f 。

求衍射角:9123.497651.02112866.0217903.02sin 222=⇒=++⨯==ααθλθd求温度因子:Tk m h M a Θ=⎥⎦⎤⎢⎣⎡+Θ=χλθχχφ222sin 41)(65453.115.2934532015.273453==++=Θ=T χ 查表插值得:3424032λπ⋅⋅=c m e r I K M c eP F V R 22222cos sin 2cos 11-⋅+⋅=θθθααγγααγγαγf R fR V R V R I I ==⎪⎪⎭⎫⎝⎛+=γααγγI R I R f 11()M cj e F P V V mc e r I I 222222302132-⎪⎪⎭⎫ ⎝⎛=μθϕπλ6913.041)(=⎥⎦⎤⎢⎣⎡+χχφ 05737.01017903.0*453*10*38.1*1066042.185.557651.0*6913.0*)10626.6(629-23272234=*****=---)(αM 求原子的散射因子:2736.417903.07651.0sin ==λθ查表插值得:8349.120=αf原子散射因子的校正(课本的P92-P93)0272.117429.017903.0==--Fe k k Co λλα 查表5.5,插值得到校正项:5111.4-=∆f3238.85111.48349.120=-=∆+=f f f αα由于碳原子的原子散射因子比较小,且碳含量为1%质量分数,计算马氏体和奥氏体固溶体的原子散射因子没有考虑碳。

对于奥氏体,面心立方,a=0.3571+0.0044 ⨯1%=0.357144nm , Co K α波长λ=1.7903A 。

,Θ=453K ,P 311=24,F=4f 。

求衍射角:2307.568313.0113357144.0217903.02sin 222=⇒=++⨯==γγθλθd求温度因子:Tk m h M a Θ=⎥⎦⎤⎢⎣⎡+Θ=χλθχχφ222sin 41)(65453.115.2934532015.273453==++=Θ=T χ 查表插值得:6913.041)(=⎥⎦⎤⎢⎣⎡+χχφ06773.01017903.0*453*10*38.1*1066042.185.558313.0*6913.0*)10626.6(629-23272234=*****=---)(γM 求原子的散射因子:6434.417903.08313.0sin ==λθ查表插值得:2063.120=γf原子散射因子的校正(课本的P92-P93)0272.117429.017903.0==--Fe k k Co λλα 查表5.5,插值得到校正项:5111.4-=∆f6952.75111.42063.120=-=∆+=f f f r γ求两相R 的比值: 9677.0*73.2*3238.8*)357144.0(*982.2*6592.7*4*)2866.0(*cos sin 2cos 1*24*4*)357144.0(*cos sin 2cos 1*24*16*)2866.0(05737.0*222306773.0*22232222222222==++=----ee ef e f R R M M )()(αγααααγγγγαγθθθθθθ所以奥氏体体积含量:f=%86.129677.033.232.1611=⨯+一、填空题1、X 射线物相分析包括 定性分析 和 定量分析 ,而 定性分析 更常用更广泛。

2、X 射线物相定量分析方法有 外标法 、 内标法 、 直接比较法 等。

3、定量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混合物中各相的相对含量。

4、内标法仅限于粉末试样。

二、名词解释1.Hanawalt 索引——数字索引的一种,每种物质的所有衍射峰之中,必然有三个峰的强度最大(而非面网间距最大)。

把这三个强度最大的峰,按一定的规律排序,就构成了HanawaltM ce P F V R 22222cos sin 2cos 11-⋅+⋅=θθθ排序和索引方法。

排序时,考虑到影响强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为了减少因强度测量的差异而带来的查找困难,索引中将每种物质列出三次。

数据检索时,按实际衍射图谱中的3强峰进行数据检索,即可找到对应的衍射卡片。

2.直接比较法——将试样中待测相某跟衍射线的强度与另一相的某根衍射线强度相比较的定量金相分析方法。

三、选择题1、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方法是( C )。

A. 外标法;B. 内标法;C. 直接比较法;D. K值法。

2、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时,若已知材料的物相可以查( C )进行核对。

A. 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戴维无机字母索引;D. A或B。

3、PDF卡片中,数据最可靠的用(B )表示A、iB、★C、○D、C4、PDF卡片中,数据可靠程度最低的用(C )表示A、iB、★C、○D、C5、将所需物相的纯物质另外单独标定,然后与多项混合物中待测相的相应衍射线强度相比较而进行的定量分析方法称为(A )A、外标法B、内标法C、直接比较法D、K值法6、在待测试样中掺入一定含量的标准物质,把试样中待测相的某根衍射线条强度与掺入试样中含量已知的标准物质的某根衍射线条相比较,从而获得待测相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称为(B )A、外标法B、内标法C、直接比较法D、K值法四、是非题1、X射线衍射之所以可以进行物相定性分析,是因为没有两种物相的衍射花样是完全相同的。

(√)2、理论上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可以告诉我们被测材料中有哪些物相,而定量分析可以告诉我们这些物相的含量有多少。

(√)3、各相的衍射线条的强度随着该相在混合物中的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强(√)4、内标法仅限于粉末试样(√)5、哈氏索引和芬克索引均属于数值索引(√)6、PDF索引中晶面间距数值下脚标的x表示该线条的衍射强度待定(×)7、PDF卡片的右上角标有★说明数据可靠性高(√)8、多相物质的衍射花样相互独立,互不干扰(×)9、物相定性分析时的试样制备,必须将择优取向减至最小(√)五、问答题1、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对食盐进行化学分析与物相定性分析,所得信息有何不同?答: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X射线在某种晶体上的衍射必然反映出带有晶体特征的特定的衍射花样(衍射位置θ、衍射强度I),而没有两种结晶物质会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样,所以我们才能根据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来确定某一物相。

对食盐进行化学分析,只可得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Na,Cl等)及其含量,却不能说明其存在状态,亦即不能说明其是何种晶体结构,同种元素虽然成分不发生变化,但可以不同晶体状态存在,对化合物更是如此。

定性分析的任务就是鉴别待测样由哪些物相所组成。

2、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是什么?试述用K值法进行物相定量分析的过程。

答:根据X射线衍射强度公式,某一物相的相对含量的增加,其衍射线的强度亦随之增加,所以通过衍射线强度的数值可以确定对应物相的相对含量。

由于各个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影响不同,X射线衍射强度与该物相的相对含量之间不成线性比例关系,必须加以修正。

这是内标法的一种,是事先在待测样品中加入纯元素,然后测出定标曲线的斜率即K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