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丸详细配方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药名】桂附地黄丸 Guifu Dihuang Wan【处方】肉桂20克、附子(制)2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60克、泽泻60克。
【组方分析】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为君药。
山萸肉、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附子、肉桂辛热,助命门温阳化气,共为臣药。
主辅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阴中求阳,用量上补肾药居多,温阳药较少,取“少火生气”之意。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而补得力,并防滋阴药腻滞,共为佐使药。
诸药配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诸证自除。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制备方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剂型规格】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
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l丸,一日2次。
【质量控制】1.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2.显微鉴别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薄层色谱法鉴别肉桂(桂皮醛)、牡丹皮(丹皮酚)。
3.除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山茱萸以马钱苷(C17H26O10)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53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38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40毫克。
本品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gHiO3)计,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80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60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5.40毫克。
【使用禁忌】阴虚有火、阳亢者禁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延缓衰老、利尿等作用。
中成药配方详解:桂附地黄丸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状: 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 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药典中药材:茯苓
炮制: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 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味: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药典中药材:茯苓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药典中药材:山药
性状: 淡、微酸。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 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 白色或黄白色。
药典中药材:山药
炮制:
山药: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 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切片 者呈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 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类白色,富粉性。 山药片:取山药片,除去杂质。为不规则 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 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麸炒 山药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
药典中药材:附子
性状:
3cm,厚0.2~0.5cm0外皮黑褐色,切面暗 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 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 味淡。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 厚约0.3cm。
药典中药材:附子
炮制:
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淡附 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 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 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苦感时,取 出,除去甘萆,黑豆,切薄片,晒干。每 100kg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本 品呈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 0.9~3
药典中成药:桂附地黄丸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 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桂附地黄丸临床应用发挥

桂附地黄丸应用发挥1. 原方与主治: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白汤下或用酒送下,加至二十丸,每日3次。
原方功效温补肾气,用于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2. 古今发挥:此方出自《金匮要略》,又名肾气丸、崔氏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
冯氏对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为推崇之至,认为前者乃“补阴阳之小剂”,后者为“救阴阳之大药”。
水中求火,其明不熄; 火中求水,其精不竭; 补中有泻,久服而无偏胜之害; 泻少补多,邪去而补愈见其效; 相和相济,五脏俱宜。
根本既荣,枝叶自茂,神功周匝,莫能外焉,欲出范围,反似画蛇添足矣。
冯氏在临床中广泛运用该方加减,充分体现了其重视元阴元阳的学术思想,现举例如下。
冯氏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源,身中之最重者也,若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肾虚则水不能安位,逆行而泛滥于皮肤,妄加攻逐,祸不旋踵。
此方专补肾虚,去泽泻,佐以车前泄太阴之水,佐以牛膝开少阴之窍,则小便行而脓自已,且有益于真元也。
可用治脾肾大虚,腰重脚重、小便不利、肚腹肿胀、四肢浮肿、喘急痰甚、已成蛊证,其效如神。
脾胃虚寒之至者,丹、泽甚非所宜,减此二味,加牛膝、杜仲、鹿茸、五味子,则可用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脐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阴盛格阳、内真寒而外假热等症。
若去附子,加五味子即为八物肾气丸,可平补肾气,坚齿驻颜。
去桂枝,加黄柏、苍术,即为二妙地黄丸,用治湿热内郁而为便浊,如湿多热少,附子七钱,黄柏五钱; 如湿少热多,附子五钱,黄柏七钱。
去附子,加五味子、麦冬即为加味七味丸,可清肺金,补肾水,纳气藏源,引火归原。
去附子,加当归、白芍,即为和肝滋阴地黄丸,多用于女科。
去桂枝,加麦门冬、五味子,即为滋阴八味丸。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1 药品说明书同仁堂桂附地黄丸为甲类非处方药(红色OTC),说明书内容来自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中药,两者的成分不同,请特别注意黑体部分:桂附地黄丸的成分为: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辅料为蜂蜜。
金匮肾气丸的成分为: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辅料为蜂蜜。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桂附地黄丸汉语拼音:Guifu Dihuang Wan[成份]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辅料为蜂蜜。
[性状]该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用法用量]口服。
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过量服用可引起头痛,口干症状)[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 忌不易消化食物。
2. 治疗期间,宜节制房事。
3. 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4. 阴虚内热者不适用。
5.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该品不宜长期服用。
8. 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 对该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该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 请将该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塑料球壳装,每丸重9克。
[有效期]60个月[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4852 本药简介该品所治病证为肾阳虚证,是由于肾中阳气不足所致,故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桂附地黄丸详细配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附子理中丸【处方】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白术(炒)150g 干姜100g 甘草100g 【性状】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桂附地黄丸【处方】肉桂20g 黑附片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龟鹿补肾丸标准编号:WS3-B-0088-89【处方】菟丝子(炒)51g淫羊藿(蒸)43g续断(蒸)43g锁阳(蒸)51g狗脊(蒸)64g酸枣仁(炒)43g 何首乌(制)64g甘草(蜜炙)21g陈皮(蒸21g 鹿角胶(炒)9g熟地黄64g龟板胶(炒)13g金瘿子(蒸)51g黄芪(蜜炙)43g 山药(炒)43g覆盆子(蒸)85g【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4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炼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甘甜。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衰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等证。
熟地黄(九蒸为度,捣膏)八两干山药四两山萸肉四丙白茯苓丹皮泽泻各三两肉桂附子各一两,,右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集注】赵献可曰:君子观象于坎,而知肾中具水火之用。
今人入房而阳易举者,阴虚火动也;阳事先痿者,命门火衰也。
真水竭则隆冬不寒,真火熄则盛夏不热。
是方也,熟地,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萸皆濡润之品,所以能壮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润之物,能于水中补火,所以能益火之原。
水火得其养,则肾气复矣。
喻昌曰:『金匮』用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者。
脚气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也。
其能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通利,故用之温养下焦,以收肾气也。
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
消渴病,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
夫肾水下趋之消证,肾气不上升之渴证,非用是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舍此曷从治哉!后人谓八味丸为治消渴之圣药,得其旨矣。
柯琴曰: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
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
然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
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
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
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
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崔氏加减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热,肾虚而不寒者宜之也。
『千金方』于八味外,更加元参之咸寒,以助熟地而滋肾;加芍药之酸寒,助丹皮以滋肝。
桂附地黄丸阴阳双补【医学养生常识】

桂附地黄丸阴阳双补
文章导读
桂附地黄丸主要是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酸背痛,身体酸冷,小便频繁或
小便量少,而且感觉经常想上厕所,咳嗽引起的痰多和哮喘,不过并非能彻底达到阴阳双
补的功效,所以只是可以治疗肾阳不足,针对阴虚的患者在平时还需要通过其他的药物调理,但是为了发生药物之间的碰撞,药物必须要谨慎使用。
主要功效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xa0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桂附地黄丸
\xa0
英文名称:
化学成分肉桂、附子 (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辅
料为蜂蜜。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温补肾阳。
其他信息【储存】
密封。
【有效期】
60个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生产地址:北京丰台区南三环中路20号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尚不明确。
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桂附地黄丸【成份】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口服。
小蜜丸一次9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在服用本品期间,如果感到不适,要尽快告诉医师或药师。
情况紧急可先停止使用,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目前尚未检索到本品的不良反应。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慎用。
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本品含附子有毒,不可过服、久服。
本品药性温热,病愈即可,不可过服以防止化燥伤阴。
服药期间饮食宜用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之品。
忌食腥发食物及辛辣肥腻食物。
水肿及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日控制在2g以下,而且进水量也应适当限制。
糖尿病者应节制饮食,忌食糖类,以米、麦、杂粮配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为宜。
勤作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不可强力负重,不可负重久行。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尤其要节制房事,以免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保持舒畅的心情,注意起居有时,避免受凉,积极预防感冒。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服用任何其他药品请告知医师或药师,包括任何从药房、超市或保健品商店购买的非处方药品。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本品含肉桂,不宜同时服用赤石脂或其制剂。
本品含附子,不可与含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的药物同时服用。
不宜和感冒药同时服用。
医师和药师可能对服用桂附地黄丸(胶囊)应注意事项具有更多的信息。
【药理作用】具有抗实验性肾病作用。
桂附地黄丸能降低注射嘌呤霉素所致肾病大鼠的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肌酐,提高血红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临床对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有增加尿钠比值和减低尿蛋白作用。
具有抗缺氧作用。
桂附地黄丸能增加小鼠抗缺氧能力,还能使缺氧条件下小鼠心肌和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小鼠葡萄糖负荷性高血糖有降糖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附地黄丸详细配方
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白术(炒)150g干姜100g甘草100g
【性状】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桂附地黄丸
【处方】肉桂20g 黑附片2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
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龟鹿补肾丸
标准编号:WS3-B-0088-89
【处方】菟丝子(炒)51g淫羊藿(蒸)43g续断(蒸)43g锁阳(蒸)51g狗脊(蒸)64g酸枣仁(炒)43g何首乌(制)64g甘草(蜜炙)21g陈皮(蒸21g 鹿角胶(炒)9g熟地黄64g龟板胶(炒)13g金瘿子(蒸)51g黄芪(蜜炙)43g 山药(炒)43g覆盆子(蒸)85g
【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4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炼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甘甜。
【功能与主治】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
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
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9g大蜜丸一次6〜12g, —日2次
七宝美髯丸
标准编号:WS3-B-0008-89
【处方】制何首乌50g当归12g补骨脂6g枸杞子12g
菟丝子12g茯苓12g牛膝12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
用于肝肾两虚,须发早白,牙齿摇
动,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痿弱,腰腿酸软,带下清稀。
【用法与用量】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闭,防潮。
七味都气丸
标准编号:WS3-B-0009-80
【处方】五味子15g山茱萸20g茯苓15g 牡丹皮15g 熟地黄40g
山药20g 泽泻15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
【功能与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
用于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
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 —日2次。
【注意】外感咳嗽、气喘者忌服。
右归丸
标准编号:WS3-B-0054-89
【处方】熟地黄24g黑附片6g 肉桂6g 山药12g山茱萸9g
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枸杞子12g当归9g炒杜仲12g
【制法】以上十味,除鹿角胶外,熟地黄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鹿角胶加白酒炖化。
每100g粉末加炼蜜60〜80g与炖化的鹿角胶制成大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水衰,腰膝酸冷,
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左归丸
标准编号:WS1-B-0053-89
【处方】熟地黄200g菟丝子100g牛膝75g龟板胶100g 鹿角胶100g
山药100g 山茱萸100g 枸杞子100g
【制法】以上八味,除鹿角胶、龟板胶外,其余熟地黄等六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
取鹿角胶、龟板胶烊化,与上述细粉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水蜜丸;气微腥,味酸、微甜。
【功能与主治】滋肾补阴。
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 —日2次。
人参健脾丸
标准编号:WS3-B-0011-89
【处方】人参25g 白术(麸炒)50g甘草25g山药75g 莲子50g 白扁豆50g木香18.8g草豆蔻25g陈皮50g青皮(醋炙)50g 六神曲(麸炒)50g谷芽(炒)50g山楂(炒)50g芡实(麸炒50g薏苡仁(麸炒)100g当归50g 枳壳(麸炒)25g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酸。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用于脾骨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胀呕恶,腹痛便溏,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