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散文教学

浅谈初中散文教学

浅谈初中散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0-01-05T09:30:57.060Z 来源:《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9年10月第5期供稿作者:邢秀

[导读] 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邢秀青海省湟源县一中(812100)

优秀的散文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的语言范本,诗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撞击他们的心扉,散文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1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融合着自然美、诗情美和哲理美,散文有着自身的特点:即:“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文章的主旨),这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但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例:《腾野先生》从结构上看,似乎是一篇很“散”的散文。而且内容丰富,时间跨度20年,大小事件10多件,人物众多,但作品中的记叙和抒情,都是围绕着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而设置、开展的。

3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

4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优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以与诗比美。

4.1展现画面感。画面是由客观物象构成。朱自清的《春》,展现出描写春景的画面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展示的是一幅奇妙的“冬天里的春天”图。

4.2散文中的人美、事美和情美。朱自清先生让生命意识中的亲情回归了,一桩家庭小事,一篇本色文章,却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背影》就像唐人孟郊的《游子吟》一样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普遍热爱与礼拜,以致“背影”一词也成为父爱的代名词。

5借鉴手法,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吸取思想的精华,借鉴、模仿立意谋篇、选材组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

总之,散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向范文学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文章,作文是让学生仿效、借鉴范文的练习,目的是要使学生化所学范文的知识为技能。如此读写结合,不断回复往返,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