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励志故事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励志故事1: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励志故事2: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
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居里夫人励志小故事: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居里夫人励志小故事: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居里夫人因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而天下闻名,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但她对此都全不在意。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访,忽然发现她的小女儿正在玩一枚金质奖章,而那枚金质奖章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给她的,她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能够得到—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够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
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
美国妇女为了表示崇拜之情,主动捐赠1克镭给她,要知道,1克镭的价值是在百万美元以上的。
这是她急需的。
虽然她是镭的母亲——发明者和所有者(但她放弃为此而申请专利),但她买不起昂贵的镭。
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的字样时,她不高兴了。
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修改。
美国人民赠送给我的这1克镭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了我的私人财产,这怎么行呢?”
主办者在惊愕之余,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大科学家的高尚人品,马上请来一位律师,把证书修改后,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字。
【感悟】
对于得之不易的荣誉,我们是应该珍惜的,但不要过于看重它。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但不可一味地沉湎其中,否则就容易玩物丧志。
荣誉不过是昨天取得的成就,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不断积极进取。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居里夫人名人故事篇1艰苦求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学数理教师,母亲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母亲和大姐就相继病逝了。
生活的艰难和厄运磨炼出小玛丽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父亲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贫寒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玛丽开始做家庭教师。
一直到24岁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她才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好每一门功课。
入学两年后,她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她对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清楚,她说:“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大为惊讶:“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她开发孩子智力的诀窍是“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女儿不足周岁时,她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让她们在庭园里栽花、种菜等。
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关于名人居里夫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

关于名人居里夫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居里夫人(Marie Curie),原名玛丽亚·斯克沃佩斯卡(Maria Skłodowska),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名人。
她以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而闻名,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鼓舞着无数人,她的奋斗和毅力在科学界和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从居里夫人年轻时开始。
她出生在波兰一个贫寒的家庭,并在激进的政治环境中长大。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居里夫人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她知道自己要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她二十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她的信心。
她进入华沙大学学习,并为了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不得不同时参加多个工作。
她在晚上教补习课,白天学习科学。
尽管极度疲惫,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居里夫人在华沙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后,决定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然而,女性当时被禁止进入学术界,她的进展受到了阻碍。
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离开祖国前往法国继续学业。
在巴黎,居里夫人遇到了一位科学家皮埃尔·居里,两人共同研究了放射性物质。
他们的合作引发了许多重要的发现,最终使他们赢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悲剧在1906年降临到居里夫人的生活中。
她的丈夫皮埃尔在一场事故中丧生。
痛失爱人的居里夫人面对着巨大的悲伤,但她没有屈服于困境。
她坚持继续她们的研究,并在1911年成为获得二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女性。
居里夫人的贡献不仅限于科学领域,她也反对战争,并积极参与军医工作。
在一战期间,她带领团队建立无线电诊断车,为战场上的士兵提供医疗帮助。
她坚信科学应该造福人类,并始终致力于将她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尽管科学界对她的成就给予了广泛赞赏,但居里夫人也遭受了不公正的评价和歧视。
然而,她从未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她的工作和热情。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价值,并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和鼓励。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有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都被写成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跟她的美名一样流传于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1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最新名人励志事迹五篇

最新名人励志事迹五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励志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名人励志事迹1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原籍波兰,因研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居里夫人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
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练出镭,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45个月的艰苦劳动。
每天都不停止地搅拌,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烟熏得眼泪直流,而且是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
作为一个妇女,着是一个多么繁重,多么艰难的劳动!她既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又是普通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母亲。
固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是伟大的贡献。
但更伟大的,却是她放弃了专利所带来的财富,让镭提早为人类造福。
实验室是她的家,一克镭是居里夫人与丈夫的结晶。
她虽是著名的科学家,但仍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她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是人人都值得学习的!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没有浪费的日子,只有严正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怠忽,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结构,只有和谐亲爱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最枯燥的科学家的传记;同时,也是最动人的一个女英雄的故事。
《居里夫人传》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艰苦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定要时刻准备着!名人励志事迹2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
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
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
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
梦想者,居里夫人-科学家励志故事

梦想者,居里夫人-科学家励志故事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对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所出了这样的平价:“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这位令她尊敬的女性正是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我们大家熟知的,被誉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两大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不仅自己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其指导下,也于193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这样的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都空前绝后,但是她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
这位“镭”的发明者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她终生拒绝财富,放弃了专利,将镭的发明专利无私奉献给了全人类,一生都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并以她的无私感动了所有的人!“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这句她自己说的话是她一生最好的写照。
到居里夫人的故居瞻仰,是我这次来华沙的一大心愿。
这是一栋巴洛克式三层公寓楼,墙体是咖啡色和粉色相间,二楼的中间有一个小阳台,里面就是居里夫人的诞生地。
1867年11月7日,居里夫人就诞生这座普通的住宅里,弗雷塔大街16号(Ulfreta16)。
这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住宅,距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仅500米,要不是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我是绝对想不到这里就是居里夫人故居。
里面的陈设非常简陋,陈列着居里夫人的简介及部分生活工作用品。
与在其它地方参观不同,所有在里面的人都非常安静,每个人都是带着泪水参观完这位伟大、无私科学家的故居的。
居里夫人以她归真返璞、贫贱不移的一片丹心,不仅感动了科学巨匠,而且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在科学探索的荆棘之途中,前仆后继,鞠躬尽瘁!1986年,当李远哲博士获得贝尔化学奖时,他吐露出了引导他走上科学之路的正是他小时候所读的《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励志爱国故事

居里夫人励志爱国故事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而勇敢的科学家,她的故事鼓舞人心,充
满着爱国情怀。
玛丽·居里(Marie Curie)于1867年出生在波兰的一个敬虔的
天主教家庭。
她非常聪明好学,对科学充满了热爱。
虽然遭到了许
多困难和阻碍,但她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居里夫人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她的放射性研究。
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一起合作,共同发现了镭元素。
他们的发现为物理学和医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解。
然而,居里夫人的努力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
在一战期间,她主动放弃研究,投身于战争救护工作。
她亲自组建了一支移动X
光车队,用于为受伤的士兵提供医疗服务。
居里夫人和她的团队飞
驰在战场上,为伤员救治并及时提供帮助。
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她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榜样。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不仅为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还为自己
的祖国奉献了一生。
居里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
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就能取得成功。
爱国情怀与奉献精
神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怀抱和践行的,因为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我
们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居里夫人的励志爱国故事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
自己的梦想,同时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演讲的是:学习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
从古至今,世界上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例如居里夫人、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李四光、邓稼先······我最敬佩的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生于1867年,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沙俄统治之下。
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轻的居里夫人也要帮着做饭,非常忙碌。
但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学习。
在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
所以她和姐姐梦想去巴黎学习,她们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巴黎求学的费用。
最后,姐姐先到了巴黎去,她留在波兰挣钱供姐姐上学。
而我们都十三岁了,还不能自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连家务活也不做。
相比之下,我们太渺小了,太不应该了。
玛丽14岁时来到法国巴黎求学,住在姐姐家里。
虽然玛丽学习很努力,但因为法语不好,所以学得并不轻松,晚上为了节省煤油,她就到附近的图书馆一直学习到十点,回到家后,她还要继续学到凌晨两点,几乎天天如此。
她从不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甚至吃饭也是尽量节省出时间来学习。
玛丽结婚生子后,他们把一所理化学校教学楼底层的一间储藏室当实验室,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研究。
夏天,实验室闷热无比,冬天却阴冷潮湿,但
这些都无法阻止玛丽对实验的热忱,很快,玛丽发现了放射线。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的天赋是用来做科学研究的,无论代价多大,我也要完成这项研究。
抱着这样的人生信念,玛丽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两次诺贝尔获得者,共得了十项奖金、十六枚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
她获得的这些奖章都送给了六岁的小女孩当玩具,得到的奖金都给了孤儿院和战争中的法国。
如果是我,我可舍不得。
跟她比,我实在是差十万八千里呀!
居里夫人是一个专注、珍惜时间、执着、坚强、满怀信念的人。
我们和居里夫人相比,正是是缺少这种精神。
我们不懂得珍惜时间,经常玩的忘了学习,学习上马马虎虎,没有恒心和毅力,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而且我们大多数同学都爱慕虚荣,好打扮自己,老是追求物质生活,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
居里夫人她不慕虚荣、脚踏实际,我们一定要以她为榜样,把我们的学习搞上去,考上大学,成为祖国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