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器件 课程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微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

微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

微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微电子器件与工艺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微电子器件和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的机会。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本文将介绍微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和重点内容。

一、设计目标和要求微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和制作工艺。

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操作,并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因此,设计的要求包括:1.设计合理、实用的实验方案2.熟悉实验器材及其使用方法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5.撰写实验报告,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结合起来二、课程设计流程课程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题和确定实验内容选题应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同时考虑到实验条件、时间、经济等方面因素,确定实验内容和方案。

2.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要求质量优良、稳定性好。

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实验器材和材料。

3.组织实验和数据处理组织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编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5.展示并评价实验成果对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以及个人表现和感受。

三、课程设计重点内容1.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微电子器件与工艺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的集成电路结构和性能,及其制作工艺和测试方法。

2.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是微电子器件与工艺的基础和核心。

学生需要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制备工艺,包括掺杂、扩散、氧化和薄膜生长等方面的知识。

3.光电器件和传感器光电器件和传感器是现代微电子器件与工艺的新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前景越来越广泛。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第一章:微电子器件概述1.1 微电子器件的定义与分类1.2 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1.3 微电子器件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二章:半导体物理基础2.1 半导体材料的性质2.2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物理过程2.3 PN结的形成与特性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三章:二极管3.1 二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4 二极管的应用实例3.5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四章:晶体三极管4.1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与分类4.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4.3 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4.4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4.5 晶体三极管的应用实例4.6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五章:场效应晶体管5.1 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与分类5.2 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5.3 场效应晶体管的伏安特性5.4 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参数5.5 场效应晶体管的应用实例5.6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六章:集成电路概述6.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6.2 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6.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6.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七章:数字集成电路7.1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7.2 逻辑门与逻辑函数7.3 数字集成电路的常用器件7.4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7.5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八章:模拟集成电路8.1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8.2 放大器电路8.3 滤波器电路8.4 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8.5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九章:电源集成电路9.1 电源集成电路的分类与原理9.2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9.3 线性电源集成电路9.4 电源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9.5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章:微电子器件的应用与前景10.1 微电子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10.2 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10.3 微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一章:传感器与微电子器件11.1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11.2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11.3 传感器与微电子器件的集成11.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二章:微波器件与射频集成电路12.1 微波器件的基本原理12.2 微波二极管与晶体三极管12.3 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1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三章:光电子器件13.1 光电子器件的原理与结构13.2 激光器与光检测器13.3 光电子器件的应用领域13.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四章:功率集成电路14.1 功率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14.2 功率MOSFET与IGBT14.3 功率集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14.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第十五章:微电子器件的未来与发展15.1 微电子器件技术的创新点15.2 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15.3 微电子器件在新型领域的应用15.4 学习目标与内容安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微电子器件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电子学基本概念,掌握半导体物理基础和器件原理;2. 学会分析简单的微电子电路,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设计流程;3. 掌握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微电子器件设计和电路分析;2. 能够操作相关的设计软件和测试设备,完成基本的微电子实验;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电子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引导学生关注微电子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增强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哈理工微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电子学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学基础,对微电子学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微电子学基本概念:包括半导体物理基础、PN结理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重点讲解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微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基本的微电子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电路设计,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介绍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仿真验证等,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微电子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如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教学大纲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
张莉,许军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授课语言
■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 □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学分
3
总学时
48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微电子专业的学生:作业10%,课堂练习10%,期中(半开卷)30%,期末(半开卷)50%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30260063
开课单位
微纳电子学系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英文名称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s
教学目的与重点
本课程内容涵盖微电子学专业所需掌握的主要基础知识,包括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简单介绍、然后再学习半导体物理基本知识、重点讨论pn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制备与工作原理,最后还将介绍微电子器件的最新进展以及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技术。
3.1 量子化力学简介
3.2 能量量子化和禁带的概念
3.3 禁带理论:禁带的形成,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有效质量
3.4 态密度
第4章 平衡态半导体(3学时)
4.1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平衡态分布,本征材料内的载流子浓度,
本征费米能级
4.2 掺杂原子核能级
4.3 非本征材料中的载流子分布
4.4 载流子浓度:有效掺杂
值电压
8.5 器件制造工艺:特殊结构的MOSFET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器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65030145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学时数:72(含实验12)学分数:4.5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考核方式:考试执笔者:张庆中编写日期:2006年4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属于专业方向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二极管、双极型与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理论,这些内容都是本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

本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如《集成电路原理》等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理论教学(60学时)基本半导体方程(3学时):掌握一维形式的泊松方程、电子与空穴的电流密度方程、电子与空穴的连续性方程,掌握基本半导体方程的主要简化形式。

PN结(18学时):了解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PN结的平衡状态,理解空间电荷区的形成,了解耗尽近似的适用性(自学),掌握内建电场与扩散电势差、PN结在正向及反向电压下的能带图、少子分布与伏安特性,理解正向导通电压、大注入效应,掌握PN结的击穿特性、PN结的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PN结的开关特性。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PN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耗尽层宽度与扩散电势差的推导与计算、PN结伏安特性的推导、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PN结的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少子存储效应、雪崩击穿的概念及击穿电压的计算。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PN结内建电场的计算、少子分布的推导与少子分布图、大注入时的内建电场与Webster效应、扩散电容表达式的推导、雪崩倍增因子的推导等。

双极型晶体管(25学时):了解均匀基区与缓变基区,理解晶体管的基区输运系数与发射结注入效率,掌握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理解发射区重掺杂效应,了解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倒向晶体管,掌握埃伯斯-莫尔方程、晶体管直流输入输出特性方程及特性图、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晶体管的各种反向电流与击穿电压、理解基极电阻,掌握交流小信号基区输运系数注入效率电流放大系数等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理解交流小信号电流电压方程及等效电路、掌握高频晶体管的特征频率、最大功率增益与最高振荡频率,了解基区扩展效应(自学),了解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自学)。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订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订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电子、通信、计算机、医疗、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因此对于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制订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应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微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微电子器件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器件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此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跨学科交叉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应该明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微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半导体物理学、微电子器件原理、微电子器件制造工艺、微电子器件测试与可靠性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微纳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MEMS技术等课程。

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研训练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合理,既要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要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设计项目、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应该明确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队伍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进行教学。

实验室建设应该配备先进的微电子器件制备设备、测试设备和CAD/CAE软件,满足学生的实验和设计需求。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职业领域初始岗位进展岗位一集成电路设计、生产、营销幅员设计助理工程师IC 生产工艺员IC 销售员IC 生产物料选购员幅员设计工程师生产车间经理产品销售经理选购主管估量平均升迁时间〔年〕4-5 年3-5 年3-5 年3-5 年高等职业教育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根本要求专业名称微电子技术专业代码590210招生对象一般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对表 1 微电子技术专业就业面对岗位信息系统治理员信息系统工程师4-5 年二IT 产品产品生产工艺员生产车间经理3-5 年生产、营产品质检员〔QA〕产品质检主管3-5 年销;电子产品销售员产品销售经理3-5 年系统制作产品测试工程师〔TE〕、产品工程师〔PE〕产品研发工程师3-5 年PCB 助理工程师PCB 工程师4-5 年培育目标与规格一、培育目标本专业面对电子产品德业中的集成电路生产技术与治理领域,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生疏现代信息技术,把握先进的集成电路产品生产与治理技术,能够从事集成电路幅员设计,集成电路电子产品市场推广与产品营销,电子产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治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

二、培育规格1.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力气〔职业核心力气〕:(1)集成电路幅员设计力气。

(2)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治理和市场营销力气。

2.毕业生应到达的根本要求〔根本素养、根本学问、根本力气、职业态度〕:(1)根本素养:①自我治理、学习和总结力气。

②很好地进展团队合作及协调力气。

③与他人沟通的力气。

④娴熟进展工作岗位相关文档编写的力气。

⑤具有确定的专业英语读写力气。

⑥身心安康。

(2)根本学问:①模拟电子根本学问。

②数字电子技术根本学问。

③单片机系统根本学问。

④电子工程计算机关心设根本学问。

⑤计算机应用根底学问。

⑥程序设计根底学问。

⑦集成电路工艺根本学问。

⑧电子产品制作根本学问。

(3)根本力气:①娴熟把握集成电路幅员设计EDA 工具使用的力气。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

微电子器件授课教案第一章:微电子器件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理解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1.2 教学内容微电子器件的定义和特点微电子器件的分类及性能指标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利用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第二章:半导体物理基础2.1 教学目标掌握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和导电机制了解半导体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2 教学内容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和导电机制半导体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和导电机制利用实验和仿真,使学生了解半导体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结合具体器件,让学生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第三章:二极管和三极管3.1 教学目标掌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学会分析二极管和三极管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发展趋势和新型器件3.2 教学内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二极管和三极管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发展趋势和新型器件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实验和仿真,使学生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结合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二极管和三极管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发展趋势和新型器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第四章: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理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4.2 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使学生掌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第五章:微电子器件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微电子器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掌握微电子器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理解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5.2 教学内容微电子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微电子器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微电子器件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微电子器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微电子器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利用实验和仿真,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微电子器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6.1 教学目标掌握功率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了解功率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6.2 教学内容功率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功率器件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功率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6.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功率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实验和仿真,使学生了解功率器件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结合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功率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第七章: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7.1 教学目标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理解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7.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利用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第八章:光电器件和光电子集成电路8.1 教学目标掌握光电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了解光电子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光电器件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电器件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光电子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光电器件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8.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光电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实验和仿真,使学生了解光电器件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结合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光电子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光电器件和光电子集成电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第九章: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9.1 教学目标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基本概念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参数和测试方法理解微电子器件可靠性对系统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基本概念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参数和测试方法微电子器件可靠性对系统的影响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基本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参数和测试方法利用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微电子器件可靠性对系统的影响第十章:微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微电子器件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未来微电子器件的技术发展趋势理解微电子器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微电子器件的最新发展动态未来微电子器件的技术发展趋势微电子器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微电子器件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实验和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微电子器件的分类和性能指标:学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微电子器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评估它们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器件
钟智勇
办公室:<微电子楼>217室
电话:83201440
E mail: zzy@
-mail:zzy@uestc edu cn
8:00--10:00
周二晚上8:00
答疑时间:周二晚上
答疑时间:
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教材
微电子器件(第3版),陈星弼,张庆中,2011年
参考书
参考书:
1.半导体器件基础,B.L.Anderson, R.L.Anderson,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半导体器件基础,Robert F. Pierret,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半导体器件基础Robert F Pierret电子工业出版社
3.集成电路器件电子学(第三版),Richard S. Muller,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
4.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第二版),施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三版),Donald A. Neamen,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6.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3th Edition), S M Sze, Wiley-
Interscience, 2007
2、学时、成绩构成与考核
总学时数:72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60学时,实验:12 学时
成绩构成:
70分期中考试:分平时:10分实验:10
期末考试:70 分、期中考试:10分、平时:10 分、实验:10 分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课程要求
1、网上只公布教材的标准课件与参阅资料,请做好笔记!
网址:网络学堂:http://222.197.183.243/wlxt/course.aspx?courseid=0311下载密码i
下载密码:micro
2、请带计算器与作业本上课!
请带计算器与作业本上课!
3、鼓励学生学习,以下情况加分(最高加分为5分):
鼓励学生学习以下情况加分(最高加分为
3.1 完成调研作业并在期末做presentation(ppt)者
3.2 在黑板上完成课堂练习者
3.3 指出教材错误及对教学/教材提出建设性意见者
4、教材查错或建议提交规范
标明:页码和行数,错误以及修正(建议),学号,姓名,任课老师,时间教材查错或建议提交:
zzy@
教材查错或建议发布网址:
新浪微博账号:UESTC微电子器件
加分原则:
首次指出1处错误并改正,或提供1个合理化建议加1分,最高加分为5分。

5、一些推荐站点
1.《Principl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网络书: /~bart/book/welcome.htm http://ecee colorado edu/~bart/book/welcome htm
2. 晶体管的发展史:
/transistor/
3. Semiconductor Applet Services
3S i d t A l t S i
/
4. 麻省理工学院远程实验室(半导体器件性能表征)
p
/
5. 科学网:/
6. 小木虫:/
6、建议复习内容
•热平衡半导体物理
平衡载流子分布、浓度表达式
•载流子输运现象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运动的物理过程与模型
•非平衡过剩载流子
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过剩载流子的性质、准费米能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