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学科,通过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中,食品分析与检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一些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食品分析与检验?为什么食品分析与检验对于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来说非常重要?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学科,通过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分析与检验对于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 保障食品质量: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重金属等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2. 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等进行检测,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促进食品创新和研发: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新产品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为食品创新和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习题二: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方法。
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验等。
其中,物理性质分析是通过对食品的外观、质地、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测量,来评估食品的品质和特性。
例如,对于果汁的物理性质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外观检查:观察果汁的颜色、澄清度和透明度等外观特征,判断果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2. 酸度测定:使用酸度计测定果汁的酸度,酸度可以反映果汁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含量,从而评估果汁的口感和酸甜度。
3. 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测定果汁的密度,密度可以反映果汁中溶质的含量和浓度,从而判断果汁的稀稠度和浓度。
通过以上的物理性质分析,可以对果汁的品质和特性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完整版)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及答案

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A、体积B、容积C、重量D、质量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B、不经蒸馏C、加热煮沸D、过滤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B、杠杆原理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 °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A、24.08B、24.16C、24.08 °Bx 'D、24.16 °Bx'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B、光是直线传播的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D、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9、3ºBe'表示()A、相对密度为3%B、质量分数为3%C、体积分数为3%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A、1 KgB、2 KgC、0.5 KgD、1.5Kg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Q逸=0.5)A、20.34%应该逸出B、21.36%应该逸出C、20.98%应该逸出D、20.01%应该逸出E、都应保留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A、普通比重计B、酒精计C、乳稠计D、波美表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V。
(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ΘCl2/Cl-=1.358V)A、0.48 B、2.48 C、1.358 D、1.48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A、玻璃电极B、金属电极C、标准氢电极D、甘汞电极16、检查罐头食品的真空度可以用()检验A、视觉B、味觉C、触觉D、听觉17、测定糖液浓度应选用()A、波美计B、糖锤度计C、酒精计D、酸度计18、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为了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可以加入()A、辛醇B、硫酸钾C、硫酸铜D、硼酸19、用碘量法测蘑菇罐头中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时应选用()指示剂A、淀粉B、酚酞C、甲基橙D、次甲基橙20、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消化时不易澄清,可以加入()A、H2OB、H2O2C、石蜡D、NaOH21、味精中NaCl的含量测定属于()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22、关于还原糖的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定到蓝色褪去放置空气中几秒钟后蓝色又出现了,说明终点未到应该继续滴定B、整个滴定过程应该保持微沸状态C、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D、费林试剂甲、乙溶液应该分别配制,分别贮存23、四氯化碳将碘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的方法属()分离法。
食品检验试题+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A. 样品采集B. 样品制备C. 数据处理D. 样品储存2. 在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物理法?A. 研磨B. 过滤C. 蒸馏D. 萃取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光谱分析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荧光光谱法C. 质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薄层色谱法D. 核磁共振色谱法5.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生物化学分析法?A. 酶活性测定B. 蛋白质含量测定C. 核酸含量测定D. 食品添加剂含量测定6.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A. 电位滴定法B. 电流滴定法C. 伏安法D. 电导法7.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食品检验中的快速检测方法?A. 比色法B. 比滴法C. 免疫学检测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8.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味精B. 亚硝酸盐C. 抗生素D. 糖精9.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A. 滤膜法B. 平板划线法C. 发酵法D. PCR法10. 下列哪种指标不属于食品质量安全指标?A. 重金属含量B. 微生物含量C. 营养成分含量D. 农药残留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
2. 请简述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3. 请简述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三、案例分析(共40分)某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企业生产的某批次饼干涉嫌使用非法添加剂。
监管部门对该批次饼干进行了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和非法添加剂含量。
1. 请列出检验项目中可能使用的方法。
(10分)2. 请简述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5分)3. 请根据检验结果,判断该批次饼干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说明理由。
食品检验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K1024mo1∙1-I,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时,Q0.90=0.76)所弃去,则最低值应为()。
A、0.1015mo1B N0.1008mo1C、0.1004mo1D、0.1017mo1正确答案:D2、孟加拉红琼脂凝固后,()置平板,置()°C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A^正B、正C、倒D、倒正确答案:B3、()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尼考残留量的检测标准。
A、GB/TB、G B/TC、GB/TD、GB/T正确答案:A4、-6、7.31X10-6及7.72X10-6,应弃去的是()。
A、7.31B、7.17C、7.D、7.72正确答案:D5、欲配制碑标准储备溶液前,需将三氧化二碑(AS203)标准品用()干燥至恒重。
A、变色硅胶干燥器B、恒温干燥箱C、硫酸干燥器D、马弗炉正确答案:C正确答案:A 7、细菌的形态很简单,基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状、杆状和螺旋状。
A 、格B 、片C 、球D 、粒正确答案:C8、食品中苯并花的测定中,净化液在40℃下旋转蒸至约Im1,转移至色谱仪进样小瓶,在()氮气流下浓缩至近干。
A 、50B 、30C 、20D 、40正确答案:D9、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验,应选取菌落数在()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霉菌和酵母数。
A 、15B 、10C 、30D 、10正确答案:D10、双硫踪比色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实验,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
A 、一级水B 、二级水C 、三级水D 、四级水正确答案:AIK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后,应在()日内6、 A、 B 、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职业守则一般要求的是()。
遵纪守法、自强自立、 认真负责、 互谅互让、 刻苦学习、爱岗敬业忠诚老实、尊敬师长尊老爱幼、文明礼貌互敬互爱、互惠互利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并出具受理决定书。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

1、思考题:1、采样一般分哪几个步骤进行?答: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1、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2、原始样品: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2、什么叫四分法?答: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过一定孔径的筛子,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自己的要求3、什么是样品的制备?目的是什么?答:样品的制备:指对采取的样品的分取、粉碎及混匀等过程。
样品制备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十分均匀的试验样品,使混合的样品在取任何部分检验时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
4、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样品处理的目的:①使样品中的被测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②消除共存成分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③浓缩富集被测成分。
样品处理的方法:(1)溶剂提取法: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之溶解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
1)浸提法:2)萃取法:(2)有机物破坏法:在高温或强烈氧化条件下,使食品中有机物质分解,并在加热过程中成气态而散逸掉。
1)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蒸馏法:(4)色层分离法:(5)磺化法和皂化法:(6) 沉淀法:。
5、你认为在一项常量分析中,应如何根据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来指导你的操作?答:(一)误差的来源: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不可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通常用:准确度、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精密度、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来表示。
(二)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数字和一位不确定的可疑数字,即在有效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可疑的,而且只能上下差1。
试验中记录的数字不仅代表了数量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记录数据或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需要根据使用仪器的准确度或测定方法来确定。
《食品分析与检验》期终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适用专业:1、原始样品:2、精密度:3、水分活度:4、总灰分:5、总酸度:6、蛋白质系数:7、食品感官评定:8、绝对阈: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19分)1、有机物破坏法有和两种。
2、精密度通常用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来表示。
3、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4、测定样品中灰分的过程中,加速样品灰化的方法有:;;;。
5、测定酸度的时候,对水有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求测定酸度所用的水必须。
6、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有和。
7、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和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和颜色。
8、常用的糖类提取剂有和。
9、一般来讲,人对味最敏感。
三、简答题(共42分)1.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7分)2.简述测定液体牛乳中水分含量的方法?(7分)3.简述索氏抽提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操作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7分)4.凯氏定氮法进行蛋白质测定时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按照操作顺序列出实验步骤,并叙述每一步所发生的颜色变化,阐明为什么用HCl的消耗量能间接测定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7分)5.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时,在定量方法上和澄清剂使用上与直接滴定法有何不同?(7分)6.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并简述食品感官检验中常见的几种感觉上的变化现象?(7分)四、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预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现取0.9500g奶粉,经消化后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且定容至刻度,取10mL 样液和过量的NaOH加入微量凯氏装置后,用硼酸进行吸收,用0.0100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消耗盐酸12.50mL,空白为0,求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奶粉的蛋白质系数为6.38)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计 30 分,每小题 2 分)1、采样遵循的原则是( ) 。
2、肉制品新鲜度常用检验方法有( ) 、( ) 、( ) 、( ) 。
3、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分别得到的样品为( ) 。
4、分析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用( ) 酸表示, K=0.064, K 是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指( ) 。
5、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的鉴别主要检测对象是( ) 。
6、已知测定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 35.8oBx,则该糖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为( ) 。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8、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 。
9、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10 、测定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的方法是( ) 。
11、在测定磷酸盐含量比较高的食品的灰分时,为了使灰化完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 。
12、食品中的总酸度是指( ) 。
13、食品感官分析按照应用目的可分为( )按照方法的性质可分为( ) 。
14、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 。
15、快速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名称有( ) 。
二、是非题(计 10 分,每小题 1 分)1 、测定所有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都可以用索氏抽提法。
( )2、在测定冰淇淋膨胀率时,加入乙醚的体积为 2.0ml,滴加蒸馏水的体积为 22.0ml,则冰淇淋膨胀率为 92.3% 。
( )3 、测定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 ) 4、测定食品中的钾、钠含量时,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 ) 5 、有效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 )6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用巴布科克法。
(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精时,根据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峰面积定量。
( )8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矿物元素的含量。
( )9、VB2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荧光,在 525nm 波长下可以测定其荧光值,从而可以在 525nm 波长下测定食品中 VB2 的含量。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显微镜观察法B. 培养基培养法C. 化学试剂检测法D. 以上都是答案:B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通常使用哪种试剂?A. 硫酸亚铁试剂B. 硝酸银试剂C. 重铬酸钾试剂D. 溴化钾试剂答案:A3.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分析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检验中,______是用来检测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指标。
答案:菌落总数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技术。
答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或山道年,其检测方法主要是______。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答案: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亲和柱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免疫亲和柱色谱法和ELISA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描述食品中添加的色素的检测流程。
答案:食品中添加的色素的检测流程通常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提取色素、色谱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
首先,对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并根据色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
然后,利用色谱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和检测。
最后,根据色谱图谱,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控制措施。
答案: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原料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包装材料污染以及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控制措施包括: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采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减少微生物污染,使用无菌包装材料,以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防止微生物的繁殖。
此外,定期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教育,也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质量
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
B、不经蒸馏
C、加热煮沸
D、过滤
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
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 °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
A、24.08
B、24.16
C、24.08 °Bx '
D、24.16 °Bx'
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
B、光是直线传播的
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
D、光
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
9、3ºBe'表示()
A、相对密度为3%
B、质量分数为3%
C、体积分数为3%
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A、1 Kg
B、2 Kg
C、0.5 Kg
D、1.5Kg
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Q逸=0.5)
A、20.34%应该逸出
B、21.36%应该逸出
C、20.98%应该逸出
D、20.01%应该逸出
E、都应保留
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
A、普通比重计
B、酒精计
C、乳稠计
D、波美表
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V。
(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ΘCl2/Cl-=1.358V)A、0.48 B、2.48 C、1.358 D、1.48
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金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甘汞电极
16、检查罐头食品的真空度可以用()检验
A、视觉
B、味觉
C、触觉
D、听觉
17、测定糖液浓度应选用()
A、波美计
B、糖锤度计
C、酒精计
D、酸度计
18、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为了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可以加入
()
A、辛醇
B、硫酸钾
C、硫酸铜
D、硼酸
19、用碘量法测蘑菇罐头中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时应选用()指示剂
A、淀粉B、酚酞C、甲基橙D、次甲基橙
20、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消化时不易澄清,可以加入()
A、H2OB、H2O2C、石蜡D、NaOH
21、味精中NaCl的含量测定属于()
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配位滴定法
22、关于还原糖的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定到蓝色褪去放置空气中几秒钟后蓝色又出现了,说明终点未到应该继续滴定
B、整个滴定过程应该保持微沸状态C、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
D、费林试剂甲、乙溶液应该分别配制,分别贮存
23、四氯化碳将碘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的方法属()分离法。
A、萃取
B、沉淀
C、色谱
D、交换
24、蛋白质的测定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它是将蛋白质消化,测定其总含氮量,再换算为蛋白质的含量。
A、双缩脲法
B、染料结合法
C、酚试剂法
D、凯氏定氮法
三、判断题(1分/题,共15分)
() 1、可以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来检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
() 2、用普通比重计测试液的相对密度,必须进行温度校正。
() 3、小包装食品如罐头食品,应该每一箱都抽出一瓶作为试样进行分析。
() 4、通过白酒的味觉检验可以判断白酒的口味、滋味和气味。
() 5、从原料中抽出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分析是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
() 6、可以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固体物质。
() 7、亚硫酸及其盐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它们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必须严格控制。
() 8、蘑菇罐头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是用酚酞做为指示剂。
() 9、食品的感官检验人员检验前可以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
()10、在食品的制样过程中,应防止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及避免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 11、比旋光法可以测定谷类食品中淀粉的含量。
() 12、测量筒中液体的相对密度时待测溶液要注满量筒。
() 13、把酒精计插入蒸馏水中读数为0。
() 14、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滴定时应保持微沸状态。
() 15、食品的味道可以通过味觉检验检查出来。
四、计算题(共9分)
1、分析蔗糖时,测得旋光度为8.46,则蔗糖的浓度为多少?([а]tλ=66.5)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该怎样对啤酒进行感官检验?
附:答案
1、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溶液
2、感官理化卫生
3、样品的采集(采样也可以)制备预处理样品的检验结果计算
4、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5、比重计法比重瓶法比重天平法
6、0 35%
7、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仪器分析
8、十分均匀平均组成 9、旋光度 10、越少越好 11、S=ҐN/2 10
12、费林试剂次甲基蓝 13、上中下双套回转采样管
14、增大高 15、手提式折射仪阿贝折射仪
二、A A C D B A D D B C
E A C D A D B B A B C A A D
三、√√××√√√××√√√√√√
四、1、解:C=α×100÷[а]tλ÷ L =8.46×100÷66.5÷1 =12.7(g/100ml)
2、答:(1)、外观:拿原瓶啤酒置于明亮处迎光观察,再倒入小烧杯中观察记录:色泽、有无沉淀等;
(2)、泡沫:将啤酒倒入洁净的杯中,看是否立即有泡沫出现,泡沫以洁白、细腻、持久、挂杯为好,开始泡沫盖满酒面,随后慢慢消失,从倒酒起泡到泡沫消失不应少于180S。
(3)、气味和滋味:由远到进闻酒的气味,再品尝根据口味纯正、爽口、醇厚、杀口、有无异味等做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