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家教论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案例分析)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一名单亲残疾孩子的教育楠楠是在今年春节后融入我们生活的一位清秀可人的小女孩,初次接触,我就被她那抹不应该出现在五岁孩子眼中的幽怨给深深地吸引,紧接着就是那双蜷缩在长长的袖口中的小手,天气并不寒冷,她为什么要把手缩到自己的袖子了呢?轻轻的一声问候后,她沉默地低下了头……在楠楠妈妈的倾诉中,我才了解原来楠楠是个挺不幸的孩子,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孩子的一双手就只拥有三个手指,从小孩子在小伙伴们的讥笑中长大,孩子三岁那年,父母又因关系不和离异,一直有母亲带领。
慢慢地,孩子不愿出现在人多的场合,不愿和同年龄的孩子玩耍,在家里很会讲话,一旦到了人多的地方就沉默寡语,手也不自觉地就缩了回去;其实楠楠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基本不用大人帮忙,很多知识接受的也挺快的,但是就是不肯举手多说一句话;平时在家里楠楠胆子也特别小,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地不得了……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事实上比例身心发展不够健康,存在某些问题,比如性格急躁或沉郁,交往不良,有的影响学业成绩,更何况楠楠又是双手带有残疾呢?这就给家长带来极大的苦恼。
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双亲家庭、健康孩子还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
一旦孩子表现不尽人意,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真不知如何是好。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这种情况,我觉得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第一个较大问题是“教育功能欠缺”或“教育功能不全”。
因为,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难以代替的,而且双亲都在身边给孩子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和情感满足,也是单亲家庭所没有的。
这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在群体中容易与他人比较由于身体缺陷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成为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如果再赶上有同伴说些歧视的话,这种压力会加剧,于是给孩子带来性格和交往上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我们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去努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针对特殊家庭孩子的几点教育措施【案例背景】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学生的构成很复杂。
有很多随父母打工的学生。
由于学生们本身知识水平不同,不同生活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个性更是迥然不同。
时间如梭,转眼间2017年暑期结束,新的学期来到了。
开学新分到我班的学生中有一位罗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总是表现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特别不服管教,与他一起来的学生特别听他的,总与原班学生格格不入,充满敌意,起到的坏作用可想而知。
我想,要让全班学生和平共处,除了做好原班学生的工作外,重点还应从他入手,只有转变了他的思想,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他的年龄比同龄孩子大两岁,由于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到沿海打工,呆了两年多时间又回到他爸爸这里。
离异的家庭、父母的相互推诿,再加上合校、年龄大等原因,才造就了他现在的样子。
[教育措施]1.教师与学生家长做常态沟通,让家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敏感与不安全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他的家庭。
因此,我与其家长加强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先做好他父亲的思想工作,尽量不要粗暴的对待孩子,尽量多给孩子些耐心,粗暴管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我还设法联系到罗同学的母亲,说服她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孩子,多与孩子通通话,因为母爱的力量谁也替代不了,不要让家庭不和谐的关系毁了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 “以心换心”教师与学生真诚沟通,化解矛盾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虽然教育他的过程比较困难,但我还是抓住了一次机会。
由于刚合入我班的学生在学校一日常规评比中扣了分,激化了原班学生与新来学生的矛盾,而罗某带头说要回到原来的学校。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含反思《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妈妈哺育孩子的艰辛。
感受浓浓的母爱。
2、尝试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1、照片:母亲节照片、母亲节我为妈妈做的事情(拍照)、妈妈怀孕呕吐照片(拍照)、妈妈大肚子不方便的图片。
2、影片: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动作视频、妈妈生宝宝的视频(加入哭声)3、录音:孩子的哭声2段。
4、操作材料:娃娃、奶瓶活动过程:(一) 谈话导入:母亲节1、提问:你们知道上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播放图片)2、师:“看,在母亲节的时候啊,老师为了感谢自己的妈妈,为妈妈呀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播放图片配上背景音乐)3、提问:那在母亲节的时候,你们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有哪个小朋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幼儿回答)提问:为妈妈做了这些事情后,猜猜看,妈妈心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那你的感觉又是怎么样的呢?;.来源快思老师教。
案网;(二)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妈妈怀孕的艰辛。
1、师:你们爱不爱自己的妈妈呀?(幼儿回答)师:是呀,我们非常的爱妈妈,妈妈也非常的爱我们,那你们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幼儿回答)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 师总结:原来啊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是他们的爱把你们给带来的,你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面生出来的。
2、师: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长得像什么呀?那他又是怎么动的呢?师: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啊可是一刻都没有闲着,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宝宝的动作吧。
(“宝宝像个小蚕豆,紧紧抱成一团团,慢慢慢慢长大了,小手学会打拳击,左边三下嗨嗨嗨,右边三下嗨嗨嗨,小脚学会踢皮球,左脚嗨嗨踢两下,右脚嗨嗨踢两下,揪揪我的小耳朵,撅起我的小嘴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群体关爱案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群体关爱案例背景案例:2017年暑假,一场意外的大火给四年级的陈明俊一家带来了几近灭顶之灾,妈妈因高度烧伤救治无效撒手人间,十岁的明俊多处烧伤左肢致残,家中财物皆化为灰烬。
一个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瞬间支离破碎,一个花季少年沦为一个残疾儿童,这是任何一个人心理和生理上都无法承受的。
得知这个消息,学校和老师们都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驱车百里第一时间将捐款送到家长手中。
期间学校多次看护慰问。
根据家长的意愿,学校为孩子办理了休学申请。
返校后,学校为他办理了学生资助,在其所在楼层开设卫生间,帮他买学习用品、资料等,力所能及的帮他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为他做心理疏导,帮他克服自卑、敏感、怯懦等心理障碍;因为行动不便,为了他的安全考虑,班主任老师专门安排了三个同学帮他背书包,扶他下楼;还特地帮他借来上册课本,辅导他落下的功课,帮他建立了一帮一的帮扶同学,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帮助他;为了重树他生活和学习的自信,还充分发挥他画画好的特长,让他担任黑板报的“总设计师”和“美术编辑”,并多次和他父亲沟通,了解他心理动向和生活近况,不断调整帮扶策略。
通过学校、老师、同学的合力之举,厄运留在他身上的阴影渐渐退去,慢慢变得开朗、自立、自信,学习上也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优秀。
这是一个教育服务社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典型案例。
其实在我们学校像这种后天意外伤害、先天性生理残疾、心理障碍、单亲、孤儿、特殊体质、多动症、家庭困难生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和特别关注的家庭还有很多。
教育不仅仅是看教学成绩,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真正使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为此,我校惠民服务工作针对这个群体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工作目标: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原则,确保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
实行教师包靠制,举全体教师之力,托起每一个希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幼儿园中班生活的案例

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随班就读的一名特殊儿童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回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在这会上发展相对滞后等等---- 我们就统称为特殊儿童,在此我就针对一名特殊儿童的教育转化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案例背景:我们班的曼而是个特殊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间距宽又宽,嘴角有少量口水流到嘴角。
他各方面能力发展都较迟,尤其是口语发展特别迟,动作协调性不太好,走路不稳,讲话也不是很清楚。
总是两三字的讲,但他的记忆力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认识很多的生字,每天的午睡时间都会温习反复的背诵26个字母和单词等。
由于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出现了一点小状况在各方面比其他孩子差了很多,如感知速度迟缓,注意力不稳定,动手能力差,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活。
具体表现在生活自理和动手操作方面,像衣服穿不好、纽扣扣不好、剪刀不会使、鞋带不会系等,爸爸妈妈也带他到处求医索药,但医生也无法给予实质性的治疗。
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一般都是外婆看护,而且大多事情都替他代劳了不用他自己做。
初次送到幼儿园,并没有哭闹。
与小朋友交往时语言表达极少,别人玩的时候他喜欢凑过去旁观。
活动课时不能安静跟小朋友一起活动,不能倾听老师的指导语,交流起来有些困难。
据孩子外婆反映,孩子特别钟爱看一些书籍,像图画书,故事书,对英语单词等等。
刚来时,老师不管怎么问他,他总是呆呆地瞪大双眼,面无表情的望着你,从不回答任何人的问题。
当他“不听话时”,看到老他埋怨的眼神他都憨憨的偷着乐。
如果老师不及时提醒他,他会把裤子尿的湿淋淋的。
他的存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以说他一个人就顶十个孩子来看,我们对他要付出十倍以上的努力来帮助他,使他能够得到最大的进步。
二、案例描述:每天的午睡时间,老师教给小朋友自己学习穿脱衣服的方法后,小班的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每天都会自己穿脱衣裤,鞋子。
唯有曼而一到睡觉时间有时就坐床上一动不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等着老师来帮助,有时自己在那里也很卖力拉啊扯的想把裤子脱下,但怎么也是无济于事,嘴吧里发出次心裂肺的哭叫喊声。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一、引言社会是大班幼儿园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以及对这一教案的教学反思。
二、教案概述1. 教案信息•教案名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适用年龄:大班•主要内容:关爱、友善、礼貌等社会道德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友善和礼貌的行为习惯。
2. 教案结构•导入活动: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故事时间:讲述有关关爱、友善或礼貌的故事。
•活动时间: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实践和巩固。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回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开始教学之前,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来唤起幼儿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可以设计一个寻找隐藏物品的游戏,让幼儿们参与其中。
2. 故事时间选择一篇适合大班幼儿的故事,如《小蚂蚁助人记》、《乌鸦和狐狸》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讲述有关关爱、友善或礼貌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些美德的重要性。
3. 活动时间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们亲身参与其中,加深他们对关爱、友善和礼貌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们分配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并通过互动来展示故事中的价值观。
4. 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环节。
可以请幼儿们围坐在一起,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堂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思考和总结这堂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反思针对《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一教案,我认为其中的故事选择非常合适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幼儿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关爱、友善和礼貌的重要性。
在活动环节中,幼儿们积极参与,体验到了这些美德的实际运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故事和活动的设计可以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以吸引幼儿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德育案例).doc

德育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案例过程叙述】:我班程程,是一个自恃聪明,对什么都不以为然,就爱调皮捣蛋、爱耍小聪明的孩子,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其举止之粗俗令很多同学尴尬。
比如,有同学热情地跟她打招呼:“程程!”他的反应是:“干什么?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一次上课,我见他用尺子不断撩拨其前排女生的头发,于是走到他面前示意他停止;又一次在做练习,全班皆进入了状态,唯独他站在另一个学生桌前,手舞足蹈。
我对着他皱起了眉头,他才很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而自己的练习一个字都没写。
看来,这样的情形如果继续蔓延,那么势必会影响好多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在班上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首先要从反对懒惰、无所事事、涣散松懈、无谓地消磨时间开始做起。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我把程程单独约在校园里聊天。
从学习生活小事谈到他自己的学习目标。
他告诉我他今后的理想上做世界一流的律师。
我很诚恳的表示支持他的想法。
最后指出:他的目标是远大的,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听到老师称赞自己立志高远,程程非常兴奋。
就凭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我满以为这次谈话有了实质性的成效。
谁知第二天,他的表现就令我大失所望。
那天,全校进行速算比赛,上课铃一响,比赛马上开始了,满教室的同学皆处于临战的紧张状态:准备好考试用品,严阵以待。
而程程呢,他竟拿着一本漫画书,还忘情地嘿嘿傻笑。
他周围的同学,只好背向他,用手捂着耳朵……我开始意识到:对程程这样既聪明又调皮的学生,总是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恐怕已经不能奏效,不如给他猛地一“激”,使他“回头”!我正在寻找别的教育方式。
机会来了。
有一天,我在备课,值日生慌忙来报:程程搅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
我走到讲台上,很严肃地说:“虽然同学们年纪小,我照样把你们当成大人一样平等看待,尊重你们,希望我们和谐相处。
但是,如果有同学犯了错误,老师不在这里提醒大家引以为戒,那就是老师的失职!开学以来,我还没在这个讲台上批评过任何同学,但是,今天我要在这里严厉批评程程同学……当我看到他羞怯的低下头时,我很诚恳地说:“其实,程程是个很聪明的同学,如果他能扬长避短,他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班的骄傲!”几天后,我向学生了解情况,一名学生说:“效果特别好!从来没见他像现在这么认真过!”另一名学生说:“老师批评得非常及时,这几天他上课特别好!”又一个学期过去了,程程现在是我班里最活跃而又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他总是抢着为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时常跟着我往办公室跑,为班级服务。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关于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案例

关 键 词 :爱 心 ;耐 心 ;呵 护 ;尊 重 ;角 色 扮 演
静 待 花 开 ——— 案 例 描 述 我 刚 工 作 那 年,一 年 级 新 生 开 学 中,有 一 个 名 叫 瑶 瑶 的
女孩来到我们班级. 第一天排队 放 学,她 漫 不 经 心、走 路 扭 扭 捏 捏 的. 当 别
的孩子基本上能适应小学生活,在认真听 课 并 且 根 据 我 的 问 题在进行思考的时 候,她 依 然 在 做 她 自 己 的 事 情,好 像 周 围 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她无关,她只是 重 复 她 手 里 的 动 作——— 撕纸.她将我发下 去 的 通 知 单,不 断 地 撕,直 到 把 纸 撕 成 指 甲盖大小的纸,并把它们堆成小山样 才 停 手. 后 来 我 才 知 道 这个孩子原来是一个智力发展迟缓的学 生,也 就 是 我 们 平 时 所 说 的 :“智 障 儿 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t|t|t更多
摘要: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两个特殊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古怪、性情暴躁,发展水平低、能力较差.每个幼儿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而这些特殊儿童往往会牵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就从一个特殊儿童的案例入手,通过创设宽松、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她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逐步发展她的语言、认知及各种感情和技能,对她进行行为矫正,最终达到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特殊儿童理解障碍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注意力分散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两名特殊的幼儿吧,他们的行为古怪、性情暴躁,发展水平低、能力较差.每个幼儿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而这些特殊幼儿往往会牵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班就有一个特殊的小女孩,名字叫佳佳.她在家与在外面的表现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在家能说会道,与家人相处得很好;而面对陌生的环境,特别是陌生人时,就会心理紧张,并表现出沉默、异常、拒绝等消极的情绪,在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也有很大的障碍.
一、个案基本情况
佳佳的妈妈在她1岁的时候,就到外省读博士后去了.虽然每年都会回来住一个多月,但母爱还是有一定的缺失,再加上佳佳的爸爸又由于工作繁忙,所以把她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照顾.佳佳从小就很少与爸爸妈妈有亲密接触的机会.然而早期亲子依恋的状况
恰恰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发育.亲子依恋不足的孩子往往表现得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内向、自我封闭等等,佳佳就属于这个类型.
佳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对她百般呵护,对佳佳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包办代替,而且也很少带佳佳参加户外活动,很少见陌生人,这样过度的保护必然使得佳佳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遏制了她独立自理能力与社会性的发展.
自入园以来,佳佳给我们三个老师最大的印象就是比较安静,胆小怕事,整天缄默不语,除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接她时表现出很高兴,急急忙忙的和老师说再见,除此之外她对其他人都不会作出反应.集体游戏时,她会一个人跑到其他地方,表现出与正常孩子很大的不同,如大叫、以及因对交往恐惧导致退缩的行为.上课时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有时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我也尝试过关注她,主动和她说话,并让同伴去提醒她、帮助她,但她总是神情比较茫然,有重复语言,即会重复别人的语言,主动性语言缺乏,说话时你我不分,且非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关心别人说的话,即便听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继续做自己的事.
二、案例实录
实录一:绘画课上,我在教小朋友画画,大家都拿起笔开始画了,佳佳却坐在那里不动手,嘴里发出一些古怪的声音.我立刻制止了她,一会儿,她又发出了声音.我走到她身边,手把手地教她画起来,一会儿画好了一个个小圆糖,于是我让她再画几个.可等我在重新来到她身边时,她却把画纸揉成了一团捏在手心,桌边有几张撕碎的画纸,旁边的孩子“告状”说“黄老师,她乱画,还把画纸给撕了!”我便又拿了一张白纸给她,让她重新画,她一边拿油画棒一边说“红颜色、黄颜色……”我在旁边指导她,手把手地又教她画一遍,让她自己再继续画.又当我在巡视其他小朋友时,佳佳那组上的孩子叫起来“黄老师,她又把纸给撕了”听到同伴的喊声,佳佳坐在那里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嘴里念着在家里学的唐诗,接着佳佳“啪”的一声把椅子弄倒了,然后转了一圈把椅子扶起来“哈哈”地笑着.
实录二: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去选择游戏内容.只有佳佳在座位上没有动,眼睛无神的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们走来走去,嘴里轻轻地念着什么.看到这里,我走过去对佳佳说:“你怎么没去玩游戏?快去玩呀!”说着,我让佳佳站起身并催促她快去!听了我的话,佳佳边说“玩游戏”几个字,便开始站起身来,拖着椅子往小朋友玩的地方走去.走到积木区,佳佳抓起一块积木,眼睛楞楞地看着小朋友搭得积木.这时一位小朋友瞪着眼叫道“不许来这儿,我们这儿人
满了!”听到这声音,佳佳满脸的疑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来,佳佳,我们去玩插塑.”说着,我就领着佳佳走到另一边让他坐下.佳佳
拿起插塑摆弄了几下,眼睛没有定神地看着其它地方.我走过去对她说:“佳佳,老师来和你一起插,好吗?”佳佳身体摇动着说“好”.
我插好一样作品后,让她也来学习插,然后就到其它区域去了,等我再回来一看,发现她还坐在那里没动一下,桌上还是放着我刚才插好的
东西,眼睛看着教室里的小朋友.
实录三:午睡时,小朋友都在脱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汐汐喊起来“黄老师,佳佳不脱衣服就上床睡觉了”.我走过去一看,果然,她没
有脱一件衣服就团缩在床上,也没有把被子盖在身上.我让他起来把
衣服脱了再睡,可她看看自己穿的衣服,站在那里直甩膀子.旁边的汐汐对她说“来,我帮你脱.”很快,汐汐帮佳佳脱好了衣服,我对佳佳
说“你快谢谢别人呀”.“谢谢别人!”佳佳眼睛谁也不看的说着.
这样的回话让汐汐忍不住立即纠正她道:“你应该谢谢我呀!”佳佳又说道“谢谢我!”旁边的果果对她说“你要谢谢汐汐.”“谢谢汐汐”.经过三番五次的纠正,佳佳终于谢对了人.周围的小朋友都笑个不停,而她睁着大眼睛毫无表情的看着.
三、个案分析
(一)形成佳佳特殊个性的原因
1、理解障碍.
佳佳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或老师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正常的语
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
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
气或“哈哈”大笑,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
别人的注意.
2、交往障碍.
佳佳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有时表现为对个别事物的执著.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老师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
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
3、语言沟通障碍.
佳佳的语言障碍表现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能通过触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经常通过靠近别人来体现亲近别人.
4、注意力分散.
由于平时家里从不邀请小朋友来玩,没有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忙,很少关注她,她只有和爷爷在一起,于是爷爷就经常教她学念儿歌、学念唐诗,机械地背诵让佳佳的
脑子里充满了儿歌与唐诗,兴趣和注意力都在背诵上,对周围的其他
事物就没有关心,也很难提起对外界的关注,以至于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
(二)解决策略
1、创造友爱互助的集体氛围.
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孩子在这里会对秩序、规则、道德等建立起初步的认识,老师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可引导孩子们都来关心、帮助佳佳,主动和她一起玩,如:我在班上选择了几个能力强的或是人缘好的孩子,让他们有意识地与佳佳建立起玩伴关系,利用同伴带动的方法帮助她提高交往能力.
2、利用宽容的心理,适时引导.
特殊儿童的行为差失,常是他们在困惑、迷失或震惊的人生体验中寻求生存的结果,他们大多不会解读别人的反应,因而在集体中会感到不适应.如在老师讲课或说话时常常会下位,这时因为她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坐在这儿听讲;有时她的尖叫声则可能是为了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或是自己对内心产生压力做出的一种宣泄等等.
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其宽容一些,不要立即采取严厉批评,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耻辱感,所以她对老师的批评可能会无动于衷,也就谈不上明显的收效.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作为,任其差失行为发展下去,而是指不要用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应该想办法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帮助她纠正.在一日生活中尽量关注她,特别是在和她目光对视时就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走过她身边时就摸摸她的头和小脸,同时和家长取得一致的意见、统一教育行为.多用赞赏的、表扬的语言,强化他好的行为.
3、抓住契机进行教育.
根据观察发现,在她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佳佳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搭积木.拿到积木他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时机,利用积木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我教她边指边说出积木的颜色,并按颜色分类,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佳佳小朋友喜欢唱歌,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她说出歌曲的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她也有交流的兴趣,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她的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三年的个别指导,佳佳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基本的稳定.她和班上的几位同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她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和“哈哈”的笑声日渐减少.看到佳佳这三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
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寻找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