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A【解析】B.挑衅(xìn);C.嗤(chī)笑;D.酷肖(xiào)。

2.【答案】C【解析】A.隐性埋名—隐姓埋名;B.风尘苦旋—风尘苦旅;D.相安无是—相安无事。

3.【答案】A【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要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4.【答案】B【解析】“拳打镇关西”是鲁智深的故事。

5.【答案】D【解析】A.“笨手笨脚”“免得被别人笑话”太伤人自尊;B.“你这么蠢”不礼貌;C.没有提到情境中的“意外受伤影响中考”。

6.【答案】C【解析】结合语境中人物的身份选择词语,战士的职责是坚守阵地,渔夫的经历是搏击风浪,隐者的特点是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在风浪中奋力斗争和冲击。

坚守阵地:坚决守卫,不离开阵地。

远离世俗:远离人世间。

7.【答案】(1)在河之洲(2)常恐秋节至(3)气象万千(4)今日听君歌一曲(5)梦回吹角连营(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二、阅读8.【答案】(1)不知道(2)期望【解析】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9.【答案】(1)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解析】翻译时请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

10.【答案】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解析】从“好读书,不求甚解”看出五柳先生爱好读书,从“常著文章自娱”看出五柳先生喜欢写文章。

11.【答案】味觉基因和嗅觉基因。

【解析】依据最后一段第一句“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有关。

还与嗅觉基因有关”,即可得知答案。

12.【答案】示例:苦味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分辨出植物中一些常见的毒素,可避免因误食而中毒,生存几率更高。

而那些苦味基因弱的人,往往因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的苦味被淘汰(或往往由于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的苦味,因误食而中毒)。

在自然筛选(选择)过程中,苦味基因由于作用重要而被最多保留下来(在人类繁衍进化过程中,苦味基因由于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味觉基因而被最多保留下来)。

黑龙江省12市三地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201902201105

黑龙江省12市三地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201902201105

写作专题大庆市13.(50分)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哈尔滨24.从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

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有一家生产布鞋的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有一个做法:每卖出一双鞋子,就捐赠一双鞋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企业起步阶段,尽管他们生产的布鞋质优价廉,但销量并不高,再加上他们每卖出一双,就要捐出一双,企业还一度出现了亏损。

后来,有报纸报道了这家企业“卖一双,捐一双”的爱心之举。

人们知道后深受感动,纷纷去购买这家企业的鞋子,鞋子的销量迅速增加。

这家企业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虽然他们从来不做广告,但是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他们卖出的鞋子越来越多。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成千上万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再光着脚丫。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还要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赞誉认可,是最好的宣传;助人其实就是助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答案】(1)我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夜空像是被泼了墨汁一般,唯见一轮明月。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下了一室清冷。

室内,我独坐于黑暗之中,任凭黑暗吞噬着寂寞。

彼时,室外,母亲蜷缩在沙发上,任凭无声的电视画面斑驳了她的面孔。

曾几何时,家变得如此寂静,没有一点人气,宛如一座坟墓,充斥着压抑的气息。

2017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7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也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拿气味独特香菜来说,不同人种间, 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21%拉丁裔和 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唏口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他们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 肥皂味,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
(选文有改动)11•(2分)从选文看,口味偏好于哪两类基因有关?
12.(3分)为什么苦味基因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做多保留下来的基因?
13.(3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 最低,分别只有4箱口3%()()()
再来说甜。人类往往是通过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当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 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甜味。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 味有关的基因。甜味基因发达的人偏爱甜食。因此挑食或许只是由于基因不同。
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 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 基因对口味的影响。科学家们从已知基因中发现了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编码基因,这个基 因决定了人们对辣口味的偏好。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4.(3分)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一一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李逵一一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C•曹操一一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上)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上)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上)作者:赵丽陈兴宇范雪莹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17年第10期●积累与运用(赵丽)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基础部分由6道选择题和一组古诗文默写理解填空,共6道小题组成。

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古诗文默写题7分,积累与运用部分共计25分。

这部分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对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求严格。

今年试题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

一、基础的1题、2题为字音字形题,与以往相同,仍旧以哈尔滨市教材五四制和六三制公共篇目的课后读写和书下注释为考查范围。

重点考查学生对易错音、平卷舌、多音字、望文生义词等的辨识。

属于常规考查范畴,学生只要认真复习范围内的词语、成语,得满分比较轻松。

二、病句修改题一直是基础部分有些难度的题。

此部分试题不但注重考查学生辨别病句的能力,更强调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将语法知识与语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考查了病句的5大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累赘、语序不当。

题目没有设置大的障碍,句子不长,学生结合平时的训练思考,是可以选择正确的。

三、名著题也与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型相同。

范围仍然是四大名著和七小名著。

主要考查点仍旧是人物与情节的关联是否一致问题。

且考查的都是重点人物的重要事件,学生只要是阅读了名著,可以轻松得分。

四、情境表达题是所有选择题中最简单的一道。

主要考查学生与生活结合的能力,亦考查学生的情商。

这类题要求学生选出某些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也就是说个别选项中有可能没有问题,但不是最得体最准确的,所以还需要学生进行比较选择。

另外,学生在作答时也一定要注意情境所给的要求点是几个,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要求点,再结合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等条件去选择。

五、语句衔接题是整个基础部分最难的一题。

今年的题与2016年一致,考查对应关系。

以2017年这一题为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的战士,的渔夫,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祷.告(dǎo)招徕.(lái)B.挑衅.(pàn)匀称.(chèn)嘹.亮(liáo)C.蓦.然(mó)嗤.笑(cī)田圃.(pǔ)D.倒坍.(tān)栖.息(qī)酷肖.(xiāo)【答案】A【解析】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B.风尘苦旋义愤填膺张皇失措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隐姓埋名,B风尘苦旅,D相安无事。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改正”和“缺点”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3分)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D.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应为“鲁提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3分)根据语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

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中考语文真题测试卷-黑龙江哈尔滨

中考语文真题测试卷-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市201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祷告(dǎo)招徕(lái)B.挑衅(pàn)匀称(chèn)嘹亮(liáo)C.蓦然(mò)嗤笑(cī)田圃(pǔ)D.倒坍(tān)栖息(qī)酷肖(xiào)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B.风尘苦玄义愤填膺张皇失措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4.(3分)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D.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5.(3分)根据语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

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像_______的战士,_______的渔夫,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下)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下)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下)作者:马文举曹冠群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17年第12期●议论文阅读马文举议论文阅读《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所设题型与哈尔滨市近3年中考题型并无变化,难度不大,可以说是平易近人。

2016年的《要和谐必有诚》与2015年的《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都是意在加强考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强化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依然是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在兼顾了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的前提下,只有第22题设置了些许障碍,但只要结合上下文意,不难拿到满分。

总体而言,难易程度与往年相当,并无多大的变化。

下面就从文本解读、题型设置、答题技巧、题型发展几方面简要分析。

无论哪种文体,我想都应该做到夯实文体知识,总结答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平时加强对自己的铸造锤炼,考场上方能从容淡定、下笔有神。

下面就题型简要分析考点及答题方法。

为了更好地把握整篇的论述过程,应该从整体入手,也就是由篇到段到句再到词,这样有利于我们从高度上理解把握论述的中心。

此文第一段即摆出中心论点“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也就此引领了全篇。

第二段和第三段进行并列分论点“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的论述。

第四段在前两段论证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

第五段与第四段并列论证此问题。

至此可见全文结构清晰而简单,是一篇规矩的议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而成文。

如果所有的考生,能够从整体上这样把握,就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以及论证思路、解题思路。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两个角度论述了“为什么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在论证“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这一分论点时,举苏轼虽政治失意、兄弟分离,但因具有豁达的情怀,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放。

再得出“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这一结论。

黑龙江省12市三地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含解析)(打包12套)

黑龙江省12市三地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含解析)(打包12套)

词语运用(含成语)大庆市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办的栩栩如生....B.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C.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行云流水....、洋洋洒脱的文章D.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答案:A哈尔滨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像_______的战士,_______的渔夫,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这儿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坚守阵地远离世俗B.坚守阵地远离世俗搏击风浪C.坚守阵地搏击风浪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远离世俗坚守阵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后面的对象“战士”“渔夫”“隐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龙东地区(含双鸭山、佳木斯、鸡西、伊春、七台河、鹤岗六市)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马南邨《不求甚解》)B.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莫泊桑《福拜楼家的星期天》)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D.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藤野先生》)【考点】49:成语.【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解答】C.使用有误,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符合语境义.故选:C龙东地区(农垦、森工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马南邨《不求甚解》)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藤野先生》)【考点】49:成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开卷有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合乎句意,是正确的;B.惟妙惟肖: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C.义愤填膺: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合乎句意,是正确的;D.深恶痛疾:指深切地憎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合乎句意,是正确的;故选:B.牡丹江市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达康书记”火了,其扮演者吴刚多年坚守话剧舞台、磨砺演技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初中升学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祷.告(dǎo)招徕.(lái)B.挑衅.(pàn)匀称.(chèn)嘹.亮(liáo)C.蓦.然(mò)嗤.笑(cī)田圃.(pǔ)D.倒坍.(tān)栖.息(qī)酷肖.(xiào)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因地制宜隐性埋名花枝招展B.风尘苦玄义愤填膺张皇失措C.肃然起敬油光可鉴涕泗横流D.吹毛求疵怡然自得相安无是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4.(3分)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D.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5.(3分)根据语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

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像_______的战士,_______的渔夫,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这儿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坚守阵地远离世俗B.坚守阵地远离世俗搏击风浪C.坚守阵地搏击风浪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远离世俗坚守阵地7.(3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⑴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⑵ ______________,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⑶朝晖夕阴,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⑷______________,但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⑸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⑹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一)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8-10题(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详:⑵期: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二)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回答11-14题(11分)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不同人口味偏好不同,这与基因有关。

从源头上说,口味偏好与味觉基因有关。

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

比如,研究发现,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分辨出植物中一些常见的毒素,可避免因误食而中毒。

专家还推测5000年——6000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常出有毒植物中苦为的人往往被淘汰。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苦味基因的种类比其他味觉基因更加丰富。

再来说甜。

人类往往是通过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当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甜味。

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

甜味基因发达的人偏爱甜食。

因此挑食或许只是由于基因不同。

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

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

科学家们从已知基因中发现了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对辣口味的偏好。

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也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拿气味独特香菜来说,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

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

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他们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

(选文有改动)11.(2分)从选文看,口味偏好于哪两类基因有关?12.(3分)为什么苦味基因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做多保留下来的基因?13.(3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

()()()14.(3分)从选文看,人们品尝甜味食品时是怎样感知到甜味的?为什么有些人偏爱甜食?(三)阅读《默扶》,回答15-19题(11分)默扶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

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

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扶着哥哥上学放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

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

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

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

每当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高考前夕,我来到父母房间打扫卫生,看见垃圾桶里满是带血的纸,我吓坏了。

父母回来后我没敢问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让我们知道,如果贸然去问,他们一定会担心。

直到父亲实在挺不住,住进了医院,我才知道父亲得了鼻炎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在父亲的病床前,母亲对我说:“我和你爸决定了,你爸由我来照顾,你的任务就是在你爸住院期间照顾好你哥的一切!”那段时间我很难过,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

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如果倒下了,那么这个家也就倒下了。

高考结束了,我达到了重本线,老师说我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我很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而是急切地问我哥哥的分数。

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

”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都是哥哥,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啊!”我气愤的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池塘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想了好久。

“如果我不读二本,哥哥就没人照顾,读不了书怎么办?再说我去二本还可以拿奖学金,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

更何况,父亲还生着病,我怎么好意思发脾气呢,真是不孝!”我又匆匆的跑了回去,说:“爸,妈,我听从你们的决定,去上二本,不过爸爸你也要答应我好好治疗!”之后,我又特意去嘱托知情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不要把我的分数告诉哥哥。

填报志愿前,我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在南京大学那一页看了好久,也幻想了好久,不舍得翻过.....。

“小杰,你想啥呢?”哥哥扶着门走了过来。

“哥,你先别动,我来扶你,不然摔倒了又该受伤了。

”我匆匆翻过....了南京大学那一页。

“哥,我发现这几所学校咱俩可以报考,咱们来研究研究吧。

”填报志愿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学校,在我和哥哥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同一所离家较近的二本学校。

日出日落,在大学校园里,我每天都扶着哥哥上学放学。

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回宿舍,一起欢笑。

每到周末放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推销,家教,服务员……我都做过。

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粉红的荷花,我开心的笑了。

(选文有改动)15.(2分)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还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6.(3分)面对“志愿填报指南”中南京大学那一页,我先前“不得舍翻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后来“匆匆翻过”的原因又是什么?17.(3分)父母的哪些决定能够证明“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18.(3分)父母总觉得欠我哥哥太多,愧对我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19.(3分)本文着力表现的是“默默扶持”,还是有人提倡“悄悄提醒”“无声地爱”。

你认为这种付出爱而不愿让受助者觉察到的方式可贵在哪里?(四)阅读《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回答20-23题(12分)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

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

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从容淡定,表现为“八风吹不动”。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称赞还是诽谤,都能泰然处之。

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为我们做出了诠释。

正因为有远大的理想,诸葛亮才能做到淡泊宁静;正因为有豁达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为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才能从容面对生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