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 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A.太空椒和抗虫棉B.无子西瓜和快速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C.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无子番茄D.青霉素高产菌株和八倍体小黑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空椒是基因突变,抗虫棉是基因重组,故A错误。
无籽西瓜是染色体变异,快速培养矮杆抗病小麦是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是染色体变异,故B正确。
矮秆抗病杂交水稻是基因重组,无子番茄是染色体变异或用生长素处理,故C错误。
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基因突变,八倍体小黑麦是染色体变异,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场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
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
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
新培育的团头鲂()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C.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用低温处理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减半,只有24条),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成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又加倍,又恢复为48条,二倍体),其与原来的团头鲂都是二倍体,48条染色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新培育的团头鲂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48条,故A、B错误;团头鲂共48条染色体,不同的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形成的次级母细胞基因有可能不同,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样,新培育的团头鲂应全为纯合子,且纯合子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若交叉互换,则产生杂合子,故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3.下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B. 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 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D. 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答案】C【解析】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以快速获得纯合子,A项正确;b过程可以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B项正确;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C项错误;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D项正确。
2017届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不能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杂交育种可快速、高效地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作物新品种D.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人工选择育种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2.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3.用纯合的高秆抗锈病水稻(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水稻(ddtt)进行育种获得纯合矮杆抗病水稻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再选育;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5/8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占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4.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异C.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异D.基因重组5.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
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6.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一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6·西宁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别离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式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选D。
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2016·天水模拟)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解析】选A。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A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所用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C错误;克隆牛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所用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D错误。
3.以下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取得干扰素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够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以下育种进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沛条件取得穗大粒多的小麦【解析】选D。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取得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阻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别离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六盘水模拟)以下关于育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工诱变育种必然能显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单倍体育种进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育技术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解析】选C。
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一种a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作(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血红蛋白部分a链血红蛋口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的顺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HbA ACC 苏氨酸UCC 丝氨AAA赖氨酸UAC 酪氨酸CGU 精氨UAA 终止HbwaACC 苏氨酸UCC丝氨AAU天冬酰胺ACC 苏氨酸GUU 缎氨AAG 赖氨CCU 脯氨CGU 精氨UA G终止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异常血红蛋白异常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发生了突变B.控制a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主了替换C.控制a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增添了一个碱基对D.控制a链异常的血红蛋白(Hbwa)的基因缺失了一个碱基对解析:从题图中的氨基酸种类变化可以看出,该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不是替换,因为有多个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再结合碱基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39号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AAA中的第三个A缺失。
答案:D2.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
据图判断()A・此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B.此动物体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CcDdC •此细胞发生的一定是显性突变D.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乂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图示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其中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为D和d,其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含有d、d,但不能确定的是D突变成d,还是d究变成D,故可能发生的是隐性突变,也可能发生的是显性究变。
答案:D3 (2016-沈阳期中)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D.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基因究变,B正确;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C 正确;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导致mRNA的序列改变,但由于存在多个密码子决定同一氨基酸等多种原因,生物体性状不一定改变,D正确。
2017届 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西宁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选D。
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2016·天水模拟)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解析】选A。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A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所用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C错误;克隆牛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所用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解析】选D。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六盘水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单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含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诱变育种获得的优良性状均可稳定遗传C.杂交育种不一定都需要经过连续自交的过程D.生产上通常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来获得无子西瓜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细胞融合、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3.下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B.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C.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的种子获得F植株D.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是培育周期短B.⑦的变异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③过程利用了细胞全能性的原理且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⑦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2:1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6.下图是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C.用③培育出⑥只能利用秋水仙素来处理D.用④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7.已知某小麦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A.N/4 B.N/16 C.0 D.N/88.下列关于培育二倍体生物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和纯合化B.诱变育种可创造新的基因,获得新的性状C.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D.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可促进着丝点分裂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④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此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10.下列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B.单倍体育种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C.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D.人工诱变可提高突变频率,不能定向改变生物性状11.下列有关玉米(2n=20)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培育四倍体玉米B.用NO2-等化学试剂处理萌发的种子培育抗倒伏玉米C.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矮茎抗病玉米新品种D.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毒玉米新品种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挑选到品质好的个体的过程称为选择育种B.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C.利用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杂交育种就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变异集中在一起的育种方法13.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州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形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原因是()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B.种子里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淘汰了某些不良形状D.改变了农作物的营养成分14.下图表示水稻的几种育种方法,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共有 4 种育种方式B.通过过程 E 可以打破物种界限C.通过过程 A、B、C 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 A、D 和过程 F 的育种原理相同15.下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③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B.④⑤过程的育种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⑥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A、B、C、D、E、F中的染色体数相等,通过⑦过程产生的新物种的染色体数是B的两倍16.无籽西瓜是目前栽培面积较广的西瓜品种,具有果实大、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高及无籽等优异性状。
(完整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诱变育种是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诱变育种()A.使生物进行对人有利的突变B.按计划定向改良,有利变异稳定C.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D.含A、B、C三项2.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3.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青霉素D.乙肝疫苗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成分为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③⑥⑦D.②③⑥⑦5.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6.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A.染色体变异B.自然突变C.诱变育种D.基因重组7.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能使一部分个体产生突变B.大大加速育种进程,提高变异效率C.诱变产生的突变,对人都有利D.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8.以下属于诱变育种的是()A.色盲B.血友病C.短腿安康羊D.青霉素高产菌株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最初是从人体细胞中发现的B.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碱基序列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D.利用运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可称为“克隆”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11.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2017届 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6·青岛统考)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人们可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C.丰富了生物的“基因库”,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定向诱导突变,A错误。
答案:A2.(2016·马鞍山统考)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B.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C.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
答案:A3.(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正确;物理因素如X射线等可提高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突变,C项、D项正确。
答案:B4.(2016·西安质检)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发生变异,相应基因型不一定发生改变B.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相应基因可能未发生改变C.可遗传变异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引起基因型的改变,A正确;基因重组不影响基因本身,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引起性状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C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西宁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选D。
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2016·天水模拟)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解析】选A。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A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所用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C 错误;克隆牛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所用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解析】选D。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六盘水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解析】选C。
人工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而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无子西瓜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单倍体育种,如花药离体培养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可遗传变异。
只要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则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而不是看该生物是否能产生种子。
6.(2016·梧州模拟)西藏精选的40份性状突出的青稞、小麦种子搭乘神舟飞船进行了太空育种实验。
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一般要经过“诱变—自交—杂交”途径才能实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品种经诱变,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B.自交的目的是获得单株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C.杂交的目的是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品种D.太空育种获得的植株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解析】选D。
太空育种只是作物本身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提高了突变频率,与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没有外源基因的导入,不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
7.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aabb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解析】选A。
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的个体,其变异来自F1自交产生配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项错误。
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的个体,其方法是aabb的个体与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得到配子Ab,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Ab,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子AAbb,该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
将aabb的个体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的个体,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C项正确。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项正确。
【延伸探究】(1)选择哪一亲本进行诱变育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AAbb类型?提示:选择AABB亲本进行诱变,使之发生隐性突变。
(2)D项中能否产生更多种类的蛋白质?试说明原因。
提示:不能。
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导致基因数目增加,但基因种类没有增加。
8.(2016·鞍山模拟)现有三个水稻品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和aaBBDD。
如果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得种子(或花粉)为一次栽培,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次栽培( )A.1B.2C.3D.4【解题指南】(1)选择亲本:使后代同时具有a、b、d基因。
(2)明确时间: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得种子(或花粉)为一次栽培。
【解析】选C。
要使所用时间最短,应选择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的品种杂交,可得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第一次栽培),种子经萌发、插秧到获得花粉为第二次栽培,经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第三次栽培)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共需3次栽培。
9.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子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解析】选A。
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和不定向的特点,故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故B错误。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新品种全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全为纯合子,故C错误。
二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和原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故D错误。
10.(2016·金昌模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DNA聚合酶【解析】选C。
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控制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时采用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检测碱基序列,其中DNA分子探针的制备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1.(能力挑战题)(2016·泸州模拟)玫瑰有 5 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 2 500多个品种。
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
但日本科研人员将蓝色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B.培育蓝玫瑰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蓝色素基因在所有玫瑰细胞中都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素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工具酶”而不是“工具”。
除绿色外,其余颜色的色素几乎都存在于液泡中,因此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日本科研人员将蓝色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此方法为基因工程育种,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蓝色素基因在玫瑰花瓣细胞中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素,而在其他细胞中没有表达;蓝玫瑰仅仅是普通玫瑰中转入了一个外源基因,与其他的玫瑰未产生生殖隔离,没有产生新的物种。
12.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的优点是育种周期短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④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1)明确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明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
【解析】选D。
A项中,过程①为诱变育种,最大的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项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C项中,过程②⑤⑥结合起来称为单倍体育种。
D项中,③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_的个体中含有1/3aaBB和2/3aaBb,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1+2/3×1/2=2/3。
【延伸探究】上题②③④过程是什么育种过程?该过程对母本做什么处理?提示: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时,需要对母本在花粉成熟之前做去雄处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13.(14分)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
(1)具有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具有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①表示杂交,②表示减数分裂,③表示连续自交,④表示花药离体培养,⑤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
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③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⑤原理是低温或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2)杂交育种基因重组(3)提高纯合子的比例(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 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14.(10分)(2016·重庆模拟)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