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
合集下载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1fce284254b35eefd3447.png)
答案: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
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 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 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 供的材料,每小组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已有的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非小生麦物的材矮料秆:不根抗据锈需病试要纯自试种选,看C水,稻的你迟行熟种吗子?
(1)育种名称: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 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方案123: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按需选 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
资料: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太空资源的愿望
变成了现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利用自己研制的返回 式卫星和神舟号飞船进行了11次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试 验品种达1200多种。
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 太空环境条件很复杂,与地球表面主要差异是微重力 (10-3克~10-6克)、宇宙射线、重粒子、变化磁场和 高真空等,这些物理条件的综合作用使生物产生基因突 变。
花药离 秋水仙素
(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体培养 和 处理幼苗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
(3)用③培育⑥所采用的G步骤是_秋__水_仙__素__处_理__幼_苗___ 。
其遗传学原理是_染__色__体__变__异_(__多__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所需 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要短的育种方 法呢?
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 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 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 供的材料,每小组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已有的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非小生麦物的材矮料秆:不根抗据锈需病试要纯自试种选,看C水,稻的你迟行熟种吗子?
(1)育种名称: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 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方案123: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按需选 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
资料: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太空资源的愿望
变成了现实。自1987年以来,中国利用自己研制的返回 式卫星和神舟号飞船进行了11次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试 验品种达1200多种。
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 太空环境条件很复杂,与地球表面主要差异是微重力 (10-3克~10-6克)、宇宙射线、重粒子、变化磁场和 高真空等,这些物理条件的综合作用使生物产生基因突 变。
花药离 秋水仙素
(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体培养 和 处理幼苗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
(3)用③培育⑥所采用的G步骤是_秋__水_仙__素__处_理__幼_苗___ 。
其遗传学原理是_染__色__体__变__异_(__多__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所需 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要短的育种方 法呢?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知识点一 杂交育种 1.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2.概念、原理和应用 (1)概念理解:
(2)原理:_基__因__重__组___。
(3)
[问题导学] 1.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含义相同吗? 2.杂交育种是否一定要从F2开始筛选?是否一定要连续多代自交?举例说 明。 提示: 1.不相同,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中选留符合要求的个体进一步培 育,直至获得稳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种优势主要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 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 2.不一定,如培育杂合子品种,可选亲本杂交得到的F1即可。
命题热点·课堂讲练
命题点一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利用纯合的二倍体高秆抗锈病(DDTT)水稻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水稻
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1 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 的花 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 中重组类型占 3/8 或 5/8 B.后一种方法突出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两种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我的答案] ________
解析: 杂交育种因为亲本是双显性和双隐性,得到的 F2 中重组类型占 6/16, 即 3/8。后一种是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前一种是杂交育 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最后得到的植物 体细胞中含 2 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幼苗含有 1 个染色体组,但秋水仙素使其加倍 后恢复成 2 个染色体组。
A.④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②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C.①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②过程提高了突变率从而缩短了育种年限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知识点一 杂交育种 1.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2.概念、原理和应用 (1)概念理解:
(2)原理:_基__因__重__组___。
(3)
[问题导学] 1.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含义相同吗? 2.杂交育种是否一定要从F2开始筛选?是否一定要连续多代自交?举例说 明。 提示: 1.不相同,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中选留符合要求的个体进一步培 育,直至获得稳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种优势主要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 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 2.不一定,如培育杂合子品种,可选亲本杂交得到的F1即可。
命题热点·课堂讲练
命题点一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利用纯合的二倍体高秆抗锈病(DDTT)水稻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水稻
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F1 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 的花 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 中重组类型占 3/8 或 5/8 B.后一种方法突出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两种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我的答案] ________
解析: 杂交育种因为亲本是双显性和双隐性,得到的 F2 中重组类型占 6/16, 即 3/8。后一种是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前一种是杂交育 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最后得到的植物 体细胞中含 2 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幼苗含有 1 个染色体组,但秋水仙素使其加倍 后恢复成 2 个染色体组。
A.④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②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C.①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②过程提高了突变率从而缩短了育种年限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复习课件)PPT课件

杂交育种历史
自农业起源以来,人们就有意识地通 过杂交来改良作物。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杂交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成为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技术
杂交育种原理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创造新的遗传变异,为选择和培育新品种提供物质基础。
杂交育种技术
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选择、自交和回交等步骤。其中,亲本选择是关键,要求选 择具有优良性状且能相互配合的品种或个体;杂交是获得杂种的第一步,可以采用人工 授粉或试管受精等方法;后代选择是关键环节,要求根据育种目标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鉴
人工智能在育种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育种提供智能化 决策支持。
生物信息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育种提供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
05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技术挑战与对策
技术难题
基因工程涉及的生物技术复杂度 高,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支 持。
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工程的定义与历史
基因工程的定义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 实现基因的重组、表达和调控,从而达到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的目的。
基因工程的历史
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经历了DNA重组技术、转基 因技术、基因敲除与编辑等阶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 、工业、医学等领域。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复习课件)ppt课件
• 杂交育种概述 • 基因工程简介 •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的比较 •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 •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01
杂交育种概述
杂交育种的定义与历史
杂交育种定义
自农业起源以来,人们就有意识地通 过杂交来改良作物。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杂交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成为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技术
杂交育种原理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创造新的遗传变异,为选择和培育新品种提供物质基础。
杂交育种技术
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选择、自交和回交等步骤。其中,亲本选择是关键,要求选 择具有优良性状且能相互配合的品种或个体;杂交是获得杂种的第一步,可以采用人工 授粉或试管受精等方法;后代选择是关键环节,要求根据育种目标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鉴
人工智能在育种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育种提供智能化 决策支持。
生物信息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育种提供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
05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技术挑战与对策
技术难题
基因工程涉及的生物技术复杂度 高,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支 持。
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工程的定义与历史
基因工程的定义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 实现基因的重组、表达和调控,从而达到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的目的。
基因工程的历史
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经历了DNA重组技术、转基 因技术、基因敲除与编辑等阶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 、工业、医学等领域。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复习课件)ppt课件
• 杂交育种概述 • 基因工程简介 •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的比较 •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 •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01
杂交育种概述
杂交育种的定义与历史
杂交育种定义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3. 质粒(常用运载体) (1)成分:小型环状DNA分子。 (2)作用:运载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并进行大 量复制。 (3)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条件: ①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 ②有多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位点; ③有标记基因。
【例2】 (2010·浙江理综·T3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 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 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 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 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 __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 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障碍
缺点
①育种时 间长
②不能克 服远缘杂 交不亲和
的障碍
有利变异 少,须大 量处理实
验材料 (有很大 盲目性)
技术复 杂且须 与杂交 育种配
合
只适用于 植物,发 育延迟, 结实率低
有可能引 发生态危
机
技术难 度高
举例
矮秆抗锈 病小麦
青霉素高 产菌株、
太空椒
单倍体育 种获得的 矮秆抗锈
病小麦
三倍体无 子西瓜、 八倍体小
特性,且快速繁殖
胎移植)
2. (2009·上海高考·T2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
小麦新品种的是( )
A. 诱变育种
B. 细胞融合
C. 花药离体培养
D. 转基因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育种技术的特点。花药离体培养
获得的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会是新品种。
【答案】C
基因工程可使受体获得新的基因,表现出新的性状,该 技术可看作是一种广义的基因重组。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轮复习课件

[师说·一语破天机]
本考点单科试卷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理综试卷多以非 选择题形式综合考查各种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相互联系,往往 作为压轴的高区分度试题拉开考生间距离,应特别重视,防止 丢分。
必修2 第六章 第1、2节
第22页
金版教程 · 高三生物
读读教材基础 研研核心要点 说说生物实验 看看考场答卷 随堂对点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生物体体外 ________
DNA________水平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________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 得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必修2 第六章 第1、2节
第8页
金版教程 · 高三生物
读读教材基础 研研核心要点 说说生物实验 看看考场答卷 随堂对点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基因的“剪刀”: 基因的“针线”: :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 2.工具基因的 动植物病毒,目的是将目的基因 送入 细胞
读读教材基础 研研核心要点 说说生物实验 看看考场答卷 随堂对点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1.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必修2 第六章 第1、2节
第7页
金版教程 · 高三生物
读读教材基础 研研核心要点 说说生物实验 看看考场答卷 随堂对点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概念的理解 基因工程别名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结果 基因拼接技术或________技术
必修2 第六章 第1、2节
第3页
金版教程 · 高三生物
读读教材基础 研研核心要点 说说生物实验 看看考场答卷 随堂对点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六章 第1、2节
第4页
必修2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全章PPT课件

生成3′- 5′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的作用过程:
33
4、基因的运载体 ——质粒或病毒
而我国的太空育种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如何利用 空间环境资源,开辟选育植物优良品种的新途径,这是 为了现在“地球上的人类”。因为目的的不同,导致现
12
在有“中国已经走上太空育种的最前沿”一说。
空间生命科学: 高真空(10—8pa) 微重力(10—4g) 强辐射
13
“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的38种共计200克 神舟三号”飞船从太空带回的试管种苗
28
2、 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内切酶
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DNA切点, 具特异性。
并裂解磷酸二酯键。 例: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EcoRⅠ)能识别
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29
3、基因的“针线” ——DNA连接酶
连接酶的作用: 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
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连接的部位:
国家农业科研部门此时应有何为?
8
P DDTT高秆抗锈病 × ddtt矮秆易染锈病
F1
DdTt高秆抗锈病
花粉 DT、dT、Dt、dt
花药离 体培养
单倍体 幼苗
DT、dT、Dt、dt
秋水仙 素处理
纯合体
植株
ddTT矮秆抗锈病
9
P DDTT高秆抗锈病 γ射线
ddTT矮秆抗锈 病或 P ddtt矮秆不抗锈病
2、育种方式只限以上四种吗?还有什么 更好的育种方式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力!
17
P101
18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基因工程? 2、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3、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
22
4、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33
4、基因的运载体 ——质粒或病毒
而我国的太空育种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如何利用 空间环境资源,开辟选育植物优良品种的新途径,这是 为了现在“地球上的人类”。因为目的的不同,导致现
12
在有“中国已经走上太空育种的最前沿”一说。
空间生命科学: 高真空(10—8pa) 微重力(10—4g) 强辐射
13
“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的38种共计200克 神舟三号”飞船从太空带回的试管种苗
28
2、 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内切酶
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DNA切点, 具特异性。
并裂解磷酸二酯键。 例: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EcoRⅠ)能识别
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29
3、基因的“针线” ——DNA连接酶
连接酶的作用: 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
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连接的部位:
国家农业科研部门此时应有何为?
8
P DDTT高秆抗锈病 × ddtt矮秆易染锈病
F1
DdTt高秆抗锈病
花粉 DT、dT、Dt、dt
花药离 体培养
单倍体 幼苗
DT、dT、Dt、dt
秋水仙 素处理
纯合体
植株
ddTT矮秆抗锈病
9
P DDTT高秆抗锈病 γ射线
ddTT矮秆抗锈 病或 P ddtt矮秆不抗锈病
2、育种方式只限以上四种吗?还有什么 更好的育种方式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力!
17
P101
18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基因工程? 2、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3、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
22
4、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2013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2-4-4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69张

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及流程设计与 比较 6.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判断及遗传图谱分析 7.如何调查“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方式” 8.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等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过程、优缺点的分类与比较
必修二 ·第4单元· 第四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全性问
题多
要求的新品种
必修二 ·第4单元· 第四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感 悟 拓 展
(1)杂交优势不同于杂交育种,杂种优势是杂交子一 代所表现的优良性状。 (2)在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捷、最常规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必修二 ·第4单元· 第四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典 例 导 悟
2.运载体和细胞膜上的载体相同吗?
[提示] 不同; ①运载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专门运 输工具,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②细胞 膜上的载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有关系。
必修二 ·第4单元· 第四讲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核心考点探究
必修二 ·第4单元· 第四讲
典例1 ( )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 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必 考 内 容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必修二· 第4单元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2-3-3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

中无法完成的育种实验变为容易实现的现实;②太空高辐
射环境为动、植物、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提供良好条件!
思维激活 1.判断正误
(1)太空育种能按人的意愿定向产生优良性状
(2)杂交育种的范围只能在有性生殖的植物中
(
(
)。
)。 )。 )。
(3)诱变育种的优点之一是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4)诱变育种时突变的个体中有害个体多于有利个体
多倍 体育 种 染色 体变 异
基因工程 育种
基因重组
原 基因重组 理
常 用 方 式
①选育纯种: 杂交→自交→ 选优→ 自交 ②选育杂种: 杂交 →杂交种
秋水 辐射诱 花药离体 仙素 变、激 培养,然 处理 光诱变、 后再使染 萌发 空间诱 色体数目 的种 变 子或 加倍 幼苗
转基因 (DNA重 组)技术将 目的基因 导入生物 体内,培 育新品种
题后反思
(1)杂交育种选育的时间是从F2代开始,原因是从F2开始发生 性状分离;选育后是否连续自交取决于所选优良性状是显性 还是隐性。 (2)诱变育种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这是优点;能提高突变率, 但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一般有害的特性决定了在突变的个体中 有害远多于有利,因而需要大量处理材料,工作量大,能否
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 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提示 (1)不是。两者都是将两个品种中的优良性状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依据原理:基因突变 三、过程:选择生物→ 诱发基因突变 → 选择理想类型 →
培养
四、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过程
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性状。
五、缺点:突变的不定向性,以及突变个体大多是有害
的,工作量大,需要大量地处理实验材料。
六、应用
在作物方面,应用诱变育种我国已培育出100多种水稻、小 麦、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
以下是杂交的育种参考方案:
杂交 P
高抗 DDTT
矮不抗 ddtt
自交 F1
高抗 DdTt
选优 F2 高抗 高不抗
自交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矮抗 ddTt
选优 F3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结合上述实例,小结如下:
杂交育种
一、概念: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
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 2.5%。
②用于微生物育种 例如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
来的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 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 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 60000单位/mL。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 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杂交育种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 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成倍减少) (成倍增加)
常
花药离体培养
用
(3)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诱变育种 .原理是 基因突变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除此之外,用于该育种方式的其他物理诱变 因素还有 X射线 、 紫外线 、 激光 。
γ射线
A__bb
⑥
×③ AAbb
⑦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 bbb
(4)过程④常用 秋水仙素 处理,该育种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杂交
物理或化学方 →单倍体→秋 秋水仙素
方
法处理生物 水仙素处理→
处理
法
纯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 点
集优
提高突变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 年限
各种器官大、 营养成分高、 抗性强
缺 点
育种周期较长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材
料
技术复杂
与杂交育种 配合;获得 的新品种发 育延迟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 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 法如下图所示:
ⅹ
中中国国荷斯黄坦牛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荷引斯种坦后牛,与我国黄
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的优良品种。这种牛的泌乳期可达 305d,年产乳量可达6300kg以上。
中 国 荷 斯 坦 牛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所需
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要短的育种方 法呢?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按需选 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
白莲:1994年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搭载白莲 种子442粒, 培育出太空莲3号等新品 种,亩产达120千克,比原品 种提高88%,平均粒重2.2克,最大为3.3克(原品 种平均粒重为1.1克),超过出口莲子标准。
诱变育种除了采用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 外,还采用太空育种。
我国已培育成功许多太空作物:
太空南瓜
太空黄瓜
练习 :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 是 单倍体育种 。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 所用方法是 诱变育种 。
1、太空莲3号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
有新基因产生。
2、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
微重力、宇宙射线等
3、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导生物产生基因突变?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可以提高突变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
诱变育种
一、概念:
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 生基因突变。
二、依据原理: 基因重组 三、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 杂交 → 获得
F1→自交 → 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四、优点: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集优
五、缺点:获得新品种的周期较长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从原来 的每公顷4500多千克增加到7500千克。从1976年到1998年,累 计增产粮食3.5亿吨,平均每年多解决约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 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1)①、②、③过程分别是 杂交、自交、自交,由品种AABB、
aabb经过 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杂交育种 ;原理是 基因重组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γ射线
A__bb ×③ ⑦ ⑥ AAbb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bbb
(2)过程⑤常采用 花药离体培养由 AaBb得到Ab个体。经过①⑤⑥培 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单倍体育种,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 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想一想: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 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 (ddTT)?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
培养
四、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过程
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性状。
五、缺点:突变的不定向性,以及突变个体大多是有害
的,工作量大,需要大量地处理实验材料。
六、应用
在作物方面,应用诱变育种我国已培育出100多种水稻、小 麦、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
以下是杂交的育种参考方案:
杂交 P
高抗 DDTT
矮不抗 ddtt
自交 F1
高抗 DdTt
选优 F2 高抗 高不抗
自交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矮抗 ddTt
选优 F3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结合上述实例,小结如下:
杂交育种
一、概念: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
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 2.5%。
②用于微生物育种 例如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
来的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 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 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 60000单位/mL。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 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杂交育种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 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成倍减少) (成倍增加)
常
花药离体培养
用
(3)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诱变育种 .原理是 基因突变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除此之外,用于该育种方式的其他物理诱变 因素还有 X射线 、 紫外线 、 激光 。
γ射线
A__bb
⑥
×③ AAbb
⑦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 bbb
(4)过程④常用 秋水仙素 处理,该育种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杂交
物理或化学方 →单倍体→秋 秋水仙素
方
法处理生物 水仙素处理→
处理
法
纯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 点
集优
提高突变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 年限
各种器官大、 营养成分高、 抗性强
缺 点
育种周期较长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材
料
技术复杂
与杂交育种 配合;获得 的新品种发 育延迟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 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 法如下图所示:
ⅹ
中中国国荷斯黄坦牛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荷引斯种坦后牛,与我国黄
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的优良品种。这种牛的泌乳期可达 305d,年产乳量可达6300kg以上。
中 国 荷 斯 坦 牛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所需
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要短的育种方 法呢?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按需选 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
白莲:1994年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搭载白莲 种子442粒, 培育出太空莲3号等新品 种,亩产达120千克,比原品 种提高88%,平均粒重2.2克,最大为3.3克(原品 种平均粒重为1.1克),超过出口莲子标准。
诱变育种除了采用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 外,还采用太空育种。
我国已培育成功许多太空作物:
太空南瓜
太空黄瓜
练习 :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 是 单倍体育种 。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 所用方法是 诱变育种 。
1、太空莲3号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
有新基因产生。
2、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
微重力、宇宙射线等
3、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导生物产生基因突变?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可以提高突变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
诱变育种
一、概念:
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 生基因突变。
二、依据原理: 基因重组 三、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 杂交 → 获得
F1→自交 → 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四、优点: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集优
五、缺点:获得新品种的周期较长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从原来 的每公顷4500多千克增加到7500千克。从1976年到1998年,累 计增产粮食3.5亿吨,平均每年多解决约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 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1)①、②、③过程分别是 杂交、自交、自交,由品种AABB、
aabb经过 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杂交育种 ;原理是 基因重组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γ射线
A__bb ×③ ⑦ ⑥ AAbb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bbb
(2)过程⑤常采用 花药离体培养由 AaBb得到Ab个体。经过①⑤⑥培 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单倍体育种,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 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想一想: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 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 (ddTT)?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