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 太极拳

合集下载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24式太极拳拳谱是太极拳中最为流行的拳谱之一,它由24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技巧。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武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的武术传统,被誉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健康、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和提高精神力量。

太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太极拳还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拳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固定形式和拳谱的武术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拳谱之一就是24式太极拳拳谱。

这个拳谱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制定,是太极拳中最为流行的拳谱之一。

它由24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技巧。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24个动作的含义和技巧。

第一式:起势起势是太极拳中的第一个动作,也是整个拳谱的开端。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调整呼吸和姿势,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中的第二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马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调整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腰部和腿部的力量。

第三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太极拳中的第三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鹤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肩部和手臂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第四式: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是太极拳中的第四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膝盖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五式:手挥琵琶手挥琵琶是太极拳中的第五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手臂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六式:高探马高探马是太极拳中的第六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马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腿部和臀部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七式:玉女穿梭玉女穿梭是太极拳中的第七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女子的动作。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健康的益处。

2.学会太极拳的二十四式基本动作。

3.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1.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出拳要领。

2.培养学生的体能和身体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1.投影仪、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2.太极拳音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放映太极拳的历史和起源资料,简要介绍太极拳的背景。

2.与学生讨论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3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太极拳的二十四式,并用幻灯片或视频资料解说每个动作的要领。

2.分解每个动作,分段操练,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注意身体姿势、呼吸和力度的配合。

3.每操练完一个动作后,师生进行互动,老师评价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第三步:整体练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1-2位同学表演教授的动作。

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给全班同学观摩。

3.观摩后,学生进行集体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太极拳的典型动作图片,并让学生回忆和说出每个动作的名称和要领。

2.与学生分享练习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五步:拓展(10分钟)1.老师放映太极拳比赛的视频,展示太极拳高手的精湛技艺。

2.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进阶训练以及参加比赛的机会。

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练习太极拳,并在家庭和朋友间展示成果。

教学延伸:1.制作太极拳的手册或海报,让学生带回家学习和练习。

2.组织太极拳表演队,参加校内外的文艺演出和比赛。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模仿和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2.评价学生的动作是否流畅、协调、有力度。

3.听取学生分享的体会和感受,了解学生对太极拳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全的太极拳拳谱,总有一款适合你李亦畲《十三势架程序》55式[见《太极拳谱》]与杨谱不同的有:多十字摆莲(不是转身摆莲)、转身踢一脚以及结束的双抱捶。

名称有较多与今不同,如三甬背,倒辇猴等等。

可见李谱与杨定型拳谱有较多不同。

李亦畲(1832-1892)太极拳由武禹襄所传。

武原从杨禄禅学练老架太极拳,后从赵堡陈清萍学过陈氏新架太极拳。

此拳谱为杨禄禅所传,并经武结合自身拳架的创新而作了若干修改。

可见这个拳谱是杨式大架太极拳定型以前的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杨澄甫[见《太极拳谱》]澄甫(1883-1936)是杨健侯之子。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是杨澄甫在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出版前使用过的势架程序谱,也即狭义的杨式太极拳谱。

此谱全套编为78式,其中名称37个。

详见下表。

1、太极拳十三势名目1、太极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势8、左右搂膝拗步三个9、手挥琵琶势 10、进步搬揽捶 11、如封似闭 12、十字手 13、抱虎归山 14、肘底看捶 15、左右倒辇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左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21、山通臂22、撇身捶23、上步搬揽捶 24、揽雀尾 25、单鞭 26、左右云手 27、单鞭 28、高探马 29、左右分脚 30、转身蹬脚 31、左右搂膝拗步 32、进步栽捶 33、翻身二起 34、左右披身伏虎 35、回身蹬脚 36、双峰贯耳 37、左蹬脚 38、转身右蹬脚 39、上步搬揽捶 40、如封似闭 41、十字手42、抱虎归山 43、斜单鞭 44、左右野马分鬃 45、上步揽雀尾 46、单鞭 47、左右玉女穿梭 48、上步揽雀尾 49、单鞭 50、云手 51、单鞭下势 52、金鸡独立 53、左右倒辇猴 54、斜飞式 55、提手上势 56、白鹤亮翅 57、搂膝拗步 77、十字手 58、海底针 59、山通臂 60、白蛇吐信 61、上步搬揽捶 62、进步揽雀尾 63、单鞭 64、云手 65、单鞭 66、高探马带穿掌 67、转身十字腿 68、进步指裆捶 69、上势揽雀尾 70、单鞭下势 71、上步七星锤 72、退步跨虎势 73、转身双摆莲 74、弯弓射虎 75、上步搬揽捶 76、如封似闭 78、合太极《太极拳使用法》杨澄甫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太极拳使用法》是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书中'太极拳十三式'就是套路的拳架名目和程序。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教案教案:初中体育《武术》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四章《武术》2. 详细内容: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太极拳的套路和动作的熟练掌握。

2. 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的正确姿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剑、太极拳扇、音响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太极拳剑或扇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引导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简单的武术基本功练习,如马步、虚步等。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手等。

b.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套路学习(10分钟)a. 讲解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如太极拳二十四式等。

b. 示范套路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与纠正(5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套路,互相纠正动作。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拳基本动作图示。

2. 太极拳套路动作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太极拳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

2. 作业要求:回家后自行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并记录下自己的练习心得。

3.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回答练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太极拳的文化背景,推荐相关的武术书籍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武术——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贯彻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习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学练太极拳,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感受民间体育活动特点,开阔视野,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品质,坚定文化自信。

太极拳(24式)不仅动作简单、数量合理、内容丰富、易学易练,而且不受场地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注重学生行为的武德教育,尊重传统太极拳的精华,遵循技能学习规律,突破传统太极拳的套路结构。

三、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学校,身体素质较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在“形意合修、攻防兼备、阴阳统一、和谐平衡、和合与共”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完成动作方面难以做到: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设计基本部分一、复习套路前两式(一)起势1.左脚开立,与肩同宽2.两臂掤举,达于肩平3.沉跨按掌,落掌跨旁(二)左右野马分鬃1.旋跨揽掌,丁步抱球2.猫步按球,弓步分掌3.坐步翻掌,扣步揽园4.丁步抱球,合气化一5.猫步按球,弓步分掌6.坐步翻掌,扣步揽园7.丁步抱球,合气化一8.猫步按球,弓步分掌二、学习套路三四式(三)白鹤亮翅1.跟步抱球,合气化一2.重心后坐,分靠列採3.左脚点地,虚步亮掌(四)搂膝拗步1.旋跨摆掌,收脚举臂2.猫步曲臂,弓步搂推3.坐步转跨,收脚举臂4.猫步曲臂,弓步搂推5.坐步转跨,收脚举臂6.猫步曲臂,弓步搂推三、小组展示比赛各小组展示本节课所学练习内容,自编自创展示形式,相互评价打分教师:1.结合视频情景导入,教师演练套路前两动并语言提示2分析意、气、形配合协调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各个动作练习内容4.组织学生练习教师:1.结合视频,教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并语言提示2.利用八方线组织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示范各个动作练习内容4.组织学生练习教师:1.组织各小组一、组织:如上图学法指导:1.学生观看视频,讨论、模仿、探究2.观看老师的的示范。

太极拳十二式太极拳图解

太极拳十二式太极拳图解

太极拳十二式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材的内容,是在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编成的。

全套共分十二动,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和课时较少时学习,也可以作为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之前的基础练习。

(-)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1.起势;身体放松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向前平视,呼吸自然(图7-3-1-1-1~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掌高与肩平(图7-3-1-1-3)。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图7-3-1-1-4)。

2.野马分鬃;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左掌经体前向下划弧放在右掌下,两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图7-3-1-2-1)。

上体左转,左脚向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右掌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图7-3-1-2-2~3)。

攻防含义:我方一手化解对方攻击的手臂,另一手攻击对方。

3.白鹤亮翅;上体微向左转,左掌翻掌向下,右掌向左划弧,掌心转向上,与左掌成抱球状。

同时右脚向前跟半步(图7-3-1-3-1)。

上体后坐,稍向右转,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稍向左转,两掌随转体向右上左下分开(图7-3-1-3-2)。

4.搂膝拗步;上体稍向左转,左手掌心向上,向左斜上方弧形摆起,右臂内旋掌心向下向左落至左胸前。

两手不停,随之身体右转,右手向下向右斜上方摆起,掌心斜向上,左臂内旋,随转体落至右胸前,掌心朝下,左脚同时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方向(图7-3-1-4-1~2)。

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平;左掌向下由左膝前接过落至左胯旁掌心朝下(图7-3-1-4-3~4)。

5.手挥琵琶;重心前移,右脚跟进半步,上体稍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同时左掌由左下向上挑举,右掌收回放在左臂肘部内侧,上体微向左转两肘微下沉(图7-3-1-5-1~3)。

攻防含义:我方用右手防开对方的进攻,同时左手攻击对方。

杨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杨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体育理论课教学设计杨式太极拳欣赏初中体育理论课----杨式太极拳欣赏一、教学设计题目:体育理论课-----杨氏太极拳欣赏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赏析,学生了解以下知识:①、杨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②、杨氏太极拳的传承。

③、杨氏太极拳的实战意义。

④、杨氏太极拳的鉴赏。

2、能力发展目标:①、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听、看、思、议、记,全方位开拓思维,从中体会杨氏太极拳的意境与哲理。

②、培养学生对杨氏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和欣赏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①、培养体育兴趣,通过欣赏让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喜爱武术。

②、通过欣赏,使学生懂得杨式太极拳和谐统一的美从而延伸至武德与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杨式太极拳鉴赏的要点。

2、杨式太极拳的拳理。

难点: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视频展示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外采用示范讲解法教学,通过准确的讲解与示范,提高学生的认识2、学法:本节课在学法上主要运用思考体会法和观摩欣赏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课件演示课前展示课件的封面。

2、情境导入:展示一段传统的杨式太极拳套路演练。

①、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武术。

②、学生回答。

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太极拳的世界,揭晓杨氏太极拳的秘密。

3、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发源。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身体柔韧素质的影响

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身体柔韧素质的影响

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身体柔韧素质的影响前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体质与健康。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不升反降,诸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率继续呈上升趋势,这些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和心理。

太极拳作为一种推广极为普遍的中国传统健身项目,练习群体逐渐壮大。

其将健身、表演技术为一体,要求动作缓慢柔和,连绵不断,心平气和。

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教练太极拳的课程。

学生有着显著的特点,他们知我意识明显,自主性强,见识广,眼界开阔,对外界的变化反映敏捷。

他们存在的缺点就是缺乏坚韧,容易浮躁。

在平常的学习当中,压力比较大,脑力活动比较多,因此一部分同学参加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个别同学除了学习外,很少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量比较小,大部分时间没有达到运动效果。

太极拳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价值很高,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

太极拳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

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

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人的心情愉快、心情平静,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学生学习太极拳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太极拳练习对青少年体质的柔韧性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太极拳练习的健身练习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太极拳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福建华夏武术发展中心太极拳练习班。

对象:于2012—7/2012—10选择72名学生。

纳入标准:身体无严重疾病(系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肾炎、身体畸形、或急性炎症)。

实验前较长时期未参加体育锻炼,近1个月内未有重大情绪变化;为保证其科学性,要求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不参加其他别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变。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一组为太极拳练习组(以下简称练习组),一组为平常人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练习组锻炼时间为6个月,锻炼内容是太极拳竞赛套路,对照组无锻炼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太极(八法五步)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太极(八法五步)
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 普及太极拳,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 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 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以及 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 提炼和整理而成。它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 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 门套路。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右採式: 双掌抓握旋腕划弧向右下採,左拳
心向上,右拳心向下。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左挒式: 双手旋腕,划弧翻转向左前横挒,
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左肘式: 左手微向下划弧成拳,右手助力向
左前顶肘。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右靠式: 双手划小弧转换,左掌心向下于右
肩前,右手拳眼向内合劲右靠。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特别提醒: 有疾病、身体不适和不宜参加剧烈
运动的同学不参加练习。
注意事项: 1、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 2、练习场地平整无障碍。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一、热身活动 活动手腕、脚踝、膝关节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二、太极(八法五步)
.抱拳礼 .起势 .定步八法动作:掤、捋、挤、按、採、挒、肘、靠 .收势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太极(八法五步)
定步连贯动作 左势: ❶左掤势❷右捋势❸左挤势❹双按势 ❺右採势❻左挒势❼左肘势❽右靠势 右势: ❶右掤势❷左捋势❸右挤势❹双按势 ❺左採势❻右挒势❼右肘势❽左靠势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三、放松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THANKS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左掤式 : 由起势原地身微右转抱球后左手向
前掤出成左掤手 。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右捋式 : 左掌向前舒指,右掌翻转,左掌心
向下,右掌心向上,合劲后捋。
初中体育名师课程

左挤式: 右掌折回,搭左腕合劲前挤,命门
后撑。
初中体育名师抹出,双掌心向下,
开与肩宽向下划弧回收后划弧按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