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市情调研
玉门市市情简介

中国石油的摇篮——玉门东镇 2979 、玉门镇 25015 、赤金镇 13508 、下西号乡 9432 、黄闸湾乡 8749 、柳河乡 9821、昌马乡 5531 、花海乡 12240、清泉乡 4101 、小金湾乡 4137、国营饮马农场 5206 、国营黄花农场6682 、官庄子企业公司1675、农垦建筑公司1739 、甘肃矿区19944。
历史沿革年,柳湖乡挂牌成立。
柳湖乡是省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过程中新建的乡镇,地处玉门市东北端,东、北邻花海镇,西连甘肃矿区,安置岷县移民1390户、6301人。
2000年以前以示范点的形式由省疏管局组织建设,2001年成立玉门市毕家滩移民工作指挥部之后,正式大规模开发和安置移民。
农业情况全市土地面积133.08万公顷,其中耕地2.87万公顷;水域1.22万公顷,园林牧草8.75万公顷,其它用地13.2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6.42万公顷。
农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开创了品牌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培育开发了啤酒原料、饲草、棉花、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产业,建成了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参乐”南瓜粉、“沁馨”甜玉米、“花季”孜然、“雅丹”红花油等六大品牌产品。
工业状况相信,随着玉门油田工业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她的社会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坐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
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坐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
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玉门市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南部,是中国西北地区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由于地处戈壁高原,气候干燥,土地资源有限,玉门市农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推动玉门市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玉门市政府决定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就是要以玉门市为核心,依托当地的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特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手段,推动玉门市农业的转型和提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农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玉门市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形成农业产业集群。
通过整合资源,组建农业产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等上下游产业,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增强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玉门市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土地水土保持工作,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提倡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为农产品提供绿色环保的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玉门市要加强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大农村电力、通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农村产业扶贫,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玉门勘察报告

玉门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玉门地区进行勘察,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支持进一步的决策和规划。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详细描述勘察过程、收集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结果。
希望本报告能为玉门地区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背景信息玉门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丝绸之路核心地带。
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重要节点。
然而,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潜力和挑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研究。
3. 勘察过程3.1 勘察目标我们的勘察目标是全面了解玉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和基础设施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提供有关该地区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的见解。
3.2 数据收集为了收集有关玉门地区的数据,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获取相关数据和文件。
•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现场数据和观察结果。
•参考相关研究和报告,获取背景信息和历史数据。
3.3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人口统计和分布分析,以了解人口规模和结构。
•经济数据分析,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情况和经济增长率等指标。
•基础设施评估,包括交通网络、水电供应和通信设施等。
4. 数据和分析结果4.1 自然环境根据我们的勘察结果,玉门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该地区也拥有丰富的阳光资源和风能资源,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2 人口分布根据我们的人口统计数据,玉门地区目前的人口规模约为XX万人,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和人口密集的乡镇。
人口结构呈现出中等年龄层占比较高的特点,这对教育和就业市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4.3 经济状况在经济方面,玉门地区主要依靠旅游业、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
玉门市冷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的思考

旱 气候 , 降 水少 , 蒸发大 , 日照 长 , 年平 均 气 温 6 . 9 ℃。 年
平 均 降水 量 为 6 3 . 3 mm, 蒸 发量 达 2 9 5 2 mm。辖 区 内河
流均属疏勒河水系 , 主要有疏勒河 、 石油河 、 白杨 河 和
小 昌马河 , 年 径流量 1 1 . 2 3亿 I T I 。 , 有 水 库 7座 , 即: 昌
傍水 而建的静水土池塘干涸, 增加大宗淡水鱼养殖面积难度很 大。本文对玉 门市冷水资源现状及 开发利 用情况进行 分析 , 提 出了玉门市冷水鱼养殖发展 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 词 : 玉门; 冷水资源; 现状 ; 开发利用
中 图分 类号 . T V 2 1 1 .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7 9 9 X( 2 0 1 6 ) 2 3 — 0 1 2 4 — 0 1
由于没 形 成规 模 ,不 能 长年 供 应 , “ 养 在 深 闺人 不 知 ” , 影 响 了销 售 量 ; 二是养 殖技术 比较落后 , 养 殖 品 种 单
■ h u l d 水 ' l a 产 N z 帅h l 曩 l
2 0 1 6年 第 4 6卷・ 第2 3期
玉 门 市冷水 资源现状及 开发利用 的思考
冯 明燕 ( 玉 门市水产 工作 站 , 甘肃 玉门 7 3 5 2 1 1 )
摘 要: 玉门市冷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 由于大规模 开荒、 打井和渠道的高标准衬砌 , 使地下水位 大幅下降, 导致许 多
而具 很 高 的 观 赏价 值 。二 是 鲑 鱼 , 如大西洋鲑 、 银鲑 、 白点 鲑 等 。 三是 鲟 鱼 , 主要 品 种 有俄 情 况 看 还 存 在 如 下 一 些 问 题 :一 是 宣 传 力 度 不 够, 流 通 渠 道不 畅 。冷水 鱼 类 虽 在玉 门市 安 家落 户 , 但
关于实施玉门市疏勒河综合引水工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玉门市疏勒河综合引水工程的调研报告摘要:玉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油而兴、依矿而建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名列西部百强,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新老2个市区、3个工业园区、12个乡镇,人口18万。
近年来,玉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在玉门范围内建成了“一区三园”,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6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1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十四五”期间,将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户以上、销售收入5亿元企业10户以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产业达到150亿元以上,化工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关键词:玉门,疏勒河,水资源引言:但我市市域内虽然有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第二大河疏勒河及石油河、白杨河和小昌马河,水资源总量富足,却受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河道年际丰枯调济不足和指标性缺水的影响,水资源已成为影响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城乡用水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突出瓶颈问题。
为此,我们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以黄河流域规划纲要为指引,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开展蓄滞洪设施及水源保障工程建设要求,统筹水资源配置利用与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经多方规划论证和比选,提出了实施玉门市疏勒河综合引水工程的方案,统筹解决辖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调蓄不足、补济不够、效益不高的问题,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配置效率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一)玉门市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玉门市经济开发区、老市区化工工业园、玉门东镇建化工业园、玉门工业园组成“一区三园”,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入园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65.3%,并正在全力向“零”碳产业园的方向迈进。
甘肃省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甘肃省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针对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提供重要参考。
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解读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解读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 (1)第二节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7)一、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7)二、全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分析 (7)三、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占全省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分析 (7)四、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同全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11)一、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11)二、全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占全省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同全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分析 (15)一、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 (15)二、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 (15)三、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比重统计 (15)四、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表2: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酒泉玉门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7)表12: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占全省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表 (7)表13: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表 (8)表14: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酒泉玉门市人口出生率同全省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占全省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表 (11)表21: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酒泉玉门市人口死亡率同全省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5)表28: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比重统计表 (15)表29: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酒泉玉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酒泉玉门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玉门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门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玉门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是连接西北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玉门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凸显。
因此,对于玉门地区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报告旨在对玉门地区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以期为玉门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玉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分析其发展潜力和限制因素;(2)评估玉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3)探讨玉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可能方向;(4)分析玉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前景;(5)提出玉门地区未来发展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3.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和案例比较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玉门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玉门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
4. 玉门地区概况玉门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
地处黄河上游,属于半干旱地区。
玉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阳光资源和风能资源。
此外,玉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
5. 玉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现状玉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能源产业为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
此外,农业和旅游业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然而,玉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结构单一、能源资源过度依赖等。
6. 玉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玉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未来需要加大对玉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地区的交通通达能力。
同时,还需对玉门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居住环境。
玉门市基本情况介绍

玉门市基本情况介绍一、玉门市概况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西晋《博物志》首次记载玉门石油,1939年8月第一口油井在抗日烽火中投产,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并随之担负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和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先后向全国50多个石油企业和地矿单位输送骨干力量10多万人,支援各类精良设备4000多台(套),培养造就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工人的楷模和精英,为抗日战争、新中国的诞生和当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诗人李季盛赞“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石油摇篮”的美誉也因此载入史册。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玉门油田正在加快油气的深度勘探开发,积极争取实施炼化扩容、石油储备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接续产业,努力打造甘肃省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力争在全国率先建设“百年油田”,让石油旗帜高高飘扬。
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
王进喜生在玉门,长在玉门,是玉门这片热土哺育了他。
王进喜十年玉门创业树“标杆”,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十年大庆奋战成“铁人”,当选为党的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起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玉门,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玉门市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近2000万千瓦;太阳能年日照时数3300多小时,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市1.3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可开发风电、光电土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利用面积不到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门市市情调研席尚瑞一、基本情况玉门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3镇9乡,耕地面积57万亩,总人口18.28万,农业人口9.9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8%。
玉门也是全省重要的12个移民安置县市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共接收安置甘肃省中南部21个贫困市县移民7933户3576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5.9%,移民安置涉及全市12个乡镇59个村,先后建成小金湾、柳湖、独山子和六墩4个整建制移民乡,22个集中安置移民点。
依据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标准,经认真调查摸底,全市农村有贫困人口11696户39605人。
分析贫困人口结构,移民占到75.3%,4个移民乡贫困人口19946人,占总人口的79.5%。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60元,4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1288元,移民乡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市人均纯收入的16%。
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玉门市移民区特色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产业扶贫开发。
在产业项目扶贫的辐射带动下,该市重点实施了枸杞、葡萄、设施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和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改良社会事业等项目,4个移民乡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高效田,户均一座增收棚,户均一人搞劳务”“三个一”的发展目标,移民区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增收主业。
培育和发展高效产业,是移民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玉门市移民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条件,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高效耐盐碱作物和立体种植作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制定了“人均一亩高效田、户均一座增收棚,户均一人搞劳务”的“三个一”发展目标。
通过示范带动、政策引导、科技服务等措施,引导移民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养殖、日光温室、枸杞、葡萄等新兴高效特色产业,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4个移民乡扶持发展各类设施养殖户4213户,牛羊饲养量74665头(只),基本实现了“户均一座增收棚”的发展目标;种植啤酒花2380亩、枸杞19032亩,葡萄1800亩,发展日光温室32座,移民群众来自设施养殖和劳务输转等增收主业的收入比重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4个移民乡普遍确定了以设施养殖、特色种植、劳务输转为主的特色增收产业主攻方向,移民增收速度逐渐加快,枸杞、葡萄等新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群众增收致富信心逐步增强。
2、加快土地改良,完善配套设施。
玉门市4个移民乡位于市区的边缘地带,10.78万亩土地均为新开荒地,其中:近5万亩耕地属于盐碱、沙化土地,并且农田渠系配套率极低。
据统计,4个移民乡共建成各类渠道693公里,占设计建设渠道的70%,已衬砌渠道258.9公里,其中有126.85公里的渠道严重破损无法使用,还有54.75公里干支渠存在渠低地高现象,致使1.6万亩耕地始终无法正常灌溉。
4个移民乡共修建住宅4652套,其中危房3641套,占住宅数的78.2%。
特别是独山子乡修建住宅1615套,其中危房1211套,占到住宅总数的75%。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玉门市把盐碱地改良作为移民群众安身立命的根本,把改善基本农田和危房改造作为移民乡发展的首要条件,积极鼓励移民群众采取平田整地、修排碱渠、拉沙压减、机耕深挖等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地,共开挖排碱渠27公里,改良盐碱地0.78万亩。
同时,大力进行基本农田建设和危房改造,累计打饮灌机井52眼,衬砌渠道163.84公里,铺筑沙石道路344.4公里,修建安居房3164套.通过盐碱地改良、基本农田改造、增收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4个移民乡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逐步被打破,种植业走上了由负收入到正收入转变的良性发展道路,移民乡人心思定,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3、加强生态建设,移民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从总体上来看,玉门市建成的移民区生态还相当脆弱,由于土地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恢复,新建的生态公益林作用一时难以发挥。
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玉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累计投入资金1348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663万棵,建成防风林28670亩,植树造林成活率和存活率达到95%以上,修筑防洪泄洪渠道9公里,移民聚集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制定了《玉门市“三禁”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荒地资源开发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等制度,并率先在全市机井全覆盖安装智能水表,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额配水、超额加价的水权分配制度,用经济杠杆确保了地下水的有计划提取,移民群众乱开荒、乱打井、乱采伐等“三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移民乡大力推广实施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的“一池三改”工程,从根本上改变移民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共建成沼气池1814座,安装太阳灶2600套,主要燃料已逐步被燃煤、秸秆和沼气取代。
持续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在3个移民乡培育发展葡萄、枸杞等节水产业,配套滴灌等节水设施,持续每年向花海区域湿地注入生态水600万方以上,有效防止了环境恶化,保持了生态平衡。
4、重视教育培训,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02年至今,玉门市优先发展移民教育事业,不断加大移民教育投入力度,移民乡新建扩建学校校舍4060平方米,柳湖乡、小金湾乡先后完成了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及校园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制定优惠政策,优先保证教师配备,先后为移民基地学校选派得力的学区负责人,配足师资队伍。
每年组织乡镇、部门开展移民基地对口帮扶活动,先后为柳湖、小金湾学校捐赠了课桌凳、电脑,建起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配备了仪器设备和图书,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求。
采取一名科级干部帮扶动员5名民族乡适龄儿童入学就读,通过“减、免、捐、补”及“希望工程”、“春蕾女童”助学项目、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等措施,不断提高移民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2011年移民乡学龄前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2.11%,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6.15%。
同时,不断加强移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通过整合劳动、科技、农技、农机等方面的培训资金和资源,结合移民乡产业发展特点,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对6044多名移民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有1863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贫困户“两后生”240人,输转劳动力5231人,其中有组织输转236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28.4万元。
三、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虽然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了大量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目前移民增收问题仍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增收渠道比较狭窄,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长期困扰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1、贫困面较广,移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
随着国家扶贫新标准的出台,全市仍有近4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这部分人口集中在移民乡、移民点和沿山乡镇,自身积累和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移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技能普遍较低,收入主要依赖劳务经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能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培育缺乏资金支持。
2、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总体较差。
移民区地理条件差,建设标准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破损渗漏、渠低地高现象严重,各类支渠、斗渠、农渠平均完好率仅为56%。
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基本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移民出行难、灌溉难、加油难、增收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3、土地改良难,特色产业还未形成规模。
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耕地盐碱、板结情况严重,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4个移民乡有盐碱地5.8万亩,占移民区耕地面积的46.4%,有2.5万亩因不具备种植条件被弃耕,改良土壤成为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较低。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做大做强的意识。
有的农村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思想认识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投放的精力不足,深入调研解决问题不够到位,对政府已经制定和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不足。
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意识”比较严重,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做大做强。
二是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产品以出售原始产品为主,没有抗风险能力。
三是市场体系不够活。
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而且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缺失,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5、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农民增收科技含量低。
一是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
移民乡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科技培训只能是手把手的教,思想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农民中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收入的增加。
宁可在家守着几亩田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过“安稳”日子,也不愿意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二是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较低。
表现为:农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物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赖性强,农民群众知政、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自觉自愿、主动地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
许多农民对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什么损害等问题也往往不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对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更倾向于用私了的方式私下解决,而不懂得使用法律或民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部分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
由于多数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吸纳能力,致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无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基本生活问题,大量青壮年男子不得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务农的农民大部分是老年人或者妇女,在家的通常被人们称为“38、61、99”(妇女、儿童、老人),从事的生产经营大多停留在传统耕作模式上,广种薄收。
五是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对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
由于农民受文化水平和客观条件所限,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主要还是依靠农户间的交流和示范来获得信息。
农民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生产,不主动收集获得信息,直接影响他们的经营收入。
6、产业调整优化欠深度,农民增收方式滞后。
主要表现有:一是农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三是畜牧业发展缓慢,养殖规模小,分散经营。
有的农民种养结合的意识强,发展养殖的积极性高,但由于受环境、土地因素的制约,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大多是房前屋后育肥养殖,环境卫生差,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勃。
有的养殖大户有扩大规模的要求,但苦于无资金,农户银行贷款发展养殖业,仍面临着贷款难,额度小、周期短的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