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应力波研究入门讲解共3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爆破应力波和地震波

爆破应力波和地震波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更精细的模型,模拟爆 破应力波和地震波的传播过程,揭示其内在机制 和规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确保其安全运行。
地震工程
03
地震波在地震工程中被用于研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以设计
出更抗震的建筑结构。
案例分析
工程背景介绍
某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进行爆破施工, 同时需要考虑地震波对工程的影响。
爆破应力波影响评估
评估爆破施工产生的应力波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包括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影响、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衰减特性
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应力波的强度逐渐衰减, 能量逐渐分散。
3
折射与反射
当应力波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 反射现象。
爆破应力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介质破坏
爆破应力波对周围介质产生压力作用,可能导致介质 的破裂、破碎或振动。
振动效应
爆破产生的振动可能对周围建筑物、设施等造成破坏 或影响。
爆破应力波和地震波
目 录
• 引言 • 爆破应力波的基本原理 • 地震波的基本原理 • 爆破应力波与地震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工程应用与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爆破应力波
指在炸药爆炸过程中,爆炸能量 以应力波的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 的现象。
地震波
由于地球内部岩层断裂、地壳运 动等原因产生的振动波,能够引 起地表和建筑物振动。
04 爆破应力波与地震波的相 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性分析
传播方式
两种波都通过介质传播,即通过岩石、土壤等固体物质传播。
影响因素
传播速度受介质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质影响。
破坏作用

应力波基础

应力波基础

应力波基础应力波是由于外部力作用或者物体自身运动引起的一种波动。

它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如地震波、声波、光波等等。

本文将从应力波的定义、产生机制、传播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阐述。

首先,应力波指的是媒质中由于外界力作用引起的弹性波动。

应力波有两种主要的产生机制:一种是由于外部力的短时间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如地震波;另一种是由物体在自由振动或者动态载荷作用下引起的波动,如声波。

这两种产生机制决定了应力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可以通过弹性介质的性质来描述。

弹性介质指的是能够恢复形变,且传播速度有限的物质。

在弹性介质中,应力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关,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一般情况下,介质越密集、越刚性,传播速度越快。

例如,固体对应力波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液体和气体。

对于地震波而言,它是地壳中的一种应力波,主要由地震活动引起。

地震波具有横波和纵波两种传播方式。

横波是指沿垂直于波动方向振动的波动,它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而纵波是指沿波动方向振动的波动,它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受到地壳中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可以通过地震观测站网络进行监测和研究,以了解地壳中的岩石性质和结构特征。

声波是另一种常见的应力波,它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压强和密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决定了它的音调和音量,不同频率的声波会被人耳感知为不同的音调。

除了地震波和声波之外,光波也是一种应力波。

光波的传播是由电磁场引起的,其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0万千米/秒。

光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它的颜色和能量。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这些现象由光的波动性和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起。

总之,应力波作为一种波动现象,具有多样的传播规律和形式。

地震波、声波和光波等都是应力波的重要表现形式。

应力波基础 PPT

应力波基础 PPT

2u t 2
C2
2u X 2

0
以位移u为未知函数 的二阶偏微分方程
2.2 物质坐标描述的杆中纵波的控制方程
三、讨论
1.平面假定(一维假定)的讨论 忽略质点横向运动的惯性效应; 质点横向运动导致应力分布的不均匀及横 截面的非平面性; 波长远大于杆横向尺寸时,近似满足—— 初等理论或工程理论。
应力波基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一维杆中应力波的初等理论 第三章 弹性波的相互作用
第一章 绪 论
一、高速加载的特点
1.静态和动态载荷下物体的力学响应不同 1)材料力学实验的要求; 2)Hopkinson重物下落实验; 3)动载荷下玻璃的破坏——穿洞不裂、背面脱落
(层裂); 4)碎甲弹与穿甲弹;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二、两类坐标描述质点物理量
1.物质坐标(Lagrange法) 随介质中固定质点观察物质的运动,研究给 定质点上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这些 量由一质点到其他质点时的变化。即把物理
量y 看作质点X和时间t的函数 y F(X,t)
X——Lagrange坐标或物质坐标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二、应力波研究内容
3.应力波的应用 1)地震研究;
2)工程爆破,爆炸加工,爆炸合成;
3)超声波和声发射技术,机械设备的冲击强度, 工程结构建筑的动态响应,武器效应;
4)微陨石和雨雪冰沙等对飞行器的高速撞击,地 球和月球表面的陨星坑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二、应力波研究内容
3.应力波的应用 5)动态高压下材料力学性能、电磁性能和相变等
2.1 物质坐标和空间坐标
一、描述质点空间位置的方法
1.构形 将物体看作由连续质点构成的系统,各质点 在一定时刻的相互位置配置

应力波基础

应力波基础

第一章绪论物体在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往往与静载荷下的有显著不同。

例如,飞石打击在窗玻璃上时往往首先在玻璃的背面造成碎裂崩落.碎甲弹对坦克装甲的破坏正类似于此.又如,对一金属杆端部施加轴向静载荷时,变形基本上是沿杆均匀分布的,但当施加轴向冲击载荷时(如打钎,打桩……),则变形分布极不均匀,残余变形集中于杆瑞。

子弹着靶时,变形呈蘑菇状也正类似于此。

固体力学的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正是与解决这类力学问题的需要分不开的。

为什么在爆炸/冲击载荷下会发生诸如此类的特有现象呢?为什么这些现象不能用静力学理论来给以说明呢?固体力学的动力学理论与静力学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首先,固体力学的静力学理论研究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固体介质,以忽略介质微元体的惯性作用为前提。

这只是在载荷强度随时间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才是允许和正确。

而爆炸/冲击裁荷以载荷作用的短历时为其特征,在以毫秒(ms)、微秒(μs)甚至毫微秒纳秒(ns)计的短暂时间尺度上发生了运动参量的显著变化。

例如核爆炸中心压力可以在几μs内突然升高到107 ~108 大气压(103~104GPa)量级;炸药在固体表面接触爆炸时的压力也可在几微秒内突然升高到105大气压(10 GPa)量级;子弹以102~103 m/s的速度射击到靶板上时,载荷总历时约几十μs,接触面上压力可高达104~105大气压(1~10 GPa)量级。

在这样的动载荷条件,介质的微元体处于随时间迅速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中,这是一个动力学问题.对此必须计及介质微元体的惯性,从而就导致了对应力波传播的研究。

事实上,当外载荷作用于可变形固体的某部份表面上时,一开始只有那些直接受到外载荷作用的表面部份的介质质点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由于这部分介质质点与相邻介质质点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变形),当然将受到相邻介质质点所给予的作用力(应力),但同时也给相邻介质质点以反作用力,因而使它们也离开了初始平衡位置而运动起来。

爆破应力波和地震波

爆破应力波和地震波

超动态测试
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
7)应变砖的埋没 将应变砖放入钻好的孔中,用环氧胶泥回填, 回填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导线,并要严格控制好 角度。
搞活搞好
13
超动态测试
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
3.测量过程的几个问题
1)导线 现场测试,应变砖往往要埋置岩体很深的位
置,爆破时冲击波有可能同时作用于应变砖及导线, 导线受到应力波的作用将会引起虚假信号。为了防止 这种现象。可在导线上加一橡胶管或小型钢管,使导 线有一缓冲层。应变片中引线校多,必须合理布线,
率越低。
搞活搞好
22
超动态测试
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
(2)传感器及系统的标定
标定系统可以在振动台上进行。 标定内容 灵敏度;频响特性;线性度。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其灵敏度和传感器的电容值,所 用的电缆的电容值,标定时所用的阻抗变换器的输入电 容值有关。标定时必须注明。如果测试时发生变化,则 必须对灵敏度进行修正 C C2 / (3.3) Kq Kq 1
搞活搞好 9
超动态测试
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
5)应变砖的制作 •根据介质的特征阻抗,将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按 比例配制,再按级配比将金刚砂、水泥、石英粉一起倒 入环氧树脂中,进行搅拌,使骨料均匀,制成环氧胶泥。 然后将这种胶泥注入模具中。 •浇注之前,先在模具内涂上一层脱模剂。浇注时一定要 振捣,防止有气泡。24小时后即可拆模,养护28天后便 可使用。 •使用前将应变砖用丙酮洗净,然后按测试的需要,贴上 选好的电阻应变片。贴片时要确立坐标系,使各电阻应 变片位置准确。不同平面,不同角度的应变片采用不同 10 搞活搞好 颜色的引线,以免混淆,应变砖一般粘贴几组应变片,
超动态测试

应力波理论基础课件

应力波理论基础课件

法等,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应用实例
03
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力波理论在结构健康监
测、材料性能研究和地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REPORTING
材料的弹性性质
弹性性质的定义 材料在外部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后,材料能 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弹性。
球面波的反射与折射
球面波的反射
当球面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波会反射 回原来的介质,另一部分波会继续传播。 反射波的方向与入射波的方向相同或相 反,取决于界面的性质和入射角的大小。
VS
球面波的折射
当球面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 波速和波长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折射。折射角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 射率和入射角的大小。
有限差分法
将连续的物理量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值,然后在时空中建立差分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问题。
有限元法
将物体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上假定存在一定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然后根据变 分原理建立总能量泛函,通过求解泛函的极值得到问题的解。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复杂形 状和材料性质的问题。
波的散射与衍射
波的散射
当波遇到比波长还小的障碍物时,会产生散射现象。散射波的方向是随机的,散 射强度与障碍物的形状和大小有关。
波的衍射
当波遇到比波长还大的障碍物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衍射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 障碍物的形状和大小。
2023
PART 06
应力波的应用
REPORTING
地震波的传播与探测
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常用的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这些实验中,通过测量材料在 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计算得到材料的弹性模量。

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

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

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一、介绍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1.3 论文目的和研究内容及方法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产生和传播过程及特点2.1 应力波产生过程和特征分析2.2 应力波传播过程和特征分析2.3 应力波在介质中的反射、折射和衰减规律分析三、应力波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3.1 介质性质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3.2 应力波频率对衰减的影响3.3 爆炸荷载对应力波衰减的影响四、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1 基于实验的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2 基于数值模拟的应力波衰减规律研究4.3 应力波衰减规律的分析和总结五、结论和展望5.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5.2 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5.3 工程应用前景及意义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和章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等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复杂的结构和材料,而这些结构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承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荷载作用,从而可能会导致应力波的产生和传播。

应力波是由于荷载作用导致物体内部发生微小变形而引起的固体或流体中的机械变化波,其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能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中,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产生和传播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军事、矿山、工业等领域中,爆炸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应力波,其对周围的建筑、地下设施和设备等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研究爆炸荷载下的应力波行为和特征,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在国内外,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应力波传播的规律和衰减行为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介质和爆炸荷载条件下的应力波行为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建筑和民用设施等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应力波理论简述课件

应力波理论简述课件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探测地下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等。
地球物理勘测
通过应力波理论,研究地层中的波速、反射、折射等特征,推断 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
地质灾害预警
对地质构造和地层中的应力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预测可能发生 的地质灾害。
结构健康检测中的应用
结构损伤识别
利用应力波理论,检测结构内部的损伤、裂缝等,评估结构的健康 状况。
材料动态性能研究
通过对材料进行应力波激励,研究材料的动态响应特性,为工程应 用提供依据。
冲击防护与控制中的应用
冲击减震
利用应力波理论,研究 冲击载荷下的减震技术 ,降低结构受到的冲击 影响。
冲击防护
通过对关键部位进行应 力波监测,采取防护措 施,避免冲击对结构造 成的损害。
冲击控制
利用应力波理论,研究 冲击载荷下的控制技术 ,优化结构的动态性能 。
波动方程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应力波的传播还需考虑边界条件和初 始条件,如介质边界的约束、冲击源 的位置和外力的大小等。
应力波的传播满足波动方程,描述了 应力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02 应力波的产生与传播
应力波的产生机制
冲击载荷
物体受到冲击载荷时,应 力波会以波的形式从冲击 点传播出去。
物体形变
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是应力波理论研 究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 展,数值模拟的精度和效率也不断提 高,为应力波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为 有力的工具。
新型实验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使得实 验观测的精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 升。
在数值模拟方面,有限元分析、有限 差分分析、边界元分析等计算方法不 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解决复杂的应 力波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