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有关河北衡水湖的导游词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篇有关河北衡水湖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河北衡水湖的导游词范文(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参观衡水湖。

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57平方公里,桃城区境内18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xx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xx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约10km处,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京开路(106国道)沿衡水湖边穿过。保护区总面积

187.87km2。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相传,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20xx年)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湖泊,黄河流经于此。河北

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风光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谓河也,又称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鎛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也。《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

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十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

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谢谢大家,欢迎再次光临。

5篇有关河北衡水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衡水旅游。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的德州市毗邻,与北京相距250千米,从北京西客站乘京九线火车出京后第一大站即是衡水。地处黑龙港流域的衡水,农业发达,闻名全国的深州蜜桃、霞口鸭梨、饶阳金丝杂面等就出产在这里;工商业发展很快,衡水老白干、衡水电池、武邑虎牌保险柜、冀州春风暖气片、旭日升系列产品、安平丝网等全国闻名。衡水是大京九上靠近龙头北京的一颗明珠。正迅速发展成为冀东南园林式现代化中心城市。京九铁路在衡水市市区与东西干线石德铁路形成黄金十字交叉,使衡水成为承东启西、交会南北的交通枢纽城市,有京南第一大站之誉。衡水地区境内曾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塔。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时倡时禁以及天灾、战祸的损坏,如今已塌毁殆尽,只留有三塔:景县舍利塔,衡水宝云塔,故城县庆林寺塔。它们历经沧桑,却仍巍峨耸立,有如一把把青锋剑刺向蓝天。若能登塔一望,真令人有“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是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约

10千米处,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京开路(106国道)沿衡水湖边穿过。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因此,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烫曾在此处修赵烫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烫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人浅,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30千米、宽21米、深3米多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卤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沣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溃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