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肠溶片
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红霉素肠溶片英文名: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汉语拼音:Hongmeisu Changrong Pian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733.94【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病奈瑟菌感染。
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9.空肠弯曲菌肠炎。
10.百日咳。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8~16片),分3~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16~32片),分4次服用。
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肝病患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4.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什么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红霉素肠溶片简介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红霉素。
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广谱的杀菌作用。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红霉素肠溶片具有以下功能: 1. 治疗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2. 预防心内膜炎:红霉素肠溶片在某些治疗操作后,如心脏手术、牙科手术等,可以作为预防心内膜炎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机会,降低心内膜炎的发生率。
3. 治疗艾滋病相关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生的感染,如肺炎、结核病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感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治疗儿童肺炎:红霉素肠溶片在儿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特别适用于治疗儿童肺炎。
它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儿童中使用较为安全可靠。
红霉素肠溶片的主治疾病红霉素肠溶片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泌尿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疖肿•蜂窝织炎•丹毒其他感染疾病•淋巴肉芽肿•葡萄膜炎•肺结核需要注意的是,红霉素肠溶片不适用于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众多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使用红霉素肠溶片的注意事项1.忌饮酒: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2.用药时间:红霉素肠溶片要求空腹服用,通常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口服。
3.不良反应: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必要时需就医处理。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红霉素肠溶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红霉素肠溶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红霉素肠溶片的作用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和杀灭对红霉素敏感的细菌。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其作用。
以下是红霉素肠溶片的主要作用:1.杀灭细菌:红霉素肠溶片可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2.抑制蛋白质合成:红霉素肠溶片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3.抗炎作用:红霉素肠溶片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免疫调节作用:红霉素肠溶片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红霉素肠溶片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和症状:1.上呼吸道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对于一些下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3.皮肤感染:红霉素肠溶片适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4.消化道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治疗消化道感染,如胃炎、胆道感染等。
5.急性扁桃体炎:红霉素肠溶片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6.尿路感染:红霉素肠溶片适合治疗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7.高原反应: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如头晕、呼吸困难等。
综上所述,红霉素肠溶片具有杀菌、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高原反应等疾病和症状。
注意事项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使用:红霉素肠溶片不适宜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幼儿。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
3.肝肾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4.过敏反应: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前应谨慎,并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

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症。
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红霉素肠溶片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和性状。
红霉素肠溶片应为黄色或橙黄色的片剂,具有特殊的气味。
在质量标准中,对于药物的外观和性状都有相应的要求,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可辨识性。
二、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红霉素肠溶片,其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要求,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稳定,从而确保药效的可靠性。
三、溶出度。
红霉素肠溶片是肠溶性药物,其溶出度直接影响药物在肠道的吸收情况。
质量标准中对于红霉素肠溶片的溶出度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药物在肠道内的释放和吸收效果。
四、不溶物。
药物中的不溶物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多的不溶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质量标准中对于红霉素肠溶片的不溶物也有相应的限定要求。
五、微生物限度。
微生物限度是评价药物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红霉素肠溶片,其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要求,以保证药物的微生物污染在可接受范围内。
六、贮存。
红霉素肠溶片在贮存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质量标准中对于红霉素肠溶片的贮存条件也有相应的要求,以确保药物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结。
红霉素肠溶片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对外观和性状、含量测定、溶出度、不溶物、微生物限度、贮存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保证红霉素肠溶片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注意药物的贮存条件,以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典的要求,保证药物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产品。
地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

地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功能概述地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含有地红霉素的口服药片,其主要作用是治疗感染性疾病。
地红霉素肠溶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某些寄生虫具有抑制作用。
地红霉素肠溶片的主要功能包括:1.抗菌作用2.治疗细菌感染3.预防细菌感染功能详细介绍1. 抗菌作用地红霉素肠溶片含有地红霉素作为主要成分,地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
地红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的作用。
它对多种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2. 治疗细菌感染地红霉素肠溶片能够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膀胱炎等;•消化系统感染:如胃肠炎、阿米巴性痢疾等;•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脓皮症等;•性传播感染: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3. 预防细菌感染地红霉素肠溶片还可以用于预防某些细菌感染的发生。
在手术前后、外伤处理、感染危险期、免疫抑制状态等情况下,口服地红霉素肠溶片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预防感染是很重要的,因为感染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用法用量地红霉素肠溶片的用法用量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一般建议成人口服一次0.5g,每天3次,连续使用7-10天;儿童剂量则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地红霉素肠溶片应该在空腹时服用,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内服用。
同时,应该避免与牛奶、钙制剂、铝制剂等一起服用,因为这些物质会影响地红霉素的吸收。
注意事项在使用地红霉素肠溶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止使用。
2.对地红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他药物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并请遵医嘱。
4.使用期间如出现不适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红霉素肠溶片

室温: 相对湿度:【性状】为 片,除去包衣后显 色。
(规定:应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规定【鉴别】(2)薄层色谱(详见页 附图) 天平使用见释放度项下取细粉 mg (相当于红霉素 mg )加甲醇ml 2.5mg/ml 的溶液, 滤过,续滤液为供试品液;另取红霉素标准品 mg 加甲醇 ml 2.5mg/ml 的标准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85:1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乙醇—对甲氨基苯甲醛—硫酸(90:5:5)的混合溶液,置100℃加热 分钟,即出现 斑点。
供试品溶液所显示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位置和颜色 。
(规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规定【检查】 释放度:供试品溶液: 介质1取T 6片,每片900ml ,每片 取样,滤过ml对照品溶液:乙醇 介质2取 T 1000ml ml ml ml硫酸溶液(75→100)5ml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 摇匀,放置40min ,照分光光度法试 验,见 第 页 AT ×900× T 含量% = ×100% = ×1000×( 规定:限度为80%) 规定 红霉素组分: 系统适用性溶液:甲 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S 红霉素( ) g ml ,放置40min PH3.5标准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标准 (mg/ml) S 红霉素( )g ml ( 15:1)供试品溶液:甲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 C 样品(mg/ml) T g mlA 对 A 样计算公式: RF= 含量(%)= ×100% C 标 RF × C 样平均装量结果= 含量% × = = 见 页 标示量(规定:按标示量计算,红霉素A 含量不得少于83.5%) 规定 重量差异取本品20片,精称 g 平均片重 gW 平均片重 ×(1± %)= ggggg超限片 规定【含量测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标准液:( )乙醇 ml 灭菌水取红霉素标准品 mg溶解 ml供试液:乙醇 ml 磷酸盐缓冲液(pH7.8)取本品4片,研细 溶解 ml ,静置ml 取标准液、供试液各 mlml 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见 第 页。
地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地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化学名】【英文名】【成份】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本品主要成份为地红霉素,其化学名为:(9S,16R)-9-脱氧代-11-脱氧-9,11-{亚氨基[2-(2-甲氧基乙氧基)亚乙基]氧}红霉素。
【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作用类别】【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地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为红霉胺的前体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动物体外试验和临床感染治疗均证实本品对下列微生物有活性:需氧革兰氏阳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针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
需氧革兰氏阴性微生物: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卡他莫拉菌。
其他微生物:肺炎支原体。
体外试验表明(其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本品对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葡萄球菌(C.F.G组).百日咳鲍特菌.痤疮丙酸杆菌等有活性。
对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对本品也耐药。
毒理研究生殖毒性:大鼠和家兔分别给予本品的剂量达临床最大推荐剂量的21倍和4倍(以体表面积计)时,对动物的生育力和胎儿均无损害。
CD-1小鼠给药剂量达1000mg/kg时(以体表面积计,为人用最大推荐剂量的8倍),出现胎儿体重降低.骨化不全-发育延迟。
大鼠在交配前2周,整个交配期和整个妊娠期给予本品剂量达1000mg/kg时,也可见骨化程度的降低。
目前尚无在孕妇上进行充分和严格对照的研究,所以孕妇的使用,应权衡利弊后再决定。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分泌,但是本品可分泌于啮齿类动物的母乳中,而且其他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也可在人乳中分泌,因此哺乳期的妇女应慎用。
致癌性:尚无动物终身给予本品对致癌潜在性的研究结果。
【药代动力学】据文献报道:吸收:口服后本品被迅速吸收,通过非酶水解转化成生物活性物质红霉胺,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约10%。
健康志愿者(19-59岁,单剂量:0.5g;多剂量0.5g/日,10天)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药代动力学参数(n=10)均值(标准差)1天10天Cmax(μg/ml)0.3(0.2)0.4(0.2)Tmax(h)3.9(0.9)4.1(1.3)AUC0-24h(μgh/ml)0.9(0.7)1.8(1.1)分布红霉胺迅速.广泛分布到组织中,其细胞内浓度高于组织浓度,而组织浓度又明显高于血浓度。
红霉素肠溶片

红霉素肠溶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红霉素肠溶片英文名称: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 ablets【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
【适应症】用于预防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
用于补充维生素C:成人一日50-100毫克。
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成人一次100-200毫克,一日3次;儿童一日100-300毫克。
至少服2周。
【不良反应】1.长期服用每日2~3克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过量服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恶心呕吐、胃痉挛。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不宜长期过量服用本品,否则,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
2.本品可通过胎盘并分泌入乳汁。
孕妇服用过量时,可诱发新生儿产生坏血玻3.下列情况应慎用:(1)半胱氨酸尿症(2)痛风(3)高草酸盐尿症(4)草酸盐沉积症(5)尿酸盐性肾结石(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7)血色病(8)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9)镰形红细胞贫血(10)糖尿病(因维生素C干扰血糖定量)。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儿循环,故孕妇应慎用。
本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暂停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1.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可干扰抗凝药的抗凝效果。
2.与巴比妥或扑米酮等合用,可促使维生素C的排泄增加。
3.纤维素磷酸钠可促使维生素C代谢为草酸盐。
4.长期或大量应用维生素C时,能干扰双硫仑对乙醇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霉素肠溶片
文章目录*一、红霉素肠溶片的概述*二、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三、红霉素肠溶片的用法用量*四、红霉素肠溶片的药物相互作用*五、红霉素肠溶片的不良反应*六、红霉素肠溶片的注意事项
红霉素肠溶片的概述
1、定义红霉素肠溶片(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本品含红霉素(C37H67NO13)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制剂/规格(1) 0.125g(12.5万单位)(2)0.25g(25万单位)。
类别同红霉素。
鉴别,取本品,除去包衣后,研细,照红霉素项下的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别称红霉素片
3、成份和性状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
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4、是否处方药处方药
5、储藏和有效期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36 月。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还可以用于治疗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病奈瑟菌感染、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
红霉素肠溶片的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分3~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分4次服用。
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红霉素肠溶片的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与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
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2、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时使用。
3、本品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
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
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
这一现象在合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本品血药峰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两者合用疗程中和疗程后,黄嘌呤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
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7、大剂量本品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
8、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血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与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时可减少两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
9、本品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之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