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入后鼻孔的上颌窦息肉65例诊治分析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科普知识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科普知识什么是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定义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指生长在上颌窦开口周围的非癌性肿块,通常由慢性炎症引起。
息肉可能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
分类根据形态和生长部位,息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单发性和多发性息肉。
不同类型的息肉可能影响治疗方案。
发生机制息肉的形成与鼻腔和上颌窦的慢性炎症、过敏反应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组织增生,从而形成息肉。
为什么会发生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过敏、感冒、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会引起鼻腔的慢性炎症。
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容易出现此类息肉。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在息肉的形成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建议定期检查。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生率。
如何诊断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疼痛。
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需注意区分。
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是诊断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主要手段,可以清晰显示息肉的大小和位置。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制定手术方案。
内窥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鼻腔及上颌窦的情况,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此检查可在门诊进行,疼痛感较轻。
如何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药物治疗初期可采用抗生素、类固醇喷雾等药物控制炎症,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通常效果有限,息肉可能复发。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窥镜下手术切除息肉。
手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生活方式调整提高免疫力、避免过敏源、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等,都是预防息肉复发的重要措施。
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恢复和维持鼻腔健康。
如何预防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定期检查对于有过敏史或反复鼻炎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
早期发现息肉可以有效阻止其发展。
改善环境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空气中过敏原的浓度,有助于减少鼻腔炎症。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样治疗?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方法,
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应该吃什么药。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鼻腔部分可用圈套器绞住其蒂部拉出,如息肉过大难以从前鼻孔拉出,可在近中鼻道处将茎蒂切断,使后鼻孔大息肉从咽部吐出。
不过事前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息肉坠入喉咽部。
最好在后鼻镜观察下,自口咽部进入鼻咽部,钳住息肉并将其拉出。
单纯切除后鼻孔息肉尚不能避免其复发,必须将其窦内部分一并切除。
常用的方法是传统的柯—陆手术。
该术式能很好地暴露窦腔以保证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
Neel(1984)介绍下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也能很好地将息肉窦内部分切除。
Ophir等(1987)建议在行上颌窦造口术前若能将下鼻甲前半部切除,则更利于暴露窦腔。
近年来Kamel(1990)采用鼻内窥镜技术经中鼻道上颌窦窦口将息肉的窦内部分完整切除。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手术中皆应同时去除窦内与息肉相联系的病变粘膜,保留健康粘
膜。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怎么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诊疗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 ACP)由Killian于1906年首次报告,是由上颌窦黏膜引起的黏膜息肉样改变,通过上颌窦口或鼻囟门突出上颌窦外,沿中鼻道向后延伸至后鼻孔甚至延伸至鼻咽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约占所有人群中鼻息肉患者的4-6%,其中儿童的发病率高达35%,常为单侧鼻腔发病多见,但也有报道双侧的病例。
在Hashem的报道的 48例CP患者中,有8例发生在双侧鼻腔,或在同一鼻窦发生2个CP,认为这一非典型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16.7%,与一般的鼻息肉不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有明显的根蒂部,其根蒂部位于上颌窦腔内。
在内镜下可见上颌窦口荔枝样新生物,延伸到后鼻孔。
一、发病机制关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关于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被认可的理论是:由于上颌窦腔内黏膜病变致窦腔内黏膜充血肿胀、囊性变或息肉样变,随着囊肿息肉的逐步增大,在重力的牵引作用下在窦腔开口处渐变成蒂状,黏膜内淋巴管及毛细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组织进一步水肿及息肉样变,在慢性炎症、理化刺激、过敏因素及其他刺激下进一步加重,逐步形成带蒂的息肉经上颌窦自然开口突入中下鼻道,并延伸到后鼻孔、鼻咽部。
另外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可起源于同侧上颌窦囊肿,其发病机制推测为上颌窦内逐渐增大的上颌窦囊肿最终自上颌窦口膨出到中鼻道并逐渐增大,并逐渐突向后鼻孔,最终形成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还有认为擤鼻、鼻腔冲冼及窦腔吹张等物理因素是将窦腔鼻息肉推向鼻腔的原因,另有作者认为鼻息肉的形成与其说是腺体结构的扩张.还不如说是由于呼吸性上皮水肿肥厚的结果。
目前关于上颌窦后鼻孔的发病机制有一些新的研究发现:Jang等研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ACP发病中的作用,发现脂氧合酶途径产物减少可能参与ACP的发病机制。
Sunagawa等人发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在ACP发病中的作用,Ewing认为 ACP 来源于上颌窦发育过程中在窦口附近形成的黏膜折叠。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科普宣传

导言
导言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科普宣传活动! 我们今天将为大家介绍上颌窦后鼻孔息 肉相关知识。
导言
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让大家更好地 了解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提高对该疾病 的认识。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方法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使用盐水冲洗鼻腔 ,有助于减少症状发作。
如何预防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如何预防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保持良好的鼻腔卫生习惯,经常清洁鼻 腔。 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刺激性药物,如鼻腔 喷雾剂等。
如何预防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擤鼻子,避免对鼻腔 造成过度刺激。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症状
口咽部不适感: 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后 部不适或有异物感。 嗅觉减退: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存在会 影响嗅觉功能。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方 法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治疗方法
鼻内镜手术: 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鼻腔镜检查和手术切除息肉。 药物治疗: 适合轻度症状的患者,通过 药物减轻症状。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什么?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什么?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 病。 它是由上颌窦内的息肉长入鼻腔后鼻孔 引起的。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什么?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通常会导致鼻塞、鼻 腔不适等症状。 该疾病可以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症状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症状
鼻塞: 鼻腔内过多的息肉会导致鼻腔阻 塞,造成鼻塞感。 鼻出血: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常常会破坏 鼻腔黏膜,引起鼻出血。
总结
总结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 病,会导致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目前,鼻内镜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
上颌窦癌63例临床诊治分析

术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5 年存率高于单纯的放射治疗 , 应根据病情尽量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
关 键词 : 上颌 窦癌 ; 断 ; 诊 治疗
中图分类 号 :7 96 R 3 .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 —15 (07 0 — 54— 2 1 6 99 20 )6 0 1 0 0
nma 3 ae ) su m u acnma 1 ae ) a do e p s 1 a s . ra e t to sic dd pep r- o (6 css ,q a o sc io ( 7css ,n t rt e ( 0cs ) Tet n h d l e ro ea r h y e m me nu
c s s o xlay s u a cn mai 9 6—2 0 e e e s d e . e p t o o i i g o i c u e q a u a c- ae f ma i r i s c r i o n 1 9 l n 0 1 y a w r t id Th ah lgc d a n ss i l d d s u mo sla l ss o 3 m a i a y sn s c r i o i i a na y i f5 x H r i u a cn ma c s s a e
WANG in L Mi g— s u n L a g. V n h a
( eat n f t ayglg , eFr fl t optl f h nzo nvr t,h nz o 5 0 2 H nnPo- Dpr me t o rnooy t i t fi e H si e ghu U i s y Z e ghu4 0 5 , e a rv oO l h s Ai a d aoZ ei
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疗效分析

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疗效分析
丁建军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9(011)005
【摘要】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内的钩突和筛泡,上颌窦窦口等处。
后鼻孔息肉大多来自上颌窦,以长蒂通过窦口经中鼻道向后悬垂于后鼻孔,常为单侧性和单发性水肿型息肉,常见于成人,偶尔也见于儿童。
自20世纪70年代鼻内镜的出现,于鼻内镜下进行鼻息肉手术摘除,使手术较为彻底,组织损伤较小,出血较少。
本院耳鼻咽喉科于2004年4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6例少年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504-505)
【作者】丁建军
【作者单位】317000,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体会 [J], 郭艳红;潘焱;郭明坤
2.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5例临床分析 [J], 徐幼;梁艳;梁军;张薇;余小燕;藏丽格;徐浪;黄梦捷
3.鼻内窥镜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 [J], 程方祝;李丽;杨家富;任海燕
4.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J], 钟志生;许庚;顾平;蒋德澄;周书芳;汪旭;陆良钧
5.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J], 沈斌;韩在文;刘丽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21例

有限的 , 试 图通过提高药物浓度来增强化疗效果 , 往 往对提高疗效无益 , 反而可能增加药物毒性 , 并可诱 导肿 瘤耐 药 。 O C T 和 多 烯 紫 杉 醇 是 2种 不 同 的药 物, 两者的抗癌机 制也不同 , 两者 联合应用对 P c - 3
细胞 的 抑 制 明显 增 强 , 随着 O C T浓 度 的升 高 , 多烯 紫杉 醇 的抑 制 作 用 增 强 。而 O C T不 仅 具 有 抗 肿 瘤
C a n c e r J C l i n, 2 0 1 0 , 6 0 ( 5 ) : 2 7 7—3 0 0 .
作用 , 在一定的范围内效应呈浓度 一时问 一 效应依 赖性。O C T与多烯紫杉醇联合应用 时, 细胞存 活率 明显 下 降 , 两 者联 合应 用 的抑 制 率 明显 高 于 O C T或
[ 文章编 号]1 0 0 0 - 2 2 0 0 ( 2 0 1 3 ) 1 2 — 1 6 1 3 - 0 2
[ 4 ] 杨森瀚 , 吴佩 . 生长 抑素 促进 肿瘤 细胞 凋亡 机制 的研 究进 展
[ J ]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2 0 0 9 , 1 4 ( 3 ) : 3 4 6—3 5 0 . [ 5 ] S c i a r r a A, S a l c i c c i a S . N e w t r e a t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i n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h o r m o n e r e f r a c t o r y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 ( H R P C ) : O n l y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科普讲座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
症状
长期慢性鼻窦炎或长期鼻息肉 的患者,逐渐产生鼻塞、鼻流 、嗅觉减退等。 上颌窦炎或炎症愈来愈严重的 病人,会产生头痛、面痛、颞 下颌痛等症状。
症状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常会感到梗阻 不畅,在上牙部有异物感,会经常产生 刺激性咳嗽,流鼻血等。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鼻内窥镜:可以准确看到息肉病变 的部位,确定病变程度和类型。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上颌窦后 鼻孔息肉的位置、大小、病变程度 ,并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轻度和初期病人可以试用 西药治疗,但不是根治方法。 手术治疗:切除息肉是最主要有效的治 疗方法,在手术治疗前要通过检查病变 范围及病变程度,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
治疗方法
保持鼻腔清洁卫生:对于长期 鼻窦炎或长期鼻息肉的患者, 在治疗的同时,要保持鼻腔的 清洁卫生,防止病情加重。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科普讲座 课件
目录 病因 症状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病因
病因
上颌窦炎或炎症:由于上颌窦的炎 症引起鼻黏膜的肿胀,造成鼻窦之 间的引流道堵塞,从而引起上颌窦 后鼻孔息肉形成。
长期鼻窦炎或长期鼻息肉:炎症在 鼻窦间引流管的引领作用下延伸至 上颌窦,刺激黏膜增生形成息肉。
病因
鼻窦手术后或颅面手术后:手术后的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各分支 , 大大 降低 了面神经损伤 的概 护面神经的过程 , 只有在 明确 了面神经
率 。 由于 切 口位 置 与 骨 折 位 置相 距 较 各分支后 , 能真正 保护面神 经 。 然 但 才 虽
c n y a r c s : a d mie , r s e — o d l po e s arn o z d p o p c r t e mu tc n e t d t p c N v l - i , l e t rsu y wi s e i e a u v i h
p r t ee e cs gme [ . rn o a eai x rier i nJ JC a ifc v e ] S r , 0 51 ()1 3 1 6 u g 2 0 ,6 1: 1 — 1 .
收稿 日期 :0 91—6 2 0 .21
开腮腺咬肌筋膜后即改为钝性分离解剖 折有其 自身的优势, 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面神经 , 在清 楚暴露面神经后再进行骨 性, 与经典的手术进路相比, 颌后切口进
~
a .Op n r d c i n a d i t r a xa o 1 e e u t n n e n l f t n o i i v ru c o e / ame t n e s s ls dIe t n a dma db lma i ' n iuo xl . 1r ix to ffa t r so t ema d b l ayf ai no r c u e f h n iu a r
【 中图 分 类号 】 R752 6. 5 【 献标 志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7—8 02 1)70 6 —2 文 6 1 0 (0 o0 —7 00 0
远, 手术视野有限, 如果没有特殊器械的 解剖 过程 中的损伤 难 以避 免 ,但只 要
辅 助 , 疗 效 果难 以保 证 。 无 论切 口如 不破 坏面神 经 的连 续性 ,术 后积极 给 治
a i n o r c u e lv l ] JOr l a t ffa t r e e [ . a . o J M
图 2术后 C T片 ( 图 1为 同一 病 例 ) 与 示 骨 折对 位 良好
v e f1 8c s s ] J e s h i iw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e [ . dAso T a, J M c
2 0 ,16: 88 4 0 89 () 6 —7 . 8
S h e d r , r s sF, ra h KL, t c n ie M E a mu Ge l c e
xl fc ug 20 ,61) 5 724 . ioa r, 0 86 (2: 3 —54 l S 2
Hwa g K, a k J Le . i i l t x n P r H, eHJ M n p aef — i
何设计 , 由于个体 的差异, 面神经的损伤 予营 养神经 等对症 治疗 ,面 瘫是完 全 仍然难 以完全避免。 本研究采用的颌后 可 以 恢 复 的 , 组 1 无 一 例 出现 永 本 2例
d mi l g f a d b lrfa t r s r ae e o o y o n i u a r cu e e t d m t a i n a i e st s ia : e tCh a g M i Un v r iy Ho p t l a r -
图 1下颌骨髁突基部骨折术前 C T片 示下颌骨髁突骨折 , 骨折段 向后外侧移位
2例 患者 获 得 ( 不包括面神经颈支) 并且都是在面神 折 复位 和 内 固定 。本 组 1 , 经 所 在 层 次 的深 面 进 行 翻 瓣 , 后 暴 露 满 意 疗 效 , 然 有 5例 术 后 出现 暂 时 性 然 虽 骨 折 部位 。 最大 程 度 地 避 开 了 面 神经 面 瘫 , 解 剖 面 神 经 的 过程 实 际也 是 保 均 但
( 责任 编辑 : 钟美春)
坠入后鼻孔 的上颌窦息 肉 6 5例诊治分析
肖 , 晓 花 , 国民 林 饶 昊
【 摘要】 目的
探讨坠入 后鼻孔 的上颌窦息肉鼻 内镜下的手术疗效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5例鼻内镜下充分扩大 上
颌 窦口切除鼻息 肉患者 的临床资料。结果
6 5例患者随访 2 4~ 4 8个月( 平均 3 2个月)6 ,2例治愈; 例复发 , 3 再 鼻 内镜 下充分扩大上颌实 口有利 于彻底清除坠入
切 口虽 然 横 跨 了面 神 经 分布 区域 , 是 久 性 面 瘫 。 但 在 层 次上 注 意 了对 面 神 经 的保 护 , 切 在 综上, 颌后切 口进 路治 疗髁 突基部 骨
aino ihc n ya a tr n o t— to fh g o d l f c u e a d p so r r
次行 内镜下手术切除。无一例 出现术后溢泪等并发症 。结论
后 鼻孔 的上 颌 窦 息 肉 , 止 复 发 , 高 手 术疗 效 。 防 提
【 关键词】 上颌窦; 鼻息 肉; 内镜手术 d i 03 6 /.s.6 1 802 1. .1 o: . 9 jsn17 — 0 .000 0 8 1 9 i 0 7
・
70 ・ 6
M o e n P a t a d c n ,J l 2 0, 12 No. d r r c i lMe i i e u y 01 Vo . 2, c 7
路掌握起来更难, 对手术技能要求更高 参考文献:
[】 邱蔚六. 1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 M】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04 9 人 20 :7 . Sr hrj , y n t au T e p— ima aaW P u qa spK. h i i n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