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钓竿和绕线轮常识

合集下载

渔轮知识解惑

渔轮知识解惑

渔轮知识解惑渔轮知识解惑一.材质绕线轮的材质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尼龙玻纤材料、铝合金材料、锌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和镁合金材料。

绕线轮的主体多使用复合材料和尼龙玻纤材料制作,其特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抗冲击能力强,但缺乏刚性。

使用镁钛合金制作绕线轮制作绕线轮,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减轻绕线轮的重量;二是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为复合材料和尼龙玻纤材料的密度要比镁钛合金大得多。

铝合金材料虽然轻,但密度仍较大,且不耐腐蚀。

使用镁合金或钛合金材料制造的绕线轮,其刚性会有很大提高。

在表面处理上,金属零件多为烤漆工艺,绕线轮主体为喷漆和铝合金氧化色,这样处理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也易被钓鱼人接受。

二.结构1.主体:又称机壳2.摇臂把手:又称摇臂组合体,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钓者转动使绕线轮获得动力,进而能够收、放线。

3.泄力装置调整:简称调整钮,是一种安全装置。

4.逆止钮:又称逆止开关,其主要作用是控制绕线轮的转动方向。

5.主齿轮:也称平面齿轮、大齿轮,与受柄联动,把线收卷固定不转但前后伸缩的卷线槽内。

6.轴承:使主线均匀绕在卷线槽内。

7.线挡:位于卷线槽上口,其主要功能就是将抛出的钓线归拢在抛螺帽的位置上,减少钓线的摩檫和阻力。

8.轮脚:又称轮卡,位于绕线轮主体最下端,主要作用是将绕线轮固定在抛竿的轮脚座(卡座)上。

三.重要名词[GEAR RATIO]:即齿轮比。

小型及手刹车轮常见参数在1:5.0以上;普通绕线轮常见参数为1:5.0~4.0;强力、大型绕线轮常见参数为1:4.0以下。

齿轮比高则转速快,齿轮比低则转速慢。

[BALL BEARING]:即轴承数量(简称BB)。

市面上多以绕线轮的轴承数代表等级,目前市场上常见产品的轴承数为1个~15个,一般常用的是3个~10个。

轴承一般安装于回转壳、传动齿轮两侧、线轴、滚轮、手把等处。

[最大钓力值]:绕线轮牵动物体的力量值。

矶钓用绕线轮参数约为10千克以下;大型远投绕线轮参数为10千克~20千克;船钓中型鼓式轮参数为5千克~15千克;路亚小型鼓式轮参数为0.5千克~5.0千克;电动绕线轮瞬间拉力参数为30千克~50千克。

矶竿的使用方法及钓鱼技巧

矶竿的使用方法及钓鱼技巧

矶竿的使用方法及钓鱼技巧矶竿是钓鱼者在钓鱼时常用的一种钓具,主要适用于海水和淡水区域的垂钓。

矶竿除了需要高超的钓技和经验外,还需要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矶竿的使用方法和钓鱼技巧。

一、矶竿的装配1. 装配轮座:将矶竿收缩至最短,插上轮座,旋紧固定螺母。

2. 装配线轮:线轮的安装位置应与轮座上的扣环对齐,用螺丝钉紧固。

3. 扎线:用线板扎上所需长度的钓线,选择好钓饵,挂上鱼钩。

4. 调整线轮:通过调整线轮的松紧程度来保证钓线不会因渔获过重而断掉。

需要注意的是,线轮的松紧程度应以0.2公斤左右的力量能拉出两倍长的钓线为准;松紧程度过紧的话则会影响鱼儿的咬钩。

二、矶竿的使用1. 投竿:调整线轮松紧程度后,将钓竿沿着预设方向投向海中或湖中。

投竿要注意力度、方向和角度,力度不能太大或太小,方向要准确,角度适中,避免钓线过细或过粗而导致断线。

2. 柔竿:当钓鱼者感觉到有鱼上钩时,应该及时将竿身向钩子所在方向斜拉,让钓竿弯曲,以转移到竿杆的良好弹性上,并给鱼儿留出一定的反击余地。

此时,饵料和旋转钩的角度变小,使鱼儿将身体卡住了,同时留给鱼儿足够时间来咀嚼和吞食饵料。

3. 勾鱼:当鱼儿咬住饵料时,可以稍微拉一下竿身的重量,让鱼儿感到压力,让鱼儿继续咀嚼。

当鱼儿吞咽饵料时,可以向上拉竿,提鱼时,提得太快或太猛,容易引起鱼儿的反应,造成钓失。

4. 调整钓线:在钓鱼过程中,钓线有可能会因为被水流搅动或鱼儿跑掉而产生弯曲,此时可以拉出一段钓线,再重新调整线轮的紧度即可。

三、矶竿的钓鱼技巧1. 要选择适合当前情况和鱼类种类的矶竿,矶竿杆体越细越好,这会使钓到鱼儿后产生更好的弹性,更容易控制鱼儿。

2. 钓鱼指针是矶竿上的一条标尺,它可以清晰地显示鱼儿的咬钩情况。

因此,在使用矶竿钓鱼时一定要盯紧着鱼指针,当鱼儿咬上饵料时,立刻弯曲鱼竿,掌握好时机,才能收到好的钓果。

3. 矶竿钓海虾时,可以将虾钩圆角削尖,再洒上一些虾垂,可吸引更多的海虾。

钓鱼技巧之钓具:新手如何使用矶钓竿

钓鱼技巧之钓具:新手如何使用矶钓竿

新手如何使用矶钓竿
矶钓竿是一种手海两用竿,不管是设计还是用法都介于海竿和手竿之间,其中与海竿的相似之处是配备有渔轮和导线环,而与手竿的相似之处则是竿体轻且可持竿作钓,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新手如何使用矶钓竿!
一、竿型特点
矶竿的特点介于海竿和手竿之间,与海竿的相似之处在于矶竿有渔轮和导环,与手竿的相似之处在于竿体轻且能持竿作钓,原本主要用于在大海中矶钓,现在多用于在淡水中钓大个体鱼类,事实上矶竿既可远投攻大型鱼类,又可近距离速攻小型鱼类。

二、适用场景
矶竿原本是为大海矶钓设计的鱼竿,既可以远距离抛投钓大个体鱼类,又可以近距离持竿速攻小个体鱼类,其中远距离抛投钓大鱼时和海竿的用法相似,而近距离速攻小鱼时则和手竿的用法一样,事实上矶竿的应用层面要广于用途单一的海竿和手竿。

三、使用方法
1、钓近:矶竿钓近用法和手竿一样,线组可以用台钓子线双钩线组,也可以用传统钓通线单钩线组,饵料可以用野战蓝鲫、疯钓鲫等商品饵,也可以用蚯蚓、红虫、麦粒等自然饵,浮漂可以用立漂,也可以用七星漂,钓法可以是台钓,也可以是传统钓。

2、远投:矶竿远投用法和海竿一样,钓组可以用单钩通线钓组,也可以用串钩、爆炸钩、翻板钩、水怪等钓组,饵料可以用方块饵料
等商品饵,也可以用蚯蚓、嫩玉米、发酵玉米等自然饵,浮漂可以用海竿专用大肚漂,也可以用铃铛或警报器指示鱼讯。

四、注意事项
1、矶竿的竿体类似于手竿,但竿柄配有小型绕线轮,既可以像手竿一样钓近速攻小鱼,又可以像海竿一样远投守钓大鱼。

2、矶竿一般是用碳纤维制成的,在皮实耐用上不如玻璃纤维制成的海竿,尤其是新手远距离抛投时稍不留神就可能断竿。

3、矶竿既可以当手竿用,又可以当海竿用,当手竿用时用法和钓组都和手竿一样,而当海竿时用法和钓组都和海竿一样。

矶钓竿和绕线轮常识

矶钓竿和绕线轮常识

› 矶钓竿和绕线轮常识钓竿:矶竿基本上可分为远投和岸边(小日术语叫濑际)两种,二者最直观的区别在于过线环:远投竿的过线环要明显大于岸边矶竿,这是为出线更加顺畅而专门设计的。

矶竿的规格由0号到6号不等,号数越大表示竿体越粗、壁厚越大,承受的拉力越大。

如同手竿分硬、中、软调一样,韩国和日本(目前这两个国家还是把持着高档矶竿的生产和销售的大部分市场)的钓鱼人用对象鱼的名称将矶竿的调性进行了划分,为黑毛竿和鱲鱼(黑鲷)竿——前者的硬度要明显高于后者,主要对付泳速较高、体型较大的鱼种;后者由于调性较软,一般用来主钓相对小一些的海鱼(二者的调性比较如图)。

绕线轮: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钓友称之为“鱼绞”,矶钓的绕线轮主要有可调节阻力轮(DRAG)和手控轮(LB)两种。

使用手控轮,钓鱼人可以随意控制出线的速度和方式,(请注意,这里不是用来当泻力使用,仅仅用来出线的速度调整)但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法。

而可调节阻力轮类似于汽车的自动挡:预先设定好需要的阻力,一旦拉力比设定的阻力大,绕线轮就会自动出线。

与自动挡汽车高于同类手动挡车不同的是,手控轮的价格一般都要比可调节阻力轮高。

最近几年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矶钓绕线轮,也就是通常说的LBD绕线轮,从构词方法上便能看得出来,这种绕线轮结合了LB轮和DRAG轮的优点。

但很多钓友反映,它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在耐用程度上却不尽如人意。

其总钓力值约为无手刹的一半。

如果到专门的海钓用品商店去看一看,您一定会被林林总总的钓具吓一跳——好家伙!这么多的款式(这么贵的价钱)啊!其实浮游矶钓的玩意和淡水钓差不多,各有各的用处,每样都是(也只是)独当一面的,想找个类似阿司匹林的万能货根本不可能。

就拿矶竿来说,什么“胴(dong,四声。

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躯干和大肠。

笔者实在想不通这里取的是哪个意思)调子竿”、“先调子竿”、“チヌ竿”、“ヴし竿”等等,看着都让人头大。

其实这些东西远远没有名字那么复杂。

矶钓竿的使用方法详解,入门必看

矶钓竿的使用方法详解,入门必看

矶钓竿的使用方法详解,入门必看一、矶钓竿特点矶竿也叫“手海两用竿”,一般在4.5米以上,可用于大海矶钓、淡水钓大鱼,也可用于钓小鱼,与海竿相似,区别是竿稍的第一节一般有3个导线环,第二节有2个,而海竿每节只有一个导线环;调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间,因而远投比海竿逊色,一般配中小型鱼线轮。

无论是当手竿还是海竿用,都要配鱼线轮,只是用的线组有差别。

二、泄力调整摇轮的泄力可根据钓的鱼的大小来调整,一般用手拉线稍用点力能拽转渔轮就差不多了,钓到鱼后再根据鱼的大小调整。

三、储线鱼线轮绕线占储线环的90%就够了,太满容易炸线。

四、当手竿使用矶竿当做手竿使用时,钓位的水深不宜超过竿身,此时,线组一般有两种:1.直接在轮线上安装细的太空豆和漂座。

使用时从导线环小心拉出轮线,而后再连接铅皮座、子线、钩和插上浮漂。

2.轮线上什么都不装,从导线环拉出轮线后再连接现成的整根钓线组。

用法与手竿的区别只是加长了主线的长度,在中大鱼后能自如的收放线。

而且,即便是使用3.6米的矶竿,抛投时因为可适度放线,其钓点也可打到比5.4米手竿还远的距离。

五、当海竿使用在淡水钓中,有不少水库的水深超过竿身长度,有时也需要打远,此时可以把矶钓竿当海竿使用。

作海竿使用时,应适当加大铅皮座用较重的坠和较大的浮漂,在轮线上由后往前依次穿上:棉线节、挡豆、活动漂座、太空豆、铅皮座、子线、钩。

棉线节作用相当于太空豆,用于给浮漂定位,特点是体积极小可以自由的进出导线环而无阻碍,也可以拉动,不会卡住导线环伤到竿。

由于体积极小,需要挡豆来配合,挡豆用可在轮线上自由滑动的,在棉线节处挡住活动漂座以利于定位。

在收竿卸轮时,除棉线节留在轮线上外,其余的因体积较大而无法穿过导线环而应取下另存。

轮线不要太粗,2号足够了,几十斤的大物没问题。

主线上挂活动重坠,用炸弹钩包糟食或者串钩。

靠看竿稍和听铃声来判断是否有鱼咬饵,或者手握竿把以手感确定鱼讯,没必要用浮漂,只有在近处当手竿使用时,才用到浮漂。

浮游矶钓基础知识问答(一)

浮游矶钓基础知识问答(一)

浮游矶钓基础知识问答(一)近几年来。

我国的海钓人口逐年增加,作为矶钓中竞技含量最高,倍受广大海钓爱好者推崇的浮游矶钓,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掌握,笔者多年来从事浮游矶钓的推广,在和广大的海钓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的接触中。

遇到一些相关的知识问题,为了让大家在一些浮游矶钓基础知识和相关垂钓中技术要点方面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以问答方式加以解释,供钓友们参考。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会有解释不周甚至错的地方,还请广大钓友们指正。

问:什么叫矶钓?浮游矶钓又是什么?答:我们知道海钓的方法有许多种,大致可分为在船上钓和在岸上钓。

岸钓中把在岩礁上和防波堤及码头上从事钓鱼活动叫矶钓;矶钓一词实际是外来语,最早出现是在我国的台湾地区,由于台湾钓友在吸收日本钓鱼方法和钓具制造技术方面比较多,有些词句是直译过来的,矶钓是由日文‘矶钓リ’直译过来的,(英文为ISO TSURI)而‘矶’在中文中的意思又是指突出水面的石头,这样就逐渐成为钓鱼方面的专用名词了。

浮游矶钓是矶钓中的一种垂钓方法,是以浮标使钓组在水中成漂浮状态,利用水流的变化,通过施打诱饵将鱼聚集在某一区域进行垂钓的一种矶钓方法。

问:浮游矶钓只是钓黑鲷鱼吗?答:许多钓友提出这类问题,甚至有些文章也出现这类的说法,认为浮游矶钓就是钓黑鲷,有些地方黑鲷很少,从而使一些人认为当地不适合推广浮游矶钓,实际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浮游矶钓方法不只是钓黑鲷,用浮游矶钓方法可以钓的鱼种很多,包括一些中上层水域栖息的鱼类:当然,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浮游矶钓的对象鱼类是以鲷类为主的,而且黑鲷类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海钓赛事的矶钓项目中被列为竞技对象鱼。

而在浮游矶钓法的推广中,就如同现在淡水竞技钓推广中以钓鲫鱼为基础入门一样,是以钓黑鲷为基础入门来讲习浮游矶钓的基本方法。

问:如何选择一支适合浮游矶钓的矶钓竿?答:选择适合浮游矶钓用的矶钓竿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竿长应在4.5米以上,最常用的是5.3米。

浅谈矶钓杆的知识

浅谈矶钓杆的知识

浅谈矶钓杆的知识
矶钓杆,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用于矶钓的鱼竿,标准的矶钓竿以号数分为轻矶竿和重矶竿,一般国内所见大都为3号以下的轻矶竿,振出式(就是一节节抽出),竿带导环,轮(卡)座(以之配合绕线轮),主流钓法为浮游矶钓,目标鱼为黑鲷等岩礁区活动的鲷类海鱼,内地也有用来在大河,水库针对鲤鱼,草鱼,青鱼等大体型鱼的鱼竿。

矶钓杆是指在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滩上垂钓所用的钓鱼器具。

一般是在海岸或荒岛进行。

同海钓杆非常相似,不过二者也有不同:1、从外观上看长短有很大差别,矶竿较长,一般3.6m,4.5m,5.4m,6.3m。

海竿较短,一般不超过3.6m。

2、从调性来看,矶竿分为1号、1.5号、2号、3号等。

海竿则比较硬调,因为它不需要用竿尖感受鱼汛。

3、从使用来说,矶竿适合浮游钓法,海竿适合抛沉底。

矶钓竿,就是有的钓友称为二用竿的钓竿。

整个竿身似手竿,但每节都有比海竿小些的出线环。

靠手把位置附近有一个可以上绕线轮的板卡。

有的喜欢钓手竿又怕遇大鱼的钓友常用它。

矶竿初学者使用方法

矶竿初学者使用方法

矶竿初学者使用方法
矶竿是一种钓鱼工具,用于在海边或淡水河流中钓鱼。

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矶竿可以是一项有趣的活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装备选择:
矶竿主要包括矶竿杆、线轮、线组、钩等组成。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组合,学习钓鱼的基本操作。

2.寻找合适的位置:
矶钓需要选择合适的钓点,通常靠近海边或河边。

寻找一个有足够深度,鱼群密集,水流平稳的位置。

3.鱼饵的使用:
鱼饵通常使用沙虫、蚯蚓、青蛙、虾等,可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常见的鱼类和饵料。

4.钩和线组的关联:
钩子的大小和线组的长度可以根据钓鱼的鱼种和钓点的深度不同进行调整。

5.操作技巧:
当鱼咬钩时,要迅速拉起杆,并适当减轻拉力,保持线转动稳定。

在拉杆时,需要有持续的感觉,以便及时确定鱼咬钩的情况。

总之,初学者需要不断尝试和实践,才能在钓鱼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矶钓竿和绕线轮常识
钓竿:矶竿基本上可分为远投和岸边(小日术语叫濑际)两种,二者最直观的区别在于过线环:远投竿的过线环要明显大于岸边矶竿,这是为出线更加顺畅而专门设计的。

矶竿的规格由0号到6号不等,号数越大表示竿体越粗、壁厚越大,承受的拉力越大。

如同手竿分硬、中、软调一样,韩国和日本(目前这两个国家还是把持着高档矶竿的生产和销售的大部分市场)的钓鱼人用对象鱼的名称将矶竿的调性进行了划分,为黑毛竿和鱲鱼(黑鲷)竿——前者的硬度要明显高于后者,主要对付泳速较高、体型较大的鱼种;后者由于调性较软,一般用来主钓相对小一些的海鱼(二者的调性比较如图)。

绕线轮: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钓友称之为“鱼绞”,矶钓的绕线轮主要有可调节阻力轮(DRAG)和手控轮(LB)两种。

使用手控轮,钓鱼人可以随意控制出线的速度和方式,(请注意,这里不是用来当泻力使用,仅仅用来出线的速度调整)但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法。

而可调节阻力轮类似于汽车的自动挡:预先设定好需要的阻力,一旦拉力比设定的阻力大,绕线轮就会自动出线。

与自动挡汽车高于同类手动挡车不同的是,手控轮的价格一般都要比可调节阻力轮高。

最近几年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矶钓绕线轮,也就是通常说的LBD绕线轮,从构词方法上便能看得出来,这种绕线轮结合了LB轮和DRAG轮的优点。

但很多钓友反映,它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在耐用程度上却不尽如人意。

其总钓力值约为无手刹的一半。

如果到专门的海钓用品商店去看一看,您一定会被林林总总的钓具吓一跳——好家伙!这么多的款式(这么贵的价钱)啊!其实浮游矶钓的玩意和淡水钓差不多,各有各的用处,每样都是(也只是)独当一面的,想找个类似阿司匹林的万能货根本不可能。

就拿矶竿来说,什么“胴(dong,四声。

字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躯干和大肠。

笔者实在想不通这里取的是哪个意思)调子竿”、“先调子竿”、“チヌ竿”、“ヴし竿”等等,看着都让人头大。

其实这些东西远远没有名字那么复杂。

简单归纳一下:“胴调子竿”和“チヌ竿”师出一门,都属于调子较软的一派;“先调子竿”和“ヴし竿”则是较为强硬的一伙儿。

要根据垂钓的对象鱼选择钓竿:如果意欲擒拿的都是那些养尊处优、胆小谨慎且挣扎力度较小的家伙,建议您使用软调也就是前一门派的钓竿;如果您图谋的是1千克以上的老怪物,选择后者就比较明智了。

再如果您是有钱阶层,那就福大了,许多高级(价钱当然也比较贵喽)矶竿都会在竿身上注明调子:软调代号为F,硬调则为T。

抛开调子的因素不谈,矶竿还根据钓点的不同分为小矶(适合在内海使用)、濑矶(主攻近距离矶)、中通(适用于夜钓或大风天气)、青物(针对表层的中型鱼)及矶投(专门远投)等等。

另外,钓场的地理条件对矶竿的选择也有相当的制约作用。

如果你所在的钓场是离水很近、海底状况又好得出奇的那种,4.5米的绝对好用。

如果水下的地形比较复杂,那5.4米的就要稳妥一些。

总之,要根据钓场实际来选择竿的长度,所以在采购之前最好能了解最常去的钓场状况。

如果您是个绝对的初学者,笔者建议使用2号5.4米矶竿。

挑选钓竿时,除了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外,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有两点:竿的质量和重心。

原则上,钓竿的质量越轻、重心越*后越好,这主要是从方便钓者操控的角度考虑的。

不要被包装盒上的数字迷惑,多数情况下这些数据代表的是制造钓竿所用碳的净重量,等装上过线环、尾塞等小零件(可不包括最重的绕线轮)后,多出个三、五十克是再正常不过了。

别小看这三、五十克,在垂钓中它也会给钓者带来相当大的负担。

判断钓竿重心的方法很简单:将竿完全拉开,平放在一个手指上,前后移动找平衡点。

标准的钓竿重心应在第4节的后半部。

平衡点越靠近竿梢就说明竿的重心越靠前——这种竿就越不能买。

反之,平衡点越靠近手节就说明竿的灵敏度越高。

如果钓竿的重心正好在竿的尾塞上——对不起,您费了很大的事吧,不是让您把钓竿竖起来,而是平放在指尖上。

不过每个钓场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对一支竿的好坏妄下定论,这也是为什么市面
上多种型号钓竿并存的原因之一。

好像很多人在挑选钓竿时都对竿梢十分在意,其实竿梢的粗细对钓竿拉力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就竿体来说,受力最大的是竿中部,竿梢起到的只是传递力量的作用。

一般说来,竿头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多为实心,反之则多为空心。

二者各有优劣:实心竿头适合在有风浪或远投时使用;空心竿头的灵敏度较高,但易折断。

究竟如何取舍,还需钓者自己斟酌。

越细的梢其感知小动作的能力越强
再解释一个名词:ZOOM竿。

ZOOM是拉伸或缩放的意思,有人直接音译叫它“祖母竿”,是专门为像我这样的懒人设计的(虽然生产厂家肯定不同意)。

有些海域的潮水落差会达到4米甚至更多,一名钓手仅凭一两根竿子很难搞定。

于是,大约在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一些厂家研究出一种可以伸长的钓竿来对付这种钓场,这种产品就是上面说的“祖母竿”。

不过还是把话说回来,虽然“祖母竿”能够伸长和缩短,但总得有个限度,它提供的变化长度为半米多一点。

在使用“祖母竿”时需要注意两点:将竿拉出后(ZOOMOUT状态),抛投时一定要小心,切忌用力;中鱼后如果需要将竿拉出,一定要让竿头和浮球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假如抽出的ZOOM位(抽出的竿节长度)为0.6米,那竿头到浮球的距离至少也要有0.8米,否则竿头极容易断裂。

钓竿的保养问题就不细说了,无非是使用后要及时擦洗、修补。

只有一点提醒您注意:不宜把钓竿长时间放在高温或温差较大的地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后备箱),热胀冷缩会造成竿体及镀漆发生化学反应,缩短钓竿寿命。

接下来该说绕线轮了吧?实不相瞒,不要说读者老爷您,就是在下对此也是十分头疼,单单一系列的英文代号就能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可为了方便购买和顺便显示一下在下的权威,这些七扭八扭的英文还真是不得不用。

所以还是请您擦上一点清凉油,继续读下去吧。

上期咱们提到过一些绕线轮的知识,绕线轮主要分三种:可调节阻力轮(DRAG)、手控轮(LB)、LBD轮(LB+DRAR),其中可调节阻力轮又分为重型DRAG和轻型DRAG,上次也说过目前的LBD轮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它自身也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略去不表。

单说DRAG轮和LB轮。

根据出线调节器位置的不同,DRAG轮有前、后之分。

其中调节器在后面的为早期设计,在制动力上很难有精确的调校,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加上长相比较丑陋,多不为大众消费者接受。

大多数的绕线轮设计生产厂家都把注意力放在调节器在前的轮上,因此在它的身上经常会有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出现。

无论出线调节器的位置在前还是在后,它们都遵循着一个原理:当绕线轮受到超过设定的拉力时,就开始自动放线。

这种设计对付那些游泳速度快且中钩后只会转头就跑的家伙非常合适,但遇到那些一有风吹草动就往礁石里钻的,麻烦可就大了。

原因在于这种绕线轮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往往要等到鱼加速后才能有所察觉,此时再做行动,恐怕多数情况下已错过时机了。

于是就有了LB轮。

现在看来,LB轮似乎是专为矶钓设计的。

遇到上面提到的情况,只要将LB轮锁死,再将放线装置由ON改为OFF,绕线轮即由单向放线变为可逆转出线的状态,钓手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对办法。

虽然使用LB轮需要一定的技巧,但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这种轮还是首选。

无论是DRAG轮还是LB轮,至今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钓手必须要分出最有力的一只手去掌控绕线轮,只能用剩下的另一只手持竿。

一旦遇到大物,恐怕一个不留神就被它钻个空子逃命去了。

因此,许多业者一直在研制开发只用一两根手指就可控制的绕线轮。

这里也提醒广大读者,如果您已达到专业技师的水准,不妨下大力气研究一下这套设备,如果万一撞了大运,居然被您发明了,那我保证接下来您的收入会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里提醒您一点:千万不要随便拆卸绕线轮。

在下小时候就酷爱研究家用电器,光毁在我手里的收音机就有4台。

绕线轮可比收音机精密得多,如果阁下在机械方面的造诣和我差不多,还是奉劝您省点银子,少打绕线轮的主意。

不要等拆了再装的时候,才发现怎么多出
几个零件呢,那可真是哭都来不及了。

绕线轮要是坏了,还是拿到钓具店给懂的人看吧!-转
已有1人评分金钱收起理由
+ 10
渔人有娱
总评分: 金钱 + 10查看全部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