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课件(PPT-精)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课件

热力环流的组成要素
海洋循环
热量的不均匀分布引发了全球海洋表面之间的水流运动,影响着热力环流的产生和演变。
大气压力系统
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空气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中的气压变化,推动着空气的运动。
地球自转
由于地球自转,相对运动的恒定热源和热汇导致了不均匀的热量分布,进而驱动了热力环流 的形成。
热力环流的作用与意义
1
气候调节
热力环流通过将热量从赤道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平衡了不同地区的温度,维持 了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循环
热力环流推动了水的蒸发、降水和循环,影响着降雨的分布和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3
全球能量分布
热力环流将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分布,影响着地球不同地区的能量接收和释放。
热力环流的分类与特点
纬向环流
沿着经线方向上下运动的热力环流,主要影响着赤道到 极地之间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经向环流
沿着纬线方向东西运动的热力环流,主要影响着赤道附 近的气候和天气特征。
热力环流的影响因素
1 地形和地貌
不同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海洋等会对热力环流产生影响,改变气流的方向和强度。
2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热力环流的动力源,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太阳辐射分布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差异。
3 地球旋转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的运动和离心力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路线。
热力环流的观测与监测方法
1
卫星遥感
2
利用卫星观测和遥感技术,获取大气中水汽、
云层和温度分布等信息,揭示热力环流的特
征。
3
气象站观测
通过气象站的观测设备,如风速仪、温通过建立大气环流数值模型,模拟热力环流 的形成、演变和影响,提供预测和解释热力 环流的工具。
热力环流(28张PPT)

C
冷却
1010/hPa
同一高度,等压面凸起: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低压区
(高凸低凹)
注意:①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②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③
②
等压面
__地__面__冷__热__不均
①
④
等高面
热
A
B
力 环
1.
受热
冷却
把①至④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①__③__④__②___
流
2. A、B哪受热,哪冷却?
3.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大气_垂__直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_气__压___差异
大气__水__平__运动
根据气压变化分析热力环流
读图回答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1006
1008
水平气压梯度力特点: 101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等压线疏密
还有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A
B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3.(2018·太原诊断)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
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
气在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
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焚风
地貌
气候
风
自然地理环境
天气
的
影
人类生产生活
洋流
响
生物
风灾与风能 城市规划
冷却
1010/hPa
同一高度,等压面凸起: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低压区
(高凸低凹)
注意:①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②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③
②
等压面
__地__面__冷__热__不均
①
④
等高面
热
A
B
力 环
1.
受热
冷却
把①至④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①__③__④__②___
流
2. A、B哪受热,哪冷却?
3.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
大气_垂__直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_气__压___差异
大气__水__平__运动
根据气压变化分析热力环流
读图回答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1006
1008
水平气压梯度力特点: 101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等压线疏密
还有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A
B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3.(2018·太原诊断)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
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
气在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
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台风、焚风
地貌
气候
风
自然地理环境
天气
的
影
人类生产生活
洋流
响
生物
风灾与风能 城市规划
热力环流PPT ppt课件

甲
地
面
气压高
以上四点的气压比较: 甲>乙>丙>丁 结论1:海拔越低气压越大,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热力环流PPT
2、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高压低压 是对于同一高度而言);
同一高度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C
B
地
D
A
面
热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热力环流PPT
四、热岛环流的影响:
(1)对城市污染物的影响: 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 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 下沉。但若郊区也有建有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染气体 随环流流回城市,加大城市的污染。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热力环流PPT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
(hPa) 1010 1020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热力环流PPT
(hPa) 1010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 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 垂直高度上:热上升,冷下降;
高•压B
C 低压近地面气压情况与高空相反
低•压
(如:A低压,B高压)
•A
D 高压 近地面气压值永远大于高空
• 受热
冷却
(如:A>B;D>C)
• 同一水平面上:高压流低压
• 等压面高度: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热力环流PPT
1、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正好相反。 2、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3、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总是先垂直后水平的。 4、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 5、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高原 则”:等压面凸起就是高气压区,下凹是低气压区。
热力环流ppt课件.ppt

1008hpa
1010hpa
地面
A
密 度 减 小
气
B
C
压
降
低
图2.3 热力环流的形成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白
海风
天
海洋升温慢
海 (相对为冷源)
风
城市风
1、为什么城市的气温较周边地区高? 2、如果建个绿化带和一个有大气污染的工厂,该如何布局?
上升气流
郊区
冷
市区
热
郊区
冷
山谷风
白
天
增温快
谷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风 增温慢 (冷源)
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 齐校军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大地暖大气”
1.基本概念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时的等压面
空
气
高空
越
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04hpa
薄
1006hpa
热力环流精品PPT课件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1.形成原因:_地__面__冷__热__不__均__。 2.形成过程
冷 热
下沉
气压 水平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低
高
冷
判断
PANDUAN
1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气压总是大于高空。 2 高压区是因为气温低空气收缩而形成。 3 低压区的等压面向下弯曲。
跟踪训练
(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右图所示为我国福建沿海地区 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 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正确。
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4.在图中画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 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 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高低空间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 热力环流 探究导引
和谐社会深入人心,“创建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 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
1.试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答案 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 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课件

A
B
C
A
B
C
谷风
山风
山谷风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请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思考:巴山地区产生夜 雨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夜间山谷降温慢,山坡降温快,冷气流沿山 坡滑向山谷,山谷暖气流被迫抬升,遇冷凝 结形成降雨。
各种“岛”效应
名称 热岛 效应
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 这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海陆风 请结合已学知识, 绘制海陆间大气环流模式图。
陆地:比热容较小 (热得快,冷得也快)
海陆风 请结合已学知识, 绘制海陆间大气环流模式图。
• 陆地增温快(热源) • 海洋增温慢(冷源)
高压
低压
海风
低压
高压
• 陆地降温快(冷源) • 海洋降温慢(热源)
城市风
卫星城或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C
B
上升气流
A
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在城市热岛效应之外 (在下沉距离之外)
海陆风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
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 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 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
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冷岛 效应
雨岛 效应
含义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气温
夏季绿洲、湖泊比 其毗邻地区气温低
城市降水比郊区降 水多
成因
影响或对策
城市人工建筑物热容量小,增温快; 增大城区绿地、水域面积;
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热量多;
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
绿地、水域面积小,调节功能弱
热力环流PPT获奖课件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旳概念
因为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旳空气环流, 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朴旳形式。
引起大气运动旳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 能旳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下纬度间旳 温度差别。
几种常用概念
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旳质量
海拔高
丁
丙
气压低
海拔低
乙
甲
地
面
气压高
以上四点旳气压比较: 甲>乙>丙>丁 结论1:海拔越低气压越大,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学画风向
1020 1018 1016
1014 北半球近地面
820 818 816
814
南半球高空
B A
低 C
北半球近地面
B A高
C 北半球近地面
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旳风向
1004 1002
A甲 1000
1006 1008
B
1010 乙
假如图中时间是黑夜, 则甲是 海洋,乙是陆地(陆地、海洋)
地转偏向力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风向平行 于等压线
(北半球高空)
风向与等 压线成一 夹角
(北半球近地面)
摩擦力
(与空气旳运动方向相反)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
(1)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压指向低压 (2)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左北右,只变化风向 (3)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变化风向,又变化风速
C
地
D
面
B A
3、等压面
空间气压 相等旳各 点所构成 旳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旳概念
因为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旳空气环流, 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朴旳形式。
引起大气运动旳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 能旳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下纬度间旳 温度差别。
几种常用概念
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旳质量
海拔高
丁
丙
气压低
海拔低
乙
甲
地
面
气压高
以上四点旳气压比较: 甲>乙>丙>丁 结论1:海拔越低气压越大,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学画风向
1020 1018 1016
1014 北半球近地面
820 818 816
814
南半球高空
B A
低 C
北半球近地面
B A高
C 北半球近地面
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旳风向
1004 1002
A甲 1000
1006 1008
B
1010 乙
假如图中时间是黑夜, 则甲是 海洋,乙是陆地(陆地、海洋)
地转偏向力
(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
风向平行 于等压线
(北半球高空)
风向与等 压线成一 夹角
(北半球近地面)
摩擦力
(与空气旳运动方向相反)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
(1)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压指向低压 (2)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左北右,只变化风向 (3)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变化风向,又变化风速
C
地
D
面
B A
3、等压面
空间气压 相等旳各 点所构成 旳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热力环流PPT课件

03
南半球向左偏转
1
北半球向右偏转
2
0°
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增 温
动画演示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
根本
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
→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
直接
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收看!
演讲人姓名
山风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气温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的高温的城市区域,这种现象就称为﹋(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南半球向左偏转
1
北半球向右偏转
2
0°
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增 温
动画演示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
根本
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
→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
直接
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收看!
演讲人姓名
山风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气温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的高温的城市区域,这种现象就称为﹋(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