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复习题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选择题)第一套选择题1.Internet中发送邮件协议是(B)。

A、FTP B、SMTP C、HTTP D、POP32.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

A、协议B、介质C、服务D、网络操作系统3.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后,表示层和应用层D、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4.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 l层的关系是 A 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5.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组成系统。

()D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7.调制解调器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调制解调器是(D)A.基带B.宽带C.高频D.音频8.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是(A)的功能。

A、传输层B、网络层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 9.一个C类地址,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为(B)。

A、64516B、254C、64518 D、25610.能够使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是下列那种协议的功能。

(C)A、IPB、HTTPC、ICMPD、TCP 11.下列设备中,可隔绝广播风暴的是(B)。

A、交换器B、网桥C、MODEMD、路由器12.关于数据交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线路交换面向连接;B、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具有更好的网络响应速度;C、报文交换无存储转发过程;D、分组交换有存储转发过程。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复习题(1)带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复习题(1)带答案

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ARPANET)2.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m/1028,数据的传播时延为C.0.005s3. 香农公式可以近似求得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如果S/N=15,信道的带宽W为3kHZ,那么该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为( C.12kb/s )。

4.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B.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B.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受结点所在的物理位置限制C. 采用虚拟网络技术,网络中的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必须在同一网段上D. 全错6. 一个VLAN可以看作是一个(B、广播域C、管理域)BC???7. CSMA/CD是IEEE802.3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于(D. 以太网)8.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 2倍)9. IP地址为172.16. 101.2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该IP地址中,子网号共占用了( )位。

A.6B.8C.16D.2410. 以下(B、200.56.1.105 )IP地址属于C类地址11. 下面IP属于D类地址的是(C 224.0.0.2 )12.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13. IP地址:192.168.2.16,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则最多可以划分出( )个子网。

(允许全0全1的子网号)。

A. 14B. 15C. 16D. 1814. 划分子网时,如果每个子网所能容纳的计算机大于60台,最合适的子网掩码为( )。

A. 255.255.255.192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24D. 255.255.255.24015. 在TCP/IP协议集中,ICMP协议工作在(C.网络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提供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括号中)1.Commodore公司于1985年在世界上推出的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C )。

A、MacintoshB、DVIC、AmigaD、CD-I2.下列哪些不是多媒体系统的核心软件( C )。

A、A VSSB、A VKC、DOSD、AmigaVision3.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D )。

A、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B、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C、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D、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4.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C )。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5.某音频信号的采样率为44.1 kHz,每个样值的比特数是8位,则每秒存储数字音频信号的字节数是( C )。

A.344.531k B.43.066k C.44.1k D.352.8k6.彩色可用( A)来描述。

A.亮度,饱和度,色调B.亮度,饱和度,颜色C.亮度,对比度,颜色D.亮度,色调,对比度7.在全电视信号中,把(A)的前沿作为一场的起点。

A.奇数场同步信号B.开始场信号C.偶数场同步信号D.场同步基准信号8.下列数字视频中哪个质量最好(C )。

A.240×180分辨率、24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B.320×240分辨率、30位真彩色、25帧/秒的帧率C.320×240分辨率、30位真彩色、30帧/秒的帧率D.640×480分辨率、16位真彩色、15帧/秒的帧率9.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512×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D )。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汇总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汇总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汇总多媒体技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多媒体技术将各类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中在一起B.“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C.多媒体技术就是能用来观看的数字电影的技术D.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开发出一个多学科的崭新领域2.下面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中,可实现动画。

A.WMF格式 B.GIF格式C.BMP格式 D.JPG格式3.下面的多媒体软件工具,由Windows自带的是。

A.Media:Player B.GoldWaveC.Winamp D.RealPlayer4.下面功能中不属于MPC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A.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确实图形B.实现三维动画C.能够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像D.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5.下面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电子出版物存储容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B.电子出版物能够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与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储存D.电子出版物检索快6.下面4个工具中属于多媒体制作软件工具。

A.Photoshop B.FirworksC.PhotoDraw D.Authorware7.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不是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A.视频音频信号的共享B.多媒体数据压编码与解码技术C.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与特技D.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8.数字音频采样与量化过程所用的要紧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B.数字解码器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9.下面设备中不是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

A.数码照相机 B.彩色扫描仪C.条码读写器 D.彩色摄像机l0.下面硬件设备中,不是多媒体硬件系统务必包含的设备。

A.计算机最基本的硬件设备 B.CD.ROMC.音频输入、输出与处理设备 D.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11.不是MPC对音频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精华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精华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

A. 语法B. 语义C. 时序(同步)D. 字符2.局域网的简称为()。

A. LANB. WANC. CAND. MAN3.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4.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划分()个层次(A)1 (B)3 (C)5 (D)75.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6.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7. 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一般采用()。

A. 中继器B. 交换机C. 路由器D. 网关8.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

A. 可靠服务B.有确认的服务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D. 以上都不对9.把两个报文发往同一目的地时,先发的报文()(A)先到(B)后到(C)不一定先到(D)同时到达10.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A.比特B.字节C.帧D.分组11.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12. 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输的信息单位称为(),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

A. 接口数据单元B. 服务数据单元C. 协议数据单元D. 交互数据单元13.()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A)网络(B)服务(C)协议(D)实体14.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A.X.25 B.TCP/IP C.ICMP D.UDP15.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C.有线电视网 D.卫星通信网16. 下列属于Internet服务的是()。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标题:《计算机网络》复习练习题(每章一套,共9套)第1章概述习题一一、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

A. 语法B. 语义C. 时序D. 字符2. 一座大楼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PANB. LANC. MAND.WAN3.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4. 完成服务点寻址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5.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6.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 链路层服务和互连网层服务B. 互连网层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 传输层服务和互连网层层服务7. 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一般采用()。

A. 中继器B. 交换机C. 路由器D. 网关8.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A. 可靠服务B.有确认的服务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D. 以上都不对9. ATM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优点。

A. 电路交换B. 报文交换C. 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D.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10.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A.比特B.字节C.帧D.分组11.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12. 在ISO的OSI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1);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2)。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输;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 A.1、2、3层B.2、3、4层C. 3、4、5层D. 4、5、6层(2)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会话层D. 传输层(3)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4) A. 主机之间B. 网络之间C. 数据链路之间D. 物理链路之间(5)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3.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1)。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习题集一、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技术的产物;A.通信技术 B.电子技术 C.工业技术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___ 。

A. 结构关系B. 主从关系C. 接口关系D. 层次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 _______ 。

A. Internet技术B. 接入网技术C. 局域网技术D. 分组交换技术1.B2.D3.A4.A5.B二、选择1.在OSI参考模型中,在网络层之上的是 _______ 。

A. 物理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传输层2.在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_______ 。

A. 帧B. 报文C. 分组D. 比特序列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_______ 。

A. 主机-网络层B. 互联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4.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 _______ 协议。

A. 主机-网络层B. 互联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1.D2.A3.B4.C三、简答题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计算机网络凡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也是不同的。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2、一个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的微机进行连网,这个网络属于()A、WANB、LANC、MAND、GAN3、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由相互()的多个计算机构成。

A、通信B、独立C、连接D、分离5、下列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A、ICMPB、SNMPC、TelnetD、FTP6、航空和航海中的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采用的是()通信方式。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自动7、信道带宽的单位是()A、字节每秒B、位每秒C、兆位每毫秒D、厘米8、TCP的含义是()A、域名B、网际协议C、传输控制协议D、超文本传输协议9、ATM的信元长度是()A、50BB、48BC、53BD、35B10、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A、终端B、用户C、工作站D、服务器11、局域网的特点不包括()A、地理范围分布较小B、数据传输率较低C、误码率较低D、协议简单12、利用双绞线连网的网卡采用的接口是()A、AUIB、BNCC、RJ-45D、SC13、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4、网络层的互连设备是()A、网桥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15、光纤通信系统是以()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A、微波B、电流C、红外线D、光波16、每个网卡拥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位的二进制数。

A、36B、48C、32D、1617、/news/default.html,此URL地址省略了()部分内容。

A、协议B、主机名C、文件路径D、端口号18、B类地址中用()位来标识网络中的主机。

A、8B、14C、16D、2419、E-mail地址的格式为()A、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B、@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C、用户名邮件主机域名@D、邮件主机域名@用户名20、下列()不是顶级域名。

A、netB、eduC、orgD、html21、计算机进行互连的目的是实现连网中计算机系统的()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C、数据共享D、资源共享22、在对计算机网络分类时,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划分是以()为标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 )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A.通信B.电话C.Intemet D.卫星
4.网络软件包括( )、网络服务器软件、客户端软件。

A.Windows B.UNIX C.网络操作系统D.通信控制软件
5.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实现( )和信息交流。

A.资源共享B.远程通信C.网页浏览D.文件传输
6.计算机网络既可以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 )通信方式。

A.信号B.模拟C.基带D.卫星
7.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称为网络( )。

A,合同B.协议C.规范D.文本
8.网络信号的传输方式有( )和点对多点两种通信方式。

A.点对点B.端对端C.PC对PC D.ISP对ISP
9.点对多点网络往往采用( )工作方式。

A.无线电B.广播c.单播D.端对端
10.广播式网络有3种信号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和( )。

A.无线电B.广播C.组播D.端对端
11.( )拓扑结构由一个中央节点和若干从节点组成。

A.总线型B.星型C.环型D.网状
12.IEEE将网络划分为LAN、MAN和( )。

A.PSTN B.ADSI C.WAN D.A TM
13.OSI/RM的中文含义是( )。

A.网络通信协议B.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C.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D.公共数据通信网
14.网络协议分层方法及其协议层与层之间接口的集合称为网络( )。

A.服务B.通信C.关系D.体系结构
16.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 )位的IP地址。

A.4 B.16 C.32 D.64
17.IPv6将IP地址增大到了( )位。

A.32 B.64 C.128 D.256
18.局域网中每一台计算机的网卡上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 )地址。

A.MAC B.IP C.计算机D.网络
20.集线器属于( )层网络互连设备,它是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

A.物理B.链路C.网络D.会话
21.交换机属于( )层互连设备,它是一种多端口的网桥设备。

A.物理B.链路C.网络D.会话
23.衡量网络上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记为( )。

A.bit/s B.OSI C.Modem D.TCP/IP
24.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 )和光纤。

A.电话线B.双绞线C.公共数据网D.通信卫星
25.以太网100Base-T代表的含义是( )。

A.100Mbit/s基带传输的粗缆以太网B.100Mbit/s基带传输的双绞线以太网
C.100Mbit/s基带传输的细缆以太网D.100Mbit/s频带传输的双绞线以太网
27.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分为( )层。

A.3 B.4 C.6 D.7
28.组建以太网时,通常都是用双绞线把若干台计算机连到一个“中心”的设备上,这个“中心”的设备可能是( )。

A.网络适配器B.服务器C.交换机D.总线
29.路由选择是OSI/RM中( )层的主要功能。

A.物理B.数据链路C.网络D.传输
30.TCP/IP的传输层主要由TCP和( )两个协议组成。

A.UDP B. Ethernet C. IEEE 802.3 D. DNS
Internet
一、选择题
1.Intemet的中文译名为( ) 。

A.因特网B.万维网C.互联网D.广域网
4.1990年12月3日,中国的( )域名申请得到了批准。

A..CN B..COM C..EDU D..NET
5.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建立了64kbit/s的( )连接。

A.X.25 B.PSTN C.ADSL D. TCP/IP
6.到2005年底中国因特网用户达到( )。

A.5 000万B.8 000万C.1亿D.大于1.2亿
7.目前中国计算机因特网已形成( )网、大区网和省市网的三层体系结构。

A.电话B.骨干C.计算机D.接入
8.( )是由中国电信经营管理,向全国公众开放的中国公用因特网。

A.ChinaNet B.CERNET C.CNCNET D.DDN
9.ChinaNet在北京、上海、( )开设了3个国际出口局。

A.西安B.沈阳C.广州D.深圳
11.UNINet是中国( )公司管理下的一个全国性互连骨干网。

A.移动B.电信C.长城D.联通
12.(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持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计算机互连网络。

A.CERNet B.CNCNet C.ChinaNet D.Internet
13.CERNet已建成由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在内的( )级层次结构网络。

A.3 B.4 C.5 D.大于5
14.到2006年,CERNet骨干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 )bit/s。

A.100M B.1G C.10G D.100G
15.CERNet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纯( )网络。

A.IP B.IPv6 C.教育D.科研
18.城域网( )层的功能是为不同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因特网接入方案,而且在必要
时进行用户流量控制。

A.接入B.汇聚C.核心D.骨干
20.提供用户宽带接入的技术方案有:( ) 、Ethernet、HFC等。

A.PSTN B.ISDN C.X.25 D.ADSL
22.目前普遍使用的IP地址长度是( )个字节。

A.4 B.32 C.64 D.128
23.IP地址分为( )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A.子网B.网络C.A类D.C类
24.IP地址分为( )类。

(A、B、C …)
A.3 B.4 C.5 D.大于5
25.以下地址中( )为私网地址。

A.192.168.10.1 B.190.168.0.0 C.255.255.255.0 D.168.192.1.1 27.( )用来确定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位置,它采用统一的地址格式。

A.IP地址B.URL C.MAC地址D.HTTP
28.( )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间如何传送所要求的文件的协议。

A.HTTP B.HTML C.FTP D.URL
29.( )是因特网上使用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A.HTTP B.HTML C.FTP D.URL
31.即时通信软件主要有我国腾讯公司的( ) 和美国Microsoft公司的MSN。

A.QQ B.Word C.IE D.Outlook
32.( )是一种专门用于定位和访问Web网页信息,获取用户希望得到的资源的导航工具。

A.IE B.QQ C.MSN D.搜索引擎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一片直径为5英寸的CD-ROM光盘上,可以存储( )MB的数据。

A.128 B.256 C.650 D.1024
2.( )性是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

A.兼容B.安全C.交互D.可靠
3.语音和视频信号对( )性要求严格,不容许出现任何延迟。

A.实时B.压缩C.可靠D.安全
5.多媒体文件包含文件头和( )两大部分。

A.声音B.图像C.视频D.数据
6.数据( )是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A.交互性B.压缩C.格式D.可靠性
8.目前通用的压缩编码国际标准主要有( )和MPEG。

A.JPEG B.A VI C.MP3 D.DVD
9.MPEG是一个( )压缩标准。

A.视频B.音频C.视频和音频D.电视节目
10.( )在播放前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

A.流媒体B.静态媒体C.多媒体D.视频媒体
12.( )图形的尺寸可以任意变化而不会损失图形的质量。

A.矢量B.点阵C.JPG D.GIF
14.灰度图像中亮度表示范围有0~( )个灰度等级。

A.128 B.255 C.1024 D.160万
15.图像印刷分辨率单位一般用( )表示。

A.KB B.像素C.dpi D.bit/s
16.GIF文件的最大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 )种色彩,因此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大图像文件。

A.128 B.256 C.512 D.160万
17.截取模拟信号振幅值的过程称为( )。

A.采样B.量化C.压缩D.编码
21.( )制式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A.PAL B.DVD C.MP4 D.NTSC
23.数据压缩技术利用了数据的( )性,来减少图像、声音和视频中的数据量。

A.冗余B.可靠C.压缩D.安全
24.MPEG-1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 )视频节目。

A.VCD B.DVD C.HDTV D.P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