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职中国旅游地理(主编叶晓梅重庆大学版)课件:第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

华北地区
北京市
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著 名景点,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中
心。
天津市
以海河景观和意式建筑为特色 ,还有古文化街等景点。
河北省
拥有避暑山庄、白洋淀、北戴 河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山西省
以平遥古城、五台山等著名景 点为代表。
华东地区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现代与历史文化景 点。
创新发展
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产业的 竞争力和吸引力。
05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旅游地理学研究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旅游地理环境的深入了解,为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分析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理学研究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
通过普及旅游地理知识,增强国民对祖国自然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水平。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 第二章
目 录
•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01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形类型多样
盆地与平原分布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 、盆地、平原和丘陵等,为旅游资源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景观。
综合评价
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全面评估旅游资源的综合 价值和开发潜力。
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与建议
保护优先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资源的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市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 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策划。
区域整合
《中国旅游地理》完整版课件全体ppt教程中职教材共117页PPT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中国旅游地理》完整版课件全体ppt教 程中职教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旅 游 地 理
C 复合 旅游 资源 景系
国家风景名胜区
国家公园景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3、景型(共123个景型)
旅 游 地 理
★ 地景类
(1)地质现象景型 (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 (4)丹霞景型 (5)雅丹景型 (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 (7)洞穴景型 (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 (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 (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 (11)土林/沙林景型 (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 (13)探险山地景型 (14)探险/徒步旅游地 (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旅 游 地 理
1、有利于科学保护; 2、有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 游 地 理
这里我们仅从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 特性两个方面考虑.就旅游资源的成因来 看,有自然赋存、人工创造、自然与人工 结合三种情况,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与之对应,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 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 资源和复合旅游资源三个并列的景系。每 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每个景 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景型。
旅 游 地 理
中云 科南 院滇 专池 家治 陈污 英费 鸿用 为已 治达 滇 40 不多 幸亿 殉元 职人 。民 币 。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四: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清洁地面的污染
旅 游 地 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 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调查还 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 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中国旅游地理(中职)

中国旅游地理周红军2013.9中国旅游标志(1983年)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熟悉中国的疆域;2、熟悉中国行政区划;3、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学习内容;4、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1、中国行政区划2、旅游地理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课时安排:4学时第一节中国行政区划一、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1、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2、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乡(镇)•民族区域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同学们所在的省、县、乡各是哪里?3、特别行政区(2个):一国两制香港:原英占1997、7、1澳门:原葡萄牙占1999、12、20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部分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歌两湖广宁重河山五江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湾福吉安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写出下列三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N0.1 吉林省、河北省、安徽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N0. 2 甘肃省、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N0.3 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船出长江口上海,宝地贵州,碧波万顷青海,银河渡口天津,双喜临门重庆拼图游戏第二节中国的疆域及特点一、中国的疆域•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向西北绵延至亚洲大陆内部。
•中国的陆地疆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南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纵跨约5500千米,从南到北分布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6个温度带。
•我国的最北端:漠河•我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二、特征(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多样,但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征。
1、显著的季风特色:冬冷夏热,冬干夏雨。
2、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3、多样的气候类型。
(二)中国的地貌山地: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形。
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地貌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1、2 3 节 周 第 课次 课时安排4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熟悉我国地形特点 ,了解 地形差异和开发现状及前景。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开发现状及前景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复杂多样 (一) 我国地形特点 (二) 主要地形区 二、地形差异大 三、开发现状及前景 (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 (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 (三)开发前景广阔讲授为主,多媒 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一、我国地貌特点是什么?对旅游有何影响?小结:此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中国地理基础,所以要督促学生复习中学的内容,更要强调学生建立空间 概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3 3、4 节 周 第 课次 课时安排5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 花岗岩地貌 二、岩溶地貌. 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花岗岩地貌概念,了解其分布、成因、特点;掌握岩溶地貌成因及类 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 成因 2、 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 桂林山水 2、 路南石林 3、 主要溶洞.讲授为主, 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小结:结合图片直观教学对于掌握各种地貌特点很有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授课题目: 三、熔岩地貌 七、其他地貌简介 第 节 4 周 第 1、2 课次 课时安排 五、流纹岩地貌62 学时 六、丹霞地貌理论课四、海岸地貌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熟悉其分布,掌握海岸地貌分类,了解分布,熟悉流纹岩地 貌、丹霞地貌成因与分布,了解其他地貌。
2019-2020年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分论》表格式教案

3、八大旅游区的地域范围和旅游环境特征。
小结:
小结:论部分的学习,是教材的又一主体部分,从各大旅游区的旅游环境特征,到各省的主要游览区、点,限于课时,此部分要求学生以教材为主进行自学,不仅加深学生对总论部分的掌握理解,同时对学生的即景导游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17周第3、4节
课次
26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中国旅游地理分论
第二节:分区地理自学检测
教学目的、要求:采取讲授、提问等方式,对分区旅游资源进行教学,检验学生对总论部分的学习和对分论部分的自学情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京津冀旅游区、东北旅游区、黄河中下游旅游区、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教学难点: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节:分区地理自学检测及复习
一、京津冀旅游区
二、东北旅游区
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四、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五、东南沿海旅游区
六、西南旅游区
七、青藏旅游区
八、西北旅游区
作业和思考题:
1、各旅游区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分布及特点。
小结:
小结:此课既是对分区自学情况的检验,也是对总论部分的复习,完成之后要进行期末的随堂考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八大旅游区的地域范围和旅游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旅游区划的概念、意义、原则和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三部分:中国旅游地理分论
第一节:关于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划的概念和意义
二、旅游区划的原则、方法
三、旅游区划的代表性观点
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园林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12 2节 周 第 1、 课次 课时安排18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 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中国园林特点,熟悉发展简史、成就,掌握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了解按性质分 类,了解主要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园林特点,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
教学难点:发展简史。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简史 二、特点 (一)崇尚自然(二)追求三境(三)构景手法多样 三、成就 (一)数量多,分布广(二)集各种艺术之大成(三)是世界园林 三大流派之一(四)是中国文化四绝之一 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 一、按性质分类 (一)皇家园林(二)私家园林(三)宗教园林 二、按风格分类 (一)北方园林(二)江南园林(三)岭南园林(四)少数民族园 林 三、分布 (一)经济发达地区(二)历代都城及大都市讲授 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 1、简述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如何? 3、 如何对园林进行分类?各类有何特点? 4、 东西方园林有何明显差异?小结:既要注重东西文化的对比,也要讲清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的对比。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13 2节 周 第 1、 课次 课时安排19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 一、北方园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北方园林中的颐和园、避暑山庄,了解中国四大名园。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颐和园、避暑山庄 教学难点:颐和园构景手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 一、北方园林 (一) 颐和园 1、 修建历史 2、 主要建筑、构景手法、景点 (二) 避暑山庄 1、 修建历史 2、 主要建筑、景点 方法及手段讲授 讨论 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 1、 以颐和园为例,说说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观丰富多彩(如四大文明发祥地)。 • 2、江河与沿岸景观共同构成美丽风景,最适合观赏游览。 • 3、走廊式观光,景观富于变化,能够欣赏更多的与水景
有关的综合美。 • 4、适宜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三)其它地貌旅游资源
1、雅丹地貌(有陡峭的小丘)
在干旱地区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
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形态。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风蚀蘑菇
PPT文档演模板
•
风 蚀 垄 脊
•风蚀城堡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2、海岸地貌
A、海岸堆积地貌 a、砂砾质海岸地貌:昌黎金海岸、澳门黑沙踏浪
b、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独木成林 •珊瑚海岸(红、白、绿)
•海蚀洞
•B、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
PPT文档演模板
•海蚀崖 •海蚀蘑菇 •杭州湾以北多沙岸,以南多岩中岸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昌黎黄金海岸
PPT文档演模板
•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 (一)水体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 (二)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 • (三)水体能满足游客多种旅游参与需要 • (四)水体是周围环境的空调器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旅游地理第04章自然旅游资源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类别
PPT文档演模板
九 曲 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1 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 1)国土面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 2)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 3)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拥有量少 • 4)森林面积大,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 量少 • 1.5.2 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 1)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 (1)水资源
15
图1.2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9
图1.1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0
11
• 1)气候复杂多样 • 2)季风气候显著 • 1.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 1.4.1 我国的河流概况 • 1)外流区域及外流河 • (1)定义 •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 (2)主要外流河
12
• 2)内流河区域及内流河 • (1)定义 •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
4
• 1.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 1.1.3 中国的人口 • 1)人口基数大 • 2)人口分布不均 • 3)人口增长快 • 4)人口城镇化发展 • 1.1.4 中国的民族 • 1.2 中国的地形 • 1.2.1 地形的基本特征
5
•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3)山脉纵横交错,呈网络状分布 • 1.2.2 5种基本地形的分布及其特点 • 1)山地 • (1)山地的类型 • (2)山脉的定向性 • 2)高原 • 3)盆地
19
6
• 4)平原 • 5)丘陵 • 1.2.3 特殊地貌类型 • 1)黄土地貌 • 2)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 3)沙漠地貌 • 4)冰川地貌 • 5)火山地貌 • 1.3 中国的气候
7
8
• 1.3.1 气温和温度带 • 1)我国冬、夏气温 • (1)冬季气温的分布 • (2)夏季气温的分布 • 2)温度带 • 1.3.2 降水和干湿地区 • 1)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2)干湿地区 • 1.3.3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中国旅游地理
1
第1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本章导读】 • 本章简述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分6个小节介绍了中国
地理的基本情况,为旅游地理知识作了铺垫,起到打基础 的作用。 • 【关键词】 • 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 • 1.1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2ຫໍສະໝຸດ • 1.1.1 中国的疆域
3
• 1)地理位置 • 2)疆界
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 流河。 • (2)主要内流河 • 1.4.2 我国的湖泊概况 • 1)湖泊的数量及分布 • 湖泊是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
13
水量交换缓慢的水体,也是陆地上最大的水体。 • 2)五大湖区及其特点 • (1)东部平原湖区 • (2)东北平原湖区 • (3)云贵高原湖区 • (4)蒙新湖区 • (5)青藏高原湖区 • 1.5 中国的自然资源
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 1.6.3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
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 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 • 1)公路运输
18
• 2)铁路运输 • 3)水路运输 • 4)海洋运输 • 5)航空运输
16
• (2)水能资源 • 2)土地资源 • 3)矿产资源 • 4)森林资源 • 5)海洋资源 • 1.6 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 1.6.1 我国的农业 • 农业是指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7
• 1.6.2 我国的工业 •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