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研究分析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研究分析

2017年5月下半月刊一、湿地旅游资源分析研究(一)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概述湿地是一种过渡生态系统,具有兼具水生系统与陆地系统的特点。

根据其效用定义:湿地是能抵御与调节洪水,控制污染、降解污染物;为人类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源的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野生动植物最重要的栖息地。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此外,国内学者程占红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在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社区整体完整性及其稳步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工程的事实和环境教育,最终实现人地和谐美的一种旅游形式。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能够促使人类与环境共赢,是一种基于人类生存地保护的旅游活动。

而湿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生态旅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它们既为总和与分支的关系,又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湿地生态旅游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通过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从而保护湿地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二)旅游资源内容与评价方法旅游资源可定义为: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由此可知,旅游资源应根据旅游者需求导向,被合理开发成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有意愿在旅游地进行旅游活动的吸引物。

本文采用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法对海珠湿地进行评价。

因“三三六”评价法能分析旅游资源内部及外部条件从而客观的体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为研究者指明旅游资源开发时所存在问题的方向,从而依此判断:湿地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欠缺的部分能否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得以实现。

故笔者将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提出的“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对海珠湿地进行评价分析。

二、海珠湿地旅游资源评价(一)三大价值海珠湿地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其历史文化价值相对薄弱。

艺术观赏价值:海珠湿地可观赏的物种丰富,不同季节可观赏的动植物不同,给人以自然艺术视觉冲击,也因此带来极大的旅游吸引力。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能看到什么野生动物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能看到什么野生动物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能看到什么野生动物广州海珠湿地公园,这片城市中的绿洲,不仅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在这里,我们可以邂逅各种各样有趣的野生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首先,当你漫步在海珠湿地公园的小径上,很有可能会看到一群群活泼可爱的鸟类。

其中,最常见的要数白鹭了。

白鹭那修长的身姿和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它们时而优雅地在水面上踱步,时而振翅高飞,展现出优美的姿态。

还有黑水鸡,它们全身乌黑,只有嘴部和额甲呈鲜艳的红色。

黑水鸡善于游泳和潜水,常常在池塘边的草丛中穿梭觅食。

除了白鹭和黑水鸡,这里也是翠鸟的栖息地之一。

翠鸟有着鲜艳的羽毛,蓝色、绿色和橙色相互交织,十分美丽。

它们动作敏捷,常常站在枝头,突然俯冲向水面,用尖锐的喙捕捉小鱼。

此外,八哥也是常客,它们黑色的羽毛和黄色的喙十分独特,叫声清脆悦耳,给公园增添了不少生机。

在海珠湿地公园的水域中,鱼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草鱼等。

鲫鱼身形小巧,游动灵活;鲤鱼则体型较大,身上的鳞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草鱼则以其吃草的习性而得名。

这些鱼类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水下世界。

如果你足够幸运,还可能会看到一些两栖动物。

比如青蛙,在春夏季节,它们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蟾蜍也是这里的居民之一,虽然它们的外表不如青蛙那般可爱,但同样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爬行类动物中,蛇也时有出现。

不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大多数蛇类都是无毒的,而且它们一般会避开人类活动的区域。

常见的有草蛇、水蛇等,它们在草丛和水边寻找食物,默默地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着力量。

昆虫世界更是丰富多彩。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色彩斑斓的凤蝶、小巧玲珑的粉蝶等。

蜜蜂忙碌地穿梭在花朵之间,采集着花粉,为植物的传粉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有蜻蜓,它们在空中盘旋,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海珠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们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繁衍生息,得益于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水生生物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水生生物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水生生物保护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水生生物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水生生物的保护状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水生生物的物种组成、分布范围以及濒危状况,为进一步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本次调查以水体为单位,共选择了10个样点进行野外调查。

调查方法包括水样采集、水生生物取样和捕捉、物种鉴定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三、调查结果1. 物种组成在所选样点中,共鉴定出水生生物物种400余种。

其中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各类水生生物。

物种组成丰富,显示出较好的生态平衡。

2. 分布范围通过调查发现,水生生物在各个样点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布。

一些物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而另一些物种分布有限,面临严重的威胁。

3. 濒危状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水生生物物种濒危且数量持续减少。

其中,特定物种的气候适应性减弱,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物种数量锐减。

我们在调查报告中列出了濒危物种清单,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四、保护建议1. 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针对当前水生生物保护情况,我们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于水生生物的监管力度,并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与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2. 加大保护与恢复力度针对濒危物种,我们建议加大保护和恢复力度,包括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修复生态环境、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计划等。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我们提倡加强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宣传以及加强科普力度,提高公众对于水生生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推动社会共同参与水生生物保护活动。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当前水生生物的保护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保护水生生物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能够有效保护水生生物,确保水生生物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为地球生态的平衡作出贡献。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旨在提供关于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概述我们所进行的湿地调研工作,并重点介绍湿地资源现状、湿地生态功能、湿地保护和管理、湿地利用和湿地生态修复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湿地资源现状1. 湿地的定义和分类2. 湿地的分布与面积3. 主要湿地类型的特征和现状4. 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状5. 湿地资源的威胁和保护现状二、湿地生态功能1. 湿地的水文功能2.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3. 湿地对气候调节的作用4.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5. 湿地对灾害防护的重要性三、湿地保护和管理1. 国内外湿地保护政策与法规2. 湿地保护的机构和管理者3. 湿地保护的措施和技术手段4. 湿地保护规划与管理策略5. 湿地保护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四、湿地利用1. 湿地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2. 湿地旅游开发与管理3.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 湿地农业与养殖5. 湿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五、湿地生态修复1. 湿地生态退化与修复的原因2.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3.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分析4. 湿地生态修复的效果与评估5. 湿地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总结:综上所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和挑战,包括湿地退化、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我们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湿地生态修复,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湿地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滨水地带自生植物调查分析

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滨水地带自生植物调查分析

广州海珠湿地一期滨水地带自生植物调查分析Analysis of Spontaneous Plants in the Waterfront of Haizhu Wetland,Guangzhou 摘要:选择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期的滨水地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20个10m×10m的样方进行调研,记录自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与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自生植物124种,隶属60科118属,主要集中于禾本科和菊科,以乡土种为主,多年生草本占大多数;自生植物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在低养护的情况下自然生长繁殖,如苎麻、黄鹌菜、华南鳞盖蕨等,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海珠湿地;自生植物;园林植物应用Abstract:The Guangzhou Haiz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Phase I, a relatively extensively managed waterfront area,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20 samples of 10 m × 10 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the sample method for investigation, and the grow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ntaneous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also discuss its influenc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Landscape plant applic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124 species of autophyte are recorded in the survey area, belonging to 118 genera of 60 familie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poaceae and asteraceae, mainly native species, with perennial herbs accounting for most of them. The spontaneous plants in the city have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can grow and reproduce naturally under low con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for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uch as Boehmeria nivea, Youngia japonica, Microlepia hancei and so on.Key words: Haizhu Wetland; Spontaneous Plant; Landscape plant application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当前的城市公园建设中,存在外来引入植物多,景观同质化,养护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海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海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从海珠湿地的整体区位图,湿地总面积达到 1100 hm2,中间的是广
海珠湿地图
பைடு நூலகம்
131 HUANJINGYUFAZHAN

环境与发展
JIANCEYUFENXI
州中轴线,右下方蓝色框区域是海珠湿地的范围,湿地位于中轴线的南
段,距离地标广州塔只有 3km,是一个被城市繁华所包围的城央湿地。
湿地内部依然保留了自然河涌的构型,也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
海珠湿地地理位置位于 113°18′40″~113°21′50″E,23°02′58″~23°04′
53″N。 它 位 于 北 回 归 线 以 南, 光 热 资 源 充 足, 年 平 均 日 照 时 数 超 过 1500h, 年平均气温 21.4~22.0℃ , 年内 7 月气温最高,平均为 28.7℃ ,1 月 最低,为 14.0℃,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 西北部人口稠密区比东 南部果林区气温高,年平均降水量达 1784mm,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 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每年 4 月至 9 月底为雨季,集中全年降水量 80% 以上,10 月至次年 3 月干燥,雨量一般少于降水量 20%。夏季多东南风, 冬季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 2.0m/s;年平均相对湿度 75%;无霜期大于 340d[2]。
海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监测与分析
黎珊珊
(广州市海珠区环境监测站,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全国罕有的特大城市中央湿地及城市内湖湿地与果林镶嵌交汇的复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岭 南水乡和果基鱼塘农业特色。通过对海珠湿地的水、声、大气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为海珠湿地综合整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海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2-0131-03 DOI:10.16647/15-1369/X.2018.02.073

水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水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水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现状调研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当前,水电事业蓬勃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兴建水电工程,一些河流被三番五次地筑坝阻截,使这些河流原本属性发生巨大变化,截断了鱼类传统的繁殖、索饵、越冬洄游通道,鱼类产卵场所被淹没或完全消失,从而破坏了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环境,造成河里的鱼类品种、数量锐减。

忽视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肆意开发,不仅破坏了水体中的生物资源,也给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渔业种质资源研究开发带来永久的损失。

因此,如何在发展水电事业的同时搞好渔业资源保护,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水资源及水生生物保护现状林区属亚热带至温带的过渡地段,温湿多雨,水资源充足,的大气降水是水资源良好的补给条件,境内无客水通过。

全区有大小河流317条,其中5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4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一条。

全区有四大水系。

渔业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依据《志》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谱》中记载,有野生鱼类35种,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有大鲵(娃娃鱼)等;省级保护的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有黄斑小鲵、齐口裂腹鱼(洋鱼)、多鳞铲颌鱼(钱鱼)、龙口似原吸鳅、后平鳅等;其中龙口似原吸鳅是特有鱼种,将濒临灭绝。

白甲鱼已列入《中国濒危鱼类名录》,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为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年林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强野生渔业资源保护的通告》,将境内的河流域、流域、河流域、河流域、流域划定为禁渔区,实行禁渔期制度管理。

二、水电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的矛盾凸现现有四条主要河流,已建和在建电站87座,总装机量15万千瓦,拟建电站5座,总装机量13.58万千瓦,其中最大的装机量为3.3万千瓦,最小的仅仅40千瓦,小水电开发建设不同程度的破坏了生态。

珠海湿地公园湿生植物调查报告

珠海湿地公园湿生植物调查报告

珠海湿地公园湿生植物调查报告如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建设与城市绿化。

各国政府逐渐开始寻求与探索不同的途径来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给人类提供合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城市湿地作为其中一种形式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湿地公园数量正在飞速递增。

而国内的湿地公园建设,正在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蓬勃发展。

湿地公园不仅仅具有普通公园的景观特性,还具备一定的生态特性和科普性,这一切都离不开植物景观的营造。

植物作为湿地公园最主要的造景元素之一,既能丰富景观,又可以改善生态结构和生物群落。

水生植物是湿地植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同时可以调节小气候、净化水质和构造和谐的生物群落。

所以,对湿地内水生植物进行调查和配置评价对湿地的规划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以下简称海珠湿地),对海珠湿地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应用频度、物候期、观赏特性进行调查,并就其水生植物配置现状进行探讨研究,为海珠湿地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本人对海珠湿地(包括海珠湖、海珠湿地一期及二期)内的水生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如下:海珠湿地内的湖泊、天然河道以及主要沟渠中共有水生植物78种,共39科,其中漂浮植物有3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总量的3.8%;沉水植物有2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总量的2.6%;浮叶植物4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总量的5.1%;挺水植物42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的53.8%,湿生植物23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的29.5%;淡水红树植物4种,占海珠湿地内水生植物的5.2%。

其中,以千屈菜、灯心草、水蓼、海芋等为代表的乡土植物57种,以狐尾藻、凤眼莲等为代表的外来引进物种21种。

海珠湿地的水生植物中,挺水植物的种类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湿生植物。

在所有类型的水生植物中,禾本科、桃金娘科、天南星科、夹竹桃科的植物种类应用最多、分布最广泛,以芦苇、鸢尾、梭鱼草、水生美人蕉、再力花等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应用频度可达60%甚至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报告2015年 10月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 (1)1.1 情况介绍 (1)1.2调查背景 (2)第二章调查内容与方法 (3)2.1位点设置 (3)2.2调查时间、频率及采样方法 (4)2.3、调查项目与分析测试方法 (5)2.4、评价标准 (6)2.5评价方法及项目 (7)第三章调查结果 (9)3.1水质调查结果 (9)3.2沉积物调查结果 (13)3.3浮游植物调查结果 (17)3.4浮游动物调查结果 (25)3.5底栖动物调查结果 (29)3.6鱼类调查结果 (32)第四章结果分析与建议 (37)第一章基本概况1.1 情况介绍1.1.1 地理位置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东起珠江后航道,西至广州大道南,北起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包括海珠湖和万亩果园核心区两部分,占地总面积16500亩,是广州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是广州市城区重要的生态隔离带,被誉为广州的“绿心”。

海珠湿地区域内河网纵横交错,湿地资源丰富,包括石榴岗河、淋沙涌、后滘涌、土华涌、西江涌、龙潭涌等相关39条河涌,其中城市内湖湿地59.7公顷,河涌湿地214.6公顷,涌沟-半自然果林镶嵌复合式湿地202.3公顷,湿地率达54.8%,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域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

海珠湿地的保护建设为广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特别重要的生态保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1.1.2 水文特性海珠区内主要有三大水网系统,流经海珠湿地的主要有黄埔涌水系、赤沙滘水系和石榴岗河,都为感潮河涌,水流为双向流,各河涌出口均有水闸控制,内涌水位受水闸调控。

海珠湿地内主要河涌共有44条,总长度约75.453 km,较大的有石榴岗河、黄埔涌、赤沙涌、北山涌、土华涌等河涌。

海珠湿地受潮汐影响明显,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汐水主要由黄埔涌和石榴岗河流入。

其中黄埔涌与赤沙涌、北山涌和沙滘涌相连,组成了湿地北区水网体系;由石榴岗河进入的潮汐,经过西江涌、塘涌、土华涌、台涌、海珠湖组成湿地西区水网体系,并经杨湾涌、西碌涌再流入珠江。

1.1.3 气象特征海珠湿地所在的海珠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表现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小的特点。

气温年平均为21.47℃,整年无霜期338天。

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年降雨量在1700-2200mm之间。

得益于水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海珠湿地是岭南佳果的有名产区。

1.2调查背景水生生物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藻类作为水环境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更高营养级的生物产生影响。

浮游动物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贝类的重要饵料来源,此外,还有不少种类可以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浮游动物作为连接水生环境生产者和高级消费者的桥梁,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鱼类作为水体中的高级消费者,在维系河流物质与能量循环、水体自净、水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底栖动物作为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在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海珠湿地内的生物进行调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现状,为海珠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水源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准确掌握海珠湿地水生生物种类资源状况,科学利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开展湿地保护建设工作,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广州市海珠湿地科研宣传教育中心签署的《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协议,对海珠湿地范围内的海珠湖、石榴岗河、土华涌、龙潭涌、西江涌、塘涌、黄埔涌等七条主要水系开展水生生物本底资源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了解水质、底泥质量状况以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底栖生物等种类和数量。

第二章调查内容与方法2.1位点设置根据海珠湿地水域分布情况,在海珠湖、石榴岗河、土华涌、龙潭涌、西江涌、塘涌、黄埔涌等七条河涌水域设置10个采样站点(图1),经纬度见表1,对水质、底泥状况、浮游动植物、大型底栖动物及游泳动物(鱼类)进行跟踪采样调查。

图1 海珠湿地采样点分布图表1 海珠湿地采样点经纬度2.2调查时间、频率及采样方法2.2.1 调查时间及频率调查时间段为2014年10月-2015年8月,其中2014年10和2015年4月开展2次调查。

2.2.2 调查方法水质:YSI水质分析仪现场测定温度、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总固体含量、pH、盐度、电导率、溶解氧等。

其他项目采集表层水样加固定剂带回实验室。

沉积物:用不锈钢抓斗式采样器采集表层沉积物(0-20 cm)样品,采集好的沉积物样品装入聚乙烯密封袋中运回实验室,保存在-20℃的冰柜里,等待处理。

浮游植物:使用5L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体0.5 m深度处水样,从中取1000 mL加鲁哥氏液固定。

将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沉淀48 h后,采用虹吸的方法逐步浓缩到30 mL 左右,并添加少量甲醛保存。

鉴定时,先将样品混匀,取一定量混匀样品注入浮游植物计数框中,在奥林巴斯CX21生物显微镜下进行浮游植物的种类鉴定和计数。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样品使用25号和13号浮游生物网采集,采集后立即加入固定剂。

用浮游生物计数框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用采泥器采集,用套筛筛选,然后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带回实验室,随后参照分类学著作进行分类鉴定、个体计数和称重。

游泳动物(鱼类):使用围网,刺网等采集,带回实验室后统计数量,鉴定每个鱼类个体的种类,测定每尾鱼的体重和体长。

2.3、调查项目与分析测试方法2.3.1调查项目调查内容包括水质、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生生物三个部分。

1、水质调查项目包括:透明度、温度、盐度、ORP、PH、TDS、DO、电导率、总磷、总氮、磷酸盐、氨氮、硝酸盐、硅酸盐、叶绿素a、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

2、沉积物调查项目包括有机碳和有机质,铜、锌、铅、镉、镍、铬、砷和汞元素。

3、水生生物调查包括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4项,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浮游动植物种类及数量、鱼类种类及数量、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并且标明外来水生物种和本地物种的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

2.3.2分析测试方法样品主要分析方法见表2。

表2 样品主要分析方法2.4、评价标准1、水质指标中除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外,其它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

2、由于我国尚未对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沉积环境质量建立相关的标准。

本项目采用国际在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 SQG)比较法评价海珠湿地水域沉积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

该方法将各重金属的浓度与相应的生物毒性效应范围低值(Effect Range Low. ERL)或效应范围中值(Effect RangeMedium, ERM )比较,若数值高于ERM ,表明沉积物受到严重污染,不利于生物的毒性效应会频繁发生,潜在生态风险高;若低于ERL 值,表明沉积物未污染或轻度污染,基本无生物毒性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小;而介于ERL 和ERM 之间时,可能会产生不利生物效应,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SQG 中Cu 、Zn 、Pb 、Cd 、Cr 、As 、Hg 和Ni 的ERL (mg/kg )分别为34、150、46.7、1.2、81、8.2、0.15和20.9;ERM (mg/kg )分别为270、410、218、9.6、370、70、0.71和51.6。

3、水生生物调查方法依据SC/T 9102.3-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的方法进行。

4、鱼类鉴定主要依据《广东淡水鱼类志》等著作。

5、鱼类多样性评价:选取反映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表征鱼类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利用鱼类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 )评价海珠湖鱼类多样性。

计算公式如下:2()log ()s i i iH p p =-∑式中,H 是某群落多样性指数;s 是某群落中出现的所有物种数;pi 是样点中第i 种的个体比例。

2.5评价方法及项目2.5.1评价方法本监测数据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其数学表达式如下:j P n P 1= (1)∑==ni i jP P 1 (2)i i i S C P /-=(适用于除pH 、溶解氧以外指标的计算) (3))/()(---=i i i i i S S S C P (适用于pH 的计算) (4)i i i i i S C S C P /)/1(10+-⨯=(适用于实测值<标准值时溶解氧的计算) (5))/()(max max i i i S C C C P --=(适用于实测值>标准值时溶解氧的计算) (6)%100/⨯=j i i P P K (7)式中P —污染综和指数均值;j P —综合污染指数;Pi —单项污染指数;C —污染物实测浓度均值;Ci —污染物实测浓度值(pH 和溶解氧);i S —污染物评价标准;-i S —pH 评价标准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均值;i K —污染物分担率;n —参加评价的污染物项目数。

2.5.2评价项目水质评价项目包括pH 、溶解氧、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共6项。

2.5.3污染程度分级综合污染指数均值<0.2属清洁;0.2~0.4属微污染;0.4~0.7属轻污染;0.7~1.0属中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均值>1.0属重污染。

第三章调查结果3.1水质调查结果2014年10月各项水质指标浓度范围分别为磷酸盐PO43--P(0.09~0.39,mg/L)、总磷TP (0.19~0.63,mg/L)、总氮TN(2.47~5.31,mg/L)、硝酸盐NO3--N(1.59~3.00,mg/L)、亚硝酸盐NO2--N(0.13~0.56,mg/L)、氨氮NH4+-N(0.06~0.49,mg/L)、SiO32--Si (2.00~3.90,mg/L)、高锰酸钾指数COD Mn(3.77~6.19,mg/L)、叶绿素Chl a(67.67~136.94,μg/L)。

2015年4月各营养盐指标浓度范围分别为磷酸盐PO43--P(0.01~0.02,mg/L)、总磷TP(0.08~0.32,mg/L)、总氮TN(4.06~6.88,mg/L)、硝酸盐NO3--N(1.16 ~4.43,mg/L)、亚硝酸盐NO2--N (0.04~2.06,mg/L)、氨氮NH4+-N(0.16~1.84,mg/L)、SiO32--Si (1.41~3.03,mg/L)、高锰酸钾指数COD Mn(4.22~9.08,mg/L)、叶绿素Chl a(69.92~153.43,μ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