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同韵字表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现代汉语韵母

第三节 现代汉语韵母
▪ 现代新诗的押韵一般依据十八韵或十三辙,它们 与普通话韵母的对应情况可参看韵辙表。
十三辙 十八韵 1.发花 麻 2.坡梭 波 歌 3.乜斜 皆 4.姑苏 模 5.一七 支儿鱼齐 6.怀来 开 7.灰堆 微 8.遥条 豪 9.油求 侯 10.言前 寒 11.人辰 痕 12.江阳 唐 13.中东 庚 东
前 不圆唇 圆唇 高 i [i] ●ü[y]


不圆唇 圆唇 ● u[u]
半高 e [e] ●
e[γ] ● o[o] e[ ə ] ●
半低 ê[ε] ●

● [ɔ]
低 α[a]



α[A] α[α]
舌面元音舌位图
(二)复元音韵母(13个)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1.前响复元音韵母(4个)
中一言灰坡 东七前堆梭 辄辄辄辄辄 ,,,,, 东齐寒微波 韵韵韵韵韵
思考和练习三
▪ 二、三、六题做作业本上。
例字 发家瓜 坡 多;车 欸斜缺 书 自士耳鱼西 来快 飞推回 高笑 口油 斑前弯圈 根金温均 方相 狂
风 英 翁;空 汹
为帮助记忆,可用一句唱词来代称十三辙:
俏 佳 人 扭 捏 出 房 来,东 西 南 北 坐
遥 发人油 乜 姑 江怀 条 花辰求 斜 苏 阳来 辄 辄辄辄 辄 辄 辄辄 , ,,, , , ,, 豪 麻痕侯 皆 模 唐开 韵 韵韵韵 韵 韵 韵韵


ɑo[ɑu]


ou[ou]




ɑn[an] iɑn[iɛn] uɑn[uan] üɑn[yɛn] 鼻

en[ən]
in[in]
uen[uən]

中华新韵十八韵字表

中华新韵十八韵字表

中华新韵十八韵字表一、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歌赋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

而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韵律的运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华新韵十八韵,这将是诗词创作中的一把钥匙,帮助你打开韵味世界的大门。

二、中华新韵十八韵的定义和作用中华新韵十八韵,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诗歌创作中,按照拼音韵母归类,形成的18个韵部。

这18个韵部包括了韵母、声母以及韵尾的变化,它们在诗词中起到了音韵和谐、朗诵优美的作用。

掌握这十八韵,是诗词创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三、详细解析十八韵字表1.麻韵:包括韵母“a、ia、ua”,如“花、家、夸”。

2.波韵:包括韵母“o、e、uo”,如“波、哥、和”。

3.皆韵:包括韵母“ie、üe”,如“界、月、雪”。

4.庚韵:包括韵母“eng、ing、ong”,如“风、兄、钟”。

5.蒸韵:包括韵母“eng、ing”,如“灯、冰、鹰”。

6.尤韵:包括韵母“ou、iu、ui”,如“游、秋、楼”。

7.侵韵:包括韵母“in、ing”,如“心、琴、金”。

8.覃韵:包括韵母“an、ian、uan”,如“寒、看、传”。

9.盐韵:包括韵母“ian、uan”,如“天、前、圆”。

10.咸韵:包括韵母“en、in、un”,如“人、春、孙”。

四、如何运用中华新韵十八韵创作诗词在创作诗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中华新韵十八韵的韵部选字,使诗词音韵和谐。

2.尽量选择同韵部的字词,以增强诗词的韵味。

3.注意平仄的搭配,使诗词节奏鲜明。

4.运用韵律美的字词,增加诗词的艺术魅力。

五、结论掌握中华新韵十八韵,对于诗词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熟悉这十八韵,我们能更好地运用音韵之美,使诗词创作更具艺术价值。

《现代汉语》“同韵字表”指瑕

《现代汉语》“同韵字表”指瑕

《现代汉语》“同韵字表”指瑕作者:刘卿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3期[摘要]:本文针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同韵字表”中存在的一些失误,总结出了45条表中平、上、去、入四声相混的问题,4条体例和编排失误。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韵字表广韵一、平、上、去、入四声相混问题此同韵字表中所列的5060个汉字有一部分标为黑体,从图表说明中可知黑体字都是古入声字。

但是表中未完全如其说明中所言,“黑体字都是古入声字”,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一下。

(一)古平声、上声、去声字误当作入声字某字本为古平声字,误为古入声字,共6条。

1.第三表“zh”声母下的“抓”字在《广韵》中为下平声“肴”韵,其反切是“侧交切”,现代汉语中为阴平字。

2.第十一表“zh”声母下的“只”字在《广韵》中为上平声“支”韵,其反切是“章移切”,现代汉语中读为阴平和上声。

3.第十一表“sh”声母下的“施”字在《广韵》中为上平声“支”韵,其反切是“式支切”,现代汉语中为阴平字。

4.第十三表“j”声母下的“疽”字在《广韵》中为上平声“鱼”韵,其反切是“七余切”,现代汉语中为阴平字。

5.第十六表“g”声母下的“乖”字在《广韵》中为上平声“皆”韵,其反切是“古怀切”,现代汉语中为阴平字。

6.第三十二表“j”声母下的“姜”字音节为“jiāng”,韵尾为“ng”,是阳声韵的字,很明显不是入声字。

第二,某字本为古上声字,误为古入声字,共4条。

1.第六表“sh”声母下的“舍”字在《广韵》中为上声“马”韵,其反切是“书治切”,现代汉语中仍为上声。

2.第二十表“m”声母下的“渺”字在《广韵》中为上声“小”韵,其反切是“亡沼切”,现代汉语中仍为上声。

3.第二十二表“j”声母下的“九”字在《广韵》中为上声“有”韵,其反切是“举有切”,现代汉语中仍为上声。

4.第二十二表“x”声母下的“休”字在《广韵》中为上声“有”韵,其反切为“许尤切”,现代汉语中仍为阳平声。

现代汉语a韵字表

现代汉语a韵字表
哗华划骅铧猾滑
huà
划华化桦画婳话觟
3
kuā

kuǎ

kuà
挎胯跨
3
shuā

3
zhuā

zhuǎ

2
29
122
18
73
25
50
23
96
6
12
音节合计101个
字数合计353个
101

帕怕
3

撒仨

撒洒

卅飒萨
3
shā
刹沙杉莎杀纱砂
shá

shǎ

shà
沙厦歃煞霎
4

踏他她它铊塌

拓塔獭

踏哒沓嗒挞榻蹋
3

哇挖洼蛙娲



瓦佤

瓦袜
wa

5

丫压呀鸦押鸭桠

牙伢芽蚜崖涯睚衙

哑雅

轧亚娅氩讶揠
4

扎匝咂

杂砸


3
zhā
扎咋查喳吒挓哳揸渣楂
zhá
现代汉语a韵字表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轻声
音节数
ā
阿啊腌吖锕
1

吧扒八叭巴芭疤笆粑捌

拔茇妭菝跋魃

把钯靶

把罢耙坝爸霸灞
ba
吧罢
5

嚓擦
1
chā
叉杈差嚓喳插锸馇
chá

现代汉语音韵十五部韵部表--1

现代汉语音韵十五部韵部表--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音韵学资料(一)《现代汉语音韵十五部韵部表》桑榆秋韵2006.4.音韵学作为研究汉语音韵系统的专业理论,必须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社会语音现状。

社会在前进,音韵学理论亦随之而发展而完善。

由《广韵》206部至“平水韵”106部,进而至《中原音韵》19,部,不仅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语音的变迁、沿革,同时也反映了音韵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但时至今日,传统音韵学理论毕竟与现代汉语音韵现状渐行渐远,不相吻合,难为所用。

新世纪初见之于音韵理论界的《中华新韵》是当代较为完善的一部音韵学著作,然而在韵部设置等方面仍未能彻底摆脱传统音韵学理论的束缚。

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当代语音现状,博采众长,在《中华新韵》的基础上,拟定了《现代汉语音韵十五部》。

现将韵部与《中原音韵》、戏曲“十三辙”、《中华新韵》相互对照,列表如下,以供理论界同仁切磋完善。

《汉语音韵十五部》与《中原音韵》、“戏曲十三辙”、《中华新韵》韵部对照表注:1、《汉语音韵十五部》韵部名称为暂定,有待讨论征求意见后确定。

2、韵部名称沿用传统习惯,双字叠韵,但均取阴平字(儿尔部例外)。

对《中华新韵》之我见由上表不难看出,《中华新韵》与“十三辙”较之《中原音韵》更科学、更完善。

尤其《中华新韵》,以普通话为韵部划分的依据,消除了因方言各异、韵部参差混杂的弊端。

确立“同身同韵”为韵部划分之标准,也是十分科学的,避免了因韵部过于宽泛或琐细而造成的理论与现状相冲突的弊病。

“十三辙”经过扬弃,以“言前辙”涵盖《中原音韵》“寒山、桓欢、先天、监咸、廉纤”五韵,摒弃了按“四呼”分别设韵的繁琐,实属一大进步。

但由于缺乏“同身同韵”的理论标准,将“i ü–i er ”诸韵囊括入“一七辙”,又出现了过分宽泛的毛病。

相比而言,《中华新韵》的确不失为一部当代较完善的音韵学著作。

中华新韵十四韵表

中华新韵十四韵表

中华新韵十四韵表中华新韵是一种基于传统韵书韵律的一种韵书,是根据现代汉语拼音体系而编写的。

它包含了自汉字记载以来的所有韵单,并且提供了全面的声调信息和韵律变化规律,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中华新韵表有十四个韵类,即平韵、上韵、去韵、入韵、尤韵、侯韵、云韵、开韵、佳韵、麻韵、阳韵、庚韵、青韵和宕韵。

这些韵类分别可以用于不同的声调和韵律变化的情况,下面将对每个韵类进行简要介绍。

平韵是最常见的韵类,包括了十几个音节,如a、o、e、i、u 等。

上韵是声调平、声调上升和声调下降的音节组成的,如ai、ei、ui、ong等。

去韵包括了声调跌宕的音节,如ia、ie、ue、uo、uai、uei等。

入韵是以-p、-t、-k结尾的音节,它们需要用后缀-uan、-un、-ong等来表示。

尤韵只有一个音节,即iou,与平韵发音相似。

侯韵是以-ou结尾的音节,如ou、iu、üou等。

云韵是以-ün结尾的音节,如ün、juen、lüen等,这些音节需要特殊处理。

开韵包括了以-a开头的音节,如an、ang、ao等。

佳韵是以-ia、-ie、-iao结尾的音节,如ia、ie、iao等。

麻韵是以-a或者-ua结尾的音节,如a、ua、ia等。

阳韵是以-ang结尾的音节,如ang、iang、uang等。

庚韵是以-eng结尾的音节,如eng、ieng、ueng等。

青韵是以-in和-iao结尾的音节,如in、ing、eng等。

宕韵是以-an和-yu结尾的音节,如an、uan、ian等。

以上十四个韵类涵盖了现代汉语中所有的音节,并且提供了完整的声调和韵律变化规律。

中华新韵表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韵书,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查找和确定汉字的发音和韵律。

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华新韵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表模板

中华今韵杨发兴编著中华诗词出版社目录《中华今韵》(修订版)序 (3)不满中的追求——序杨发兴先生《中华今韵》 (11)凡例 (17)《中华今韵》(十九韵)韵部韵母表 (20)一【啊韵】 a,ia,ua (21)二【喔韵】 o,uo (22)三【鹅韵】 e (23)四【衣韵】 i (24)五【迂韵】ü (26)六【乌韵】 u (27)七【耶韵】ê,ie,üe (29)八【儿韵】 er (30)九【思韵】 -i[ɿ](前) (31)十【知韵】 -i[ʅ](后) (31)十一【哀韵】 ai,uai (32)十二【欸韵】 ei,ui (33)十三【熬韵】 ao,iao (35)十四【欧韵】 ou,iou (37)十五【安韵】 an,ian,uan,üan (38)十六【恩韵】 en,in,un,ün (41)十七【昂韵】 ang,iang,uang (43)十八【亨韵】 eng,ing,ueng (45)十九【轰韵】 ong,iong (46)后记 (48)修订后记 (53)《中华今韵》(修订版)序彤星年初,杨发兴先生告我要对所编《中华今韵》进行修订,我深表赞成;考虑到杨老已届八十七岁,劝其不可过劳。

没想到,6月末杨老就来电说,全书已修订大半,嘱我写篇序言。

我深为其老而弥勤的忘我精神所感动,更念及神交十年的情谊,便痛快地应承下来。

新时期以来,随着传统诗词的复兴,诗韵改革的呼声日高。

起初,杨老因不满于所谓的“新韵书”而编成《中华今韵简编》,时在2001年。

不久,《中华诗词》2002年第1期刊发星汉教授编的《中华今韵简表》和广东诗词学会编的《中华新韵府简表》,用来征求意见。

2003年,杨老又印行《中华今韵简编》(修订本)。

2004年6月中华诗词学会通过《中华诗词》公布了赵京战主编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简表》(以下简称“十四韵”),推荐试行。

对“十四韵”,杨老和我都是赞成的,但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

现代汉语ai韵字表

现代汉语ai韵字表
划坏
2
kuài
会侩脍块快筷
1
shuāi
衰摔
shuǎi

shuài
率帅蟀
3
zhuǎi

zhuài

2
18
43
12
38
19
24
44
73
挨唉哎哀锿埃掰猜差拆钗待呆呔该垓荄赅咳嗨开揩拍塞腮筛台苔胎歪灾甾哉栽侧斋摘揣搋掴乖衰摔
挨皑癌拜白才材财裁侪柴豺还孩骸来莱徕埋霾排徘牌台苔邰抬跆择宅翟膗怀徊淮槐踝耲
嗳毐欸矮蔼霭柏伯百佰捭摆采彩睬踩茝逮歹傣改胲海醢凯铠楷慨买乃奶氖迫色崴仔载宰崽窄揣拐甩跩
3
gāi
该垓荄赅
gǎi

gài
芥盖丐钙溉概
3
hāi
咳嗨
hái
还孩骸
hǎi
胲海醢
hài
亥骇害嗐
4
kāi
开揩
kǎi
凯铠楷慨
kài

3
lái
来莱徕
lài
睐赖籁癞
2
mái
埋霾
mǎi

mài
脉迈麦卖霡
3
nǎi
乃奶氖
nài
奈耐
2
pāi

pái
排徘牌
pǎi

pài
哌派湃
4
sāi
塞腮
sài
塞赛
2
shāi

shǎi

现代汉语ai韵字表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音节数
āi
挨唉哎哀锿埃
ái
挨皑癌
ǎi
嗳毐欸矮蔼霭
ài
嗳唉艾砹爱暧嫒叆碍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同韵字表
说明:本表收常用字5060个,按韵辙排列。

同音字按声旁适当集中,黑体字是古入声字。

1.ɑ(发花韵)
(注)轻声:啊(ɑ)、吧(bɑ)、疙瘩(dɑ)、啦(lɑ)、嘛、吗(mɑ)、哪(nɑ)、琶(pɑ
2.iɑ(发花韵)
(注)轻声:呀(yɑ)
3.uɑ(发花韵)
(注)轻声:哇(wɑ)
4.o(坡梭韵)
(注)轻声:卜(bo)、哟、唷(yo)、咯(lo)。

5.uo(坡梭韵)
(注)轻声:咯(luɑ),嗦(suo),和暖~(huo)
6.e(坡梭韵)
(注)轻声:地、底、的、得(de),了(le)、呢(ne),么,末、嚜(me),着(zhe
7.ie(乜斜韵)
8.üe(乜斜韵)
9.u(姑苏韵)
(注)轻声:吩咐(fu)
10.-i[](一七韵)
11.-i[](一七韵)
(注)轻声:钥匙(shi)、骨殖(shi)
12.er(一七韵)
13.ü(一七韵)
14.i(一七韵)
15.ɑi(怀来韵)
16.uɑi(怀来韵)
17.ei(灰堆韵)
(注)轻声:嘞(lei)
18.uei(ui)(灰堆韵)
19.ɑo(遥条韵)
20.iɑo(遥条韵)
21.ou(油求韵)
(注)轻声:喽(lou)
22.iou(油求韵)
23.ɑn(言前韵)
(注)轻声:多咱(zɑn)
24.iɑn(言前韵)
25.uɑn(言前韵)
26. üɑn(言前韵)
27.en(人辰韵)
(注)轻声:寒碜(chen)、们(men)
28.in(人辰韵)
29.uen(un)(人辰韵)
30. ün(人辰韵)
31.ɑng(江阳韵)
(注)轻声:衣裳(shɑng)
32.iɑng(江阳韵)
33.uɑng(江阳韵)
34.eng(中东韵)
35.ing(中东韵)
36.ueng(江阳韵)
37.ong(中东韵)
38.iong(中东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