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67)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模拟试卷8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模拟试卷8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阅读理解1.古文明一般形成于中纬度大河沿岸的内陆地区,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条件较适宜于人类活动。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要素逐渐被弱化,人类活动已经从内陆转向沿海,出现了现代沿海向内陆的经济梯度。
对比古文明与现代沿海文明的环境差异,其中最核心的是交通和可接近性对相关环境要求的改变。
但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陆上交通的发展,又使内陆地区发展进入新机遇。
根据文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不同B.环境要素是某一时期文明形成至关重要的要素C.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改变某一时期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D.交通能够在不同时期给某一区域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正确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内陆地区适宜的环境要素促进了古文明的形成:然后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环境要素被弱化,人类活动转向沿海地区;最后说明陆上交通的发展。
使内陆地区发展进入新机遇。
由此可知,交通等科技的发展能改变文明对环境要素的要求。
A、B项未体现科技的影响,D项的“交通”属于科技的一个方面,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阅读理解2.研究表明,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雷云中的空气产生电离,进而便在周围产生出许多悬浮的自由电子,已在云层中的电场,则使自由电子带有更高的能量。
当空气中的现有电子和水,分子碰撞时,释放出更多的电子,研究者将其称之为高能量微粒的雪暴,最终产生一次“逃逸崩溃”,这种放电过程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闪电。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A.闪电因宇宙射线而产生B.雪暴放电过程产生闪电C.闪电因云朵碰撞而产生D.电子与水分子碰撞引起闪电正确答案:C解析:由首句“进入雷云的宇宙射线,使得……产生电离,进而……产生……最终产生……”可知,A项正确。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46)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46)1.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
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A.现实与理论的关系B.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C.时代与学术的关系D.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2.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正在走出“就语言教学语言”的局限境地,而把构成人们语言交际能力所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因素也导入语言教学。
这就必然对作为语言教学重要环节的语言测试提出相应的要求:语言测试中应该包含对相关文化内容的测试,不妨可以说,这是语言测试中的“文化测试”。
最能准确地复述这段文字意思的是()。
A.语言测试中应该包含对相关文化内容的测试,即语言测试中的“文化测试”B.社会文化因素教学的导入要求语言测试中应该包含对相关文化内容的测试C.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正在走出“就语言教学语言”的局限境地,这要求把社会文化因素也导入语言教学D.社会文化因素教学的导人,要求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走出“就语言教学语言”的局限境地。
”3.科学家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
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
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
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37个讯号果真是外星人发出的吗?这段文字划线部分的意思是()。
A.不知道已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B.不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C.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源D.已经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4.最新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一支长有罕见怪异特征的哺乳动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
2023国考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地市级)

2023国考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地市级)一、概述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由国家公务员局主办。
其中,行测是考试的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提供2023年地市级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复习。
二、真题及参考答案1. 阅读理解题目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有的描写了英雄人物的壮丽事迹,有的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有的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景色。
这其中,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以下关于《长恨歌》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豪放的诗意、壮丽的叙事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朝的辉煌。
B. 《长恨歌》以玉楼天帝宫为背景,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与美女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C. 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杨贵妃悲惨的经历和对唐太宗的深深爱恋。
D. 《长恨歌》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创作手法成为了唐代史诗的经典之作。
参考答案B. 《长恨歌》以玉楼天帝宫为背景,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与美女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 数量关系题目某市的城市交通事故数量每年以9%的速度递减。
2019年该市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为1000起,那么2023年该市预计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是多少起?A. 729B. 656C. 590D. 532参考答案C. 5903. 数据分析题目某城市自2018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每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数量均呈现递增趋势。
以下为该城市2018年至2022年每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的数据,请回答:哪一年该城市新增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增长幅度最大?年份新增数量 (辆)20185002019800202012002021170020222100A. 2019B. 2020C. 2021D. 2022参考答案D. 20224. 基本判断题目企业A和企业B同时竞标一个工程项目,其投标金额如下:A. 100万元B. 120万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企业A投标金额低于企业B,因此企业A有更大的中标概率。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607)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607)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
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
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
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
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
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
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
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
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
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地研究反物质现象。
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
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最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
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速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6)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8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以下各题: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古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或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较晚的西方文明的产物。
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1879年才开设。
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
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
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
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于人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
大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究才可能盛行。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存在。
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
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起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逊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
借助于向真正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第一次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
正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大量接触——这开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地之时——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
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
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
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阅读理解1.目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体系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
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放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的上涨,和通胀无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B.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C.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志D.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正确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大规模信贷投放和通胀之间的关系。
文段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这个问题后,紧接着从“经济复苏不明显”和“伴随着经济复苏”两个背景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从中可知,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本题答案为B。
知识模块:阅读理解2.一切历史都是现实,现实之外别无历史。
所谓“现实之外”同“世界之外”一样,只在纯语言学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才有可能。
现实之外并不是“非历史”,现实之前也不是“前历史”。
我们不能说先有历史后有现实,而只能说有历史就有现实;既不能笼统地说历史先在于现实,也不能抽象地说历史使现实得以存在。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历史存在于现实之中B.没有现实就没有历史C.历史与现实并无差别D.“现实之外”并不存在正确答案:C解析:文段论述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虽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并不能就此认为二者是没有差别,完全对等的,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不符合文意。
知识模块:阅读理解3.中国造纸工业所用的植物纤维原料中:木材占20%,芦苇占13%,竹子占15%,稻麦草占22%,废纸占30%。
2021年10月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

2021年10月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共5 道题。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请开始答题:1. 12, 14, 20, 38 ( )A.46B.52C.64D.922. 1,3/2,11/6 ,25/12( )A.133/60B.137/60C.141/60D.147/603. ( )28 3610 18 181 9 9 9A.18B.28C.54D.644. 81, 64, 121, 36 ( )16A.144B.169C.196D.2255. 3,3 ,5,10, 7,21 ,9,36 ( )A.10,50B.11,45C.11,55D.11,40二、数学运算:共10 道题。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请开始答题:6.3×104比4×103大多少?( )A.25%B.50%C.750%D.650%7.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天生产140 台,可以提前3 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120 台,就要再生产3 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 )A.30B.33C.36D.398.祖父年龄70 岁,长孙20 岁,次孙13 岁,幼孙7 岁,问多少年后,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与祖父的年龄相等?( )A.10B.12C.15D.20b,那么f(10,6)的值是( )。
9.若f(a,b)=3a-12A.13B.27C.29D.6010.有银铜合金10 公斤,加入铜后,其中含银2 份,含铜3 份。
如加入的铜增加1 倍,那么银占3 份,铜占7 份,试问初次加入的铜是多少公斤?( )A.3B.4C.5D.61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问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A.720B.600C.480D.26012.一居民楼内电线的保险丝只能允许同时使用6 台空调,现有8 户人家各安装了一台空调,问在一天(24 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A.16B.18C.20D.2213.试求出右边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60)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260)1.边沁认为,动机和意图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两个因素,其道德价值要通过行为结果表现出来。
动机并非毫无作用,有动机才有意图,有意图才能发生行为,有行为才会产生结果,但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不取决于主观的道德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带来的行为结果。
对这段短文理解正确的是()。
A.人的道德品质可以从行为上来判断B.动机和意图存在独立的道德价值C.动机和意图的好坏依行为结果的好坏而定D.动机和意图的依据不存在于客观效果中,而存在于主观领域2.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提高城市屋顶及道路面的反射能力,可能在成本极低的情况下降低地球大气温度。
降低幅度虽然很小,但可被测量。
在《环境研究报告》中有研究者表示,因为屋顶及道路占城市表面积的60%以上,使用淡色材料能把平均反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使得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多达0.07摄氏度。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新型材料能大幅降低室内温度B.城市路面占城市总面积的一半以上C.人们在探索缓解全球变暖的新途径D.深色材料的表面的反射能力强3.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以下最能证明这段文字观点的是: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宰相肚里能撑船D.是可忍,孰不可忍4.广告所推销的不仅仅是商品,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商品所被赋予的某种身份、情感和品格,商品在这些象征意义上,成为了“有意义的形象”。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A.广告和商品都无意义B.广告并不赋予商品以意义C.商品本身就具有物质和意义的双重性D.商品在广告的推销下,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5.“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67)
1.上海零点市场调查公司将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家庭的子女教育与养成费用支出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三地家庭为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以北京最低;而在其他教育支出方面,以上海家庭的支出水平显著较低;总体水平而论,上海孩子所获得的零花钱和所需家长承担的生活费用也低于北京、广州。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广州家庭()。
A.给孩子的零花钱少于北京
B.为子女教育支出总体水平高于上海
C.在其他教育方面的支出水平介于北京、上海之间
D.为子女教育支付给学校的费用水平介于北京、上海之间
2.制度的监管离不开法律的依据。
微博营销也一样,只有触犯了法律的行为才会启动相关的法律程序。
遗憾的是,目前对于微博营销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或者恶意诋毁的现象,并没有相对应的明确的法律条文。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规范微博营销必须加强制度方面的监管
B.应坚决制止微博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
C.应尽快出台规范微博营销的法律法规
D.微博营销一旦违法就应启动法律程序
3.
A.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我党意义重大
B.毛主席十分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整风活动的有力武器
D.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4.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待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使社会生活没有发生显著变动,语汇、语音和语法都可能悄悄地起变化,语汇的变化比较显而易见,语法的变化却少些。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语言要素的变化并非完全受社会生活支配
B.语言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C.当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时,语言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
D.一般地讲,语汇变化较语音变化明显
5.一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对偷针者说:“不要嚷了,我走到
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这个寓言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小事小节是可大可小的问题
B.“堤溃蚁穴,气泄针茫”
C.质变是由量变生成的
D.“小节不慎,大节难保”
1.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
2.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本题的关键字眼是“遗憾的是”,这个短语表达了转折的意味,后边的内容是文段强调的重点,即微博营销中出现不好的现象是因为缺少相对应的法律条文,言下之意也就是呼吁尽快出台规范微博营销的法律法规,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偷换了概念,文段侧重的是规范微博营销的监管制度离不开法律,重点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并不是要强调加强制度监管,故排除;B项也没有指出应通过法律法规来制止微博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C项说法片面且过于绝对,不能概括文段主旨。
故不选A、B、D。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通读文段不难发现,其为“总一分”结构,这一结构往往是首句提出观点,后面的分句加以论证,而首句即为整个文段的主旨。
根据这一规律,对该文段首句进行转换,便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我党的重要意义。
本题选A。
4.答案: A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题干首先指出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破折号之后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解释。
由此可知,题干主要说的就是语言要素的变化并非完全受社会生活支配。
A项表述符合文意。
B项“经常存在”一说在题干中缺乏依据;C项表述
并非题干直接支持的观点,与题干要求不合,因此排除;题干中没有提及语汇变化和语音变化的比较,D项属于
无中生有,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和提问知此题是隐含主旨的道理推断题。
最后一句为文段的主旨句:>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
因此文段主要说明从小错到大错是一个变化过程,B、C、D均符合文意。
A中“可大可小”使用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