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样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 一) 产业背景

乌苏化工园区于 5月成立, 是自治区级重点石化工业园区之一。成立之初, 规划一期(东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近年来, 化工园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狠抓项目建设, 逐步形成了以园区带动项目, 以项目拉动投资, 以投资增强后劲的良性互动格局, 园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五大产业”在园区内仿若如鱼得水, 形成了结构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如能源化工产业以四棵树煤炭、中电投、华巨化工、大成实业等企业为支撑, 积极打造煤-电-冶产业链; 装备制造产业以四川中胜、鸿舟车业、北方新科、钵施然等企业为重点, 大力引进配套企业, 促进其快速发展壮大;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丰富的大农业资源, 以昌茂纺织、天玉生物、乌苏啤酒、龙首油脂等企业为龙头, 培育壮大棉花、玉米、番茄、啤酒、食用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产业重点的调整及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导致对数控技术实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

( 二) 社会人才需求

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而数控技术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是制造业现代化的基

础。”十二五”期间, 乌苏装备制造业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考虑到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维护维修等岗位的需要, 未来几年内新疆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年需求量至少要达到3万人以上。

我们在新疆三一重工、新疆乌苏北方新科等多家制造业类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 下半年, 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部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如表所示。

( 三) 专业定位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

人员。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方面的专

业知识, 有较强实践能力, 具有爱岗敬业, 踏实肯干, 勇于创新, 与人

合作的良好品德,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毕业生

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工装设计和编程能力, 能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

进行产品加工, 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 也能

够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 四) 现有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基础。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来,在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本专业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了能力培养; 实施”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坚持做中学, 做中教,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制定了课程发展规划和课程改革方案, 构建了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实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开发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专业特色教材,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建成了试题库、素材库、专家讲座、网络课件等几大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共享。

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现有专业课教师44名, 其中实习指导教师2名, 兼职教师3名, ”双师型”教师已达90%。自开始, 先后有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基础。一是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办公室, 健全了机构; 二是制定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校企合作联系制度》等管理规章制度, 具体指导校企合作工作。三是获得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 加大了专业设备的投入, 建成车工实习车间、计算机实训室、数控实训基地。当前已有数控加工中心3台, 数控车床12台, 普通车床20台, 钻床10台, 锯床1台, 数控模拟设备2套( 含计算机41台) 等设备; 四是建成了北方新科等校外实训基地, 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及学生的

校外实训提供了保障, 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 五) 存在的问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 学校加大了专业建设和专业研究的力度, 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模式方面。当前数控专业的教学主要采取普通教室上课、多媒体教学、 CAM机房练习, 数控实训室实践等形式, 构建出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 做中学、做中教,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 但与企业的岗位要求脱节, 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需要一个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真实再现的教学情景。

教材建设方面。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主要是缺乏指向岗位群需求的针对性及对新知识、新问题、新发展的实用性, 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评价模式方面。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方式, 对学生岗位能力评价缺乏针对性, 主要局限于学校对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缺乏企业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导致评价不够全面。

教学队伍建设方面。本专业于成立以来, 经过几年的建设, 已经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师团队, 但仍不能满足数控专业的发展需求, 表现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偏少, ”双师型”教师层次不高等方面。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当前我校数控校内实训基地功能还不够丰富,

加上部分实训设备老化, 不能完全满足实训要求, 学校设备更新还有待加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机制, 学生顶岗实习时常出现企业热衷用工淡化培养, 学校重视教学成果却不理解生产规律的现象。如何做到既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又能兼顾实践教学, 是当前本专业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建设目标

( 一) 总体目标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是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结合的产物, 经过课程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使该专业人才培养达到专业性和实用性。为期两年的专业建设, 将构建”以典型任务为载体,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课”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能手, 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生产性实训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需求。经过两年的建设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山东省同类专业中特色鲜明、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

( 二) 具体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岗位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完善”订单培养”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处于山东半岛中部的地理优势, 与周边企业合作办学, 在建设期内进一步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