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旁氏骗局

合集下载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对于很多人而言,“庞氏骗局”是个非常熟悉但又深奥的词汇,那么什么是“庞氏骗局”呢?所谓“庞氏骗局”在中国有个很通俗易懂的成语去解释,“拆东墙补西墙”。

它的起源是这样的,一位叫做查尔斯-庞兹的人想学他的意大利老祖宗哥伦布到美洲去进行创业,于是他去了美国干起了油漆工,后来发现这行业太辛苦,转而干起了一些犯罪勾当从而导致自己身陷囹圄。

出狱后的他已经彻底被美国梦所冲昏理智。

他便想起了金融行业是赚钱的行业,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天使投资人,更没有创投基金的概念。

这位老兄脑筋一转,杜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企业,然然后夸张的声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许诺给投资者40%的回报,注意是百分之四十的收益率,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这个意大利佬身上会收获近本金一半的收益。

很多人怦然心动,这位老兄拿什么偿还这些收益呢?于是他不断拿后续投资者的本金去偿还前者的收益,不断循环。

然而正应了那句江湖规矩“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声称可以购买十几亿的邮政票据,实际上只买了两张,当谎言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也是被投资泡沫被戳穿的时候,这位老兄终究还是走向了破产的不归路。

于是,这场骗局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庞氏骗局”。

那么随着金融的发展,很多怀揣发财梦想的人也意识到金融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吸金能力,穿着得体的西服进出高档场所的梦想是每个人都有的,而走捷径成了这些人脑洞大开的源泉,庞氏骗局也衍生出了更为复杂和精细的版本。

庞氏骗局的共性特征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浅析庞氏骗局原理与防范

浅析庞氏骗局原理与防范

浅析庞氏骗局原理与防范庞氏骗局是一种利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给先来者的违法行为,它的名字源自于20世纪初的一位庞氏先生。

这种骗局的原理是通过承诺高额回报吸引人们投资,然后将最新投入的资金用于支付先前参与者的利润,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看似可行的投资机会,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然而,这种骗局最终会因为无法吸收足够的新投资而崩溃,造成参与者的巨大损失。

要防范庞氏骗局,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庞氏骗局的原理是建立在人们贪婪和追求高回报的心理基础上的。

庞氏骗局通常会承诺高额回报,这种回报往往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率。

这就会吸引人们投资,尤其是那些对金融市场不太了解的人。

当人们看到其他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时,他们就会被诱惑,想要自己也获得同样的回报。

这种贪婪和追求高回报的心态使得投资者对风险无法正确评估,最终进入庞氏骗局的陷阱。

庞氏骗局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警惕过高回报的承诺。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回报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如果一些投资机会承诺的回报过高,那么很可能存在风险。

投资者要理性对待,不要被高回报的承诺所蒙蔽。

第二,要仔细研究投资机会。

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应该对投资机会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

要了解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和业绩,查看经营者的信誉和实力,避免盲目决策。

第三,要懂得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果将所有的资金都集中投资于一个项目,一旦该项目发生问题,损失将是巨大的。

分散投资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资产和市场中,降低整体的风险。

第四,要了解投资者保护机构。

各国都设立了投资者保护机构,它们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监管和管理金融市场。

投资者要了解并主动寻求投资者保护机构的帮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要避免随意转让资金。

庞氏骗局一般都会鼓励投资者随意将资金转让给他人,这样可以方便他们进行资金的运作。

投资者要警惕这种要求,避免将资金转让给他人,特别是那些没有任何合法背景和证书的人。

“互联网金融+庞氏骗局”的成因与防治

“互联网金融+庞氏骗局”的成因与防治

适的离场时间,绝大多数人最终都难以脱身。 BC 可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是指投资者做决策时,总是寻
找易得的信息作为判断依据,而不会认真甄别这些信息的真 伪。在庞氏骗局中,表现为参与者对广告宣传和网络评价的盲 目信任,缺乏理性分析的意愿和能力。不少投资者选择 9 租宝 就是因为其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他们的逻辑就是央视是政 府喉舌,安全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事实却是媒体没有义务去 为投资者鉴别真假。
FB
EC 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 下,行为易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而不考虑自身 情况的行为。很多投资者往往并未真正了解互联网金融新业 态的运作模式,就迫不及待地进行投资。数据显示,B=;F 年上 半年我国 0-? 项目融资规模高达 BGC;G 亿元,;= 余万名投资 者参与其中。这其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0-? 呢?相关报道称, 一些 0-? 项目已经开始到社区进行路演,大妈则成了参与投 资的主力军,她们对 0-? 一窍不通而只关心如何变现。
#$%,-./vnwOx%&'(
&'()*+,-./01 庞氏骗局(12345 6789:9)是一种金融诈骗行为,美国证监 会将其定义为:利用新加入投资者的投资作为对现有投资者的 回报。在中国,公众形象地称之为“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 狼”。严格来说,庞氏骗局是“非法集资”行为的一种手段,主要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为诈骗者提供了机会,庞氏骗局从 ;<= 多年前的物理空间转移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世界。从具体 案例来看,“互联网金融>庞氏骗局”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包装 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打着互金旗号虚构项目、利用互联网进行 金融传销、炒作 0-? 等最新概念。与传统庞氏骗局相比,其行 为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传播更具快速性和广泛性,带来更严 重的社会影响和危害。 23()*+,-./45678 y./CIJKLM.K 为了吸引资金持续进入,以获取更多非法利益,许多庞氏 骗局非常擅长“巧立名目”“自我包装”和“广告宣传”,令广大投 资者眼花缭乱,难以分辨。一是巧立名目。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热 门概念加以炒作,例如区块链、数字货币、0-? 等,甚至打起投身 “普惠金融”的旗号;二是自我包装。比如“中晋”当时就在上海外 滩豪租三座大楼,以显示自身的雄厚财力;三是广告宣传。比如 9 租宝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曾在央视黄金时段露脸,得益于知 名媒体的信用背书,仅在半年内就吸引了 @= 万投资人。 zNOPCQRST ;A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通常过度相信自身的 判断能力,高估自己实现目标的概率。陷入庞氏骗局的人通常 都会过度自信,不相信自己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认为能 在骗局崩塌前撤资逃离、大赚一笔。但正如巴菲特对庞氏骗局 参与者心理的描述:大多数投资者就像舞会中的灰姑娘,明明 知道在舞会中呆的越久原形毕露的概率就越高,但还是舍不 得错失这场梦幻舞会中的每一秒钟,关键是谁也不知道最合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所谓庞氏骗局,所谓庞氏骗局是指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

庞氏骗局由来1917年,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的经济带来的混乱,觉得有机可乘。

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移居波士顿在那里开设了一家所谓的―证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称该公司将从西班牙购入法、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润转手以美元卖给美国邮政局,以此赚取美元与战后货币严重贬值的法、德两国货币的―价差‖。

事实上这个计划根本赚不到钱,但还是有些人冲着一个半月内能获得50%的回报率去尝试投资,让那些初期投资者感到狂喜的是,他们如期获得了红利。

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获得了难以置信的赢利,这一―消息‖大范围地扩散开去,庞齐成功地在几个月内吸引了数万名投资者,累积获得的投资就超过了1500万美元。

后来当波士顿媒体的报道造成新投资者对公司的质疑和观望,使公司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去支付先期投资者的利息时,他关掉店门,带着约4万名投资人的毕生积蓄逃之夭夭。

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实质庞氏骗局实质上是将后一轮投资者的投资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前一轮的投资者,依此类推使卷入的人和资金越来越多。

毕竟投资者和资金是有限的,当投资者和资金难以为继时,庞氏骗局必然骤然崩溃。

事实上,庞氏骗局既不是起源于庞齐、也不可能止于庞齐,而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广泛地存在。

庞齐的骗局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罢了。

庞氏骗局的特征庞氏骗局得以长期延续的方式:无限接近极限、不断调整骗局标的物、拆东墙补西墙。

庞氏骗局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

判断庞氏骗局的特征:一是鼓吹无极限的单向性增长(尤其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二是增长的基础建立在―良好预期‖,而―良好预期‖远远偏离现实状况;三是维持某种持续增长局面的前提是社会公众普遍持有某一―信念‖,而这一―信念‖并无可信的物质基础;四是当某一―信念‖变得脆弱之时,―信念‖标的物出现调整,而通过树立新的―信念‖来维持局面不被打破。

预防传销骗局的方法

预防传销骗局的方法

及时举报可疑行为和线索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参与传销活动或受到传销欺骗,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 报。
提供可疑行为和线索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以便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处理。
举报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和报复。
04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维护自身权益
学习《禁止传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了解传销的定义、特征和危害。 了解传销组织运作方式、发展下线等行为,增强对传销骗局的识别能力。
微商等。
线下传销
以实物销售、加盟代理 等形式进行欺诈活动, 如非法集资、非法证券
等。
混合传销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 式,如网络游戏、虚拟
货币等。
跨境传销
利用国际市场进行传销 活动,如境外投资、外
汇交易等。
传销的危害和后果
01
02
03
04
财产损失
参与传销的人员往往面临巨大 的经济损失,甚至陷入债务困
境。
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打击传销行为。
05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认知度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力度
定期开展传销骗局宣传教育活动
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专题讲座、宣传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传销骗局的基本知 识、特点和危害。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传销骗局宣传册、海报、视频等资料,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广泛 传播,提高公众的认知和警惕性。
举报机制
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 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传销活动, 提供线索和证据,共同打击传销 骗局。
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参与打击传销活动, 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宣传教育、巡 查等工作,提高公众对传销骗局 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金融诈骗的新闻,而且很多都是以集资的形式,资金数额巨大,都是几百甚至几百亿。

庞氏骗局就是这种金融诈骗的鼻祖,让很多人防不胜防。

那么,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呢?庞氏骗局意味着什么2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1“庞氏骗局”是一个以人名“庞齐”命名的。

1920年查尔斯•庞齐夸下海口,称他可以在3个月内使投资者交付他管理的资金翻番增值。

庞齐手头其实并没有投资项目,他是用后期投资者交付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充作高额投资回报。

后来资金链中断、“金字塔骗局”败露,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如换算成现行币值,相当于1.6亿美元。

庞齐的下场如今似乎不再有人记得,而这类投资骗局从此得名“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什么意思 2这个投资计划很简单,就是投资一个东西,获得高额回报。

但是庞氏故意把这个计划做得如此复杂,普通人根本想不通。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陷入混乱,庞氏利用了这种混乱。

他声称,他可以通过在欧洲购买一些邮政汇票并将其出售给美国来赚钱。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40%的回报。

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

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可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

庞兹住在有20个房间的别墅里,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和特制的皮鞋,拥有几十根镀金拐杖,还为妻子买了无数昂贵的珠宝。

旁氏骗局

旁氏骗局

旁氏骗局的特点是什么?1.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骗子们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

2.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靠新用户的资金维持给老用户承诺的回报,整个过程本身不产生收益。

3.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

4.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投资项目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总是稳赚不赔。

5.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

为什么在经济繁荣时期更容易出现旁氏骗局?查尔斯·金德伯格教授在其《疯狂、惊恐和崩溃》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相信,欺骗是由需求决定的……在繁荣时期,财富被创造出来,人们是贪婪的,骗子就会出来利用人们对财富的渴望。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更多的人会想着怎样赚更多的钱,整个金融市场是狂热的,各方面的监管力度也会相对宽松,庞氏骗局利用的是人们贪婪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骗局更容易发生。

投资者们更容易被迷惑。

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人们或许都没有多余的钱来投资,对于投资的钱也会更谨慎,旁氏骗局不易出现。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类似麦道夫事件的庞氏骗局发生?(一)金融市场提高监管1.金融市场要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监督的效率;加强对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管理,以便投资者能够核实投资策略、获利渠道或交易方式;加强专业审计机构对投资理财产品运作情况的审计管理,确保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公正的审计报告。

2.完善法律体制,增加惩罚力度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违规后,大多只是收到行政处罚,投资者的损失并没有办法挽回,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去阻止金融诈骗的发生,所以应当保护被欺诈的投资者,完善法律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加惩罚力度。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集资,承诺高额回报但实质上是一种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由美国人查尔斯·庞帝(Charles Ponzi)发明并风行的一种诈骗手段。

庞氏骗局通过吸引投资者投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新的投资者的钱来偿还老的投资者,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获得了高额回报,实际上是一场烟雾弹,最终骗取大量资金。

近年来,庞氏骗局式的非法集资案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对庞氏骗局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识别非法集资,并有效防范和打击庞氏骗局。

一、非法集资的特点1、高额回报承诺庞氏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追捧。

庞氏骗局通常会称其所谋划的投资项目为“高风险高回报”、“绝对安全”、“绝对保证”等,通过吸引投资者的贪婪心理,鼓动投资者进行投资。

2、资金融通庞氏骗局通常会以锦上添花进行宣传,通过招商引资、加盟分店等形式,扩大规模,进而达到吸金目的。

庞氏骗局还会以“股权众筹”、“互联网金融”等名目吸引投资者,同时也会向投资者宣传“套利”、“投资专家”等名目。

3、资金兜底庞氏骗局通常会将资金兜底作为创立时便进行的一项基本安排。

资金兜底是指庞氏骗局集资后,利用最后加入者的资金充当初始投资者的本金,以维持庞氏骗局持续的时间。

4、口头承诺庞氏骗局通常会以口头承诺为投资者进行宣传,通过一些虚假的文字和图片进行引诱,传达一种虚假的公司资质或人员经验等。

以庞氏骗局宣传文章为“广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的宣传手段进行引诱。

5、高消费品位庞氏骗局通常会选取高消费品位、小黄金、高消费服务项目等作为吸引投资者,从而获得更多资金。

二、庞氏骗局的危害1、对社会的危害庞氏骗局通过集资吸金的方式虚假宣传高额回报,进而引诱投资者进行投资。

一旦抽离了这种资产投资高额回报的设想,投资者资金很多时候因为无法继续支持承诺的高利润,而被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

庞氏骗局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吸金,一旦资金团结起来抗拒要求归还设施资金,可能会发展成为一场风暴,对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旁氏骗局”的再次发生发布时间:2010-4-12 浏览数:449次“旁氏骗局”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旁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手段,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金融诈骗犯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意大利裔投机商,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他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他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简单说来“旁氏骗局”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不幸的是,近年来,“旁氏骗局”在中国也大行其道,受害者众多,如我市江干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近期办结的“荣鑫洋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其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受骗者达500多人。

最为著名的“旁氏骗局”案例莫过于2008年底浮出水面的“麦道夫诈骗案件”。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是美国华尔街呼风唤雨的人物,曾任美国纳斯达克的主席,其所经营的投资公司曾是全美最为著名的投资公司,想要将钱交给他来进行投资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做不到的。

因此,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就算加入后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投资策略到底是什么,麦道夫从不解释,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麦道夫的“旁氏骗局”一直持续到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将债券赎回,同时新的投资又接近枯竭,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麦道夫发现他那“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于是让世人震惊的投资神话破灭了。

目前,全美都在反思着麦道夫旁氏骗局所给美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教训,那么在中国,在我们周围是否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旁氏骗局”呢?答案不言而喻,“旁氏骗局”在我们身边已非新生事物,从过去的“万里大造林”到现在的“世界通”案,传销类案件这种典型的“旁氏骗局”案件在我国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此同时,像“东阳吴英集资诈骗案”、“丽水小姑娘集资诈骗案”等以非法集资为代表的新型的“庞氏骗局”案件在我国可谓是大江南北红极一时。

此外,以“世纪黄金案”、“荣鑫洋黄金案”等为代表的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在我国同样是泛滥成灾。

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上存在过的各类黄金期货内盘总共有多达300余个,而被查处的案件仅仅不到十起,可想而知有多少骗子在攫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后依然逍遥法外。

综合分析中外各类“旁氏骗局”的欺骗手段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典型特征:一、骗子为了达到吸引投资的目的往往会不计成本树立良好的形象及口碑,并利用种种手段建立人脉网。

大洋彼岸的麦道夫,在美国达拉斯、芝加哥、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编织关系网,利用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并以慈善的名义捐款数千万美元,赢得了华丽的外衣。

在中国,“万里大造林”不惜重金礼聘明星为其代言在中央电视台刊登广告;东阳富姐吴英则同样通通种种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商业奇才,将“本色集团”包装为一个热心公益、锐意进取的大公司;“世纪黄金案”的主谋张勇在数年的经营过程中通过本地的各大媒体广泛宣传其黄金期货交易,使得数以千计的投资者以为找到了发财的良机并将毕生的积蓄投入其中。

二、在树立口碑建立人脉网后向投资者灌输其所谓“投资必赚”理念并给予投资者相应的投资回报。

在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中,其向投资者稳定地提供每年10%的投资收益,单纯从这10%来看收益似乎并不高,但要知道其所给予的收益是不分年景、不分行情好坏的,有不少金融学家老早就指出这种只赚不赔的利润率是任何形式的投资都不可能实现的,但在泡沫尚未破灭之前理智的声音总是很难令人听到。

在我们身边的“庞氏骗局”案件中,骗子所提供的利润甚至达到麦道夫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之多,如此疯狂的回报给投资者带来的不是警惕反而是更加疯狂的追加投资。

三、发展“金字塔型下线”以维持其庞大的开销。

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

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

证券分析师斯普林向麦氏基金投资1100万美元,占个人净资产的95%。

他还为麦氏吸引数十位“下线”,其中既有投资5万美元的普通教师,又有一掷百万美元的企业家。

在“吴英案件”中,吴英利用其在东阳的广泛影响力发展了众多的“下线”,他们利用浙江民间资本雄厚的特点不断以“高息”为诱饵诱使群众将资金投入其公司直至泡沫破裂的那一天。

“旁氏”骗局的最大特点便是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同时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

像麦道夫的骗局持续时间长达20余年,我国的“吴英案件”“小姑娘案件”也都持续有数年时间,给广大投资人带来的损失可谓是毁灭性的,甚至有不少投资人在绝望之际走上了不归之路。

如何让在现阶段防范此类骗局的发生成为了摆在政府监管部门面前的最大问题。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防范:一、首先便是政府如何加强监管的问题。

过去美国一向崇尚自由的经济政策,对于投行的监管相当薄弱,这也成为了麦道夫之所以可以行骗20余年的一大原因,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即有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麦道夫的投资策略不可能赚钱,因此怀疑其涉嫌“庞氏骗局”。

但很可惜的是,证交会未能一查到底,致使麦道夫将投资策略略作更改就蒙混过关,案件最终暴露后,证交会也因此名誉扫地。

当前,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美国各界热议的话题,相关各种审查机制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具体到我们国家,政府对于此类涉嫌“庞氏骗局”的企业或是个人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种种目的利用手中权力对于此类骗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前诸如“只要资金链不断裂就不主动进行查处”的政策本人认为实在是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只要是“庞氏骗局”就必然有最终破裂的一天,此类政策无异于鼓励“麦道夫们”再去骗更多的人来维持这个骗局,发现以后不查处等到以后涉及面大了相信就更加难以处置了。

二、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于投资者的教育。

麦道夫骗局之所以能够成立,与其“赚钱神话”是分不开的。

但作为一个投资基金,在相对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不管是熊市牛市,每年都能有1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用许多美国分析师的话说,“这是好得让人难以想象的事实”。

在美国尚且如此,在投资环境还相当不成熟的中国,吴英们向投资者许诺的高息又究竟是靠什么实现的呢?相信会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投资者可谓是凤毛麟角,广大的投资者都已经被吴英们的个人魅力和客观的投资回报搞得神魂颠倒,哪会去考虑这种问题。

因此作为政府就应当通过各种手段揭露类似的骗局,让投资者清醒地认识到风险与回报永远是成正比的,世界上不存在低风险甚至零风险但是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如果有那就是骗人的旁氏骗局为何大行其道新闻来源:新闻作者:张颜云添加日期:10-05-17 12:43:14 点击:624月27日至29日西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金座非法集资大案,非法集资的案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该案件涉及12608人,涉及资金高达4.8亿元,堪称我省最大的集资诈骗大案。

最近几年我省已经发生数十次非法集资诈骗的案件,为何非法集资的案件重复上演,为何较多的人在暴利驱使下使铤而走险,近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一些专家、律师,揭示形成这诸多非法集资诈骗案件的原由。

触目惊心的旁氏骗局旁氏骗局是指“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骗术。

而史上最有名的旁氏骗局莫过于2008年惊现于美国的麦道夫骗局。

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麦道夫是美国投资证券公司董事长,和股神巴菲特齐名的他,竟然制造了令世人震惊的“旁氏”骗局,他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共让投资者损失500亿美元,麦道夫也因此被判处150年监禁。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浙江沿海地区民间融资活动开始活跃起来。

最近几年,大量非法集资案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8月5日,绰号“小姑娘”的浙江丽水美容院女老板杜益敏,因集资诈骗罪被执行死刑;2009年12月18日,被称为“东阳富姐”的吴英,非法集资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吴英被判处死刑。

云南地区民间融资活动开始活跃起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类非法集资案例增多。

集资开矿、集资造林、集资炒普洱茶、养蝎子、投资开发旅游项目……从宏运保证金案到上乐茶叶案,再到涉案4.8亿元的金座非法集资大案,涉及12608人,平均每人被骗3.8万。

几年间非法集资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据省公安厅的一份通报,2007年,全省公安机关就发现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90起,涉案金额4亿余元,受骗人数4万多人。

但是昆明就有非法集资案件33起,涉案金额3亿余元,受骗人数近2万人。

2007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42起,打掉团伙20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人,判刑20余人。

非法集资案件的个案平均值达到800万元。

到现在为止,这个平均值在呈数倍增长。

去年,据公安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省发生非法集资诈骗就达20多起,非法集资诈骗越演越烈,而这些非法诈骗的手段就是有名的“旁氏骗局”。

贪婪成受害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我国,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金融活动如设立相关机构、办理相关业务等,都必须经过金融业有关监管机关核准,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之后,才能依法开展相应金融活动,并接受相应的管理。

因此,凡是未经有关监管部门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或者虽未设立金融机构但是进行金融活动的均属非法金融机构或者非法金融活动。

而非法集资冠以民间融资的名义,使广大投资者难以区分是正规金融业务、正当民间融资还是非法圈钱,威胁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妨害了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阻碍了国家投融资改革政策的有效贯彻,且欺骗性很强、容易蔓延、涉众性广,因而对金融秩序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云南千之泰律师事务所的赵律师认为,集资诈骗案频出的原因,一方面是暴利驱使。

从犯罪分子角度来说,不需投资和办厂,仅凭一个“皮包”公司的壳,加上动人的谎言就能获取暴利,甘于铤而走险;从受害者角度而言,面对“钱生钱,利滚利”、“零风险、高回报”诱饵,在不真正了解其他投资产品的情况下,难抵诱惑,抱着侥幸心理跳进圈套。

其次,目前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浮躁的贪利和暴富心理是犯罪得逞的重要原因,人们受利益趋动,头脑发热,自然会降低防范意识,热情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

深圳发展银行的资深理财师李华说,任何投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