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纳米级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除氟性能研究

纳米级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除氟性能研究

纳米级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除氟性能研究引言 (3)1羟基磷灰石研究现状分析 (3)1.1羟基磷灰石的组成 (3)1.2羟基磷灰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3)1.3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学性质 (3)1.4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4)1.4.1固相法 (4)1.4.2液相法 (4)1.4.2.1化学沉淀法 (5)1.4.2.2水热法 (5)1.4.2.3溶胶-凝胶法 (6)1.4.3.超声波合成法 (8)1.5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9)1.5.1 自然体烧结法 (9)1.5.2仿生法 (9)1.5.3促孔剂法 (9)1.5.4 预制体成型法 (10)1.5.5发泡剂法 (11)1.5.6模板法 (11)1.5.7 三维设计快速成型技术( RP) (11)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1)2.1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医学上的应用 (11)2.1.1硬组织修复材料 (11)2.1.2药物载体 (12)2.1.3抗肿瘤活性 (12)2.1.4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应用 (13)2.2羟基磷灰石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 (14)2.2.1阳离子吸附剂 (14)2.2.2阴离子吸附剂 (14)2.2.3有机物吸附剂 (15)3实验室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方案设计以及性能表征手段 (15)3.1实验研究内容以及实验方案 (15)3.1.1.探索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的方法; (15)3.1.2探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5)3.1.2.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5)3.1.2.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5)3.1.2.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6)3.1.2.4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6)3.1.2.5保护剂的添加量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6)3.1.3探究促孔剂种类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6)3.1.3.1促孔剂添加时间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7)3.1.3.2促孔剂添加量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17)3.2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与表征手段 (17)3.2.1 Ca/P比的测试 (17)3.2.2粒度分布 (17)3.2.3红外光谱 (17)3.2.4X-射线衍射 (17)3.2.5扫描电子显微镜 (18)3.2.6透射电子显微镜 (18)3.2.7比表面积 (18)4 HAP的研究前景展望 (18)参考文献: (20)引言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是钙磷灰石(Ca5(PO4)3(OH))的自然矿物化。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应用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应用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应用孙镇镇/文【摘要】羟基磷灰石是自然界中生物骨组织的构成要素,其微孔是由天然孔道结构形成,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机生物矿物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功能材料、湿敏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基本性能,重点阐述了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性能;制备;应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P),化学式为Ca10(PO4)6(OH)2,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磷酸钙盐,属于六方晶系。

HAP 的结构可以描述为磷氧四面体基团的紧密结合体,图1为HAP 的晶体结构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P5+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并且其顶部被4个 O 原子占据。

Ca2+则被磷氧四面体所包围,在晶胞中占有2个独立的位置 Ca(I) 和 Ca(II),从而形成 2 种直径不同、互不相连的通道。

由于 HAP 结构中存在2个不同的钙位点,所以可以通过对钙位点的特定修饰来调节 HAP 的特性。

图1 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羟基磷灰石的密度为3.156g/ cm3,熔点为1650℃,溶度积为(6.3±2.1)×10-59,晶体折射率为1.64-1.65。

其在水中溶解度约0.4 ppm,呈弱碱性,pH为7-9。

在人体骨骼中,羟基磷灰石大约占总质量的90%,其余10%为碳酸钙和其他无机盐[2-4]。

羟基磷灰石是自然界中生物骨组织的构成要素,其微孔是由天然孔道结构形成,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前行,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性质,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也变得越来越多,它可以凭借自身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传导性在骨治疗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的二十年中,羟基磷灰石在骨和牙齿植入、吸附重金属等领域均有报道。

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容忽视的是羟基磷灰石自身存在的机械性能不佳、使用中容易团聚、使用后回收困难等缺点,这些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纳米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 2010- 08- 30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2009CB930300) 作者简介 : 赵勤富 ( 1986- ), 男 ( 汉 族 ), 辽 宁沈 阳人 , 硕士 研究 生 , E m ail zqf021110505@ 163. com; 王 思 玲 ( 1962 - ), 女 ( 汉族 ), 辽宁沈阳人 , 教授 , 博 士 , 主要从事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研究 , T e.l 024- 23986348, E m ail silingw ang @ ho t m ai.l com
[ 19] [ 18]
250 nm的中空开口棒状 HA, 并且上面有 1 15 nm 的枸橼酸层。球型的和 棒状 HA 的 BET 结果分 别为 66 11 m g 和 116 8 m g ; 孔体积分别 3 -1 3 - 1 为 0 471 0 cm g 和 0 358 1 cm g 。由于棒 状的比表面积较大, 与传统 HA 相比有更大的载 药量, 而且棒状 HA 表面有一层枸橼酸能够进一 步提高药物的载药量。在以万古霉素作为模型药 的载药实验中, 球型和棒状的 HA 载药量质量分 数分别为 16 01% 和 24 14 % , 在加入阳离子聚合 高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氨化铵 [ po ly( di m eth yldia lly l amm on ium ) chlorid e , PDDA ] 时 , 带有枸橼 酸外壳的棒状 HA 载药量上升至 35 8 % 。在体外 溶出实验中未加 PDDA 时 , 万古霉素在弱酸中的 释放速度较慢, 而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溶液 中 , 药物的释放速度明显加快。但加入 PDDA 后, 万古霉素在 pH = 7 4 的磷酸缓 冲盐溶液中释放 速度非常缓慢, 而在 pH = 5 4 的弱酸溶液中的释 放速度显著提高。因此, 外层有枸橼酸的棒状多 孔 HA 可以作为一种 p H 控制的载药系统用于靶 向给药。 Sun 等 在 HA 混悬液中加入 NH 4H CO3, 利 用喷雾干燥过程中产生的 CO2 和 NH 3 制成中空 开口的 HA 微球 , 比表面积和总的孔体积分别为 80 m g 和 0 411 cm g , 并且在 SBF 模拟人 工体液中浸泡 21 天能够自然降解。在以胰岛素 作为模型药物时 , 药物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 为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实验中表现出缓释释放特 征 , 并能显著减少药物的突释效应, 药物在 7 h 的 [ 23 ] 累积释放率达到 96% 。 M izush i m a 等 用 CaCO3 煅烧生成的 C aO 和 H 3 PO4 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羟 基磷灰石的胶浆 , 并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孔隙率 为 58 % , 直径在 5 m 左右的多孔开口球型 HA。 这些球型 的 HA 微 球可 用于 载干 扰素、 庚酸 睾 酮、 环孢菌素 等大 分子 药物 用于注 射给 药。因 此 ,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中空多孔 HA 可以作为蛋 白类和亲脂性大分子药物用 于注射缓释给药 的 载体。 3 2 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用于缓释给药 用模板法制备具有稀土元素掺杂的具有发光 特性的多 孔 HA, 并用 于载 布洛芬 药物 的研 究。 Y ang 等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3521 引言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简写为HA,分子式为Ca 10(PO 4)6(OH)2),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机生物矿物材料,它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因此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生物活性[1],在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功能材料、湿敏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以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目前HA材料的形貌、性能及生物活性等尚未达到应用的理想要求,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催化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的发展已证实,当材料粉体细化到纳米尺寸,其各方面性能可发生明显优化。

例如,作为人体组织植入材料的HA涂层颗粒越小,骨植入的扭转模量,拉升模量和拉伸强度就越高,疲劳抗力也相应提高[2]。

鉴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特殊性能,制备nHA并有效解决粉体的团聚问题,成为目前羟基磷灰石生物矿物材料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年来几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并对这方面的研究趋势做初步的论述。

2 羟基磷灰石的基本性质和研究概况2.1 基本性质羟基磷灰石的密度为3.156g/cm 3,熔点为1650℃,溶度积为(6.3±2.1)×10-59,晶体折射率为1.64-1.65。

其在水中溶解度约0.4 ppm,呈弱碱性,pH为7-9。

在人体骨骼中,羟基磷灰石大约占总质量的90%,其余10%为碳酸钙和其他无机盐[3-5]。

2.2 研究概况早在1790 年,就有学者用希腊文字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磷灰石。

1926年,有人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对人骨和牙齿的矿物成分进行分析,认为其无机矿物成分是磷灰石。

自1937年开始,国外发表了大量有关磷灰石晶体化学方面的文章。

19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大量报道了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钙化的关系。

1972年,日本学者成功合成羟基磷灰石并烧结成陶瓷,发现烧成的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6]。

自此以后,世界各国都对羟基磷灰石相关材料进行广泛研究,并将其用于修复和替代人体损伤的骨组织等生物医学领域,以及食品添加剂、传感器、造纸、印刷油墨、催化剂载体等诸多领域。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 要 :介绍 了 目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的制备方 法 ,重点 阐述 了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 羟基磷灰 石的研究情 况 ,并
对 纳米 羟基 磷灰石整个行业 的发展做 出 了展望 。

关键 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化 学沉淀法
中图分 类号 :TB33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11(2011)04—00O6—03
羟基磷灰石超微粉体属于无机材 料 ,主要是采 用液相法来制备 ,常用方法有沉淀法 、水 解法、等离 子体法 、水热法 、溶 剂挥发分 解法 、溶胶 一凝胶 法。 其中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尤其 活跃。
1 沉 淀 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 的 物质混合 ,在混合溶液 中加入适 当的沉淀剂制备超 微颗粒 的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 淀物进行 干燥或 煅烧 ,从而制得相应 的超微颗粒。沉淀法制备超微 颗粒主要分为直接沉淀法 、共沉淀法 、均相沉淀法、 化合 物 沉淀 法 、水解 沉淀 法等 多 种 。
廖鹏飞、汤顺清等 用卵磷脂分散体系作 为沉 淀法反应 的微环境合成纳米 HA,获得粒径小 、分布 均匀 、分散容易的纳米粉末 。准确称取适量卵磷脂 , 用氯仿溶解 ,置 于通 风橱 中挥 发至将 Ca(NO,) ·
收稿 日期 :2011一o4o—l1.修 返 日期 :2011一o4—13 作者简介 :隋岩峰(1981一),男 ,吉林梅河 口人 ,助理 工程师 ,主要从事磷精细化工方面研究 。
O 引 言
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简称 HAP或 HA, 化学分子式 :Ca 0(PO )6(OH):,钙磷 比 C/P=5/3 =1.67,属磷酸钙 (TCP)陶瓷中的一种生物 活性材 料 ¨。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及发展前景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及发展前景

结论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 优化制备工艺和掺杂剂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物相纯度、结构致密性和机械 性能,并改善其生物相容性。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研究新 型掺杂剂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探讨材料性能的跨尺度关联等。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信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生物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掺杂剂量对性能的影响:在制备过程中,常常需要掺入其他元素来优化 材料的性能。例如,掺入硅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掺入钛元素可以增 强材料的生物活性。通过调整掺杂剂量,可以找到最优的配方,从而提高材料的 综合性能。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生物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例如,材料的 拉伸强度和硬度通常呈正相关关系,即提高材料的硬度通常会导致拉伸强度的增 加。此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其化学成分、表面特性等密切相关。通过对材料 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促进细胞在其表面增殖和分 化。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研究现 状、制备及发展前景
目录
01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 的研究现状
02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 的制备
03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 的发展前景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 导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介绍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优化性能: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性能与制备工艺密切相关。未来可以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表现。
4、复合材料:为了满足更复杂的应用需求,未来可以探索将羟基磷灰石生 物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制备出具有更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总之,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相信其在未来的生物医学领域中将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引言:多孔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缓释载体。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一、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一)化学沉淀法该方法将磷酸和钙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多孔磷酸钙,并通过其骨架生成多孔羟基磷灰石。

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

(二)溶胶-凝胶法该方法通过混合磷酸、钙源和有机添加剂,形成一种溶胶,然后通过凝胶化和煅烧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

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能。

二、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药物缓释性能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药物缓释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能。

通过调控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孔径、孔隙度和孔道连接性,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药物缓释。

同时,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药物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一)孔径调控对药物缓释性能的影响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孔径是实现药物缓释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大的孔径有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和释放,而较小的孔径则有助于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

因此,通过调节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孔径,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药物缓释。

(二)孔隙度调控对药物缓释性能的影响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孔隙度是影响药物缓释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孔隙度有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和释放,同时降低了药物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通过调节多孔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条件和后续处理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孔隙度的材料,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药物缓释。

(三)表面性能对药物缓释性能的影响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性能对药物缓释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药物分子并延长其释放时间。

同时,可以通过修饰多孔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降低异物反应,从而实现更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胶体溶胶,随后通过干燥、煅烧等处理方式制备出纳米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骨科、牙科等领域。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前驱液:将适量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加入到醋酸、乙醇等溶剂中,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溶解均匀。

2. 溶胶化:在适当的条件下搅拌前驱液,使其转变为均匀分散的胶体溶胶。

3. 凝胶化:通过加热、干燥等方式,使胶体溶胶逐渐转变成凝胶体。

4. 煅烧:将凝胶体进行高温处理,使得纳米羟基磷灰石形成。

通过优化上述步骤的条件,如控制pH值、添加络合剂等,可以得到形态规整、尺寸均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有望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 13]
用环己烷作为油相, 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辛基 苯酚乙 氧 基化 物、 正戊 醇、 C aC l2 作为 水 相 , 选择不同的油水比例在制备反微乳的条件下, 制备出分散性好的纳米级别的 HA, 并且 随着水 相比例的增加, 粒子的粒径逐渐增大。 Saha 等
[ 6]
采用环己烷为油相、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 NP5 和 NP12 为表面活性剂、 Ca( NO 3 ) 2 和 H 3 PO4 为水 相形成微乳液来制备 HA 纳米粉体。随着微乳液 中水的比例逐渐降低, 纳米粒子的形态从针状向 近球形转变 , 合成 HA 的直径在 30~ 50 nm, 比表 2 -1 [ 7] 面积高达 130 m g 。 Yang 等 用表面活性剂 CTAB 形成的胶束作为 模板, 正丁醇作为 助表面 活性剂 , 在水 正辛烷反微乳中制备出铕或铽掺 杂的直径在 50 nm 左右的球型和短棒状 HA。 2 3 水热法 水热法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 采用水 溶液为反应介质 , 在高温高压环境中 , 使在通常条 件下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 解且重结晶的 一种方 法。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晶体
第 27 卷 第 12 期 2 0 1 0年 1 2月








V o l 27
N o 12
Journa l o f Sheny ang Phar m aceutica lU nive rsity
D ec . 2010 p 933
文章编号 : 1006- 2858( 2010) 12- 1009- 05
收稿日期 : 2010- 08- 30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2009CB930300) 作者简介 : 赵勤富 ( 1986- ), 男 ( 汉 族 ), 辽 宁沈 阳人 , 硕士 研究 生 , E m ail zqf021110505@ 163. com; 王 思 玲 ( 1962 - ), 女 ( 汉族 ), 辽宁沈阳人 , 教授 , 博 士 , 主要从事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研究 , T e.l 024- 23986348, E m ail silingw ang @ ho t m ai.l com
2
用聚乙
g 。 V isw anath 等
- 1
[ 11]
采用 不用表
二醇 ( po ly ethy lene g ly co, l PEG600)、 吐温 20 、 枸橼 酸 纳 作为 有 机修 饰剂 分 别合 成 了不 同 形状 的 HA, 并考察了不同制备温度对 HA 产物形态的影 响。 2 2 微乳液法 微乳液法也称反相胶束法 , 是一种用表面活 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 醇类 ) 、 油 相和水所形成的 反相微乳液 , 利用内核水相作为化学反应的微型 反应器制备 HA 纳米粒子的方法。微乳液法可以 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油水两相的比例来 控制内相水核的大小, 从而可制备出纳米级的粒 子。 L i等
羟基磷灰石 ( hydroxyapatite , 简称 HA ) 是一种 典型的生物活性材料 ,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 并 且是脊椎动物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HA 的表面 同人体组织可通过键合作用达到完全的亲合, 部 分或全部被人体组织吸收和 取代。因此 , HA 可 作为安全有效的生物医用材料 , 并且已广泛应用 于骨移植和骨替代材料。 HA 是一种微溶于水的 弱 碱 性 磷 酸 的 钙 盐 , 分 子 式 为 Ca10 ( PO4 ) 6 ( OH ) 2。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可以控 制其尺寸和形态 , 制备出不同形状的 HA 载体, 可 以很好地调节其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调 节药物的控释速度和控释量 ; HA 还具有 无毒无 副作用, 生理相容性好, 价格低廉, 容易制备等特 点 , 因此发展 HA 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对于开发 药物的新剂型与新制剂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际应 用意义。
[ 3- 4]
结构和结晶形态的产物, 这种方法制得的产物团 聚少, 粒度均匀, 纯度高, 形态比较规则。 X iao 等 用聚苯乙烯磺酸 钠为模板水 热法 合成了直径在 30 nm, 长度在 50 nm 左右的中空 棒状 的 HA。 Chen 等
[ 9] [ 8]
用十二烷基胺做模板
100 ! 水热反 应 12 h , 自 组装 得到直 径在 10 ~ 20 nm, 长度在 100 nm 左右的棒状中空 HA, 上面 [ 10 ] 还有 3 5 nm的微孔。 Sa larian 等 用 CTAB 作为 模板, 聚乙二醇 PEG600 作为助 模板在水热条件 下合成了直径在 80~ 150 nm, 长径比 ( 产物的长 度与直径的比值 ) 在 20 左右单分散的蒲 公英状 的 HA, 制备出的 HA 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 BET 结 果达到 88 m
1

第 27 卷
CaC l2 和 Ca( OH ) 2 等, 常采用的磷源物质主要有 ( NH 4 ) 2HPO 4、 H 3 PO4。沉淀法是最基本的制备方 法 , 其它方法都是在沉淀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例 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或大分子物质作为模板来 控制晶体的生长 , 结合采用其它技术如水热条件 下的高温高压、 喷雾干燥等辅助制备条件 , 或制成 微乳液使反应在微小的液滴中进行等。 化学沉淀法方法简单 , 生产成本低, 易于工业 化生产等优点, 成为制备纳米 HA 的主要方法, 但 所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均匀性差, 容易发生团聚, 因此需添加一些高分子来影响并控制 HA 晶体的 成核和生长 , 从而减少粒子的聚集, 来获得一定尺 寸和形态的 HA 纳米粒子。 W ang 等
[ 19] [ 18]
250 nm的中空开口棒状 HA, 并且上面有 1 15 nm 的枸橼酸层。球型的和 棒状 HA 的 BET 结果分 别为 66 11 m g 和 116 8 m g ; 孔体积分别 3 -1 3 - 1 为 0 471 0 cm g 和 0 358 1 cm g 。由于棒 状的比表面积较大, 与传统 HA 相比有更大的载 药量, 而且棒状 HA 表面有一层枸橼酸能够进一 步提高药物的载药量。在以万古霉素作为模型药 的载药实验中, 球型和棒状的 HA 载药量质量分 数分别为 16 01% 和 24 14 % , 在加入阳离子聚合 高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氨化铵 [ po ly( di m eth yldia lly l amm on ium ) chlorid e , PDDA ] 时 , 带有枸橼 酸外壳的棒状 HA 载药量上升至 35 8 % 。在体外 溶出实验中未加 PDDA 时 , 万古霉素在弱酸中的 释放速度较慢, 而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溶液 中 , 药物的释放速度明显加快。但加入 PDDA 后, 万古霉素在 pH = 7 4 的磷酸缓 冲盐溶液中释放 速度非常缓慢, 而在 pH = 5 4 的弱酸溶液中的释 放速度显著提高。因此, 外层有枸橼酸的棒状多 孔 HA 可以作为一种 p H 控制的载药系统用于靶 向给药。 Sun 等 在 HA 混悬液中加入 NH 4H CO3, 利 用喷雾干燥过程中产生的 CO2 和 NH 3 制成中空 开口的 HA 微球 , 比表面积和总的孔体积分别为 80 m g 和 0 411 cm g , 并且在 SBF 模拟人 工体液中浸泡 21 天能够自然降解。在以胰岛素 作为模型药物时 , 药物在 p H = 7 4 的磷酸缓冲盐 为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实验中表现出缓释释放特 征 , 并能显著减少药物的突释效应, 药物在 7 h 的 [ 23 ] 累积释放率达到 96% 。 M izush i m a 等 用 CaCO3 煅烧生成的 C aO 和 H 3 PO4 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羟 基磷灰石的胶浆 , 并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孔隙率 为 58 % , 直径在 5 m 左右的多孔开口球型 HA。 这些球型 的 HA 微 球可 用于 载干 扰素、 庚酸 睾 酮、 环孢菌素 等大 分子 药物 用于注 射给 药。因 此 ,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中空多孔 HA 可以作为蛋 白类和亲脂性大分子药物用 于注射缓释给药 的 载体。 3 2 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用于缓释给药 用模板法制备具有稀土元素掺杂的具有发光 特性的多 孔 HA, 并用 于载 布洛芬 药物 的研 究。 Y ang 等
[ 5]
面活性剂, 用 ( NH 4 ) 2H PO4 和 Ca ( NO3 ) 2 作为反 应物质 , 在 pH 6~ 11的缓冲溶液中水热反应合成 了不同形态从短棒状到针形的中空或实心的 HA, 并详细研究了温度和 p H 对产物形态的影响。 2 4 模板法 模板法是通过模板控制材料的形成来制备纳 米材料的方法, 模板法可以对纳米材料的结构、 形 貌、 尺寸、 取向等进行控制。制备纳米多孔 HA 通 常采用的模板可分为硬模板如二氧化硅微球, 和 软模板如生物大分子和表面活性剂胶束等。 用表面活性剂胶束 为软模板制备 纳米 HA。 [ 12] L i等 用 CTAB 做模板以磷酸 氢二钾和氯化钙 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出直径在 10~ 20 nm, 长度 在 100~ 200 nm 的中空 棒状 HA, 并且上 面分布 1~ 5 nm 不同大小的空隙。 Zhao 等 以聚苯乙 烯 - 聚苯丙烯 - 聚苯乙烯三段共聚物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 F127为模板在 90 ! 回流 24 h 合成了直径 约 100 nm 的球形粒子构成 5 8 nm 孔径分布的介 孔结构 , 以 及直径 在 40 ~ 50 nm, 长度 在 100 ~ 300 nm呈 2 5 nm 和 3 0 nm 双峰孔径分布的介孔 HA。 Zhang 等
用 CTAB 和枸橼 酸纳在 180 !
合成了直径约为 3 m 的锶掺杂的具有荧光特性 的 HA 多孔微球。 模板法通过不同的模板还可以制备出三维有 序的多孔 HA, 其孔径可以通过控制模板 的尺寸 来调节。一般制备三维有序的多孔 HA 主要用的 硬模板有: 有机聚合物聚苯乙烯 ( polystyrene , PS) 微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