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管理 1.23(1)

合集下载

2021《子宫内膜异位症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2021《子宫内膜异位症管理指南》解读(全文)

2021《子宫内膜异位症管理指南》解读(全文)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 为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疑难病, 常与不孕症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 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需坚持长期管理原则, 同时注意医源性内异症的防治。

2018年法国妇产科医师协会(CNGOF) 及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HAS) 颁布了新版指南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管理指南》[1], 用来替代2006年的临床实践指南, 新版指南在原指南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腹膜、卵巢及深部内异症的诊断和管理, 本文就该指南推荐意见进行简要解读。

1 发病率及流行病学普通人群内异症的患病率难以预估[2], 据报道15~49岁的女性中内异症年发病率为0.1%。

急性盆腔痛者超过33%伴发内异症, 慢性盆腔痛女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异质性较大, 从2%~74%不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演变史内异症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和月经的多因素疾病。

高危因素包括:月经初潮早、经量增多、周期缩短、一级亲属内异症病史。

已有数据显示内异症与卵巢癌无因果关系[证据水平(level of evidence, LoE) 2], 故指南不建议对内异症患者行卵巢癌筛查(B级) 。

内异症并不一定合并疼痛(LoE2) , 该指南不建议因遗传(与内异症相关) 或月经高危因素(经量增多、周期缩短) 对无症状的患者行系统性筛查, 亦不建议对普通人群行内异症筛查(专家共识) 。

3 诊断3.1 临床表现内异症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其中痛经(以10分制为准, 疼痛评分≥8分) , 慢性盆腔痛、深部性交痛(LoE2) 、经期合并泌尿系统症状(LoE2) 、不孕(LoE2) 较为常见[3,4]。

3.2 辅助检查3.2.1 一线辅助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线诊断依据为妇科查体及超声, 其中经阴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具独特诊断价值。

绝经后女性应注意鉴别恶性肿病(LoE2) , 若影像学发现性质不明确的卵巢肿块, 建议重复超声检查(A级)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分析作者:张微卢建军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4期[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该病复发机制仍不明确,因其较高的复发率已成为较棘手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痛经情况、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后处理、术后生育方式,总结多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该病复发的关系,为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以期减少患者的EMs复发率,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危因素,复发[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201-021885年,YonRecklinghausen第一次提出并命名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EMs是育龄期妇女中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女性的15%,但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但患者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

1复发相关因素1.1年龄因素据大多数文献所说,年龄是EMs复发的保护性因素,手术时的年龄与痛经复发有显著性关联。

Ems的发病年龄一般为12~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8岁左右。

年龄越小,病变发现及早,临床症状较轻,治疗反应较好,复发率也相应较低。

但综合看来年龄对复发的影响是混合性的,有学者指出32岁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年龄,对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则认为40岁是影响复发的关键转折点。

1.2术前痛经情况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ESHRE)指南指出:育龄期妇女出现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时,仍建议其考虑是否为EMS发病。

EMS患者大多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当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病灶位于宫骶韧带、或浸润,封闭直肠子宫陷凹时还可引起深部性交痛。

伴有盆腔炎症、痛经、后穹窿触痛结节的患者盆腔粘连较严重,术中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导致高复发率,残留病灶在保留的卵巢分泌甾体激素的作用下再次复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管理护理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管理护理课件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情 感支持和理解,减轻心理压力。
放松训练
通过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等放松 技巧,降低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缓 解疼痛感知。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
高脂肪、高糖和刺激性食物。
规律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
诊断方法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 学检查(如超声、MRI等)以及腹腔 镜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和手术治疗(如保守性手术、根 治性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 育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预后评估
发病原因
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 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对此病发病的机制有多种说法, 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 是其主要症状。病变可以波及所有的 最常见。
恶变监测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发现恶变 迹象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和化疗
等综合治疗措施。
06
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
康复期患者需求评估
疼痛程度评估
通过疼痛评分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准确评估患 者的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如睡眠、工作、社交等。
心理状况评估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以及其对疼痛的应对方 式。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处理主要内容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处理主要内容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处理主要内容根据病史、体征与相关化验检查,卵巢内异囊肿复发的诊断并不困难。

临床症状中再次出现的疼痛对于病灶复发预测的敏感度约79.6% ,特异度70%o超声检查可作为囊肿复发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典型的卵巢内异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为无回声区内有密集的光点回声,但是,需要与手术后粘连形成的包裹积液进行鉴别;腹腔镜探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卵巢内异囊肿复发的可靠手段;止匕外,亦有通过对超声引导下的囊肿穿刺进行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确切机制尚未可知。

有学者推测,术后复发可能是残留病灶的原位生长或新发病灶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卵巢内异囊肿易发于左侧卵巢,结合乙状结肠的解剖学结构特点,这一现象支持内异症的〃经血逆流〃发病理论。

但亦有研究认为其复发的部位并无明显倾向性。

2.复发型卵巢内异囊肿的治疗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或用于再次手术的辅助治疗,主要药物包括非笛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 , NSAID )、口服避孕药、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a , GnRH-a ) 5 大类。

对于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标准化方案。

各种方案疗效基本相同,但副反应不同。

药物治疗存在停药后疼痛复发率高的特点。

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副反应、患者的意愿及经济承受能力。

药物治疗对于诊断基本明确的病例是合理的选择。

对于药物种类的选择应结合手术时美国生育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 )评分法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般而言,对于青春期和伴有月经异常的患者口服避孕药与孕激素较为常用;对于r-AFS 评分In期以上,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患者, GnRH-a可作为首选而对于缓解复发后症状、控制囊肿增长速度的病例,雄激素衍生物以及宫内孕激素置放也是不错的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临床分析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临床分析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临床分析例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女性子宫内膜异位于宫腔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卵巢、盆腔腹膜、输卵管等处。

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未明,但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且临床表现多样。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常长、易复发、对生殖功能有很大影响。

本文将结合一例患者,通过分析其复发原因及处理方法,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病例介绍:患者王女士,34岁,已婚3年,经多次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治疗过程中,曾行子宫内膜异位症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但近期反复出现疼痛症状,且经验证治疗效果不彰,因此被送至我院就诊。

临床检查:患者以周期性腹痛为主要症状,末次月经为2个星期前,规律为35天/次,平均持续6天,量中等。

盆腔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质地稍硬,有轻度移动性疼痛,双侧附件大小正常,质地较硬,有触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内分泌、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无感染。

子宫内膜活检示为子宫内膜增生改变。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卵巢附件正常,子宫内膜增生。

腹部彩超、核磁共振(MRI):子宫内膜增生伴卵巢囊肿。

分析与处理:该患者症状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复发与其基础病因、局部解剖和内分泌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上检查结果显示其为子宫内膜增生,并合并右侧卵巢囊肿,需要针对该病情进行治疗。

治疗建议:1.手术由于王女士症状反复,手术已成为其必选的治疗方式。

手术的方式多样,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子宫功能、病变部位及面积等因素。

针对王女士的病情,建议行微创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及卵巢囊肿切除术。

2.药物治疗在手术后,需要给予综合治疗,以防止复发。

药物治疗选用抑制雌激素分泌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放疗、化疗等。

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缓解症状。

经过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后,患者康复良好,疼痛症状缓解。

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同时,王女士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复发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和管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和管理PPT课件

与其他妇科疾病的鉴别要点
01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都可能出现盆腔包块
和月经异常,但子宫肌瘤通常不会有痛经症状,且B超检查可以明确肌
瘤的位置和大小。
02
盆腔炎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也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痛
和月经异常,但通常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感染症状,抗生素治
疗有效。
03
卵巢癌
卵巢癌(ovarian cancer)可能导致盆腔包块和腹水,但通常不会有周
期性腹痛,且卵巢癌的发病年龄较大,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可能升高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标准
轻度
病灶局限于卵巢或盆腔 腹膜,散在分布,无明 显粘连,不影响卵巢和 输卵管形态。
中度
病灶累及单侧或双侧卵 巢,形成囊肿,直径不 超过3cm,伴有轻度盆 腔粘连或输卵管伞端粘 连。
定义
发病机制
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 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被普遍认可的发病机制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分布
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青 春期前不发病,绝经后异位病
灶可逐渐萎缩退化。
发病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较高 ,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
通过宫腔镜检查评估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以及是否存在息肉、 粘连等影响容受性的因素。
04 治疗方案选择及原则
药物治疗策略及适应证
药物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激素类药物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减轻症状 和控制疾病进展。
适应证

刘瑞芬教授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

刘瑞芬教授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

刘瑞芬教授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笔者刘瑞芬教授多年来在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就此与大家分享。

1、病因及临床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或子宫内肌层内生长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病灶。

其病因主要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月经逆流和免疫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规则、性交疼痛等。

2、治疗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以口服避孕药为主,可缓解疼痛、改善月经不规则等症状。

手术治疗主要为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可以切除病灶。

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腹壁上生长形成的病灶。

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同时伴随其他位于腹腔内的病灶。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下腹痛、月经失调、体温升高、病灶处皮肤紫绀等。

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同样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促黄体激素剂、口服避孕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黄体酮分泌,控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病灶的形成和生长。

5、注意事项在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彩超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2)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油腻等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3)保持性生活卫生:避免异物损伤、细菌感染,保持外阴清洁。

4)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压力大等,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进行检查,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教学课件ppt

子宫内膜异位症教学课件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 良好的心态等。
如有病情变化或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0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包括加强宣传 教育力度,普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常见症 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以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学生互动与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如 何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和提问。
THANK YOU.
0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生理
病理改变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 和间质)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 润并反复出血。
2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脐、膀胱、 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 腿等处。
3
最常见于卵巢和宫骶韧带,也可侵犯直肠阴道 隔。
发病机制
01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如经血逆流种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等。
病因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经血逆流、淋巴及静脉播 散、医源性种植、遗传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月经异常等症状。部分患 者还可能出现不孕、贫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CA125检测、超声检 查、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手段,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管理
珠江医院妇产科 王雪峰
内异症特点:发病率高、易复发
特点
• • • • 常见病:10-15%,病变广发、形态多样 难治病:具有激素依赖性,复发率高 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局部种植、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能力 极具浸润性,可形成广泛而严重的粘连
流行病学
• 全球发病人数>2亿(WES 2014年),亚洲发病人数超过其他各大洲总和 • 目前尚没有中国全国范围的流调数据 • 北大医院内异症手术占所有妇科手术的34.1% • 另外一项在妇科门诊的调研显示30-49岁妇女内异症的发病率均超过10%长期药物管理: ≥12来自months口服避孕药
曼月乐环
GnRHa/GnRHa
+反加
GnRHa+ 口服避
孕药/ 曼月乐环
长期药物管理: ≥12 months
口服避孕药
缓解疼痛:80%有效 有效调节月经 副作用相对小 某些严重疼痛无效
依从性差
对囊肿缩小和延缓病灶 进展作用有争议
复发影响因素
不同部位EM复发率不同,深部浸润型EM复发率最高
• 纳入1979-2001年间诊断为内异症的1106例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 • 患者群:卵巢内异症(367例),腹膜内异症(198例), DIE(152例),卵 巢和腹膜内异症( 320例) •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内异症保守术后复发率和风险因素
Hum Reprod. 2014 Mar;29(3):400-12
重视内异症复发的预防
手术要彻底 尽可能剥净巧克力囊肿;切除DIE病灶 术后药物治疗 :必不可少 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是术后用药 鼓励妊娠 有生育要求的,应尽早妊娠
内异症管理的认识:慢性疾病,终身管理
There is no permanent cure for endometriosis
样本数 423
随访时间 3年
5年 15个月 1-6年 2.03年 2年 17个月
随访人数 161
77 158 181 336 242 110
术后复发率 13.5%因疼痛复发再次手术
40.3%因疼痛复发再次手术 5-7%复发痛经和性交痛 30%疼痛复发 19.5%疼痛复发 1.2%复发痛经3.7%复发性 交痛 12%疼痛复发
16
GnRH-a对病灶有直接作用
• • • •
GnRH-a显著减少炎症反应 GnRH-a显著减少血管生成 GnRH-a具有直接抗增殖作用 GnRH-a显著诱导凋亡
Khan KN,et al.Hum Reprod. 2010 ;25(3):642-653. Khan KN,et al.Hum Reprod. 2010 ;25(11):2878-90.
随访
疾病复发率
结果表明:保守性腹腔镜术后GnRHa治疗6个月较治疗3个月、4个月和期待治疗 复发率降低,低至5.3%
Jee BC,et al. Fertil Steril. 2009 Jan;91(1):40-5
术后GnRHa使用疗效:6个月最佳—Meta分析
Meta analysis
20
分析目的: 1. 2. 术后GnRHa的使用是否降低复发率 术后使用GnRHa治疗的疗程和复发率的关系
2015 复方口服避孕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手术后使用COC 药临床应用共识 或GnRH-a 3-6个月并后续使用COC,可预防术后疼痛和 内膜异位囊肿的复发。
2005 ESHRE 指南
Ib类级别的证据(基于至少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与安慰剂和期待治疗相比,术后使用GnRH-a6个月能减少 疾病相关疼痛并延缓1年和2年复发率
18
术后GnRHa使用疗效:6个月最佳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109例腹腔镜术后卵巢EM患者分成4组
• 回顾性分析 • 绝经前女性 • 109例III-IV子宫内膜异 位囊肿,腹腔镜术保守 性手术后
GnRHa 3个月 (n=28) GnRHa4个月 (n=21) GnRHa 6个月 (n=23) 期待治疗 (n=37)
疾病复发
1. 术后3个月起经阴道B超检测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3cm,且 有内异症特有回声,并连续存在2个月经周期以上
2. 经再次手术病理证实新发病灶为内异症的患者
3. 临床妇科检查或MRI发现DIE
符合上述(1)(2)或(3)伴或不伴有相关疼痛症状的患者
症状复发
疼痛症状缓解后又重新出现
徐丛剑,郭孙伟. 子宫内膜异位症[M].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5. 4
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
增加医疗成本
Somigliana, Human Reprod 2003 Garry, Curr Opin Obstet Gynecol 2004 Weir,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5 Cheong, J Obstet Gynaecol 2008
内异症复发标准
158 228 359 500 110
The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8;90(3 suppl ):S260-S269.
5
内异症复发率差别大,为什么?
内异症复发的基础
病因未除: 源头尚在 (在位内膜)
保守性治疗后的新生病灶。
诱因复现: 病灶未尽(异位病灶) 在停药或术后的雌激素刺激下,原有残留病灶“复燃”。
减 少 复 发
重在初始治疗,即尽可能减少和消除病灶
术后重视药物的持续巩固治疗
1. 中国卫生年鉴2015 2. Epidemiology of Endometriosis in France: A Large, Nation-Wide Study Based on Hospital Discharge Data,Biomed Res Int,2016 Endometriosis: What is the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 readmission, and maj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5
20
Arch Gynecol Obstet,July 2016, Volume 294, Issue 1, pp 201–207
结论:术后使用3个月GnRHa对疾病复发的影响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而使用6个月GnRHa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21
Arch Gynecol Obstet,July 2016, Volume 294, Issue 1, pp 201–207
内异症术后治疗随访疼痛复发情况
研究 Wheeler & Malinak case series
Davis case series Sutton & Hill case series Redwine case series Donnez et al. case series Chapron et al. case series
复发影响因素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endometriosis as reported by various published studies
• rAFS 分期/rAFS >70/rAFS 评分 • 年轻患者
• • • • • • •
既往药物治疗史 术前严重的盆腔疼痛 囊肿大小 单侧或双侧卵巢内膜样囊肿 既往内异症手术史 初次手术彻底性 术后药物治疗
17
指南对术后预防复发药物推荐
2015 中国子宫内膜 术后药物治疗及长期管理可有效减少疼痛和卵巢子宫内 异位症诊疗指南 膜异位囊肿的复发,DIE 手术后症状复发率高,术后应辅 助药物长期治疗 GnRH-a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成人内异症最有效的药物 GnRH-a 用法:共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2010 ACOG 术后如果病灶残留,疼痛未缓解,或者为了延长术后疼 痛复发时间,建议在术后给予药物治疗。 研究证实,GnRH-a药物可以延长术后疼痛复发时间。
-复发的定义
-随访时间 -EM的类型 -疾病严重程度 -手术术式
-进行手术的医院级别及手术医生的技能
-术后干预
Sun-Wei Guo. Recurrence of endometriosis and its control .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09,15(4):441-461.
Zhou Yingfang, Medical Information. 2014,27(5) hang Xinmei,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EM , 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6)
2
复发率高
初次手术后:
5年复发率40-50% 4年内27%患者再次入院 50%再次手术 27%经历至少3次手术 危害女性生活质量
郎景和,冷金花.子宫内膜异位症[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3):161-172. Sun-Wei Guo. Recurrence of endometriosis and its control .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09,15(4):441-461.
反向添加可以延长GnRHa的治疗使用时间
07版
窗口剂量 Add-back方案 雌二醇水平在110~ 146 pmoL/L之间 (1)雌孕激素联合方案 (2)替勃龙
Meta analysis
15版
雌二醇在146~183 pmol/L(即40~ 50 pg/ml)之间 (1)雌孕激素方案:雌孕激素连续 联合用药。 (2)单用孕激素方案(醋酸炔诺酮) 22 (3)连续应用替勃龙。 (4)联合调节:3个月内的GnRH-a 短期应用,只为缓解症状的需要, 也可以采用植物药。 (1)何时开始反向添加尚无定论。 (2)应用反向添加可以延长GnRHa使用时间。治疗剂量应个体化,有 条件者应监测雌激素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