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热电分摊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与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与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

为了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开展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本文将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定义、发展、研究和应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定义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是一种基于房屋能源系统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而研制的新型能源系统。

该系统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热电联产技术与空调制冷技术有机组合在一起,以实现热能、电能和制冷能的协同调控。

CCHP是一种充分利用多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源系统。

它通过多能源协调优化管理,以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能耗的最小化。

第三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CCHP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能源系统,其发展历程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

阶段一:热电联产系统热电联产系统,是将热能和电能同时生产的一种能源系统。

它在发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用于供暖或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阶段二:热电制冷联合系统热电制冷联合系统,是将热电联产技术和空调制冷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能源系统。

在发电的同时,通过制冷机对废热进行回收,实现冷热协调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阶段三:CCHP三联供系统CCHP三联供系统,是将热电制冷联合系统与新型能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能源系统。

它利用多种能源资源,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能耗的最小化,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随着CCHP系统的逐步升级和优化,各个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HP系统的供应侧供应侧是指能源输入系统。

CCHP系统的供应侧多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多种能源的协同供应实现对设备的高效运行。

HP系统的需求侧需求侧是指能源输出系统。

CCHP系统的需求侧多采用集中控制系统,通过精细化控制,实现对设备能量消耗的控制和管理。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_、乙、,1刖B按热力学观点,任何热力循环在低温热源(冷源)放出热量,是该循环不能用来做技术功的部分,成为能量损失或废热。

但是,技术功和废热所代表的能量,只有品位上的差别而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若能合理的按质用能,就能达到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于供出的电能和热能在形式上不同,质量上不等价,热电厂经济性指标的制定比热点分产要复杂困难得多。

供热成本的核定及热价制定的依据一直是困扰热电厂、热用户、各管理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问题。

将总的热耗量合理分摊到两种能量产品上去,对于改进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分摊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热用户用低品位的热能,同时刺激热电厂改善其电力生产技术,使热电联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热电厂总热耗的分摊方法抽气供热机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但是需要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把总能耗合理的分摊到两种能量的生产过程,已确定其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既要遵循热力学理论,又要符合客观的技术经济规律,关键是要求出热电联产在经济上带来的净效益。

目前使用的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国内外对热电联产总能耗所采用的分摊方法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比如热量法、热效率法、实际焰降法,他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常用定量分析;第二类以燃料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热经济性,如焓熵法、做功能力法、方法及其他各种折中分摊法等,她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常用于定性分析。

2.1热量法热量法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以热效率或热损失效率来衡量电厂的热经济性,反映热力设备将能量转换或输出有效能量的程度,实质是按电厂生产两种能量的纯数量比例来分配其耗热量:总热耗量:Q=(DqJ(M.h群))/(吨X”剖)其中:一一汽轮机进汽量,kg/h;——汽轮机进汽焰,kJ/kg;——锅炉给水焰,kJ/k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摘要: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能耗分摊方法(热量法、实际焓降法、作功能力法)的归纳总结,推导出热电厂重要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为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供了参考,对降低煤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热电联产;热电分摊;经济指标Discussion on Heat Electricity Share ofthe Combined Heat and ElectricityFANG Chang(Guangzhou Power Plant Co., Ltd.,Guangzhou,Guangdong 510160,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by summarizing various of heat electricity share method such as Heat method, Actual enthalpy drop Etc.,the formula of the Thermal Power Plant’s important Economic Indicators is derived.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trengthening of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and reducing coal consumption.Key words: The Combined heat and Electricity;Heat Electricity Share;Economic Indicators 0.前言相比分散供热,热电联产有明显的优势,且热电联产的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一般也较为完备,对环保有利,所以国家倡导集中供热。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以及现代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一种综合能源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现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现状研究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指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吸收式冷热联供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等多种能源技术,通过协同综合利用,实现一个系统内热、冷、电的同时供应。

近年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已有不少经典案例。

如美国纽约大学生活系统中心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了供暖、制冷及生活照明等多种功能;上海新天地项目中,采用了地源热泵及吸收式制冷系统,节约了60%的能耗。

同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在应用方面,国内外均有规范和标准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节能和环保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技术方面,各种相关能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应用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环保。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2、综合利用。

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技术的协同配合,实现了对能源的更加充分和综合利用,使能源更为高效和经济。

3、运行稳定。

该系统具备自动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供、需的平衡调节,运行稳定可靠。

因此,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将会是未来城市建筑节能环保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尤其在如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公共建筑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热电分摊方法计算探讨

热电分摊方法计算探讨

热电厂的热电分摊方法探讨作者:林克淮来源:厦门电厂摘要】本文针对热电厂特性,通过引进当量主汽量的概念,分别对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两种装置的热电分摊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好处归热法与好处归电法两种极端分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热耗分配系数的合理取值,在热电联产供热方式中按能量品位把冷源损失分摊给热电双方,在热电分产供热方式中改变传统热量法的思维方式,分阶段考虑供热所消耗的热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折衷计算思路,供参考。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电分产当量主汽量好处归热法好处归电法1、前言能源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保证,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能量的综合利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众所周知,热电联产是用供热式汽轮机组的蒸汽流先发电后供热的生产方式,不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做到了按质、合理用能。

热电联产以其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以热电联产为基础的热电厂,同时生产形式不同、质量不等的两种产品--热能和电能,它们对燃料的利用程度差别很大。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热网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调节方式的灵活性,一般的热电厂均配合以减温减压装置作为备用和补充汽源,即同时存在着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它们的经济性也截然不同。

热电分摊的方法决定着热电双方的利益,特别是对于热、电产品经营分属于不同经济实体的热电企业,科学、合理的热电分摊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一般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应用热量法进行热电分摊,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归给电。

热电联产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极为重要的行业,由于热电企业提供产品的特殊性,尽管其生产原料--燃煤(燃油、燃气)和水,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而其终端产品--热和电,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长期以来,供热价格过低,加上在热电分摊中把好处归给电,热电企业必须以电养热。

改革开放后,我国南方地区也逐步兴起了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潮,供热经营已经按照市场化运作。

【精品】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现状与研究进展资料

【精品】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现状与研究进展资料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现状与研究进展资料福建工程学院课程考核论文课程名称:暖通空调新技术学生姓名:代彦强学号:3130907328成绩:任课教师:蒋小强考核年度:2016-2017-1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代彦强(建环1303,3130907328)摘要: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实现制冷、供热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多联产总能系统。

本文详细阐述了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组成,分析了其积极作用,并结合国内外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在我国发展的制约条件并提出新型的三联供系统形式。

关键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现状;前景;进展1 研究背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中,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同时,一次能源的紧缺、环境持续恶化是目前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供热,其发电效率及环保效益显著,但劣势是燃气成本过高同时缺少燃气资源,大力促进天然气冷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必将显著改善我国,特别是城市的环境质量及用能品质。

2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介绍2.1 技术原理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下简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即CCHP/Combined Cold Heat and Power或DES),是指将天然气燃料同时转换成三种产品:电力、热或蒸汽以及冷水,并将其一体化的多联产供能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表现形式之一。

冷热电三联供供能模式较传统的分散式供能模式而言,其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可在80%以上。

天然气燃烧后的高品位能量在三联供的动力系统中用于发电,动力系统排放的热量品位相对次之,可用于提供冷、热等中、低品位产能,进而形成冷、热、电三种能量的联合供应。

具体来讲就是以“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将小型化、模块化的发电系统布置在用户附近,利用城市管道天然气为燃料发电供用户使用,同时把发电过程中发电机组产生的冷却水和排气中的余热用热交换系统,回收生产热水或蒸汽供用户采暖、洗浴或制冷,以此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使得能源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目前市电平均价格,单独发电是不经济的。对于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或者负
荷率很低的场所,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一般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并且发电机的使
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2.系统成本的经济性受政府行为干预的影响大。
CCHP成本中燃料占67%~78%,其经济效益受市场燃料与用电价格(电价、
气价、热价)的影响(希望的大趋势是电价上涨、气价下跌),这些与政府定价
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的万元GDP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 距。全国平均能源利用总效率为33.4%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50~55%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提高单位GDP能耗和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对实现经济和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在我国现阶段应备受重视,任重道远。
分别配备供电、供暖、制冷和供应生活热水的装置,不但造价高,而且能 源利用率低。目前的建筑能耗80%属于低品位能量,目前多半采用电力和燃煤, “高质低用”,属于浪费。CCHP可以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整体能源利用 率,起到节能的作用。
分布式供电方式成为电力工业新的发展方向,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有越 来越重要的位置,同时季节性缺电成为一种急需解决的能源供需矛盾,节 能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
整理课件
4
1.1.1 供能系统分布化趋向 2003年8月18日的晚上,在纽约一片漆黑的夜空中,数以百计的点点亮光特别耀
眼。那是一些建筑物配置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在美加大停电中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 幕。安全性是分布式功能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同时,分布式功能系统还具有节约联 网成本、环境污染少、调峰性好、调度灵活以及节约土地资源等诸多优点。
13
3.受气源参数的局限性较大。 大型燃气轮机DES 2 MPa以上。一般分布式功能系统所需的16kg/cm2 及

冷热电三联供的热力学分析与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冷热电三联供的热力学分析与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冷热电三联供的热力学分析与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能源供应方式已经由单一的热力供应方式向多能源供应方式转变。

其中,冷热电三联供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供应方式,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提高系统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本文主要研究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问题,包括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及综合评价。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涉及热力学分析的关键问题分析;2.建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3.分析三联供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及能量损失机制;4.基于对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从系统效率、能源使用率、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涉及热力学分析的关键问题。

2.热力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验证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通过对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三联供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确定能量损失机制及损失量。

4.综合评价:基于对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及能量转换过程的分析,从系统效率、能源使用率、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三、预期成果1.建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2.深入探究三联供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研究能量损失机制及损失量;3.从系统效率、能源使用率、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4.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促进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第一年11月-第二年3月:1.文献综述;2.建立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第二年4月-第三年8月:1.分析三联供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及能量损失机制;2.基于对三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从系统效率、能源使用率、环境影响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热电分摊方法研究
1 引言
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能量的综合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热电冷三联供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

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热电分摊的方法决定着热电双方的利益。

目前,我国一般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应用热量法对热电比进行分摊,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归给电,
这当然不利于鼓励热用户利用低品位的热能。

本文根据热量的品质,把冷源损失分摊给热电双方,提出了一种新的热电分摊方法,对调动热电双方的积极性,有效利用能源具有现实意义。

2 热量法与实际焓降法
2.1 热量法
热量法是将热电厂的总耗热量按热电厂生产的热量和电量的比例来分。

它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上,不区分能量的品质,起不到鼓励热用户利用低品位能量的作用。

热量法热电分摊比为:αr1=Qr1/Qz=Dr(ir-ih)/D0(io-ifw) (1)
式中Qz-热电厂产生的总热量,kJ/h;Qr1-热力系统供出的热量,kJ/h;Dr-供热抽汽量,kg/h;DO-汽轮机进汽量,kg/h;ir-汽轮机抽汽焓,kJ/(kg.K);ih-热网回水焓,kJ/(kg.K);io-汽轮机进汽焓,kJ/(kg.K);ifw-锅炉给水焓,kJ/(kg.K)。

2.2 实际焓降法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实际焓降法是按供热抽汽的实际焓降不足与新汽焓降之比来分配总热量。

它鼓励热用户尽可能利用低品位热量,但将冷源损失都归结到发电方面,其分摊比为:
αr2=(Qr2/Qz)=Dr(ir-ip)/D0(io-ip) (2)
式中Qr2-实际焓降法抽汽供热量,kJ/h;ip汽轮机排汽焓,kJ/(kg.K)。

2.3 两种方法间的关系
(1)式可改写为:
αr1=Dr(ir-ip)/DO(i0-ifw)+Dr(ip-ih)/DO(i0-ifw) (3)
式(3)右边第一项为抽汽焓降不足耗热比,第二项为热化发电和抽汽焓降不足冷源损失耗热比。

它把冷源损失归于热,而好处归到发电方面,显然不合理。

在这里引进一个系数-抽汽焓降不足系数s:
s=ir-ip/i0-ip (4)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把冷源损失都归到发电方面,这时可把(3)式改写为:α
r1=Dr(ir-ip)/DO(i0-ifw)+Dr(ip-ih)/DO(i0-ifw)·s= Dr(ir-ip)(ip-ih)/DO(i0-ifw)(i0-ip) (5) 当热网回水焓和锅炉给水焓相等时,αr1=αr2。

实际焓降法考虑了由于抽汽供热而导致作功不足,对热能质量利用不利的方面,但由于把冷源损失都归到发电方面,影响了发电的积极性,作用和热量法正好相反。

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热量法计算耗热电这一指标。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3 热电分摊新方法
为了平衡热电双方的利益,更好地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必要对冷源损失进行合理分摊。

在这里根据热量的品质,利用最大有效热量的概念对冷源损失进行分摊。

汽轮机抽汽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为:
ηr=1-T0/Tr (6)
式中Tr-汽轮机抽汽温度,K;
T0-环境温度,K。

热用户热量的最大有效利用率为:
ηy=1-T0/Ty (7)
式中Ty-热用户处的温度,K。

热用户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与汽轮机抽汽的热量最大有效利用率比为:
G=ηy/ηr=Tr(Ty-T0)/Ty(Tr-T0) (8)
考虑到热用户与发电厂双方的利益,将冷源损失按质分摊,得到的热电分摊比为:αr=αr1(1-G)+αr2·G (9)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热用户利用的热量品质越接近于抽汽的热量品质,G越接近于1,汽轮机抽汽供热方面分摊的
热量就少;反之,越接近于0,汽轮机抽汽供热分摊的热量就多。

4 结论
根据热量的最大有效利用率,对热电冷联产系统按质分摊冷源损失,克服了热量法与实际焓降法的缺点,有效地反映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优化,更加合理地利用能源。

参考文献
1.陈所宽.节能原理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刘化斌.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其在武汉发展的设想.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1)
3.王世忠.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概念.热能动力工程,1996(4)
4.冷树成.对热电比计算方法的改进意见.热力发电,1997(4)
想找解决暖通自控方案的中央空调温控器、三速开关、电动阀、电动调节阀、平衡阀、地暖温控器等产品的参数和安装方法吗?请上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包括风机盘管控制方案、新风机组控制方案、压差旁通控制方案等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劳动西路298号佳逸豪园A栋23楼
长沙索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暖通自控第一站--索拓网!专注于解决中央空调自控和供热采暖自控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