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综合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综合阐述

一、冷热电三联供概念:冷热电联产是指使用一种燃料,在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做到能源阶梯级利用;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分为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内燃机联供系统。
与传统的击中式供电相比,这种小型化、分布式的供能方式。
可以使能源的综台使用率提高到85%以上。
一般情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的30—50%以上;由于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了二氧化硫、氨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的统一,减低了碳排放。
二、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优点1、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2、自行笈电,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3、减少了电同的投资;4、降低了输配电网的输配电负荷;5、减少了长途输电的输电损失;6、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可靠。
三、冷热电联供系统与传统制冷技术的对比优势(1)、使用热力运行,利用了低价的”多余能源”;(2)、吸收式冷水机组内没有移动件,节省了维修成本;(3)、冰水机组运行无噪音;(4)、运行和使用周期成本低;(5)、采用水为冷却介质,没有使用对大气层有害的物质。
四、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1. 实现能量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发电、供热、制冷、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年平均能量的综合利用率高达80~90%图4.6-2 燃气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流程关系示意图2.集成供能技术,系统运行灵活可靠三联供系统是供冷、供热、供电的技术集成,设备优化配置,集成优化运行,实现既按需供应,又可靠运行。
3.用电用气峰谷负荷互补,利于电网、气网移峰填谷对于电网、气网,负荷峰谷差越小,越有利于系统稳定、安全、节能运行。
五、冷热电联供的使用条件天然气近似为一种清洁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1.应具备的能源供应条件(1)保证天然气供应量,并且供气参数比较稳定;(2)燃气发出的电量,既可自发自用,亦可并入市电网运行,燃气发电停止运行时又可实现市电网供电;(3)市电网供电施行峰谷分时电价;(4)电网供电难以实施时,用户供电、供冷、供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用电负荷较稳定,发电机可采用孤网运行方式。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节能环保效能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热、电、冷联合供应的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节能、环保两个方面分析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效能。
一、节能方面1. 减少能源浪费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通过机械制冷、热泵等技术来制冷,以及通过余热发电来提供电力。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热水回收、废气回收等方式来回收能量。
这些措施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2. 优化热力系统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锅炉加热的方式,存在着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则可以通过采用余热回收、热泵等技术,将废温废热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优化。
3. 节约空调能耗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冷热媒介来提供冷却与供热服务,从而降低了空调设备的耗能。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调控,减少了能耗。
二、环保方面1. 零废弃物排放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该系统还采用了回收技术,使得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废弃物排放减少了。
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传统的供热系统通常采用燃煤、燃油等非清洁能源,存在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环保。
3. 可持续发展热电冷三联供系统采用清洁能源,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该系统通过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实现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该系统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建立低碳、节能、环保的社会贡献力量。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

0 引 言
冷热 电联供 系 统 ( C )对 能 量 进 行 梯 级 C HP 利用 ,具 有节能 ,环保 等特 点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受 到广 泛重 视 [I 3。由于存 在 多 种 能 量输 出 ,联 供 系 统是 一个 复杂 的能 量 系统 。在 一 定 的冷 热 电负荷 下 ,系统 可 以有多种 配 置 方式 及 运 行策 略 。为 了
mie ~itg r 0 )s g —o j t epo rmmi p rah u d r h n io h t h t s t f el d x d ne e ( —1 i l be i rga n e c v n a p oc n e ec dt n t es e ai y t a g t o i a t y m s h o s
Ke od : o ie oi et gadp w r( C P ; eai t t y prt nl OT; t ztn yw rs C mb de l ghai o e C H ) Oprt nsr e ;O eai a CS O i ao n c n n n o ag o S p mi i
果[ 。
关键词 :冷热 电联供 ;运行 策略 ;运行 费用;优化
中 图分 类 号 :T 1 K0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2 9 (0 0 1 0 5—0 0 7 6 1 y i fc m b n d c o i g i lo e a i n a lsso o i e o ln
第3 7卷第 1 期
21 0 0年 1 月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Ju o m ̄ o rh Chn et cP we iest f Not iaEl r o rUnv ri ci y
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优化分析及节能应用和开发

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优化分析及节能应用和开发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热电制冷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制冷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热电制冷技术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具有无噪声、无振动、无制冷剂泄漏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热电制冷系统在能效、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本文旨在对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节能应用和开发方面的潜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热电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和优化方法,包括材料性能优化、系统结构优化、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热电制冷系统在节能应用和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数据中心、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热电制冷技术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也希望引起更多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共同推动热电制冷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热电制冷系统热力学基础理论热电制冷,又称热电冷却或佩尔捷效应制冷,是一种基于热电材料(如半导体)中电流和热能之间转换的制冷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热电效应,特别是塞贝克效应和佩尔捷效应。
塞贝克效应描述了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并在两个接点处维持不同温度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势差的现象。
这个电势差可以通过测量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来得到,它的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性质以及接点之间的温度差。
热电制冷系统利用这个效应,通过改变电流方向,使得热量从冷端传递到热端,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佩尔捷效应则是塞贝克效应的逆过程。
当电流在热电材料中流动时,热量会在材料的两端产生,一端吸热,另一端放热。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控制热量在材料两端的分布,从而实现制冷或加热的效果。
热电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基础理论主要围绕这两个效应展开。
冷热电三联供的原理及应用

冷热电三联供的原理及应用1. 冷热电三联供的定义冷热电三联供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同时供给制冷、供热和电力的技术和系统。
通过整合制冷、供热和发电的设备,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效率的最大化。
2. 冷热电三联供的原理2.1 热电联供原理热电联供是指利用燃气或其他燃料驱动热机发电,同时利用废热产生热水或蒸汽供暖。
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同时废热经过回收利用供热。
2.2 制冷供热联供原理制冷供热联供是指利用制冷机组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回收利用转化为热能供暖。
制冷机组吸收外界热量并排出冷空气,同时产生废热。
这部分废热通过回收和转化,供给供热系统使用,实现了制冷和供热的综合利用。
2.3 热电制冷供热联供原理热电制冷供热联供是指利用热电联供和制冷供热联供的原理,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
热电机组通过燃烧燃料发电,同时产生废热供热;制冷机组通过制冷过程产生废热供热。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供制冷和供热,还可以同时发电,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3. 冷热电三联供的应用3.1 城市建筑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城市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建筑中安装热电联供或制冷供热联供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能源消耗,还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成本和碳排放。
3.2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中通常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废热排放。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可以通过回收和利用废热,将其转化为热能供暖,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可靠的制冷、供热和电力,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3 高校和医院在高校和医院中,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可以满足建筑内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成本。
对于高校和医院这种大规模的场所,能源的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3.4 居民社区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居民社区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居民的制冷、供热和电力需求。
冷热电三联供计算分析

冷热电三联供计算分析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能源局在2011年10月发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
其中有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根据这个精神做冷热电联产实际运行的计算分析。
(实例)以热定电,使能源利用率,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一、赣州锦秀新天地功用实施范围:一座三层综合商场,七幢连体别墅(14套)。
先确定热耗量根据当地空调期常年平均气候,按舒适性空调条件计算。
综合商场空调制冷需总冷量2925kw/h。
空调制热需总热量1380kw/h。
七幢连体别墅空调制冷需总冷量1130kw/h。
空调制热需总热量790kw/h。
每小时出65℃热水3m³需热量195 kw/h。
这里以吸收式制冷机形式生产空调冷原;以板式热交换器形式转换生产空调热源;以水—水容积式热交换器形式生产65℃生活热水。
●综合商场和七幢别墅制冷空调同时运行时,需总制冷量4055 kw/h。
采用单效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生产此冷量,需耗热能(循环热水)5068kw/h。
(能效比0.8)●综合商场和七幢别墅制热空调同时运行时,需总制热量2170 kw/h。
采用板式换热器转换生产此热量,需耗热能(循环热水)2214 kw/h(能效比0.98)●采用容积式换热器转换生产生活热水,需耗热能(循环热水)200 kw/h(能效比0.98)当制冷空调运行和生产生活热水时,热负荷为5068kw/h+200kw/h=5268kw/h,为此系统的最大热负荷。
再确定选择发电机组根据曼海姆燃气发电机组TCG2020 V20样本所列技术数据。
电功率为2000KW;热输出为1990KW。
总效率87%。
其中热输出中,缸套水热量1006KW;排气热量972KW可以搜集再利用。
热电冷联供技术分析及政策建议

高 单 位 千 瓦 的投 资越 低 , 电成 本 也越 低 。 由于 发 长期以来 电力工业 的主体是以煤作 为燃料 的火力 发 电 因此 大 型 电 厂 可 以 降 低 煤 耗 、 中 处 理 污 集
, ,
染
但 也 正 因为 这 样 的 “ 集 中’ 式 使 发 电过 程 大 ’ 模 中排 出的热 量 无法 得 到充 分利 用 被 白白地排 放 到 大 气 中 ; 加 上 输 电过 程 中 的线 路 损 失 就 使 得 终 再
. 蘸麟 : 嘲 删 铸潮
的低 品位 “ 利用 能 源 ( na p de eg ) 的应用 系 未 u tp e n ry ’ ’
低 碳 能 源 (eab a0 ) 分 散 产 能 (eet z一 derui t n 、 r i z denr a Mi tn 和减 少需 求 (e adrd co ) i) o dm n eut n 。要 实现 这 一 i 目标 , 要分 别 通过 城 市层 面 ( 需 可称 之 为“ 大能 源 ” )
.
…
苎 : 10 2 76 一_
嗣 刹
喜
1-, 9 4) 舡 6 -
… … 。 t,c be en p eCP 即把 厂 排 … i 或o id ag 。rH) o mn t & w,E n hi " 3 a
顾 问
LJ 一 ‘ - 0 口 ,
,
H J
LONG We— ig id n
(o giU i ri ,h n h i2 0 9 , hn ) T n j nv sy S ag a 0 0 2 C ia e t
摘 低 城 能 系 , 布 能 有 电 联 . 柏馘. 醅 要:碳 市 源 统中 分 式 源 热 冷 供系 磷茵 瑰 统、用 再 能 的 布 供 系 以 泵 核 技 酶 巅 利 可 生 源 分 式 电 统,热 为 心 术的 甜 稿 辩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介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简介1、背景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后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美国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2、概念与优势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简单地说即为:天然气发电、余热供热、余热制冷。
相比于常规供能燃煤发电、燃气供热、电制冷,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率高;清洁环保,减少排放CO2,SO2;与大型电网互相支撑,供能安全性高的优势及对燃气和电力有双重削峰填谷作用。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动力装置,例如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在发电的同时,其排放的余热被回收,用于供热或驱动空调制冷装置,如吸收式制冷机或除湿装置等,这种以天然气为燃料,同时具备发电、供热和供冷功能的能源转换和供应系统,就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相比传统的集中式供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建立在用户侧的小型的、模块化的能源供给系统,避免了长距离能源输送的损失,为能源供应增加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3、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类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用于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一般分为楼宇型和区域型两种。
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满足单独建筑物的能量需求(如医院、学校、宾馆、大型商场等公共设施)。
单独建筑物一天内的负荷变化较大,会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情况,而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负荷需求相匹配。
因此,楼宇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对设备的启停机及变工况运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系统集成方面,发电设备、热源设备、蓄能设备之间的优化设计以及与电网配合的优化运行模式也十分必要。
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应用于一定区域内的由多栋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学位论文
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综合分析
姓名:许建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热能工程
指导教师:李华玉
200604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燃气热电冷联供机组特性介绍第2章燃气热电冷联供机组特-眭介绍能源生产和供应形式多样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燃气热电冷联供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是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2.1燃气内燃机热电冷机组
图2.1所示为燃气内燃机热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燃料进入内燃机燃烧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生产的电能直接供用户使用,可以与公共电网并网;同时缸体、润滑油和烟气由内部循环冷却液冷却,被加热的内部冷却液与外部热力系统介质换热,直接采暖、供生活热水、吸收式制冷机、除湿等热用户;或者,缸体、润滑油与烟气分为两个换热系统,缸体、润滑油加热采暖、生活热水,烟气通过外部换热器加热产生高温热水或蒸汽,供制冷、除湿用户。
图2.1燃气内燃机热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作为热电冷联供的一种原动机,燃气内燃机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