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绿”理念下的天府新区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原创)

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原创)

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原创)第一篇: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建设的调查和研究(原创)天府新区:宜业宜商宜居的生态型新区——关于天府新区生态园林建设规划的调查和研究心得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当前四川省省情热点问题,也就是此活动的主题。

我觉得此次社会实践主题设立的范围有点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难度。

实践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现场实地求证等。

这期间我实地参观了成都市规划馆关于天府新区的相关规划展览,实地研究了龙泉驿区在产业建设尤其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还询问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园林科学设计研究所相关管理人员关于天府新区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了他们的一些看法。

最后结合自身搜集资料和信息完成这篇实践心得。

以下为心得内容: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城市化战略格局”做出了合理规划,这也是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

在“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就有成渝地区。

2010年11月,《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获批,规划提出建设天府新区。

2011年1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启动。

当然,天府新区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龙头项目,具有涉及范围广、项目多、层次深的特点,据了解天府新区的规划范围涵盖了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两湖一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为1578平方公里。

如此大的规划面积和范围,自然也就牵涉多项目,多方面的配套计划。

据调查,天府新区的专项发展目标和策略中,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五个大的方面,而当中又涉及产业规划和布局,用地布局,乡镇发展,生态的绿隔地区规划等。

而在此次调查与研究中,笔者认为挑选生态建设作为主题,符合成渝经济区建设规划的整体方向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成为了打造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

绿地系统如同城市的“绿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更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体系,它涵盖了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绿化带、街头绿地等各种绿色空间。

这些绿地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多种生态功能。

首先,绿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随着城市中车辆和工业的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而绿地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其次,绿地在调节城市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绿地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绿地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干燥状况。

此外,绿地能够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降低洪水的风险。

当雨水降落到绿地时,一部分会被土壤吸收和储存,另一部分则会缓慢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有助于缓解城市在雨季的排水压力,减少内涝的发生。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人口等因素。

对于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应有所差异。

例如,在大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绿地系统的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空间的高效利用。

可以通过建设立体绿化,如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而在中小城市,可能有更多的土地可用于建设大型公园和绿地,从而形成更广阔的生态景观。

同时,绿地系统的规划还需要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协调。

例如,将绿地与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有机结合,既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够为商业区和工业区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此外,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绿地类型,如休闲公园、运动公园、植物园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天府区的规划方案-最新版

天府区的规划方案-最新版

天府区的规划方案-最新版天府区的规划方案1. 引言天府区是成都市的核心区域,也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区域发展,天府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天府区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2. 城市总体规划天府区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整个区域的规划,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

目前,天府区政府正在推进的城市总体规划2021年版中,提出了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造福人民群众,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核心功能区的地位;3.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推动全方位开放发展。

3. 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天府区要推进交通规划建设,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天府区政府在交通规划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2.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城市交通污染;3.改善道路交通,提升城市品质。

4. 环境保护规划天府区的自然环境优美,但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好自然环境,天府区政府提出了环境保护规划,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环境监管;2.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改善水体质量;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高空气质量。

以上是天府区政府的一些规划方案,也是天府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未来的建设中,天府区政府将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划方案,致力于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1 / 1。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 大力改善环境质量: • “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
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统筹 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 推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 无害化处理”。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十三 五”规划的建议》:
•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建立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
管理体系,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 本,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推 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由无害化 处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加 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全过程 系统建设,强化与再生资源回收 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 循环链接”。
《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2010-2030年》:
• 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环境 卫生设施体系,环卫设施建设、 运行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中等 发达城市水平。天府新区生活 垃圾全量焚烧,实现生活垃圾 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 类清运和分类处理。
1 规划背景
规划总则
规划意义 环境卫生设施是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基 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 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 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建 设的加快推进,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垃 圾产生量也快速增长,原有的环卫设施已经难以满 足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尽快编制直管区环卫专 项规划,以引导环卫设施的选址和建设,保障人民 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08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1 规划背景
4 生活垃圾相关设施规划
2 环卫体系
4.1 生活垃圾现状情况
3 环卫指标规划 4.2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

天府新区土地改造规划方案

天府新区土地改造规划方案

天府新区土地改造规划方案1. 引言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我们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土地改造规划方案。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通过土地改造,提高天府新区的土地使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2.2 原则:- “绿色优先”原则: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任务,优先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 “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福祉,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 “科技引领”原则: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 “统筹协调”原则: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同发展。

3. 主要措施和规划3.1 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调整和优化天府新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不同区域的用地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重点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3.2 推进绿色建筑和生态规划。

在新建和改造的建筑项目中,提倡使用绿色建材和节能环保技术,鼓励建设生态屋顶和立体绿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同时,完善生态规划,合理设置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多样化的生态景观和休闲设施。

3.3 强化交通规划和建设。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营质量和效率,建设轨道交通网和便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减少汽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同时,在道路规划中注重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

3.4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结合新区的特点和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总部经济入驻新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和企业,打造文化创意的中心。

3.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推进水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措施。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23年2030)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23年2030)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1000字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它位于成都市南部,总规划面积为1570平方公里,是我国继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后成立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天府新区得名于四川“天府之国”的美称,寓意这里将成为新的繁荣发展之地。

在未来二十年,天府新区将进一步升级,成为多功能、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现代化空间,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为此,制定了2010—2030年规划,以实现“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发展目标。

其中“和谐”,是指天府新区将构建一个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城市保持覆盖率70%,同时在2020年群众文化参与率达到85%;实施“领袖计划”和“菁英计划”,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全民医疗共同发展,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指天府新区将以生态、零碳、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为目标。

新城将创建“一轴、两带”的绿色空间格局,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城市绿色覆盖率达到40%以上、重要水体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的目标;建设垃圾资源化、污水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及产业人口的绿色交通体系。

“智慧”,是指天府新区将以“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管理等为标志,建设智慧城市。

新城将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精益管理,确保创新能力的合理、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成率达到80%。

“富康”,是指天府新区将着重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经济繁荣,树立产业之城的形象。

规划期内,新城将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和现代商业区。

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引领为发展思路,加快建立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

总之,天府新区“和谐、绿色、智慧、富康”的规划目标不仅对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还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天府新区近期实施规划
天府新区成都部分近期实施规划
绕 锦

高 成

N
锦江生态服 务带
江 站

正兴中心区

创新科技城
第 彭祖山 二 绕 华 城

龙泉山 高 速 速
三星镇

“一区、一城、一带、两镇”作为天府新区近期建设的
重点地区,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和建设新型城乡形态的先导区。 其中,“一区”为正兴中心区,是天府新城的核心区;“一城” 是创新科技城,以创新研发产业为主;“一带”为锦江生态服务带, 是生态建设的示范带;“两镇”包括三星镇和大林新镇,是城乡统筹
3KM2
1KM2
2 功能定位 “一区、一城、一带、两镇”按照产城融合的理 念,各个片区内部功能复合,片区之间功能互补,实 现现代都市、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的“三位一体”。
一区——正兴中心区 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主要承担商务、商业、文 化、会展和行政中心等现代都市功能。
一城——创新科技城 现代化的创新科技新城,主要包括创意、设计、 研发、高附加值制造业等现代产业,并配套产业服务、 生活服务及居住等功能。 一带——锦江生态服务带 人性化的滨水公共空间,主要承担文化娱乐、体 育运动和商业商务等功能,并配套居住,满足现代生 活服务需要。 两镇——三星镇、大林镇 特色化的城乡统筹样板,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 业,打造特色化的山水田园小镇。
绕 城 高 速

天府新城锦江生态服 务带
一区:正兴中心区
兴隆湖
第 二 绕 城

一城:创新科技城
产业创新 研发功能区
高 速 路 龙
两镇:三星镇、大林镇
南部现代农业 科技功能区
大林镇
三星镇 泉

天府新区建设实施方案

天府新区建设实施方案

天府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天府新区作为成都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建设实施方案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天府新区的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规划建设。

天府新区将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

在规划建设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生态环境。

天府新区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我们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样板。

三、基础设施。

天府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

我们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交通建设,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四、公共服务。

天府新区将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

我们将推动高水平教育资源向新区倾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五、产城融合。

天府新区将推动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和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

我们将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推动产业集聚、城市功能提升,实现产城融合的良性互动。

六、政策支持。

天府新区将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措施。

我们将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新区,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七、开放合作。

天府新区将积极融入国际化发展大格局,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对接合作。

我们将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推动新区对外开放合作。

天府新区建设实施方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天府新区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天府新区一定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更加繁荣富裕、宜居宜业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 规划建设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的重大 战略决策,并提出把生态环境打造 为天府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深绿”?
途径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适应生态
整体生态格局 从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 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 “双屏藏源,多廊融城”的宏观生态格局。
单中心城市示意
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示意
四、如何“深绿”?
途径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适应生态
一体化的林地系统
建成生态功能突出、总体格局均衡、服务功能完善、景观效果良好的森林 体系,重点打造龙泉山绿色屏障。
三山
龙泉山、彭祖山、牧马山
九廊
依托河流、铁路、高速路打造 的九条战略性绿廊 。
一片
中央森林公园
四、如何“深绿”?
沿水控制 1.城区段沿水控制
自然生态河堤外侧8米范围 内禁止修建建筑。
河流水体 锦江 鹿溪河 东风渠 江安河 岷江
主要河道两侧绿化带控制
城区段宽度控制 单侧不小于50m 单侧不小于50m 建成区单侧不小于50m ,新区单侧不小于100m 单侧不小于30m 单侧不小于50m 绿隔地区段宽度控制 单侧不小于200m 单侧不小于200m 单侧不小于200m —— ——
深绿
强调从技术到文化的全方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是一项系
统的工程。
三、为何“深绿”?
现实需求
雾霾天气袭击中国各大城市……
三、为何“深绿”?
政策导向

我国城市生态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党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 单独成篇,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 “五位一体”。

生态控制线划定 打破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界线,划定山、水、林等各类生态用地控制线, 共计划定生态用地439.89km2。
生态用地 类别 山 水 林 基础设施廊道 风景名胜区 总计 面积 (km2) 228.8 26.87 26.87 71.47 3.16 439.89
四、如何“深绿”?
途径2:强化要素控制,增强可操作性
成 自 泸 高 速 路 绕城高速路
西侧不小于30m ,东侧不小于 200m
空港片区单侧不 小于60m。 ——
——
单侧不小于30m
北侧不小于150m,南 侧不小于200m
单侧不小于100m
——
单侧不小于200m
四、如何“深绿”?
途径3:实现功能转变,生态保护与生态服务并重
划定产业分区
推动天府新区生态绿隔地区产业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绿色发展,实现产 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
天府新区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
“深绿”理念下的
一、“深绿”型生态城市的提出
二、何为“深绿”?
浅绿
只从环境技术层面讨论问题,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 基础上产生。以关注绿化,大力发展城市绿色运用为代表。
中绿
加入了与生态绿地系统紧密相关的城市的能源系统、垃
圾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增加了社会纬度的思考,对环境与发展整合性考虑,
一环
区域级骨干绿道,沿主要的生 态廊道布局,串联天府新区重 要的生态资源。
十二支
主要单元级支线绿道,串联各 生态单元内核心生态要素,并 与区域级生态绿道联系。
四、如何“深绿”?
途径4:跨学科合作,新技术应用
生态足迹技术应用 定量分析了天府新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采用GIS技术综合评价天府新 区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并将分析结果作为确定生态安全格局和规划方案的 重要依据。
沿路控制
主要道路、铁路两侧绿化带控制
铁路、 道路 绕城高 速路 第二绕 城高速 成自泸 高速路 成雅乐 高速路 成渝高 速路 成渝客 运专线 成昆铁 路 货运外 绕线 城段区宽度控制 —— —— 绿隔地区段宽度控制 单侧500m 距中心线单侧控制 1040m 单侧不小于200m 单侧不小于100m 单侧不小于100m



丰富的科研积累及技术理论沉淀 雄厚的科研人员及师资力量 区域环境规划领域的学术领先优 势



政策背景理解深入 全面掌握天府新区现状及规划情况 相关规划经验丰富 沟通协调方便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领域结合、跨学科多领域合作,优化规划编制方式。
五、“深绿”效果?
指导下层次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
本规划确定的兴隆湖生态工程,是天府新区“三纵一横一轨一湖”的重大基 础设施项目之一,目前已开展工程设计。
途径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适应生态
一体化的水系系统 按照因地制宜、自然生态、整体系统的原则整合水系资源,构建起能蓄滞、 可调配、生态化、水质好,并能够有力改善城市环境的水系系统。
四河
岷江、锦江、鹿溪河、东风渠
一网
各条河道水系组成的水网
八湖
8处大型湖泊
四、如何“深绿”?
途径2:强化要素控制,增强可操作性
生态足迹需求 土地类型 可耕地 森林 牧草地 水域 建筑用地 化石能源 人均面积 0.110 0.151 0.234 0.003 0.134 3.042 生态足迹需求 均衡因子 2.8 1.1 0.5 0.2 2.8 1.1 均衡面积 0.3082 0.1664 0.1807 0.0007 0.0137 3.3465 4.0162 土地类型 可耕地 森林 牧草地 水域 建筑用地 CO2吸收 人均面积 0.149 0.026 0.110 0.014 0.005 0.032 总供给面积 生物多样性保护(12%) 生态足迹供给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供给 均衡因子 2.8 1.1 0.5 0.2 2.8 1.1 产出因子 1.82 0.61 0.94 1.00 1.82 0.61 均衡面积 0.7614 0.0175 0.0519 0.0029 0.0455 0.0217 0.9009 0.1081 0.7928 -3.2234
三带
锦江文化旅游产业带
鹿溪河滨水休闲产业带 龙泉山-东风渠休闲农业产业带
四区都市农ຫໍສະໝຸດ 休闲区 文化休闲生态区 都市农业生态区
龙泉湖国际旅游文化区
四、如何“深绿”?
途径3:实现功能转变,生态保护与生态服务并重
规划绿道体系 形成覆盖全域、连接城乡、可达性高的健康绿道体系,主要绿道的线网密 度满足基本在15分钟内到达的要求。
四、如何“深绿”?
途径4:跨学科合作,新技术应用
LID低冲击技术应用 运用低冲击(LID)开发理念,在示范区内设计使用多项新型环保技术。 针对各项新型技术,制定了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确保环保理念得以落实。
生态湿地
屋顶绿化
绿植墙面
雨水收集桶
雨水收集池
透水铺装
四、如何“深绿”?
途径5:改变规划编制方式,跨单位合作各取所长
2.绿隔地区段沿水控制
10年一遇洪水线外侧8米范 围内禁止项目建设,范围外允 许建设必要的休闲娱乐设施和 产业项目,原则上建筑高度控 制在8米(至屋脊)以下,坡屋 顶形式,建筑最长边不超过绿 带宽度的1/10。
绿隔地区段河道剖面示意
城区段河道剖面示意
四、如何“深绿”?
途径2:强化要素控制,增强可操作性
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