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
6.1 亚洲及欧洲(2)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6.1亚洲及欧洲(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2、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1、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2、亚洲、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①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②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一、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让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原山地。
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征: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然后让学生分析,了解到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而且还拥有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得出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形的其他特征:①亚洲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哪里?②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③亚洲地势有何特征?通过提问总结出亚洲地势的特征:高,四周低。
[说明:这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读图分析法,读懂地图的关键是弄明白图例,充分利用读图分析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3、教师出示《亚洲地形图》,请同学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些群岛的特点(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些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说明:用上学期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深化。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1《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参考教案教材分析:《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这部分教材内容是一个学习难点,是对知识点的补充,一是时区的规定和计算,另一个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换算。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由于本节是难点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用数轴图示法表示时区的计算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计算等方式来突破难点。
设计理念:阅读教材,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讲画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图表和时区换算的能力。
学习目标: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掌握时区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2、建立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趣味地理故事:《发生在日界线两边的故事》同学们,你能解开吕萨的疑惑吗?学习新课:一、阅读教材,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示出来,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什么是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的地点往往有不同的地方时间?2、时区是如何划分的?时区与区时是同一概念吗?3、读“世界时区图”,填空:(1)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小时,东边的时间于西边的时间。
(2)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
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如何规定的?5、仔细观察“世界时区图”,总结: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一天,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一天。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后,师生共同总结。
二、联系实际,巩固新知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知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问题:1、同学们,当北京敲响2010新年钟声时,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各是什么时间?北京:东8区伦敦:中时区纽约:西五区2、完成教材“活动”课后反思:时区和日界线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知识抽象,空间概念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学中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读书,通过课堂检查,许多同学表示看不懂,接着我才用图解的方法,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去理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通过练习加深印象,许多同学掌握得不太好。
2018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文档资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一、选择题1.亚洲平均海拔仅次于()A.南极洲B北美洲C非洲D南美洲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A巴西高原B伊朗高原C墨西哥高原D青藏高原3.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C平均海拔最高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4.欧洲地形以()为主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山地5.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是()A死海B艾尔湖C吐鲁番盆地D地中海6.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7.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是()A落基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A.亚洲面积广大B.亚洲三面环海C.亚洲南北跨度大D.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9.下列地区,处在世界上最强的季风区内的是()A.北亚、中亚和东亚B.东亚、东南亚和南亚C.中亚、西亚和南亚D.北亚、西亚和东南亚10.在亚洲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焦虑……这些都说明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
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C.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降水中部最多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1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A.地形B.夏季风C.冬季风D.纬度位置12.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3.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特征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类型及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对地理的兴趣,鼓励其积极探究,培养学生了解各种地理的内在联系,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西伯利亚冰天雪地、新加坡热带风光、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青藏高原的高原风光提问:上面几幅图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明确:说明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二、新课学习(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展示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读图,说说亚洲有多少种气候类型,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为什么亚洲气候类型众多?(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亚洲除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图例所示中有10种气候类型,主要有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气候多样的原因是面积广大,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6.1 亚洲及欧洲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2)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记住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了结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学习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记住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4、简要了结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P4-P6(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
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米,是除南极洲外海拔的大洲。
二是地面,。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三是地势,。
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平原多分布在(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课本P4-P6(2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了结亚洲的气候特点1、亚洲气候。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了气候外,世界上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亚洲气候的性显著。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悬殊。
3、亚洲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东部,濒临,差异明显。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也最广。
(3)教师纠错,总结【课堂作业】1.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C.平均海拔最高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欧洲地形以()为主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山地3.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是()A.死海B.艾尔湖C.吐鲁番盆地D.地中海4.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5、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高原:C D平原:E F(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①②③(3)亚洲世界之最众多,请你至少列举三项: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气候;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⑦气候;⑧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____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________ 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巩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 D而广大的内陆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学案 湘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学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学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学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6。
1。
1 亚洲及欧洲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两个大洲的地形特点.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2、预习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两个大洲的地形特点.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3、达标练习1。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 洲,西南是E 洲,东北是F 洲,南望G 洲(3)洲界:亚欧之间H 山脉,I 河,J 海,K 山脉,L 海,海峡.亚非分界线M 运河,亚洲和北美洲隔N 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 洋,南临B 洋,东临C 洋试着说明欧洲的地理位置2.经纬度位置:从五带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
3。
海陆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______部,欧洲西临_______洋,北临________洋,南隔___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
4、(1)全球共划分为__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____。
(2)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度到_________度,中央经线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
【学习重点】
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难点】
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从而在阅读资料和图的基础上,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特征显著的气候。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自主学习
1、在地图册中,找出下列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天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
玛峰
2、根据下表中各地的海拔高度计算出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
的相对高度,并从中归纳亚洲地形的特征。
合作探究
1、读P6的“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及“亚洲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比重”图,归纳出亚洲地形特征之一。
2、读P2图1-1,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亚洲的地势有
河特点?
归纳: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小结:地形特征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海拔和相对高度;(2)主要地形
类型;(3)地形分布;(4)地势起伏状况。
学法迁移:欧洲的地形特征
1、根据P2图1-1和P6图1-5、1-6,完成下表
2、欧洲地形主要以那种地形为主?欧洲地形有何特征?
3、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主要是__________地形。
知识点二: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自主学习:读P7图1-7,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有几种气候类型?找出亚洲没有的是哪些气候类型。
2、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哪种?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3、图中亚洲有哪几种季风气候?
4、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复杂多样、气候分布广、气候显著。
合作探究:
1、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
)
2、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
3、读图1—10,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自西向东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P7图-7,思考欧洲的气候特点。
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
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
③和
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
5、合作完成P9活动3—6题。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亚洲平均海拔仅次于()
A.南极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A 巴西高原
B 伊朗高原
C 墨西哥高原
D 青藏高原
3.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平均海拔最高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欧洲地形以()为主
A山地B丘陵 C平原 D高原、山地
5.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是()
A死海B艾尔湖C吐鲁番盆地D地中海
6.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7.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是()
A落基山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A.亚洲面积广大 B. 亚洲三面环海
C. 亚洲南北跨度大
D. 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
9.下列地区,处在世界上最强的季风区内的是()
A.北亚、中亚和东亚
B.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C.中亚、西亚和南亚
D.北亚、西亚和东南亚
10.在亚洲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焦虑……这些都说明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
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
异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 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降水中部最多
D.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1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A.地形
B.夏季风
C.冬季风
D.纬度位置
12.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3.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三、综合题
1、读课本P2图1—1找出:
1.东欧平原 2德干高原 3青藏高原
4.喜马拉雅山 5阿尔卑斯山 6西西伯利亚平原7.帕米尔高原 8伊朗高原 9马来群岛
10.东北平原 11 斯堪的纳维业半岛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________ 气候;
⑤________ 气候;
⑥________ 气候;
⑦________ 气候;
⑧________ 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
是________ 气候;降水最多的
是________ 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________ 气候。
(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______(大、小),
降水___(多、少)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____(高、低),属于____ (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6)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左右
A.-10℃
B.0℃
C.10℃
D.20℃
(7)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____ 。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____ 。
3.读下图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季,图B表示____ 季。
(2)亚洲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冬季气温均高于0℃
B. 年降水量较少
C. 冬季寒冷干燥
D. 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