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06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本章是古代汉语的入门内容,主要介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和几部学习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
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这几部工具书的性质与作用,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为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掌握学习的手段。
【基本概念】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基本理论】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反切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直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叶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重点难点】反切法注音叶音问题《康熙字典》《辞源》《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结合【所用课时】两学时【教学内容】第一学时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现代——(1)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2)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古代——(1)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2)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优点:查字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m áo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第二学时三、几种常用的工具书1.查检字音字义(1)《康熙字典》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古代汉语:通论1

怎样查字典、辞典
一、正名:字典、词典、辞典、辞书
二、常见的字典、辞典
1、字典(查检字的形、音、义)
(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3)《中华大字典》(4)《新华字典》(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6)《汉语大字典》
☆(7)《王力古汉语字典》
2、辞典(查检词语和典故)
☆(1)《辞源》(2)《辞海》
(3)《汉语大词典》
附1:《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特殊词语)附2:《孰煌变文字义通释》(唐五代口语词)3、文言虚词著作(查检虚词)
(1)《经传释词》(2)《词诠》☆(3)《古汉语虚词词典》
4、有关人名、地名的专用词典
(1)《中国人名大辞典》
(2)《中国地名大辞典》
5、集释方面的书
(1)《经籍籑诂》
(2)《故训汇纂》
三、查辞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常使用(2)查什么?
(3)检字法问题
四、古代两种注音方法简介
(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2)反切法(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
古代汉语通论课件(一至三)

三.常用字典和辭書
(十二)《故訓滙纂》 今人武漢大學宗福邦等主編。本 書從1985年開始,到2003年商務印書 館出版,歷時18年。全書共1300萬字。 該書全面繫統地滙集了先秦至晚清古 籍中的故訓資料,所引古籍228種。從 訓詁歷史的角度來說,它是《經籍纂 詁》的繼承和發展。讀者尋檢一字, 歷代訓釋一覽無餘,查閱一訓,諸書 用例歷歷在目。
三.常用字典和辭書
(九)《經傳釋詞》 清代王引之著,嘉慶24年(公元 1819年)出版,本書共釋虛詞160個, 按宋人36字母順序排列。本書只從西漢 及其以前的古籍中選取例句,重點在解 釋虛詞的特殊用法,一般的用法從略。 引證豐富,反復求證,頗有創建。查閱 它可以暸解虛詞在西漢及其以前時期不 同語言環境中的特殊用法。
古漢語通論——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查檢字音和字義:首先暸解至今漢語字典辭書排 列方法,其法如下: 1.按音序排列:有的是按漢語拼音字母的排列,如 b、 p、m、f等,有的按拉丁字母排列,如A、B、C、D 等,在古代有的按聲調排列,如:平、上、去、入, 有的還按韻部排列的,如《廣韻》、《集韻》等書。 2.部首和筆畫的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 首的先後以筆畫的多少為序;同一部首內,筆畫少 的列前,筆畫多的列後。如:“口”部是三劃,排 在“心”部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劃 (部首筆畫不計),排在“味”字五劃前,筆畫相 同時再按起筆的筆形排列。一般把筆畫分成點、橫、 樹、撇、折,如同是口部的字排列先後為:咬、哂、 咽、哈。
二.常用語文工具書的類型
(二)語言文字專著類:供語言文字的某個領域 專門使用的工具書,如:《說文解字》、《甲 骨文字典》、《金文編》、《爾雅》、《廣 韻》、《詩詞曲語辭滙釋》、《助字辨略》、 《經傳釋詞》等。 (三)類書和專書索引 1.類書:摘錄各種書上有關材料並依內容分門別 類地編排起來以備查檢的書籍,如《佩文韻 府》、《藝文類聚》。 2.索引:把書中的句子或詞摘錄下來,標明出處 和頁碼、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來以供查檢的資 料,又叫“引得”,如《十三經索引》。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D 反切法: 反切法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 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夸kuā←苦(k-)+瓜(-uā) 苦 ) 瓜 ) 优点: 优点:比较准确 缺点:由于古今汉语语音的变化, 缺点:由于古今汉语语音的变化,大部分古注中的反 切拼出来的音和今天的不同, 切拼出来的音和今天的不同,还有的用现在的读音无 法拼切。 法拼切。 用作反切的字不能划一,掌握起来非常繁难。 用作反切的字不能划一,掌握起来非常繁难。
部首法优缺点
优点: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有些字难以确定部 首。
B 四角号码检字法
由王云五发明,他并在 月著《 由王云五发明,他并在1925年5月著《号码检 年 月著 字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字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 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 别用0至 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别用 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四角号码检字法优缺点
优点: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 缺点:难于掌握
(2)按音序编排 )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现代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国语词典》 词诠》 《国语词典》、《词诠》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 古代 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经籍纂诂》 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经籍纂诂》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2 、 辞 书 举 例
新 版 《 辞 源 》 条 目 示 例
、 虚 词 词 典
《经传释词》
3
清代学者王引之著
是一部对古汉语虚
词进行系统研究的
词典,共解释虚词
160个,主要介绍虚
词的特殊用法。
、 虚 词 词 典
《词诠》
3
杨树达(1885-1956)著
共收古汉语常见虚词543
个,既讲虚词的通常用法,
也介绍虚词的特殊用法,
通俗易懂,对初学古汉语
的人比较适用。
3 、 虚 词 词 典
《诗词曲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编
我国第一部解释唐、
宋、元、明时代的诗、
词、曲中比较特殊的
语词的专著,“语词”
即口语词。共收语词
六百多条。
、 《 说 文 解 字 》
简称《说文》,东汉 许慎撰。
字 典 辞 书 举 例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编写原则: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汉语大字典》:收集古今的汉字
《汉语大词典》:收集汉语的古今
复音词语。
《辞海》
《辞海》是一部综合 性的辞书,它所收 录的词条包括成语 典故、人名地名及 各门学科的名词术 语等等。
2 、 辞 书 举 例
《辞源》
通论(一) 怎样查字典辞书
教 学 内 容 :
字典辞书的定义
传统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 古书注音的方法 常用字典辞书举例
字典:古代称为“字书”,称“字典”是从 《康熙字典》开始的。
一 、 字 典 辞 书 的 定 义
第1讲 怎样查字典辞书

備——备
習——习 愛——爱 筆(聿書畫筆)——笔
2)歸併同音字,減少漢字的數量;——受學者詬病最多。 几(茶几、几案)——幾(幾乎) 云(言說)——雲(雲彩) 范(姓氏、地名)——範(模範、範疇、範圍) 发——發、髪(頭髮) 干(冒犯、追求、盾牌、天干)——幹(樹幹、幹部、幹 活)——乾(qian2乾坤) 系(系統)——繫(繫馬)——係(聯係、干係、確係實 情) 3)歸併異體字,減少漢字的數量。 (3)字義 古代漢語釋義的參照。
統闡發《說文》的體例。
• 朱駿聲著《說文通訓定聲》,博大精深,以音、訓相通之
理闡明《說文》,至為詳密。
《經籍纂詁》
清代阮元主編,清嘉慶三年(公元1789年出版)。 專門收集唐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按平水 韻106韻編排。以一韻爲一卷,全書106卷。
《新華字典》
魏建功主編 1953年第1版,收8000餘字,版本越早越好。 (1)字音 普通話注音,官方規範字典的性質,適當照顧古代特
大徐本和小徐本《說文》
《說文》成書之後,經數百年之輾轉傳寫,又經唐朝
李陽冰之竄改(改15卷爲30卷),以致錯誤遺脫,違 失本真。
南唐徐鍇(920-974)著《說文繫傳》,全面整理《說文》,
力糾李陽冰以來隨意說解妄改之風,世稱“小徐本”。 其兄徐鉉(916-991)於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承詔校訂 《說文》,付國子監彫版,世稱“大徐本”。 大徐本和小徐本《說文》的差異: ——正文字數有多寡之別;說解的文字有異;所用反切不 同:大徐用孫愐《唐韻》的反切,小徐用朱翱的反切。 現在通行的《說文》即“大徐本”。
以單字統詞條,按《康熙字典》214部首排列。用漢語拼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通论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
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和词,既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又不了解它们的意义;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字和词,它们同现代常见的意义差别很远;还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不大好懂。
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辞书来解决。
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使用几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
下面我们介绍几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及其使用方法作为参考。
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这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分成214个部首,又根据十二地支把全书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并把214个部首按照笔书数目分属在十二集里,具体分配如下:子集一画至二画如一部,乙部,二部,人部,入部,刀部,力部等。
丑集,寅集三画如口部,土部,大部,女部,子部,寸部,尸部,山部,巾部,弋部,弓部等。
卯集,辰集,巳集四画如心部,戈部,户部,手部,文部,斗部,斤部,方部,日部,曰部,月部,木部,欠部,殳部,毛部,水部,火部,牛部,犬部等。
午集五画如玉部,瓜部,瓦部,田部,皮部,皿部,目部,矛部,石部,示部,禾部,穴部,立部等。
未集,申集六画如竹部,米部,缶部,羊部,羽部,耳部,肉部,舌部,舟部,草部,虫部,行部,衣部等。
酉集七画如见部,角部,言部,豕部,豸部,贝部,走部,足部,车部,邑部,酉部等。
戌集八画至九画如金部,门部,阜部,雨部,革部,韦部,页部,风部,食部等。
亥集十画至十七画如马部,骨部,鬲部,鬼部,鱼部,鸟部,卤部,鹿部,麦部,黾部,鼓部,鼠部,鼻部,齿部,龠部等。
部首排列法实际上是按字的偏旁分类,例如“杜杉杵杼杷”等字的偏旁都是木,它们都归在木部。
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分列先后,例如“杜杉”三字都是三画,排在一起,“杵杼杷”三字都是四画,另排在一起。
这部字典正集前面列有总目、检字、辨似、等韵等,正集后面附有备考、补遗等;备考收的是无从考据的字,补遗收的是按音义可增入正集但没有增入的字。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注:什么叫“反切”,详见下文。
),随着便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试举“访”字为例:访[唐韵](注:《唐韵》久佚。
《康熙字典》所用《唐韵》反切,是引自徐铉校《说文》所用的反切(参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小学类二)。
)[集韵][韵会][正韵]并敷亮切妨去声[说文]泛谋曰访[徐曰]此言泛谋谓广问於人也[尔雅释诂]谋也[玉篇]问也[书洪范]王访于箕子[传]谓就而问之也[周礼春官]受纳访以诏王听治[注]纳谋于王也又议也[楚语]教之令使访物官[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也又[增韵]及也见也[字汇]谒见也又方也[前汉高五王传]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注]访犹方也[字汇补]与昉义同又官名[辽史百官志]太宗会同三年命于骨邻为采访使又姓唐进士访式又[正字通]妃罔切芳上声义同字汇泥说文孙愐敷亮切读作去声非是又[篇海]别作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康熙字典》对字的注音和释义主要是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
这对我们查阅字的古音古义,无疑是有帮助的。
《康熙字典》是我国收字较多的一部字典,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
有些在一般常用的字典辞书里查不到的字,在这部字典里可以查到,例如《战国策·楚策》:“被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参看本书112页),“”字《辞源》《辞海》未收,我们在《康熙字典》子集刀部中可以查到。
又如《墨子·旗帜》:“城中吏卒民男女,皆葕异衣章微。
”“葕”字《辞源》《辞海》未收,我们在《康熙字典》申集草部中可以查到。
我们阅读古书,应当利用《康熙字典》这一优点。
使用《康熙字典》时,我们要利用正集前面的总目进行查阅。
总目列有214个部首的名称。
总目中某部首在某集与正集中某部首在某集是一致的,总目中宀(mián)部在寅集,如果我们要查阅“寤”字,我们便可在正集的寅集中查到宀部,再按笔画去查,便可在十一画中(部首的笔画不计在内)查到“寤”字。
此外,总目中还附有变了形状的部首。
变形部首也是按照笔画数目分附在子丑寅卯等十二集里,例如“寅集下三画”后面附有下列变形部首:附忄同心扌同手氵同水犭同犬阝在右者同邑阝在左者同阜知道这种变形部首,便可知道凡从忄的字都属心部,凡从扌的字都属手部,凡从阝(在右)的字都属邑部,凡从阝(在左)的字都属阜部,等等;如果要查“陉”字,要在阜部中去查才能查到。
另外,有些难以辨明部首的字,还要利用正集前面的检字表进行查阅。
检字表收的都是部首不明的字,这些字都是按照笔画排列的。
试举检字表中的七画为例:七画见角言谷豆豕豸贝赤走足身车辛辰辵邑酉采里部首戼一部部......佘余人部克兑免兎兏儿部......当我们查阅不明部首的“豕”和“克”字时,可先查阅检字表,检字表七画里告诉我们“豕”字本身是部首,“克”字在儿部,然后我们再在豕部、儿部中去查阅“豕”字和“克”字。
汉字部首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有的在左(江松),有的在右(鸠颈),有的在上(花景),有的在下(婆煎),有的在左上角(圣荆),有的在左下角(颍谷),有的在右上角(整望),有的在右下角(修赖),有的在里边(周同),有的在外边(国匡),等等。
了解这种复杂的情况,我们便知道某些难以辨明部首的字,有时可能要翻查数次才能查出。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遂置姜氏於城颍”的“颍”字,我们可能先查页部再查匕部都查不到,最后查水部,才查到“颍”字。
汉字中有某些意义显别、笔画近似的字,《康熙字典》把这些字都收在正集前面的“辨似”里,以供查阅。
试看“辨似”对下列四字的辨别:氾同泛氾音祀水决复入为汜戌音恤辰名戍边戍了解这种差别,我们才不至於把“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氾”误认作“汜”(注:《左传》这里的“氾”字并不同“泛”,我们只想说明它不是“汜”字。
),也不至於把“”(《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的“戍”误认作“戌”。
使用《康熙字典》,我们应当知道清代学者王引之等著有《字典考证》一书(注: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另商务印书馆版《康熙字典》后面附有《字典考证》。
又,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力的《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
这本书编排上与《康熙字典》相同。
其中考证出《康熙字典》的错误共达两千五百多条,绝大多数都是引书或引文的错误。
试看其中两条:[都]左传隐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注凡邑有先君之庙曰都无曰邑谨按所引注是庄二十八年左传非隐元年注今照左传原文改庄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置]左传隐元年遂置姜氏於城颖谨照原文颖改颍知道前人已经指出的错误,才能使《康熙字典》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辞源、辞海这是近几十年来最为通行的两部工具书。
《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於1915年;《辞海》是中华书局编印的,出版於1936年。
这两部书也用的是部首排列法,也是根据十二地支把全书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
复音词或词组收在该词或词组的第一个字后,并按字数的多少及第二三诸字的笔画数目分列先后。
这两部书的解释体例是:先解释单字的字义,其次再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义和用法。
一般是在词条之下先释意义,然后引例证明,例如《辞源》对“社稷”一词的解释是:【社稷】(一)土谷之神。
[礼]诸侯祭社稷。
(二)国家之代称。
古灭国。
则变置其社稷。
故谓国家为社稷。
[孝经]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也有的是在词条之下先列引文,后附说明,例如《辞海》对“寒心”一词的解释:【寒心】[汉书晁错传]“天下寒心,莫安其处。
”言有所警惕而心血为冷也。
与一般字典以单字为解释的对象不同,《辞源》《辞海》不仅解释了单字,而且还大量解释了复音词、成语典故、古今名物制度、古今人名地名,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
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碰到难懂的复音词或词组,可以查阅这两部书。
《辞源》《辞海》收录的复音词或词组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辞源》收了,《辞海》未收,也有的《辞海》收了,《辞源》未收。
例如《辞源》人部“仰”字下所收的“仰仗”、“仰成”、“仰食”、“仰尘”、“仰攀”、“仰关”、“仰口术”、“仰月形”、“仰望终身”等条,《辞海》都未收;《辞海》“仰”字下所收的“仰仰”、“仰慕”、“仰首伸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齐丛书”等条,《辞源》都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