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保定市统计局2012年5月23日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合力唱响“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着力惠民生”主基调,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务实进取,创先争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4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762.0亿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0%、54.9%和31.1%。
人均生产总值21796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上涨5.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同比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9.7%。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1.2万人,比上年增长15.3%。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比上年增长3.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277元,比上年增长14.9%。
初步核算,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19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3.3%。
完成出口4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2.7%。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94.7万亩,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614.7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其中,夏粮总产量253.0万吨,比上年增长7.0%;秋粮总产量361.7万吨,比上年增长3.7%。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北省以全面打响“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28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 762.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9亿元,增长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
图1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图2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比上年回落0.01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3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3.5亿元,增长10.0%。
税收收入1722.3亿元,增长10.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3.8亿元,增长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8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2554.6亿元,增长9.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2%,提高2.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7.7亿美元,占河北省出口总值的83.2%;就业人员2135.4万人,增长3.8%。
二、农业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万公顷,增长0.2%;总产量3365.0万吨,增长3.6%。
其中,夏粮产量1402.4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1962.6万吨,增长3.6%。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北省以全面打响“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28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 762.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9亿元,增长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
图1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图2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比上年回落0.01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3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3.5亿元,增长10.0%。
税收收入1722.3亿元,增长10.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3.8亿元,增长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8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2554.6亿元,增长9.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2%,提高2.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7.7亿美元,占河北省出口总值的83.2%;就业人员2135.4万人,增长3.8%。
二、农业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万公顷,增长0.2%;总产量3365.0万吨,增长3.6%。
其中,夏粮产量1402.4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1962.6万吨,增长3.6%。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保定市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202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保定市在这一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保定市的经济总量有了显著增长。
根据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保定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0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5%。
这一数字显示了保定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反映了保定市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正确决策的成果。
其次,保定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保定市以工业为主导,202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
特别是装备创造业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保定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同时,保定市还加强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第三,保定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2年,保定市完成为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保定市的交通便利性,也为保定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保定市还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加强了市容市貌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四,保定市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2年,保定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
这些数据显示了保定市人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也反映了保定市政府在民生工作上的不懈努力。
同时,保定市还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福利。
最后,保定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发展。
保定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2022年,保定市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包括森林覆盖率提高、水质改善和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保定市的生态环境,也为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202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保定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军转论坛:201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之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九

军转论坛:201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之过去五年工作回顾(9)【关键词】军转网军转论坛军转军转干转业干部军转干考试军转干考试军转干部安置军转待遇军转干考试公告军转干考试大纲军转干考试成绩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保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市县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各类园区管理得到加强。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加快市、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推行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
大幅精减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五年共取消和调整626项,削减率59.3%。
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24件、政协提案2470件,按时办复率均为100%。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重要发展成就的一年。
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的要求,扎实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良好开局。
去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服务业增加值、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等4项指标,因受刺激消费政策减弱、外需持续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初中毕业生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完成外,其他32项指标顺利完成。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办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要事难事。
一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新增强。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基点,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增加建设用地规模,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石家庄轨道交通等75个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核准或审批。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河北省以全面打响“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28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 762.1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9亿元,增长8.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
图1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图2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比上年回落0.01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3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3.5亿元,增长10.0%。
税收收入1722.3亿元,增长10.4%。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3.8亿元,增长6.7%。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8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河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2554.6亿元,增长9.1%,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2%,提高2.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7.7亿美元,占河北省出口总值的83.2%;就业人员2135.4万人,增长3.8%。
二、农业粮食播种面积63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万公顷,增长0.2%;总产量3365.0万吨,增长3.6%。
其中,夏粮产量1402.4万吨,增长3.6%;秋粮产量1962.6万吨,增长3.6%。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人:综合处时间:2011-05-20保定市统计局2011年 5 月20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着力惠民生”主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1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682.5亿元,增长15.1%。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5.3:50.4:34.3调整为14.8:51.9:33.3。
人均生产总值18462元,比上年增长12.6%。
图1 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0%。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5.0%。
其中,生产资料上涨5.6%,生活资料上涨1.7%。
固定资产投资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7.0%。
图2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3.2非食品价格指数-0.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消费品价格指数 3.7一、食品11.0二、烟酒及用品0.5三、衣着-11.8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8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6.2六、交通和通信-0.5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6八、居住 3.4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万人,比上年增长30.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4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
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70.4万人,比上年增长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4-05-21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统揽,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诸多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各项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为推动跨越式发展、实现打造环京津增长极的新突破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650.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2.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56.9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50.8亿元,增长8.4%。
三次产业结构为12.9:55.0:32.1。
人均生产总值25982元,比上年增长8.3%。
增加值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比上年增长3.3%,工业技改完成投资4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67.9亿元,比上年下降0.7%。
全年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602个,完成投资1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805.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缴税金2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0.0%,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272.7万人,比上年增长3.8%,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同比下降1.0%;固定资产投资总指数累计同比上涨0.5%。
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535.5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汽车、新能源、纺织、食品和建材五大主导行业完成增加值5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业完成增加值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新能源及输变电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比上年下降8.2%;纺织服装业完成增加值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食品业完成增加值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建材业完成增加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10.8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下降21.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6.2亿元,比上年下降0.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7%。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3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
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利用外资6.03亿美元,占比重为97.3%。
全年新注册三资企业15户,总投资1.7亿美元。
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360家,完成投资292.0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59.1亿元,比上年下降5.6%。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24.5万亩,粮食总产量524.5万吨。
其中,夏粮总产量220.2万吨;秋粮总产量304.3万吨。
粮食亩产428公斤。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86.4万亩,比上年增长0.8%,总产量704万吨,比上年增长3.3%。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2.0万亩,总产量116.8万吨,占全部蔬菜产量的16.6%。
全年瓜果类播种面积33.5万亩,比上年下降0.8%,总产量111.2万吨,比上年增长2.6%。
其中,设施瓜果类播种面积19.95万亩,总产量67.3万吨,占全部瓜果类产量的60%。
全年肉类总产量55.4万吨,比上年增长1.9%。
其中,猪肉产量40.3万吨,比上年增长2.1%;牛肉产量3.6万吨,比上年下降3.4%;羊肉产量3.3万吨,比上年增长2.3%。
年末生猪存栏355.9万头,比上年增长4.8%,生猪出栏529.4万头,比上年增长1.6%。
奶产量59万吨,比上年下降1.2%;禽蛋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4.2%。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2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轻工业完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税金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利润总额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全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56个,完成总产值10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实现利润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7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0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905.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5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6%。
其中,出口总值4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9%;进口总值1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1%。
主要出口产品中,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等设备出口1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8%;车辆、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出口8.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0%;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1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5%;皮毛及其制品出口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3%。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分地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实现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乡村市场零售额实现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实现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零售业零售额实现9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住宿业零售额实现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分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中,粮油食品饮料和烟酒类、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石油及制品、汽车五大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75.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84.1%。
全年引进省外资金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引进省外技术552项,比上年下降24.4%;引进省外人才1.2万人,比上年增长3.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6亿吨,比上年增长18.8%;货物运输周转量96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0%。
旅客运输总量1.4亿人,比上年下降8.9%;旅客运输周转量9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6%。
全市营运车辆18.3万辆,比上年增长23.3%,其中,货运17.7万辆,比上年增长24.4%;客运5265辆,比上年下降5.6%。
全年汽车保有量195万辆,其中,小型汽车113.3万辆,本年新注册23.9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8.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0%,电信业务收入64.3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47.6万户。
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967.3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47.2万户。
互联网接入用户数达148.9万户,比上年增加17.2万户。
全市共有A级名胜风景区35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13个。
星级饭店55家。
国内游客474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创收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国际游客1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外汇收入318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
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07.2万人次,总收入1.7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4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1家,人寿保险公司23家。
在岗保险营销员2.98万人。
保险业保费收入104.1亿元,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3.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包括储金)70.8亿元。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6.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6.2亿元,寿险保费给付(包括储金)20.7亿元。
九、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全年研究生招生2762人,在校研究生7791人。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6所,在校学生25.9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6所,在校学生10.0万人。
普通中学401所,在校学生43.1万人,小学1925所,在校学生78.3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3.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
特殊教育招生189人,在校生1257人。
幼儿园在园幼儿34.4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院士工作站13家,拥有院士47人,博士专家1435人。
全市共有研究所5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4所。
重点实验室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2家。
全市取得省级科技成果302项;推广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8项,新产品开发项目107项;申请专利4837项,授权专利3267项;年末技术合同成交额6.2亿元;有29个项目获省级科技奖励,其中,科技进步奖27项,自然科学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
全市拥有剧场、影剧院35个,群众艺术馆2个,群众文化馆2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不含市区)306个;公共文化设施72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