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演讲稿
船政文化

本文作者:韩【引言】船政文化是福州乃至整个福建最重要、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
本文在浅谈船政文化渊源及其价值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弘扬船政精神,推进海峡西岸建设发表个人见解,全当抛砖引玉。
【关键词】船政文化、海西建设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在这里诞生;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在这里组建;中国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在这里建成;中国近两个世纪的船政文化历史诗篇在这里写下最浓重的一笔。
这里就是马尾,福州马尾,一个因船政文化而举世闻名的地方。
一、船政文化渊源及其价值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历史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的反映,同时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
“船政文化”,即指清朝在福州马尾举办福建船政时期所形成的,包括近代教育、科技、翻译等的文化活动及其所造就出的杰出人物的思想成果,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过渡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企业的产生与发展,造就出新一代“开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昭示了封建传统文化的没落,催生出新世纪(20世纪)的维新思想、改良实践以及革命运动。
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价值可总结为以下两点:1、先进生产力决定历史大转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
林则徐提出“应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左宗棠指出须“师其长以制之”。
福建船政的开办,正是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强烈呼吁和倡导的结果。
福建船政集近代中国先进企业与先进教育为一体,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意识形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历史大转折。
历史选择了中国大陆东南隅的福建福州马尾,这里出现了当时全国也是远东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造船工厂。
其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福州历来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弘扬船政文化总结报告

弘扬船政文化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弘扬船政文化的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船政文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船政文化作为我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价值意义。
弘扬船政文化,不仅有利于挖掘和传承海洋文化的丰富资源,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研,全面了解了船政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船政文化包括船政制度、船政人物、船政艺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相关专家的解读,我们对船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以增强公众对船政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举办船政文化展览、召开学术研讨会、制作宣传片等形式,我们向社会传达了船政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资源,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在推动船政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海事部门、文化部门、高校等合作,我们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的船政文化活动和项目。
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提高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在弘扬船政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积极探索了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通过将船政元素融入到旅游、教育、旅居养老等领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船政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同时,我们还将船政文化与科技创新结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展示等手段,创新展示方式,提升观众体验和传播效果。
最后,要提到的是,弘扬船政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呼吁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加入到船政文化的弘扬中来,共同推动我国船政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弘扬船政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研究和宣传推广,不断拓展船政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为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追忆船政风云弘扬船政文化

追忆船政风云弘扬船政文化翻开中国近代史,民族灾难深重。
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海权日衰,国将不国,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
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师敌之长技而制敌”。
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的《海国图志》进一步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提出了制造船械、聘请夷人、设水师科等设想。
闽浙总督左宗棠深受他们的影响,决心实践“师夷制夷”以自强。
他认为,“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
”同治五年(1866年)6月,左宗棠上《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折中写道:“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
”(《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七)为此,他决心整理水师,在马尾设局造船,培养人才。
7月14日,同治皇帝准奏,以“实系当今应办急务”令其办理。
10月,左宗棠奏请江西巡抚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总理船政。
11月,左宗棠又奏请开设求是堂艺局。
自此,中国近代船政就在东南一隅的福州诞生了。
马尾船政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首先,它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
左宗棠的初衷之一是要整顿水师。
船政造船,主要造的是军舰,武装海军;同时制炮,生产鱼雷,也是为了武装海军。
船政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造船和驾驶人才,也都是为造舰和海军服务。
因此,船政被誉为“中国海防设军之始,亦即海军铸才之基”,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它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海军军官和军事技术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达1100多名,占中国近代海军同类人员的60%,其中包括中日甲午海战英烈邓世昌、林永升等一大批爱国英才。
其次,它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船舶工业中心。
马尾船政是当时在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设备最为齐全的船舶工业基地,从1868年开始制造“万年清”号,到1907年止,共造船44艘,总吨位5755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
我眼中的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内涵及主要精神
文化通常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 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 织机构。福建船政事业历时近百年,成效卓 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福建船政文化既 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 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 内涵和鲜明的个性。
三、船政文化之源流
船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晚清洋务运动取 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核心是抵御外侮,加 强海防,建造船舰,建立近代海军。反映了 中华民族海权思想的再现。 左宗棠明确提出“中国东南之利,在水不在 陆”,一语道破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有着几百年来禁海、积弱、挨打的深刻 教训,也有着更长时期开海和称雄海上的光 辉历史。
校史
船政经历了十四个校史 船政工程于1866年12月23日 创立 “求是堂艺局” 求是堂艺局” 求是堂艺局 1981年5月1日无母校的勤工、商船、高航三校校友在榕 集会,庆祝校庆。推举五校友向省领导建议复办福建马尾 商船学校。 1982年5月 省政府批准复办,10月6日福建马尾商船学校 开学,省长参加开学典礼。 1988年5月改为福建船政学校。(南区)1994年9月迁入 仓山首山路办学。 1999年9月与交通学校等三校合并升格为大专改称:福建 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区、南区、排下) 2011年5月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审议决定,我校(福建 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审议决定, 年 月 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审议决定 我校(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改名为“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改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 院”。
船政精神
一、民族自强。-----提示自己是中华民族儿女 二、崇尚科学。 ----- 学习科技 三、对外开放。 ----- 外交 四、改革创新。 ----- 创新 五、学以致用。 ----- 学习并灵活应用 六、追求卓越。 -----目标 七、爱国忘我。 -----爱国爱校 八、当好表率。 ----- 做事以身作则
船政文化征文1000字

船政文化征文1000字《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游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与马江海战纪念馆有感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的全面深刻理解,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概》实践课老师于20xx年11月9日带领我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谈及福州,就不得不提福州十大名片之一的福建船政。
福建船政创办于1866年,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左宗棠、沈葆桢等清廷重臣于福建福州马尾创办的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
福建船政不仅仅是福州的历史名片,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大胆引进外籍人才及重视留学教育。
船政教育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的封建教育实行改革,开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不仅推动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促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飞跃。
进入船政博物馆第二层,一眼就能见到庄严的船政衙门。
往里面走几步,便能看到左宗棠与沈葆桢的青铜雕塑,上面介绍了左宗棠与沈葆桢生平以及他们与船政之联系。
馆内还有多幅以洋务运动兴起为背景的展板。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
它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
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弘扬船政文化,相关作文800字初一

弘扬船政文化,相关作文800字初一对船政文化和船政精神进行解读,并提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利用船政文化进行思政教育改革。
船政文化船政历史及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政治、精神等方面的成果。
这种成果在政治方面体现为船政的组织和教育形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组织体系和成效等方面,在精神方面体现为船政组织者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范、宗教信仰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
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
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
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弘扬船政精神

弘扬船政精神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六班的陈言。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船政精神》首先,问大家一句:什么是船政精神?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福建船政的辉煌虽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勇于创新,自强自立等传统文化神韵,被完整的展现出来。
它,就是我们所说的船政精神。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
中国船政博物馆,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它依山而建,坐落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
它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深远的意义,它是我们福州人骨气、智慧和力量的展现。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在这里,福州马尾,便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在今天这样美好的年代,我们,马江的后代,更应该学习船政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啊!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上进,勤奋好学。
想想那些英勇捐躯的烈士们,他们做的都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事。
我们显然做不到那些丰
功伟绩,可我们只要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敢于、善于创新,崇尚科学,自强自立。
这是最简单的弘扬了!
船政精神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我们应该让它世世传承,永放光芒!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结束了。
福州船政文化作文

福州船政文化作文
《福州船政文化,那独特的魅力》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福州船政文化!福州啊,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我专门跑去参观福州船政文化的那些景点。
一走进那个博物馆,哇塞,那感觉就像穿越了一样。
我在那里面看到了好多古老的船模,一个个都特别精致,就好像它们随时都能开出去航行似的。
我在一个船模面前站了好久,仔细地瞧着它的每一个细节,那上面的纹路、那构造,真的太神奇了。
我就在想啊,当年的那些工匠们得花多少心思才能造出这样的船来呀。
然后我又去看了那些关于船政历史的介绍,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
原来福州的船政文化这么深厚,在历史上有着那么重要的地位。
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们,他们的智慧和勇气真的让我特别佩服。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又在周边逛了逛,感受着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它们都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福州船政文化啊,真的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不仅仅是一堆船模、一些历史资料,更是福州的灵魂所在呀。
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好好感受感受那独特的魅力!这就是福州船政文化,让人着迷,让人难忘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政文化演讲稿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艺术珍品和精神瑰宝。
诞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船政文化就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束奇葩。
当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清朝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清政府一次次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时候,清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提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试图以此来拯救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
历史选择了马尾,诞生于马尾的“福建(马尾)船政”正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洋务运动”必定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失败,但是“福建(马尾)船政”还是给马尾积淀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船政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舍生取义、报效祖国”的民族气节,构成了船政文化不朽的篇章。
一、船政与船政文化
(一)船政:“船”是水上运输工具。
“政”,辞海的解释主要有三,一曰政治;二曰事务,如校政、家政;三曰主其事者,如学政、盐政。
“船政”的一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一可以是有关船舶方面(主要是
造船、航运、港务、监督)管理事务的统称。
从左宗棠“设局监造轮船”的初始意图看,可理解为主要是造船方面的事务;二是主其事者,船政也可理解为和学政、盐政一样的主其事者。
但从船政的实际情况看,它主要指的是主理船舶事务的行政机构。
从遗留的文物中可以看到,船政衙门上方竖匾写的是“船政”二字,刻的公章是“总理船政关防”,船政石制界碑刻的是“船政官界”。
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是官居一品的沈葆桢。
船政大臣有权直接向皇帝具奏。
这些都说明,船政是当时清廷的官署,是一个高规格的、直属于中央的、专门主理船舶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左宗棠在创办船政的奏折中就有整顿水师和开设求是堂艺局的要求,所以,船政一开办就有造船、办学和整理水师三重任务。
从船政创办的情况看,一是地域性很强,就在马尾,而且船政衙门有一定的处置权,更象个官办特区;二是造船、办学、水师三位一体,船政衙门只是其最高管理机构,整个船政是个实体,是个由造船系列工厂、船政前后学堂等办学机构和福建水师构成的一个系统。
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船政的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不能望文生义,把它当成船厂、船务局来理解,也不能按外文翻译的那样,只简单地直译为“兵工厂”。
我们所说的船政是特指近代在马尾办的船政,这个船政是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是个有一定独立处置权的政治经济实体,是个军事工业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