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
[2001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
![[2001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90ec15fbfc77da269b19b.png)
语文(全国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宝藏.(zàng)未雨绸缪.(m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有摆设略嫌单调,建设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 .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2001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含答案)

2001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李白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首诗?A. 李清照的《如梦令》B. 秦观的《鹊桥仙》C. 辛弃疾的《青玉案》D. 杜牧的《赤壁怀古》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哪位诗人画家的评价?A. 王维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新长句变短句试题--句子结构含答案

长句变短句的方法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
由于长句大多有较长的并列成分、修饰限制成分、称代或总分复指成分等,有时意思还绕来绕去,学生们在长句变短句时普遍感到头痛;而高考又比较喜欢出这种类型的题。
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句式的变换,在高考中时有考查,能力层次属D级。
此类题目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的变通和运用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句式的变换主要是长短句的互换,而又以“长句变短句”最为常见。
本文就如何变长句为短句,谈一下解答策略。
先看下面几道试题:例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
(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20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1答:①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②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③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④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⑤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例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2004年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区)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2答:(1)古人类学是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2001年北京卷、安徽卷、内蒙古卷高考真题语文试卷(春季)-学生用卷

2001年北京卷、安徽卷、内蒙古卷高考真题语文试卷(春季)-学生用卷一、第I 卷 选择题(60分)1、【来源】 2001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春季招生考试第1题2001年高考真题安徽卷第1题2001年高考真题内蒙古卷第1题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三天的时间里,把栏目标志、片头改过来又改回去,这在央视的历史上是决无仅有的。
B. 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C. 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D. 这一带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是人们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2、【来源】 2001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春季招生考试第2题2001年高考真题安徽卷第2题2001年高考真题内蒙古卷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 或.健全的人才。
B. 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 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 在中国和 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 秘书处后,WTO 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 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 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3、【来源】 2001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春季招生考试第3题2001年高考真题内蒙古卷第3题2001年高考真题安徽卷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③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还可能 滑向犯罪的深渊。
A. 通制 限制 不耻B. 遏止 制约 不耻C. 遏制 制约 不齿D. 遏止 限制 不齿4、【来源】 2001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春季招生考试第4题2001年高考真题安徽卷第4题2001年高考真题内蒙古卷第4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 不三不四....了。
2001年高考试题——语文(上海卷)

高考试题库()我的高考我作主语文(上海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解答第1~5题。
(12分)眼。
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
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全山的调子不协调。
可观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
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拾即是,可是浑然一气。
又有几十丈高的嶂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上“雄奇”二字。
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简直只有一株。
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
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
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
《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开头说:“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
作者所以能“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在乎比拟得相称。
假若在蚊帐中“徐喷以烟”而捕一只麻雀来让它逃来逃去,或者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成“青云白鹤”和“林壑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
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
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③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是假山。
路径的盘曲,层次的繁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谚语,在这等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
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
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解析

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解析200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阅读真题共计3篇文章,主要涉及到近代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等话题。
下面将逐篇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文本。
篇一:争取前进、开拓创新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上海高级中学学生在赴北大参观时的一次讲座。
讲座的主题是“如何成功地走进北大”,目的是鼓励学生争取进取,开拓创新。
文本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导言”、“学生的问题”、“校方的回答”和“结尾”。
导言部分以一句话引入话题,概括了讲座主题。
学生的问题部分呈现了学生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如如何考上北大,如何迎接北大的学术挑战等。
校方的回答部分则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鼓励学生要勇敢尝试,要敢于面对挑战,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结尾以一段寄语,鼓励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追求真理,争取前进。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
文章结构清晰,信息量大,语言简练,整体表达流畅,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篇二: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江苏扬子文化的特点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文中提到,扬子文化是以扬州为中心的,融合了齐、楚、吴、越等多个地方文化,同时也受到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章分为导言、扬子文化的特点、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结尾四个部分。
导言以一句话引出话题,说明江苏扬子文化的重要性。
扬子文化的特点部分详细介绍了扬子文化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扬子文化的独特魅力。
扬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部分分析了扬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结尾部分用一句寄语,表达了对扬子文化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呼唤。
整篇文章由总到分逐层展开,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逻辑严谨。
用词精准准确,语句通顺流畅,给人阅读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篇三:扬州八怪与文化传承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扬州八怪,他们是明代扬州名士中的文化精英。
文章通过对扬州八怪的生平、艺术成就、文化影响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扬州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200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
“永远 ”二字的涵义。
乙
永远活地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
这市镇有水村的秀逸,小河萦绕,长年不倦地作着活活的絮语,仿佛诗人深情的独白。 水是清澈的,春来水面漂着玲珑的浮萍,一到冬天,满河是嫩绿的菜叶,桨声终夜不断。
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
“麻雀虽小,五脏
俱全 ”的谚语,在这等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
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 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 长辈告诉我说, 那里的假山
曲折得厉害,两个人同在山上,看也看得见,手也握得着,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路上,还得
B 甲段文字虽短,意蕴却深, “言有尽而意无穷 ”。
C 乙段所写的 “故乡 ”是我国浙江一带的小市镇。
D 乙段文末那座 “古旧的老闸 ”是历史的见证,留下了许多故事。 E 甲乙两段都写了河水终古长流的雄浑气势。
F 甲乙两段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字里行间充满着诗的韵味。
G 甲乙两段都浓墨重彩、以形传神地描写了河水。 12.甲乙两段都写了河,甲段写了 □□□□,□乙段写了故乡的小河。 ( 2 分)
(1)
( 2)
(4 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解答第 11— 15 题。( 17 分)
甲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 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 诗人千百言, 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 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确是见不着的。
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才能妥善的加以解决。
语文选词填空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一、2005年高考词语试题回视1、(2005年高考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答案】A。
【解析】①“迷醉”与“陶醉”:两个词的词义极为接近,但很显然,“迷醉”的程度要比“陶醉”深,它是指“沉迷,陶醉”。
原句中用这两个词语都可以,但后文中“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纯朴”的描写,显示出“他”在音乐中的那种沉迷的状态,选用“迷醉”更好。
②“不止”和“不只”:这两个词的词义较难区分,一定要仔细辨析。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强调“数目多”;“不止一次感受到”,表明“感受”了很多次。
“不只”是“不但,不仅”之意,不能与“一次”相搭配。
③最后两个词语的区别较好辨析。
“不管……还是……”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明“音乐”“绘画”“书籍”都能成为“好的男子汉”的“园地”。
而“如果”与“或者”不搭配。
最后这两个空可以成为考生解答这道题的突破口,但也同时说明这道题迷惑项的设置过于简单。
2、(2005年高考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结合语境选用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连贯、文学常识以及初步鉴赏文
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分小题
对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进行具体
的分析与说明。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
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璀· 璨(’() ) · 憧(’*+),)憬
饮鸩 ·
-
.*/)
0
止渴
1%
凝 ·
()2),)固
分泌 ·
(34)
· 孜(.5)孜不倦
6% · 蹊(75)跷 · 省(89),)悟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 项,&、
这一后果,所以应该用 “导致”;而 和的心情。可见,句中用这个成语 %、) 三项都有语病。& 项犯了句式
穷形尽· 相(8:(),)
;% 端· 倪()2) 宝· 藏(.(),)
未雨绸· 缪(<=>)
【答案】1
【分析】第 # 题重点考查考生
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
记。能力层级为 & 级。
由于我国方言复杂,各方言区
之间的语音差别很大,各地考生对
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别能力
有所不同,所以前两年的高考语文
试卷中没有考查语音的题目。但这
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 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
气势,专指正直、豪迈,这里的“概” 级为 ; 级。
指 “气度神情”。而 “慨”指 “愤激”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 项,即选
“感慨”“慷慨”,均与心理活动有 用 “郑重”“演练”“导致”。 !句
关。1 项中有一个错别字:“融汇贯 中,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
! 考考试试指指南南 !"#$%&’%&("( 栏目主持 徐永平
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 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
文又有 “盛气凌人”,所以用 “颐指 前提的。
气使”完全符合文意。$ 句描述的
%(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
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 的大型历史话剧 《蔡文姬》定于 *
大坝有决口的危险,抢险队必须迅 月 + 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
速赶到,偏偏遇上暴雨如注,满路 紧张的排练之中。
泥泞,汽车无法行进,这里用 “安步
)(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
当车”显然违背了文句的原意。“安 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
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 步当车”意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 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
解,显然与句意不合。这样,& 项又 是坐车。比如可以说 “反正路也不 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汇成江河”。而“融会贯 庄重”“神情庄重”等。用“庄重”来
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 合适了。排除了“庄重”,$、% 两项 就可以被排除了。!句中是说进入 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的实地 练习,句中有 “民警与保安”“迅速 出击”等信息,就决定了这里只能 用“演练”;而“演示”意指利用实验 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
【分析】第 ! 题重点考查对现 事实。
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
&% 庄重 演练 引导
为 & 级。
1% 郑重 演示 引导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 项。只有
6% 庄重 演示 导致
& 项中的四个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没有错别字。6 项中有一个错别 字:“气慨”应为 “气概”,意指在对
;% 郑重 演练 导致 【答案】; 【分析】第 $ 题重点考查结合
并不意味着可以不作这方面的要
求。!""# 年 #" 月,经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通用
法》正式颁布实施。推广和普及现
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这个题目。与过去对语音的考查一
!! !""#·#$·语 文 教 学 通 讯
少了错误读音识别时对考生的干 为衰败。而“蔽”是遮盖、挡住的意
扰。二是只考查声母的误读,不涉 思,如 “掩蔽”“衣不蔽体”“浮云蔽
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 题。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1 项,该项 中“分泌”的“泌”应读 <4 ,不读 34 。
日”“蔽塞”等。本题涉及的 #A 个词 语,只有 “慨”“汇”“蔽”三个错别 字,而且都是常用字,考生要作出
通”应为 “融会贯通”,意指参合多 侦察机撞毁我方战机的事件进行
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 表态,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领悟。“会”与“汇”读音完全一样, 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
也都有“聚合”的意思,但“汇”指水 重”;而 “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
的汇合,如 “百川所汇” 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
考考试试指指南南 ! !"#$%&’%&("( 栏目主持 徐永平 !""#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
"余 闻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含 #" 道小题,每题 $ 分,共 $" 分。考查内容是 “语言 知识和语言表达”及 “文学常识和
文学鉴赏”,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
语普通话的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
语 (包括成语)、辨析病句、语言表
这是个多音字,河南省有个县叫 正确判断是不难的。
“泌阳”,就读作 14 ?@), 。本题其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
他字的读音是正确的。
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
!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
别字的一组是
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
&% 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
样,试卷中只要求考生识记字音, 通”的 “会”是 “理解”“懂得”的意
不要求拼写。今年为了降低难度, 思。; 项中也有一个错别字:“凋 考查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一是 蔽”应为 “凋敝”,意指生活困苦或
由过去的选正确项改成选错误项, 事业衰败,如 “民生凋敝”“百业凋
即只有一组的读音有错误,这就减 敝”等。“敝”本指破旧、破烂,引申
食不果腹
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 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
响彻云霄
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
6% 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
雍容华贵
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 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
愤世嫉俗
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
【答案】&
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
可以被排除了。"句是说日本政府 远,我们还是安步当车吧!”用“安
【答案】$
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 步当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分析】第 * 题重点考查辨析
为学校的教材,必然使 “日本年轻 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 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 级。
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