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元素锰的原子序数为()
A. 25
B. 15
C. 26
D. 16
2. 下列离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H+
B. Na+
C. NH4+
D. O2-
3. 当 K+ 和 S2- 混合反应时,最终会生成()
A. KS
B. K2S
C. K2SO3
D. K2SO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只有原子组成
B. 结构清晰的物体可以构成物质
C. 固态物质以原子和原子间的物理性联系而形成
D. 气态物质主要由原子和原子组成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5. 化学变化发生的一般条件是___._
6. 氧原子可能构成的几种核外电子层数分别是 __2_层、__4_层和__6_层。

7. 化学离子反应发生时,阳离子总是去往 __阴__离子。

8. 下列性质不同物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燃烧_。

三、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9. 氯铁蓝(FeCl3)是一种无毒性物质()
A. 正确
B. 错误
10. 醋酸(CH3COOH)是一种弱酸()
A. 正确
B. 错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 什么是元素,它由什么组成?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拥有一种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结构。

它由成熟的原子组成,原子中的核和由原子组。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基础知识测试题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基础知识测试题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天然材料: ;如。

人造材料:;如。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定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a.本质区别:;b、联系:;3、a、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b、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c、新物质是指在或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4、思考: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有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③有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5.描述化学变化中的实验现象:点燃镁条:;文字表达式为:。

练习: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棉花、木材、大理石B、木材、橡胶、塑料C、羊毛、玻璃、不锈钢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2、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铁生锈B、媒燃烧C、鸡蛋变质D、夏天汽车轮胎受热爆炸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①有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②有发光,放热③有新物质生成④有气体放出⑤有能量的变化.A. ③B. ③⑤C. ②④⑤D. ①②③④5、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7、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8、观察点燃镁条实验,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强光B、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放出热量D、镁条迅速变短9.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10.下列诗词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1. 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吸附有害气体B. 剪窗花C. 放烟花D. 写春联1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电灯通电发光C. 纸张燃烧D. 呼吸作用13.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草木皆兵B. 火烧赤壁C. 凿壁偷光D. 破镜重圆14.在生活中时刻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美酒飘香C. 滴水穿石D. 气球爆炸15. 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其中一个变化不同于其他变化的是()A. 天然气燃烧放热B. 苹果腐烂发热C. 电暧器通电发热D. 铁生锈放热16.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B. 蜡烛燃烧C. 食物腐败D. 食物消化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木柴燃烧B. 食物腐烂C. 干冰升华D. 铁丝生锈18. 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失,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线拉断B. 水汽化C. 屋顶燃烧D. 铁棒摩擦生热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浓盐酸挥发B. 木柴燃烧C. 工业炼铁D. 金属生锈20.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B. 葡萄酿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 车胎爆炸;酒精易挥发D. 蜡烛燃烧: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大安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1. 以下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 利用指南针确信航海方向C.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展化学科学的根底是( )A. 计算B. 实验C. 测量D. 推理3.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掏出,可观看到火柴梗( )A. 均匀地被烧黑B. 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C. 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D. 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4. 以下实验工程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选项是( )A.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 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D.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5. 讲义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树“一路〞,制作那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需具有的性质是( )A. 绝热B. 隔水透气C. 导电D. 透水6.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是没有说明量,那么取用的最小量是( )A. 0. 5mLB. 1mL~2mLC. 3mL~4mLD. 5mL~6mL7. 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C. 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D. 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当即用清水冲洗干净8. 实验室中,不警惕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 用水冲灭B. 用嘴吹灭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 用湿抹布扑灭9. 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面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抵达平稳时,所得数据与实际质量相较( )A. 相等B. 偏小C. 偏大D.无法判定10.在以下被媒体爆光的“食物事件〞中必然涉及化学转变的是〔〕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搀和成“假奶粉〞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D、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11.古诗词是前人留给咱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初中化学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面哪种物质不能直接溶解在水中?A. 纯净的金属B. 晶体状的石英C. 果糖D. 氯化钠答案:A2.下列物质的组成最复杂的是?A. 小苏打B. 纯净的水C. 纯净的氧气D. 红磷答案:A3.如果要将固体物质变成液体,可以利用以下哪种方法?A. 降低温度B. 增加压力C. 加热D. 通电答案:C4.下列实验中,哪个反应为化学变化?A. 溶解糖在水中B. 铁生锈C. 矿泉水汽化D. 酸碱反应产生气泡答案:D5.饮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A. 混合物B. 元素C. 合金D. 化合物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6. 在物质分类的方法中,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的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分类7. 一种物质的组成式为C6H12O6,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子8. 下列不是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木炭9. 如果一种物质在过滤后还是只有一种物质,那这种物质只有一种__________。

答案:颗粒10. 混合物的性质具有可________的性质。

答案:分离第三部分:解答题11. 解释一下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答案: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反应后形成新物质,其化学组成和属性发生了变化,如铁生锈、酸碱中和等。

而物质的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其化学组成和属性并未改变,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

12. 举例说明一种物质可以有多种形态存在。

答案: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固态水为冰,液态水为液态水,气态水为水蒸气。

第四部分:应用题13. 燃烧木材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化?为什么?答案:燃烧木材属于化学变化。

因为燃烧木材是木材与氧气发生反应,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新物质,形成灰烬。

这是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14.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为纯净物质?答案:可以通过熔点和沸点来判断一个物质是否为纯净物质。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检测试题(试题满分50,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1分,共26分)()1. 下列是我国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2.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3.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榨取果汁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4.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彩虹B.彩色图画C.夜晚霓虹灯D.节日焰火()5. 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6.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玻璃破碎C.树木折断D.钢铁生锈()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 酒精燃烧 C. 铁丝弯曲 D. 西瓜榨汁()8.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状态B. 熔点、沸点C. 还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 ( )9.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 石蜡融化B. 纸张燃烧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 )10.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 )12.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B C D( )13.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14.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15. 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16.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1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18. 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D.用嘴品尝实验室药品的味道()20.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

为了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都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可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D.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选A.B.C.D.项方案结论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 B.B C.C D.D 3.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B.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先变黑D.蜡烛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其成分为水蒸气4.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固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选项A B CA.A B.B C.C D.D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 D.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9.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质量不断增加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0.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A.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B.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C.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11.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连接导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12.用仪器名称填空:(每空填写一种仪器名称)(1)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_____(2)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______13.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纸张可以燃烧④胆矾是蓝色晶体。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20分) 1•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 、开发利用化石燃料B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 、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D 、治理环境污染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火柴折断C .食物腐烂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B.酸碱性C.还原性4•某同学取8 mL 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 10 mL 量筒;②100mL 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 20 mL 的试 管;⑤容积30 mL 的试管;⑥试管夹,所选用仪器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②③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5•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6.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 B .烧杯 C .烧瓶 D .锥形瓶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8•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E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 1〜2 mL C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 45度角 D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0・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 ()A ・汞(俗称水银)和铁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白酒和白醋D ・铝和铜二、填空题:(共34分)11・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现有下列仪器:A,放块状固体" B.读液体体积- 闻气体气味.D.绐液那加热"(上)第一单元测试D .干冰升华D •挥发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洗涤试管应使用。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C.液氮做制冷剂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3.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物腐烂C.木材燃烧D.车胎爆炸4.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

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外出配戴N95口罩B.用84消毒液消毒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D.经常开窗通风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5毫升B.肯定小于5毫升C.肯定等于5毫升D.都有可能6.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7.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B.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C.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8.实验操作也是化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9.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一段距离后并保持活塞不动,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距离后,液面保持不下降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数值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12.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⑧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练习1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 )
⑴生活中的化学知识;⑵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⑶化学对社会的影
响;⑷科学探究的方法
A ⑴⑵
B ⑶⑷
C ⑴⑵⑶
D ⑴⑵⑶⑷
2.实验剩余的药品应 ( )
A. 放回原瓶
B. 带出实验室
C.放到指定容器内
D.抛弃
3.下列可以加热使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 集气瓶
C. 滴瓶
D.量筒
4.在化学实验中,若取用48ml 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
A.100ml 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 的量筒
D.50ml 的烧杯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稀酸或稀碱溅进了眼睛,立即用水冲洗,不能揉眼睛
6.化学实验既要操作
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 B C D
7.下列说法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
B. 有水生成的变化
C. 发光、放热的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8.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但物质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B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 变化时只要发生放热等现象,这个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
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
10.下列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 碘和碘蒸气
B 镁带和氧化镁
C 木材和木炭
D 铁矿石和铁锈
1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2.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消耗的是氧气
B 产生大量烟雾
C 产生大量白烟
D 生成五氧化二磷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液态氧
C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D自来水
14.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B、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一种有毒气体
C、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来自工厂排放的气体
D、任何情况下空气的成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1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氧气
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空0.5分,共16分)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焰心。

温度最高。

3.药品的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4.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碳,铁,氮,铝,硫,钾,钙,锌。

5.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稀有气体所占的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6.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碳酸钙),说明空气中有。

7.请你指出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下列各种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A 、
B 、
C 、
D 、E
F 。

上述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有。

(序号)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用到的有、。

(序号)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保持相平。

8.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汽油可燃;空气无色无味;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三、综合题(共15分)
1.小明同学用如图2-1所示的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图2-1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时,可观察到怎样的现象?(1分)
(2)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观察到怎样的现象?(1分)
(3)燃烧后,集气瓶内主要是氮气,请结合实验推侧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分)
(4)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未达到预定高度,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一下原因。

(2分)
2. 取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观察到切面呈银白色,切面很快变暗,这是由于钠极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迅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小球在水面上滚动,发出“嗤嗤”的声响,小球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每空1分)(1)钠的物理性质有:色、体(“固”、“液”、“气”)、质(“硬”、“软”)、密度比水(“大”、“小”)、熔点(“高”或“低”)
(2)钠的化学性质有:①能与反应;②能与反应。

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①;
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4分)
1.节假日里燃放的烟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请写出其中包含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2.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请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解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