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油料基础知识
油料学考点归纳

1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未经加工的石油成为原油,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的石油产品简称为油品。
2组成石油的有机化合物分为由碳、氢元素构成的烃类化合物和由含硫,氮,氧等元素的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构成的非烃类化合物两大类。
3分馏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
每个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为馏程或沸程。
馏分并不就是石油产品。
4石油中的硫化合物,根据他们对金属的腐蚀性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常温下易与金属作用,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酸性硫化物,又称活性硫,主要元素硫、H2S、和低分子硫醇。
(2)常温下呈中性、不腐蚀金属,受热后能分解产生具有腐蚀性物质的硫化物,主要有硫醚RSR,二硫化合物RSSR。
(3)对金属没有腐蚀性,热稳定性好的噻吩及同系物苯并噻吩、萘并噻吩等5含硫危害:对油品储存,石油加工和油品使用性能危害很大,1硫化物能加速硫品氧化、生成胶状物质,使油品变质,影响油品储存安定性。
2引起储油设备,加工装置的严重腐蚀。
3含硫油品燃烧后生成SO3、SO2遇水成为具有强烈腐蚀性的H2SO4和H2SO3。
4影响汽油的抗爆性,减弱抗爆剂的作用。
5石油加工中生成含硫化氢和低分子硫醇的恶臭气以及含硫燃料产生的含SO2和SO3废气。
6硫还是某些金属催化剂的毒物。
总之,必须除去油品中的硫化物。
6除硫方法:通常采用酸碱洗涤、催化加氢、催化氧化等不同方法除去各类油品中的硫化物。
7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分为中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2类。
除氧方法:碱洗。
在石油酸中环烷酸最重要。
8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分碱性和非碱性两大类。
除氮方法:酸洗、催化加氢精制。
9所谓胶质,一般指能溶于石油醚(低沸点烷烃)、苯、三氯甲烷、和二硫化碳,而不溶于乙醇的物质。
10沥青质是指能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二硫化碳,而不溶于石油醚和乙醇的物质。
11石油中各族烃类分布的总规律是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所含各族烃类的相对分子质量随之增大,碳原子数增多,环状烃的环数增加,结构趋于复杂化。
农业机械常用油料知识

农业机械常用油料有普通轻柴油,汽 油,齿轮油,液压油和润滑油等。
一、汽油 汽油是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用原油和石 油精炼后得到的碳氢化合物。汽油燃烧时,分解 为氢原子与氧原子相结合。 1.汽油的使用性能 汽油的使用性能包括汽油的蒸 发性,抗爆性,安定性,防腐性以及清洁性等。 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从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 态的性能。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容易汽化而 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保证发动机在各种条件 下都能迅速起动,加速和正常运转。特别是在低 温条件下,也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和正常工作。
2.汽油的牌号和选用
我国汽车用汽油有90号,93号和 97号三个牌号。牌号越高,其辛烷值越高。如90号汽油 辛烷值为90. 车用汽油的选择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以在正常 运行条件下不发生爆燃且充分发挥汽油的性能为原则。 使用汽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用加铅汽油作清洁或溶剂油,以防铅中毒。 (2)不要用橡胶,油漆溶剂油和工业汽油代替车用汽油。 (3)汽油中不应掺入煤油等。 (4)不要使用长期存放或已变质的汽油。 (5)牌号相近的汽油可暂时代用。用低牌号汽油代替高 牌号汽油时,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以免发生爆燃,用 高牌号汽油代替低牌号汽油时,应适当加大点火提前角, 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机油的牌号及选用 按GB76313-89规定,参照国际 标准(ISO)分类方法,内燃油机 (E组)按特性和使用场合分为: 汽油机油:EQB,EQC EQD EQE和EQF等。 柴油机油:ECA ECB ECC ECD等、 EQC汽油机油按粘度分为5W/20 5W/30 10W/30 15W/40 20W/40 20/20W 30和40等牌号。 ECA柴油机油按粘度分为20 30 40和50四个牌号。 ECC柴油机油有5W/30 10W/30 15W/40 20W/40 20/20W 30 40等牌号。 ECD柴油机油按粘度分为10W 5W/30 10W/30 15W/30 15W/40 20W/40 20/20W 30 40等牌号。 内燃机油的选择,一个是使用级的选择,另一个是粘度级 的选择,使用级是首先内容。选择时主要要考虑发动机机 型。汽缸的有效压力越高,发动机的转速越高,对内燃油 机要求的使用级也越高。 柴油机油使用级的选择,主要根据柴油机的强化程度。要 严格遵照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柴油机油。
常用油料基础知识讲解

120℃以下的干燥润滑部位:如电动机、交通车辆的
钙钠基润滑脂 黄色至深棕色的均匀油膏 耐温、耐水,
适于工作温度在80~100℃的发电机、电动机、交通
—92 复合钙基润滑脂 淡黄色至暗褐色的均匀油膏 有良
适于工作温度在180℃以下的潮湿环
、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润滑油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
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
、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
、添加剂
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
—92合成复合铝基润滑脂 浅褐色至暗褐色的均匀油膏 有
适
120℃的潮湿环境
—94 通用锂基润滑脂 均匀光滑浅褐色至暗褐色的均匀油
有一定的抗水性和耐温性 适于工作温度在-10~100℃范围的矿
—94 极压锂基润滑脂 适于工作温度在-10~100℃的各
—92 合成锂基润滑脂 均匀光滑浅褐色至褐色油膏 有一定
、触变性:润滑脂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
、抗水性:润滑脂抵抗从轴承中冲洗掉的能力,抵抗因吸收水分而
、胶体稳定性: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相似粘度:通常润滑脂的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变小,所以脂粘度
、滴点: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一定流动性时
、游离酸和游离碱
锥入度(25℃)/10-1mm
445~475
400~430
355~385
310~340
265~295
油料基础知识

油料基础知识油料是用来榨取植物油的原料。
如油菜籽、花生、棉籽、芝麻、油茶籽、胡麻籽、葵花籽等,油料分食用油料和非食用油料两类。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油料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
这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棉籽、蓖麻、苏子、油用亚麻和大麻等。
1、花生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
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
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巴马火麻油春播秋收,生长期为8个月,宜植于石山区土壤。
巴马火麻高达1、5-2米,每年2月种植,8月初开花,10月下旬成熟,收获后晒干保存,一般无虫害。
火麻为扁卵圆形,长4-5毫米,表面光滑呈棕色或黑色花纹。
巴马火麻壳硬而脆,去壳后得到火麻仁。
据日本生物考察团研究结果,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卵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等,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是目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含量的最高者之一。
油料学重点(期末复习专用)

石油加工与油料学重点知识点1.石油: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形状。
2.炼油技术发展趋势:1.重油轻质化;2.环境保护对炼油技术提出新要求;3.充分利用石油能源,石油化工相结合;4.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对炼油行业整体的要求。
1.'石油外观及物理性质的差异是其化学组成不同的具体反应。
2.'我国原油的特点:1.相对密度高,属较重原油,蜡含量普遍较高;2.硫含量较低,氮含量较高;3.汽油馏分含量高,渣油含量高3.碳氢比:用来反映原有属性的一个参数,与原油的化学结构有关。
烃类碳氢原子比大小:烷烃<环烷烃<芳香烃4.石油馏分与石油产品的区别:石油产品是石油的一个馏分,但馏分并不等同于产品,石油产品要满足石油的规格要求,馏分要变成产品还必须对其进一步加工。
5.石油中含有的馏分一般规定:沸点低于200汽油馏分、200~350煤柴油馏分、300~500减压馏分、高于500减压渣油馏分。
6.石油馏分中烃类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各自的知识点。
7.石油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单体烃组成表示法、族组成表示法、结构族组成表示法。
8.硫含量地域0.5%的成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在0.5%~2.0%之间的成为含硫原油,硫含量在2%以上的称为高硫原油9.硫化合物的分类:第一类为酸性含硫化合物,主要是硫化氢和硫醇;第二位中性硫化合物,主要是硫醚和二硫化合物;第三类为对热稳定的硫化合物主要为噻吩类。
10.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对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的危害:1.对石油产品质量的影响;2.腐蚀设备;3.污染环境;4.影响产品的储存安定性;5.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6.硫可使催化剂中毒。
11.石蜡基原油的环烷酸量较少;中间基和环烷基石油的环烷酸较多。
12.对渣油的最基本的分析法:常采用将渣油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四组分分析法。
13.石油的物理性质归成四类:油品的蒸发特性、油品的重量特性、油品的流动特性及油品的燃烧特性。
第一章 油料基本知识

石油将得到近乎“完美”的利用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它主要包括原油和天然气两种主要类型。
天然气的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 少量碳原子少于4的烷烃,天然气一般还含 有少量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 氮气和氦气等。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虽含量不多,但它们对炼制过程 和产品质量都有极大的危害。硫化物(如硫醇、硫醚、 噻吩等)除对炼油设备有腐蚀外,还会使汽油的感铅性 降低,影响汽油的抗爆性;氧化物(如环烷酸、苯酚等)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氮化物(如吡啶、吡咯等)在空气 中易氧化,颜色变深,汽油的变色与氮化物油罐;胶质、 沥青质是含有氧硫、氮的高分子非烃化合物,石油中此 类化合物含量越大,则颜色越深。 总之,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 混合物。根据原油中的硫含量和主要烃类成分不同,大 体上可分为石蜡基石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烃原油含烷烃、芳香烃较 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Hale Waihona Puke 最先为石油命名的人当是李昉。
①无机论 :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
②有机论: 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 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 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 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 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石油的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是化学组成的基础。 碳 石油的元素 氢 83~87% 11~14%
2 作为化工原料
石油是石油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发展 的物质基础。现在人们利用石油作为 化工原料,开拓了化肥、合成纤维、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等一个 又一个新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日常车辆油料基础知识课件 (2).ppt

(氧传感器)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是利用汽车作功后排出废气的热能和动能驱动涡 轮,将废气动能变为机械能,以带动压气机转动。压气机 将新鲜的空气压缩,再将被压缩的空气送入气缸。这样做 就可大大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连接在排气管和进气管上
• 空燃比与涡轮增压的关系
车用油品的性能
• 车用汽油的性能 • 车用柴油的性能
醚型抗爆剂
T1101已禁止使用
MMT易见光分解,产生咖 啡色沉淀,常与清净稳定 剂一起使用。
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排气门, 火、火花塞结灰,已禁止 使用
乙醇:目前正处在推广阶 段
MTBE应用较普遍,由于其 易蒸发、易溶于水,对生 活水资源有污染,因此有 些国家开始禁止加入。
车用汽油的品种和牌号
• 车用汽油:按GB17930—2006,按硫含量等质量指标不同, 分为车用汽油II和车用汽油III;按研究法辛烷值指标不同, 车用汽油的牌号划分为90号、93号和97号。
车用汽油的性能
主要内容
◆适宜的蒸发性 ◆良好的抗爆性 ◆抗氧化安定性 ◆腐蚀性 ◆清洁与环保性能
适宜的蒸发性
• 什么是蒸发性能? • 为什么要适宜? • 评定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是:
馏程
蒸气压
馏程是控制汽油蒸发性能不能过差的指标
馏程各项指标
指标意义
发动机的性能
10%蒸发温度
汽油中轻质组分的大致含量 低温启动性能
油品中如含有水,将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汽车常常出现 走走停停现象;油品中含有杂质,将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 量,同时也会堵塞发动机滤网,致使油路堵塞,供油不畅 通,也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工业油料知识点总结

工业油料知识点总结一、工业油料的概念工业油料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植物油料,主要用来生产油脂、食品、饲料、生物柴油等产品。
工业油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工业油料的种类、产地、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市场行情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工业油料的种类工业油料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食用油料和非食用油料两大类。
食用油料主要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非食用油料主要包括油茶籽、旱黄连、榨菜籽、大麻籽、红花籽等。
食用油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食用油制取等领域,而非食用油料主要用于生物柴油、饲料加工等工业领域。
三、工业油料的生产1. 种植工业油料的生产首先要从植物的种植开始,不同的工业油料有不同的种植要求。
比如大豆、花生、菜籽等油料作物需要种植在相应的适宜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而榨菜籽、红花籽等非食用油料可能对土壤和气候要求相对较低。
2. 施肥工业油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油料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3. 管理工业油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油料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工业油料的加工工业油料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包括压榨、提取、精炼、脱臭、脱酸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压榨将油料经过去壳、脱粒等工序,然后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得到油料油脂和油渣两部分。
2. 提取对压榨得到的油渣进行溶剂提取,提取得到榨油脂,而残渣则用于饲料等用途。
3. 精炼对提取得到的榨油进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色素、异物等,提高油脂的品质和适用性。
4. 脱臭通过蒸汽蒸馏、真空脱臭等技术去除油脂中的异味,提高油脂的口感和品质。
5. 脱酸通过碱炼、酸化等技术去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和质量。
五、工业油料的运输工业油料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输,常见的运输方式有陆运、水运和铁路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教案模块举例1.培训对象:1.1.入职新员工;1.2.学历:2.培训内容:常用油料基础知识3.培训课时:3.1.理论培训:8小时3.2.实操训练:8小时4.了解内容:4.1.润滑油基础知识润滑就是用润滑剂减少(或控制)两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或其他形式的表面破坏的作用,从而减少磨擦。
因为两个不同的表面接触,会互相产生摩擦,并产生下列后果:磨损、噪音、高温。
如果我们在两者之间加上了润滑剂,便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
润滑油也是润滑剂其中的一种,它可使机件表面形成一个油膜,并介于两个互相接触的机件之间。
从而使两者间的活动变得更容易、平滑、快捷,大大降低摩擦所产生的损毁。
4.1.1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4.1.2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1、润滑油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4.1.3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
1、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色度);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水分;9)机械杂质;10)灰分和硫酸灰分;11)残炭;2、特殊理化性能:1)氧化安定性;2)热安定性3)油性和极压性;4)腐蚀和锈蚀;5)抗泡性;6)水解安定性;7)抗乳化性;8)空气释放值;9)橡胶密封性;10)剪切安定性;11)溶解能力;12)挥发性;13)防锈性能;14)电气性能;15)润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每种油品除一般性能外,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特殊性能。
例如,淬火油要测定冷却速度;乳化油要测定乳化稳定性;液压导轨油要测防爬系数;喷雾润滑油要测油雾弥漫性;冷冻机油要测凝絮点;低温齿轮油要测成沟点等。
这些特性都需要基础油特殊的化学组成,或者加入某些特殊的添加剂来加以保证。
4.1.4柴油机对润滑油要求:1、柴油机润滑油的工作条件及应具备的特点表1柴油机润滑油的工作条件及应具备的特2、柴油机机油的分类:柴油机机油质量分级按 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进行分级,粘度分级按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进行分级,具体表示如下1)API质量分级表2 API柴油发动机润滑油等级分类常用汽车腻子的使用操作2、SAE粘度等级分类表12-3 SAE发动机油粘度分类(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3、钻井平台柴油机润滑油的选用标准我们事业部所属的钻井平台的主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升式平台上广泛使用的Caterpillar柴油机,机型比较集中在3500系列,功率在1000~1200kw之间,和半潜式平台使用的以Wartsila 为代表的船机。
选用推荐润滑油时应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粘度、质量等级以及总碱值等润滑油指标。
1)粘度的选择依据:粘度是柴油机油选用的最基本指标,CAT推荐的润滑油粘度应该是, 100℃粘度为12~16mm cSt 。
而对于粘度等级, CAT推荐采用SAE的标准,考虑到北方海上平台的特殊性,我们通常使用15W/40多级机油。
2)粘度质量等级选择依据:选择柴油机用润滑油的质量等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最简单的使用厂家推荐的质量等级;另一种方法使用目前国内外较为科学的即参考发动机的热负荷,用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和强化系数来量化,从而选择所需的质量等级:一般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在550kPa 以下,或强化系数在25~35之间的,可选用CB级;平均有效压力在800-1000kPa之间,或强化系数35~50之间的,可选用CC级机油;平均有效压力在1.0-1.5MPa之间,或强化系数在50~80之间的,应选用CD级;;平均有效压力在1.5MPa以上,则选用CE级以上的。
我们平台使用的D399和EMD710G的强化系数为78.9可选用CD级的润滑油;3500系列柴油机的强化系数为97.6应该选用CE级以上的,厂家推荐使用CF级以上的,3500B系列电喷机由于对滑油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厂家推荐使用CG级以上的润滑油,对于EMD 645E/710G 系列柴油机,强化系数为用CD级机油。
但该型柴油机轴瓦含银,添加剂中锌元素能够与银发生置换,对轴瓦造成伤害。
由于粘度是柴油机油的重要指标,确定质量等级后,选择合适的粘度就显得更为重要。
粘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能源浪费、磨损增加或其他润滑故障。
选择粘度牌号的原则有:依据地区、季节、温度选用。
在渤海地区作业的平台冬季寒冷地区选用粘度小、倾点低的油或多级油(通常选用多级油);夏季或全年气温高的地区选用粘度适当高些油。
具体见表3:表3粘度等级与环境温度对照表3)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的选择标准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及机油高温氧化产生的酸性物质,会侵蚀机油,使机油变质;燃油中的硫燃烧生成硫的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硫酸或亚硫酸落入润滑油内,使润滑油氧化产生胶质,还使轴承等部件发生严重腐蚀;柴油中的一些硫化物燃烧性能不好,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结焦,所以柴油机油需要一定的总碱值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
对总碱值影响最大的是燃油中硫的含量, Caterpillar推荐按含硫量(%)的10倍选用新油的TBN,但给出了新油的TBN最小不能小于5。
4.2.润滑脂基础知识;润滑脂又称“黄油“是平台上常用的润滑材料之一,润滑脂是一种具有塑性的润滑剂,它由润滑液体、稠化剂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润滑脂的润滑性质取决于润滑液体的性质。
稠化剂在润滑脂中形成如海绵状或蜂窝状的结构骨架,使其成为膏状物质。
添加剂是指:为改善润滑脂某方面的使用性能而添加的少量物质(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等)。
4.2.1润滑脂的成份组成: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油约占70%-90%,稠化剂占10%-20%,添加剂含量在5%以下;1、基础油:它是润滑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脂的润滑性质取决于基础油的润滑质,所以正确选择基础油是非常重要的。
2、稠化剂:是润滑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润滑脂中形成骨架,将基础油吸附在和固定在骨架上形成胶体。
稠化剂的性质和含量决定了润滑脂的粘稠程度以及耐水性和耐热等使用性能。
3、添加剂:它的作用是改善润滑脂的某些性能。
如加入极压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性能;加入防锈添加剂可提高润滑脂的防锈性能等。
4.2.2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1、时效硬化:润滑脂的稠度随贮存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2、稠度:稠度是指塑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程度。
3、锥入度:在25℃时,总荷重为150±0.25g的标准锥在5s内垂直穿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叫润滑脂锥入度,以1/10mm表示。
锥入度是表示润滑脂软硬的项目。
锥入度越大,稠度越大,稠度越小,润滑脂就越软。
绝大多数润滑脂是根据锥入度大小来分号的,其规定如表4:表4润滑脂锥度对照表4、稠度等级:NLGI(美国润滑脂协会)分为九个等级,从000到6共九个。
5、机械安定性: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稠度变化值越小,机械安定性越好。
6、触变性:润滑脂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
7、抗水性:润滑脂抵抗从轴承中冲洗掉的能力,抵抗因吸收水分而使脂的结构破坏的能力,在水存在时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能力。
8、胶体稳定性: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
9、相似粘度:通常润滑脂的粘度随剪速的增大而变小,所以脂粘度称为相似粘度或表观粘度。
10、滴点: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叫做滴点,以℃表示。
11、游离酸和游离碱润滑脂是动植物油或全盛脂肪酸用碱皂化后,稠化矿物油而成的。
如果皂化不完全或矿物油氧化分解,就会出现游离酸;如果用碱量过多,高精尖会出现游离碱。
过多的游离酸、碱的存在,会引起机件腐蚀所以润滑脂的游离酸、碱应控制在一定数值内。
12、胶体安定性润滑脂在使用或长期储存中会有少量的油析出,这种现象称为分油。
润滑脂抵抗分油的能力称为胶体安定性。
13、机械安定性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又称为剪切安定性,它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
润滑脂在机械力长期作用下,稠度将下降,在极端苛刻条件下,润滑脂的结构将被破坏而变成流体,从润滑部位流失,丧失润滑作用。
这是因为稠化剂的纤维结构,当承受长时间剪断破坏时,使纤维变短,导致稠度下降,在遭受轻度剪断时,纤维还可以再度叠合而恢复稠度,这种搞机械剪断作用性能,称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14、外观:只用直观检查的方法所看到的润滑脂特性,通常包括整体外观、质地、颜色和光泽等。
4.2.3常用润滑脂的分类:1.润滑脂的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使用最多的是按稠化剂的类别来分,如皂基润滑脂、烃基润滑脂、无机润滑脂、有机润滑脂。
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普遍是皂基润滑脂中的钙基润滑脂和锂基润滑脂。
1)钙基润滑脂钙基润滑脂俗称“黄油”。
钙基润滑脂是用天然脂肪酸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制成的,合成钙基脂是用合成脂肪酸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制成。
它具有抗水性好、机械安定性好、易于泵送、价格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使用温度低、寿命短等缺点。
钙基脂按工作锥入度(针入度)分成1、2、3、4四个牌号。
1、2号使用温度不高于55℃,3、4号不高于60℃。
目前,1、2号脂使用最多,3、4号脂用于高负荷、低转速的设备上。
2)锂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是由天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油或中等粘度的合成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而成的。
锂基润滑脂的使用温度高,可长期在120℃下使用,短期在150℃下使用,与其它润滑脂相比有用量少但寿命长、使用范围广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