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倒装句比较
[翻译技巧]英语特殊结构翻译
![[翻译技巧]英语特殊结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a314c07360cba1aa911da16.png)
[翻译技巧]英语特殊结构翻译英语特殊结构的句型比较固定,在纷杂的英语句子中找出一些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规律,对理解或翻译颇有裨益。
在尊重汉语习惯表达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将英语特殊结构译成准确的汉语,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1、倒装句英语倒装句,无论是完全倒装,还是部分倒装,都与汉语的语序有差异,翻译时应尊重汉语习惯,将句子理顺。
例:Down came the hammer and out flew the sparks.铁锤一落,火星四溅。
(原句为完全倒装。
)2、强调句翻译好强调句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强调句型(It is…that/who/which/…)。
应注意该句型与主语从句意义上的差异。
例:1)It is an unusual person who can live free from financial stress or who can spend money on others as he spends on himself.只有不同寻常的人才能远离经济重压,才能把钱花在别人身上就像花在自己身上一样。
(该句强调an unusual person,在译文中用"只有"两字体现出来。
)试比较主语从句:We had a lot of fun at the beach.It was really a fly in the ointment that George cut his foot on a piece of glass.我们在海滩上玩得很开心,美中不足的是乔治的脚被一块玻璃割破了。
(句中的It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a fly in the ointment油膏里有一只苍蝇,喻美中不足。
)3、被动语态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比较多,尤其是科技论文中特别突出,这与汉语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汉语表达中,主动语态比被运语态用得更普遍些。
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最好能尊重汉语习惯,将英文被动句转换在汉语主动句。
论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

论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语序则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序,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区别尤为明显。
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两种语言。
一、英汉基本语序的定义基本语序是一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语法成分来表达意义的语言结构。
英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
二、英汉基本语序的对比1. 主谓宾语语序英语中的主谓宾语语序是一个重要的语法规则。
这种语序可以表达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英语中尤其常见。
例如:“I love you.” 在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爱”是谓语,而“你”是宾语。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句式,例如:“我爱你。
”在这个句子中,语序与英语相同,但是汉语通常会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添加一个“的”字,这使得这种语序在汉语中更加流行。
2. 疑问句语序英语中常见的一种疑问句语序是倒装语序。
这种语序是通过在谓语之后插入主语来将一个陈述句变成一个疑问句。
例如:“You love me.” 变成了“Do you love me?”在这个疑问句中,“do”是辅助动词,主语“you”和谓语“love”被交换了顺序。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疑问句语序,但是通常不是用倒装语序,而是通过在句子开头添加疑问代词或者助词来表示。
3. 情态动词语序情态动词在英语中是表示说话者意图或者观点的一个重要语法成分。
在情态动词后面要接动词原形。
在英语中,情态动词和动词的顺序非常重要。
例如:“I can speak English.”在这个句子中,“can”是情态动词,“speak”是动词,它们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在汉语中,情态动词通常是在动词前面,而且不需要使用“to”来表示不定式。
例如:“我会说英语。
”在这个句子中,“会”是情态动词,“说”是动词,它们的顺序和英文相比是相反的,但是这种语序在汉语中非常普遍。
三、英汉基本语序的困难英文和汉语的语言关系并不简单,因此,许多人会在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语序时遇到问题。
英汉倒装句的结构与功能对比

英汉倒装句的结构与功能对比[摘要] 本文从英汉倒装句的定义入手,分析英汉倒装句的结构异同,英汉倒装句的语篇功能。
通过对比发现,英汉都有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其差异是:英语倒装一定是主语和动词的换位,而汉语倒装则不一定。
同时,英汉倒装句都具有话题导入、情境设定、诗体压韵、焦点凸显、焦点对比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功能。
[关键词] 英汉倒装结构语篇功能一、英汉倒装的定义对比英语民族认知客观世界的概念结构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由此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这种句式体现了英语的基本词序,故被称为基底结构(邹智勇, 1998 )。
Quirk等指出SV,SVO,SVC,SV A,SVOiOd,SVOC和SVOA这七种是英语的基本句式。
无论是哪一种结构,他们都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顺序排列,因为他们认为句子的自然顺序应该如此。
什么是英语倒装现象(inversion)?Bimer(1994)认为倒装是逻辑主语出现在动词(包括谓语动词/助动词/能愿动词)后,而某些其他在正序句中处在动词后的成分出现在句首的位置。
虽然语言学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定义,但是所有的定义都是基于对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句子自然顺序的认定。
从使用目的区分,倒装有两种情况,即语法倒装(Grammatical Inversion)和修辞倒装(Rhetorical Inversion),例如:(1)They can go in now , so can we(语法倒装).(2)To such lengths did he speak that everyone got bored(修辞倒装).语法倒装即按照语法规则的要求必须使用的。
英语中主语和助动词位置颠倒的疑问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倒装结构便属于此类,或称之为强制性倒装;修辞倒装是指用不用倒装都可以,用只是为了实现某种预期的表达效果,如强调,渲染气氛,或达到特定修辞目的等采取的倒装语序,且可以恢复到原先的语序,也叫非强制性倒装,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修辞倒装。
倒装句与陈述句的语序差异

倒装句与陈述句的语序差异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在句子中,语序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在英语中,常见的语序有陈述句和倒装句两种。
本文将探讨倒装句与陈述句的语序差异。
一、陈述句语序陈述句是最常见的句子类型,其语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SVO)。
例如, "She speaks English fluently."(她讲英语流利。
)中,主语是"She",谓语是"speaks",宾语是"English"。
陈述句的语序通常是直接陈述事件或事实的顺序,表达方式简单明了,符合日常交流的习惯。
正因如此,陈述句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
二、倒装句语序倒装句是另一种语序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将谓语动词的一部分或全部移到主语之前。
通常,当主语是表示地点、时间或方式的副词短语时,倒装句就会出现。
例如, "In the garden stood a beautiful flower."(在花园里矗立着一朵美丽的花。
)中,动词"stood"被移到主语"A beautiful flower"之前。
另外,当句子以否定词开头时,也常常使用倒装句。
例如, "Not only did he study hard, but he also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动词"did"被移到主语"he"之前。
倒装句在强调句意、修辞效果以及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较多。
通过改变语序,倒装句增加了句子的变化和丰富性。
三、陈述句与倒装句的语序差异陈述句通常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符合一般思维逻辑和口语表达的要求,语序简洁明了。
而倒装句则在某些情况下变换了语序,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灵活多样,也更加表达了强调、修辞等目的。
英汉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分析

二+ 英汉倒装句的形式与结构 英语倒装句的句 法特征 是主 语出 现在 谓语 动词 或复 合 谓语动词的助动词 F 能 愿动词之后。英语 倒装句 分完全 倒装 句和部分倒装句。完全倒装句指句 子采用 简单谓 语动词, 主 语倒装至该谓语动词之后; 部分倒装指句 子采用 复合谓 语动 词, 主语倒装 至助 动词 F 能愿 动词 之后。倒 装句 又可 分为 强 制性和非强制性 倒装。前 者指受 到一 定语 法规 则支 配所 形 成的倒装, 如疑问句、 G1-.- 9- 存在句等。后者指由于 语用因 素的制约, 为实现某种 表达效果, 如 强调、 渲染气 氛等采 取的 倒装, 可以恢复到原先语 序。 汉语倒装句的句 法特点 在于 不一 定是 主语 和谓 语动 词 的换位, 因为汉语可以 省略主语, 而 且修饰 语的位 置固定, 总 在中心语之前。汉语倒装句不仅包 括主语 置于谓 语之后, 还 包括修饰语 ( 状语和定语) 置于中心语之后, 述语和宾 语相互 易位, 以及顺递 ( 连动 成分) 的 倒装。主 谓倒装 为完 全倒装 , 其他为部分倒装。汉 语倒 装句也 包括 强制 性和 非强 制性 倒 装。在古汉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代词宾 语位于 动词或 者介 词之前, 构成倒装语序,此为强制性倒装。 从结构上来 看, 英 汉 倒 装句 都 包含 完 全倒 装 和 部分 倒 装, 均有强制性 和非强 制性 倒装 。在语 言使 用中, 两 者都 具 有 “ 强 调, 平 衡 句 子 结 构, 使描写生动和诗 体中压韵的作
+ + 在语言语 序研 究中, 语 言学 家 8.--39-.: 把汉 语和 英语 归为同一类型: ;,<5
[! ]
角, 使得我 们能够 “从 一个新的较为系统、 科学的角 度来重新 检视语序变异的阐发理据和过程。 ”
英语倒装结构的类型与翻译

英语倒装结构的类型与翻译张春芳倒装(inversio n)是英语特有的句法现象,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有意采用的有标记结构,其作用是强调逻辑次序中次要的部分,使句子述位(Rheme)中的某个成分突出,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概念结构一般为:行为主体 行为 行为客体 行为标志,由此而引起的语法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英语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词序。
若按主语+谓语这种顺序排列的句子是陈述语序或称为自然语序(natural w o rd order)。
若排列顺序按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主语,就是倒装语序(inverted w ord o rder)。
倒装可分为把谓语动词直接置于主语之前的全部倒装(full inversion)和把谓语的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部分置于主语之前的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 sion)等。
倒装句是一种语用性很强的句法重组手段,可以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的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从句子成分来看,倒装语序主要是主谓倒装,但由于表达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英语句子中的其它成分,如宾语、表语、状语、补语也可以倒装。
从用途上来分,英语倒装可分为结构性(语法)倒装和修辞性倒装两大类。
一、结构性倒装结构性倒装一般采用复位翻译法,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英语中所有的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都是倒装语序(排除w hen,w hat,ho w m any位于句首作主语的情况)。
例如:H av e y ou ever co nsidered the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andw ill take place in your life as a college student?H as it ev er o ccurr edto yo u that y our professor s and other school personnel have cer taingoals for y our g row th and maturity during yo ur co lleg e year s?上大学时,你考虑过你的生活中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吗?学校的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对你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和成熟有过一定的目标吗?分析:划线部分为一般疑问句,主谓颠倒,为全部倒装,用复位翻译。
倒装句和正常语序句的对比

倒装句和正常语序句的对比倒装句和正常语序句是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两种句子结构,它们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倒装句和正常语序句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用法和语法规则,以及它们在意义和效果上的差异。
一、倒装句的定义及特点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的成分顺序颠倒过来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倒装句发生在疑问句中、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中、以及某些副词和短语引导的句子中。
1. 疑问句中的倒装以"do/does/did"为助动词的一般疑问句,主谓顺序需要颠倒,即助动词位于主语之前。
例如:-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 tonight? 你今晚去参加派对吗?- Does she like eating ice cream? 她喜欢吃冰淇淋吗?2. 否定句中的倒装以否定词(如"never"、"not"、"rarely"等)开头的句子,在主谓结构中,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需要倒装。
例如:-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日落。
- Not only is he intelligent, but he is also kind-hearted. 他不仅聪明,而且心地善良。
3. 副词和短语引导的倒装句某些副词和短语引导的句子,为了强调或改变语气,可以使用倒装结构。
例如:- Hardly had I finished my meal when the phone rang. 我刚吃完饭,电话就响了。
- On the table lies a book. 桌子上摆着一本书。
二、正常语序句的定义及特点正常语序句是指主谓宾的基本语序,即主语位于句子开头,谓语动词位于主语后面,而宾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例如:- She is reading a book. 她正在读一本书。
英汉语法差异

1.英语注重结构的严谨性,而汉语相比之下则更注重意思的传达。
于是汉语中便有大量的无主句。
如很多书的前言部分都有这样一句话“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这句话中国读者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果用英语的语法标准来衡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无主句。
其实是“由于(作者)时间仓促和经验不足造成了疏漏,(作者)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因此在将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时,就要将它潜在的被省略的主语还原,才能被英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2.和汉语一样.英语也习惯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对其进行修饰限侧,这个形容词称为定语修饰部分((attributive modifier),这个部分可以由n个并列的形容词构成(如a beautiful pale pink sunset)。
问题是如果这部分是一个句f而不是简单几个形容词的并列时,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需要将这样一个做名词修饰语的部分移到名词后面,由关系代词引导构成定语从句。
(如Can you show me the house where Shakespeare once lived?)而在汉语中,定语修饰部分即便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仍然保留在它原来的位置,即名词的前面,如“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这句话的骨干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理论”,中间复杂的部分是说明邓小平理论作用或重要性的定语。
当把这样一句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话翻译成英语时,就要遵循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语法特征,将其译成定语从句(试译为Deng's theory is the scientific theory which directs the Chinese to fulfill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3.词序的不同。
汉语的思维习惯是“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因此将时间和地点状语置于句首(昨天在教室里两名间学争吵起来)。
英语却不同,它习惯将这类次信息放到句末(Two students quarreled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合
英语外显的形态变化完全可以满足词的语法 和语义信息的要求;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 结构严谨完备,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 英语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还表现在它的严格的句 法结构方面。句子一般必须完备,各种组成部分 很少省略,尤其是主语更不能省略。汉语“下雨 了”用英语必须说“It is raining”。句际、句内 之间各因素也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连接,加上丰富 的形态变化,英语就成了一种表达意义十分精确, 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倒装句也不例外。例如: • As the skipping rope hit the pavement so did the ball. •
•
英汉语都有主语后置、谓语完全前置的现象; 但英语可以提前一个副词和一个助动词来构成倒 装,而汉语没有这种现象。两种语言都可通过右 移/左移规则实现倒装,书面语的信息结构相似, 而且信息结构为主位一分量轻,述位一分量重。 汉语书面语中倒装结构少,但口语中倒装的现象 多。
信息状态
已知信息是“发话者在发话时相信已存在于 受话人意识中的信息”(Chafe,1976)。新信息 则是“发话人认为是通过自己的发话而引进到受 话者的意识中去的信息”。英语倒装结构中 there为零位信息,它既不是已知信息,也不是 未知信息,这是一种引起受话人注意的“中性' 的信息。从语义上说,它包含着“零”语义内容, 但它可感知的内容是预示有值得注意的内容的出 现,近乎已知信息。根据前面说到的六类倒装句 各成分的信息状态
• • • • • • •
D.副词(多为频度)+be动词/助动词+主语+谓语 /不定式/分词+其他。例如: Never Seldom had she intended to speak of this. E.副词+动词+主语。如: Out set the Red Army. F.状语/主补+动词/be动词+主语,这一类前 置成分一般为短语,称为复合成分倒装句。 By his side sat his faithful dog.
•
英汉倒装在书面形式上信息分布是一致的, 但汉语倒装常见于口语,结构、信息分布自然 不同于英语。汉语不受英语的诸多严格的句法 形式限制,如英语句子一般必须有主语和动词, 而且与英语不同,汉语口语倒装一般没有语篇 的衔接功能,常出现于单独的言语或简单的对 话中。汉语口语倒装有一个重要的语用目的: 经常把急于说的内容先表达出来,出于口头表 达的需要。
C类的前置成分neither/nor也为已知信息,但它与B 类前置成分的neither/nor的语义内容有所差异。B类是重 复上文说过的某一行为状态的全内容,前置成分具有完整 的信息内容;而C类只是重复上文的“否定”,并不重复 上文的其他内容,它的信息完备性要通过后置成分的补充 说明来完成。 • She didn’t quite get the courage topoint blank discuss her own troubles,nor did she want to be chosen to dance for the Christmas show.(已知+新信息) • C类的前置成分为已知信息,后置的补充成分为新信息, 它的信息分量弱于一般的新信息。它的主语一般与上文不 同,主语和后置成分为新信息,但有时主语与上文一致, 后置成分为已知+新信息。 •
结构异同
根据谓语部分是否完全前置,英语倒装句可分完全 倒装(fullinversion)和部分/半倒装(partialinversion)。 (1)There comes the bus!(完全) (2)Tom is fond of mathematics.So is Mary.(完全) 根据倒装句各成分的信息状态的不同,英语倒装句 可分为六类: A.There+动词+主语+其他,这种称为“存现句”。 例如:There are thirty students in Class Two. B.So/Neither/Nor+be动词/助动词+主语。 C.Neither/Nor+be动词/助动词+主语+谓语/主 补/不定式/分词+其他。
英语和汉语的句法比较
英汉倒装句
英汉倒装句比较
• 定义差异 • 信息状态 • 结构异同 • 认知心理和原则
定义差异
英语倒装句——逻辑主语出在动词(包 括谓语动词/助动词/能愿动词)后,而某 些其他在正序句中处在动词后的成分出现在 句首的位置。(Birner,1994) 汉语倒装句——句子没有遵循正序句子 的主+谓(+宾),修饰语+中心语,述语+宾语 /补语的次序,而按语用需要把一些成分位 置颠倒过来。
•
• • • • • • • •
汉语也可分为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主谓 倒装为完全倒装,其余为部分倒装。从结构上 看,汉语倒装旬的形式要显得简单、明了,也 没有助动词的使用及位置变化。例如: 真有意思,这个人!(全部) 上北海去了,带着孩子!(部分) 汉语倒装句可分为五类: A.主语后置:快进来吧,你。 B.修饰语后置:九点半了,都? C.宾语前置:他出国了,听说。 D.补语前置:气都喘不过来了,跑得。 E.连谓结构顺序颠倒:快回来吧,叫他。
以“there”引导的A类句前置成分皆为零位信息, 后置成分多为新信息,也有一部分是已知+新信息。 There seems to b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ubstances.(已知+新信息) B类的前置成分理所当然是已知信息,因为so/ neither/nor都是重复上文说过的行为状态的内容;后 置成分都为新信息,因为它是一个新出现于上文事件 中的新事物,即使是上文已出现过,只要是新卷进的 当前事件就可视为新信息。例如: If you don’t go,neither shall I.
•
• • • •
D类的前置成分都是新信息,且是不完整的新信息。D类 的前置副词意义一般与上文没有联系。 Little do they suspect that their plot has been discovered. E类的前后置成分都为完整信息,前置成分多为新信息, 而后置成分或者为已知信息,或者为新信息。例如: The door burst open and in rushed the crowd. E类是复合前置成分倒装句。根据徐盛桓的调查统计,没 有后置成分为已知信息的情况,大多为“已知+新”信息, 前置成分也多为“已知+新”信息,且许多为已知信息。可 能因为前后置都为复合成分,前后置成分都多为“已知+ 新’’信息。
•
马泰休斯、韩礼德、夸克、莱昂斯、 Prince,Birner,胡壮麟、徐盛桓、朱永 生等皆进行过信息理论分析,认为英语或 汉语句子的主位信息分布大多从已知到未 知。Birner(1994)和徐盛桓(1995)指出, 英语倒装句中的信息分布状态为:主位或 前置部分信息不应新于述位或后置部分信 息。胡壮麟等认为汉语正序句的信息分布 也相似。
•
• • • • • • •
汉语书面语中一般只倒装属于描述性质的修饰语,一 般为词组或并列结构,信息状态从已知到未知。汉语口语 倒装的信息分布是从分量重到分量轻或从未知到已知。从 汉语倒装来看,很多无主句的信息状态一般为新信息,因 此分析前后部分的信息状态只能根据信息分量孰轻孰重, 这就是未知信息的程度划分。汉语经常出现无主句,而正 序句中的主语常常为已知信息。 A.真有意思,这孩子! B.走了吧,大概。 C.他回来了,我听说。 D.难听死了,唱得! E.她去了公园,带了孩子。 这衣服过年再穿吧,留着。 等一下装句对比发现,英汉语都有完全和 部分倒装,但倒装的成分并不完全一样,英语有助 动词提前,形式上衔接紧密;汉语中有修饰语、连 谓结构、补语倒装,可出现无主句。在信息分布上, 英汉语书面倒装句的后置成分分量都较重,信息状 态从已知到未知,遵循信息顺序象似原则。汉语口 语倒装完全不同,出于实际语用的需要和口头表达 的需要,重要的、分量较重的信息先脱口而出,后 置成分只是补充意义的完整,遵循心理顺序象似原 则。
此外,Birner还主张,说话人根据提及的邻近的 不同程度(recency of mention)来识别话语已知的程度, 即倒装句前置成分与上文提到过的事物越近,信息已 知的程度越大。例如: • Meanwhile the sun burns over Achill,filling the hills with blue shadow,turning the sea blue;and blue also,blue as the sky,are the wet cart tracks that run over the hills.(几乎重复上文的部分内容,前 置部分为已知信息。) •
顺序象似原则
Jespersen以来的功能语言学家相继提出过以 下几种语序原则: • a.在一段话语里,旧信息先出现,新信息后出现。 • b.紧密相关的观念倾向于放在一起。 • C.说话人心目中最紧要的内容倾向于首先表达出 来
•
•
汉语口语的倒装和英语倒装一样,比较常见,而且它 也遵循了顺序象似原则;但这是另一种顺序,英语和汉语 书面倒装是信息分布的顺序,而汉语口语是内容重要性的 心理上的顺序,出于语用表达的需要。如:
认知心理和原则
• 功能主义者认为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 构,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 或“象似”(iconicity)关系,或者说,语法结 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经验结构的模型。我们把 这种对应称作语法结构的“象似原则”。它包括 两个方面:“成分象似”,即语言结构的单位跟 概念结构的单位一一对应,例如构成句子的每个 语素对应于一个概念;另一个是“关系像似', 即语言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跟随概念结构单位之 间关系一一对应。(沈家煊,1999)这里主要分析 倒装句中的“关系象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