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考研名词解释
世界设计史 重点 名词解释

设计思维设计师据被委托设计项目调动各种资料及设计师头脑中的经验积累,综合自然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因素为对未来产品的理解,权衡各种制约因素而构想出工作方案的过程。
新艺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继承其主张,提出艺术与技术结合来解决产品造型问题,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风格。
三大源泉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
彼得·贝伦斯1工业联盟的发起者,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
2代表性的设计与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联系在一起,为其树立统一完整的企业形象,开创现代公司标识体系的先河,开启欧洲现代工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先河。
3教育家早期设计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图式化的平面装饰样式。
后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
后现代主义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
涉及艺术、设计、文学、历史等。
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以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间跨国垄断阶段、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反映。
奥地利分离派代表人华格纳和霍夫曼。
代表作斯托卡列宫。
系统设计以有高度秩序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和系统。
核心理性和功能主义,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约化的形式,整体感强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阿尔瓦·阿尔托20—30年代芬兰,建筑、家具设计成为北欧最具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大师。
最具创造性的是利用胶合板来生产现代家具。
建筑上强调有机形态和功能主义原则的结合,广泛使用自然材料,特别是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材料综合运用,在现代主义普遍缺乏人情味的设计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芬兰珊那特塞罗市政中心。
设计艺术理论:信息理论、表现理论和人文风格。
生态设计90年代初,产品设计的新概念。
设计师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的事物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事物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为设计思想的一部。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大总结水晶宫——1851年英国伦敦,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
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地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外形为简单的阶梯型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拱顶。
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旨在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以及美国的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和霍夫曼等。
瓦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考研设计史论-所有-人物 名词解释

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先驱。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教育,后改行学习建筑。
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离派成员,1900年加入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组成的"七人团",开始建筑设计活动,1907年成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推进者与领袖人物,同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其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1909年,贝伦斯设计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在建筑形式上摒弃了传统的附加装饰,造型简洁,壮观悦目,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
这些设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
贝伦斯在AEG 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河。
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
1907年起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
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并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全面覆盖)

名词解释目录:1、现代设计思维2、新古典主义3、水晶宫博览会4、折衷主义5、新艺术之家6、先锋派运动7、新艺术运动8、格拉斯哥四人集团9、装饰艺术运动10、流线型风格11、样式主义12、有计划的废止制13、芝加哥学派14、乌尔姆设计学院15、布劳恩公司16、系统设计原则17、阿基米亚和孟菲斯18、波普设计风格19、设计伦理20、诺瓦茜托运动21、意大利反主流设计22、绿色设计23、后现代主义风格24、流线型运动25、塔特林26、保罗·汉宁森27、爱多尔·索特萨斯28、弗兰克·劳埃德·赖特29、勒·柯布西耶30、约翰·拉斯金31、威廉·莫里斯32、安东尼·高迪33、彼得·贝伦斯34、沃尔特·格罗佩斯35、阿尔瓦·阿图36、密斯·凡德罗37、罗伯特·文丘里38、瓦西里·康定斯基39、约翰·伊顿40、莫霍里·纳吉41、约瑟夫·阿尔伯斯42、雷蒙德·罗维43、圣家族教堂44、朗香教堂45、落水住宅46、水晶宫47、瓦西里椅子48、工艺美术运动49、德国青年风格运动50、荷兰的风格派51、好莱坞风格52、俄国构成主义53、德国工业同盟54、包豪斯55、现代主义设计56、国际主义57、新现代主义(New Mobenism)58、新德国设计59、瑞士国际主义平面风格60、波普设计运动61、波普62、孟菲斯63、结构主义64、高科技风格65、人体工程学66、O一系列剪刀67、视觉传达设计68、环境艺术设计69、展示设计70、CI设计71、设计详细内容:一,现代设计思维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时受到现代市场营销学、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而形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画、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图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后的设计运用,则与具体设计所涉及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所谓的现代设计,其实本身并不玄妙,是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现代设计史考研论述题

现代设计史考研论述题1. 定义和范围:现代设计史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设计发展历史。
它涵盖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变。
2. 历史背景:现代设计史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技术进步,设计开始从手工艺转向工业化生产,设计师的职业地位逐渐提升。
3. 设计理论观念:现代设计史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设计理论观念,如功能主义、机械美学、形式追求、人机工程学等。
这些理论观念对设计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4. 设计风格和流派:现代设计史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如包豪斯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每个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变化。
5. 设计师的影响:现代设计史中有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师,如维尔纳·希尔斯、勒·柯布西耶、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大卫·卡森等。
他们的作品和理念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设计的面貌。
6. 设计与社会变革:现代设计史的发展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设计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了人们对功能、美感和创新的需求。
设计也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化,成为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
7. 国际交流与跨文化影响:现代设计史中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设计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的影响促进了设计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发展,加速了设计全球化的进程。
总结起来,现代设计史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设计的历史、理论、风格、流派、设计师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变革和国际交流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现代设计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设计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为设计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设计史考研知识点

设计史考研知识点设计史是设计专业考研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查学生对设计史发展演变和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设计史考研的知识点。
一、设计史的概述设计史是研究设计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作品,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社会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此来了解设计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
二、西方设计史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设计。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3.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设计。
4.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
5. 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
三、中国设计史1. 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2. 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
3. 当代中国设计的趋势。
四、设计史的写作方法1. 设计史的研究方法。
2. 设计史的文献和资料。
五、设计史的学科重要性1. 设计史对于设计实践的启示。
2. 设计史对于设计教育的意义。
3. 设计史对于设计创新的影响。
六、设计史的应用领域1. 设计史在设计研究中的应用。
2. 设计史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七、设计史考研备考技巧1. 重点关注学科核心内容。
2. 多维度学习设计史。
3. 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4. 练习解答设计史试题。
以上是设计史考研的主要知识点概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在设计史考研中的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参加辅导班或者进行课余学习,加强对设计史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解答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积极的备考态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在设计史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设计史作为设计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备考设计史时,不仅要学会背诵和记忆知识点,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献研究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在设计史考研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设计概论及设计史论名词解释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尹定邦版本)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结构主义设计学流线型风格绿色设计解构方法、主义考工记绿色设计混沌理论设计设计艺术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髹饰录梦溪笔谈齐彭代尔宋应星斗拱长信宫灯梅瓶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工业设计手工艺设计设计与消费设计的附加价值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造物激进设计功能主义企业识别设计前卫设计反设计运动高技术风格孟菲斯设计小组人性化设计瓦西里椅子红蓝椅沙利文第三章中国设计的溯源&第四章西方设计概观宋瓷唐三彩青铜时代青花瓷饕餮纹工艺美术运动哥特式建筑约翰·拉斯金勒·柯布西耶波普艺术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包豪斯学院失蜡法明式家具云锦故宫水晶宫博览会维多利亚风格巴黎地铁设计第三国际纪念塔风格派赵州桥景泰蓝惠山泥人多立克柱式威廉·莫里斯手工艺行会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文丘里第五章设计的类型概念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手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标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概念设计有机设计式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标志形式设计第六章设计师设计师人机工程学人类行动学包豪斯宣言乌尔姆设计学院设计师的社会意识职业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环境设计师企业设计师米斯·凡德罗流水别墅第七章设计批评绿色设计原则设计艺术批评设计鉴赏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历史折衷主义有机现代主义计划废止制拉斯金柯布西耶设计鉴赏朗香教堂高技术风格沙里宁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版本)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新古典主义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CI计划现代设计思想人体工程学路易斯·沙利文彼得·贝伦布劳恩公司法兰克福水晶宫折衷主义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亨利·凡·德·威尔德圣家族教堂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之家先锋派运动象征主义艺术现代之家文森公寓居里公园格拉斯哥四人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尔多派好莱坞风格美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艾琳·格雷保罗·布瓦列特拉里克非民主化艾里·坎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荷兰风格派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洛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工业同盟现代设计主义塔特林风格派构成主义杜斯柏格乡村混凝土住宅埃尔·李西斯基朗香教堂柯布西耶新精神宫第六章包豪斯包豪斯包豪斯宣言格罗佩斯莫霍尔·纳吉现代主义设计汉斯·迈耶俄国构成主义少则多形式导师构成主义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雷蒙·罗维芝加哥学派流线型风格流线型运动样式主义路易斯·沙利文亨利·德莱佛斯柯达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工业设计布劳恩公司系统设计原则阿基米亚和孟菲斯优良设计企业形象物理层次心理层次荷兰恩多文市马克斯·比尔托马斯·马尔多纳多史提夫·约柏斯第九章丰裕社传颂与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艺术国际主义风格人机工程学设计伦理波普设计风格有机现代主义维克多·巴巴纳克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意大利理性主义运动诺瓦茜托运动意大利反主流设计保罗·汉宁森爱多尔·索塔萨斯威廉·盖茨汉斯·华格纳吉奥·庞蒂赫尔辛基设计艺术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乌尔姆设计学院德国的现代设计德国青年风格德国系设计德意志工业联盟格罗佩斯汉斯·迈耶彼得·贝伦斯古格洛特兰姆斯汉斯·沙隆奥托·艾舍里特维特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高技术风格非物质设计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现代设计思想人体工程学新现代主义查尔斯·詹克斯文杜里反主流设计孟菲斯贝聿铭雅克·德里达补充:循环设计石器设计马家窑型彩陶青铜器设计饕餮纹仰覆莲花瓷尊唐三彩宋代瓷器青花和釉里红明式家具营造法式斗拱明清北京故宫北京四合院天坛的艺术设计赵州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借景纱禅衣漆双凤鼓说唱佣瓦当设计长信宫灯汉代熏炉唐代舞马街杯银壶霍塔旅馆巴黎地铁设计麦金托什设计奇才科拉尼汉宁森梓人传梅瓶伊索体系古希腊柱式玛雅原则东南大学设计学2015年考题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梅瓶长物志梓人传包豪斯宣言雅典宪章芝加哥学派风格主义大众文化设计管理策略罗维maya原则简答40分1、简述明式家具。
设计史名词解释

1荷兰风格派是一些艺术家、设计家组成的松散团体,也是现代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与包豪斯等艺术、设计院校完全两样。
主要组织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此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
风格派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强调合作,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个人、集体的平衡。
通过各部件的联系组成有理想主义意义的结构是风格派的关键。
荷兰风格派的现代艺术思想1).发展出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现代的风格2).把传统的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及平面设计的特征变成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3).反复运用基本原色和中性色2流线型原来是指空气动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后来用来指那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
在19世纪人们通过对于鸟类、鱼类等生物的观察,发现它们的有机形体可以有效的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于是在飞机和潜艇的设计中加以采用。
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
流线型设计最早是用在20世纪交通技术上。
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
3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
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
它代表着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与所有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
在现代设计师中,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4折衷主义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很快,资产阶级以不再是为自由主义而战的斗士,他们的心现在只为钱跳动,连文化和建筑也成了商品,于是,以抄袭、拼凑、堆砌为能事的折衷主义创作手法占了统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乌尔姆高等造型学院:乌尔姆造型学院由奥托•艾舍和马克斯•比尔等于1953年在乌尔姆创立。
因为其强调从技术方面培养设计师与其对系统设计的推崇,使乌尔姆造型学院成为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设计学院。
乌尔姆造型学院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设计学校,是继包豪斯之后世界艺术设计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它奠定了艺术设计更多的和科学相联系的基础,为艺术设计广泛地介入工业生产开辟了道路。
2.功能主义: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
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
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3.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发展的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
到20世纪60、70年代,这种风格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
形式变成了第一性,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
4.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芬兰、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形成,以斯堪的纳维亚最为突出。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通过适当的运用现有技术,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通过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集理性与浪漫于一身。
以保罗•汉宁森、阿尔瓦•阿尔托为代表。
5.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二战以后新生一代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6.德国工业联盟:德国新艺术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工业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1902年开始,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师,艺术家组成的联合体称为德国工业联盟,他们从“青年风格”中分离出来,试图从新的角度、新的方面去探索工业化和机械化条件下新的设计艺术形式,在这种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和穆特修斯。
代表人物为亨利•威尔德等。
联盟宣言是:1.艺术与工业、手工业相结合;2.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种不同的项目设计综合在一起;3.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涉及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现代工业。
7.俄国构成主义:俄国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1920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8.荷兰风格派:荷兰风格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
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风格派的特征:1.把传统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9.装饰艺术运动:装饰主义运动始于巴黎,主要集中在豪华和奢侈的产品和艺术品设计中,后来陆续传入其他国家,从而形成一个国际性的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表现为用直线和对称的构成,在材料上使用新材料,使原本的手工艺与工业技术对立的现象得以解除,并以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著称。
10.流线形设计:“流线型”设计风格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盛行的的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
流线形设计是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并形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11.罗马式建筑:罗曼建筑译作罗马式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罗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
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12.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劵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劵,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劵上,形成拱顶。
由于采用了尖劵、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13.巴洛克风格:(109)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又称路易十四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强调作品的空间感、立体感和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运动与变化。
这种设计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14.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主要指路易十五室内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优美弧形线条所构成的粉饰文化,又称路易十五式风格。
洛可可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以回旋曲折的贝壳型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刻为主,造型的基调是凸曲线,常用S形弯角形式。
15.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又称帝政式风格,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风靡西欧的艺术文化样式。
新古典主义力求恢复古典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
与衰落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股新的美学观念。
缂丝:缂丝,又名刻丝,是一种新兴织品,纬线根据图案需要织入,即“通经断纬”织法,主要用来织书画作品,细腻写实,一如描画,北宋时主要产地在定州,南宋时以云间(松江)为中心,出现了朱克柔、沈子番、吴煦等名家。
纳石失:“纳石失”也称“织金锦”,它是一种以扁金线或圆金线来织造纹饰的丝织物,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元代织造工艺的典型代表。
《园冶》:《园冶》,园林专著,明代计成著。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五彩:五彩瓷器是明代彩瓷中的名品,开始于明宣德时期。
五彩瓷器可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粉彩:是在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月份牌年画:月份牌年画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于上海,风行全国城乡的一种商业绘画,因画面附有年月历表而得名。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霍塔旅馆: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
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
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