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1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3.1.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难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两点论、两分法、一点论基本概念。
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含义;②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运用:①运用“两分法”去说明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分为二”;②运用“两分法”去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
能力方面:⑴结合教材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论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观察、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自己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重点解决办法】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这一原理是正确对待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的哲学依据,是教育中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对 "时时有矛盾"的问题,认识上常常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对这一重点问题的突破,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搞好分析与综合。
《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 "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正如任何哲学观点不是靠归纳所得出的一样,"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也不是靠举例就能够说明问题,"事事"、"时时"是永远说不完的。
所以,应该有 "分析说明"。
但是,"分析说明"也不能是纯理论的,还需以较多的事实为基础。
讲述矛盾普遍性原理,教材采取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种联 结表现在(C )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②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 出来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 殊性也是没有的④二者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
(3)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践 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 据
1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普遍性原理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 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事 物 范 围 极 其 扩 大
黑马
黄马 马(普遍性)
(特殊性)
灰马
鹿
羊
动物(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特殊性
事 物 发 展 具 有 无 限 性
小学 中学 大学
学生时期
普遍性
特殊性
学生时期
人生历程
普遍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1、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相互联结 。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_________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特殊性 就没有普遍性。 普遍性 特殊性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______的_______也是没有的。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 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 为特殊性。”这表明( )
高中政治必修四:9.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课件 (共18张PPT)

两面性,双重性
农药捍卫农作物生命,却招致疾病。 塑料代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却造了白 色污染。 人们发明火药为了开天辟地,却萌发 了战争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 内容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无事不有、无处不在)。
(2)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 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1)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
基本 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 (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否认回避掩盖矛盾
反对 一点论(片面性)
(三)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 1、含义:
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
卖方:要讲自己的产品好,要提高 价格,多卖些钱。 买方:要尽量还价少出一些钱?
矛盾普遍性与特珠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 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 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 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金华市曙光中学 王勇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 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 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 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 否真的没有“矛盾”?
方法论:正确对待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寓 于
水果 寓于
苹 果
水蜜桃
菠萝
个性 离不开 共性
高二政治通用版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含解析

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次矛盾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这种说法正确吗?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种说法正确吗?一、单选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每小题6分,共72分。
)1.闻名硅谷的“创意实验室”创始人BILL GROSS。
成立过100多家公司、经历过多次成败,BILL GROSS总结出决定创业成败的“五要素”:创意、时机、团队、盈利模式、融资。
在比对了200多家公司的数据后,他的结论是:再次是创意。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②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③创造条件抓住时机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关键所在④既要善于抓住关键,还要统筹兼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我国C919大型客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高二政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特殊性
相互转化
离不开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 性,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体。
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 论意义
(1)遵循科学 的认识秩序 特殊—普遍—特殊
(2)掌握科学 的工作方法
(1)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2)解剖麻雀、 (3)抓好典型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认识事物时要遵循从 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 殊的认识秩序
万有引力定律
苹果落地(特殊)——万有引力定律 (普遍)——海王星的发现(特殊)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怎样推行新课改的? 试点 经验 推广
“从群众中来,
“从群众中来”:是指从个别到一般,即从广 大群众的实践中总结出一般性的方针政策。
到群众中去”
物质与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等具体物质现象
联系与具体的联系形式
运动与具体的运动形式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 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共性寓于个性)
图中买水果的人能不能买到 他要的水果?为什么?
水
果
水果的普遍性(共性),只能存在于 苹果、香蕉、葡萄等具体的水果之中。
士兵 孙公龙
战国时有 一城市有 一道命令 “马不能 出城”,名 辩家公孙 龙牵了一 匹白马要 求出城, 理由是“白 马非马”。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对吗?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特殊性 特殊性 特殊性
马
普遍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的辩证统一,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 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红 富 士 苹 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矛盾具有特殊性
同为树叶,它们有区别吗?
同为花朵,它们有区别吗?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 特点
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 同的特点 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 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培根
自然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阶级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思维领域:
知道与不知道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 不同学术观点
主观世界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时时有矛盾
学生与老师的矛盾
小学时: 中学时: 大学时: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求:
v v v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要敢于揭露矛盾,分析矛盾 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 止片面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孔子:君子有三戒
少年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买卖双方
卖方:花言巧语 王婆卖瓜 获取更多的商品价值 买方:货比三家 获取更多的商品使用价值
事物矛பைடு நூலகம்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弗朗西斯培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观知识点总结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①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斗争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作用: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材料(既要…又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机遇、挑战、表转折的词语)2.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材料(侧重于解决矛盾)3. 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个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材料(不同、特点、针对当地实际、独特)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借鉴、试点、推广、典型示范、以……精神为指导,结合某地实际)注意:如果材料强调主要矛盾答A,涉及矛盾主要方面答B5.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材料(关键、重点、中心、核心、首要)b.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材料(利弊、优劣、主流、方向、大体)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既要重点……又要……)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材料(点明矛盾是什么)2.同一性: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学法指导】
理解和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并用这一原理分析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导学检测】
常考考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 ①性寓于②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 ③性也离不开④性。
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 不包含⑤性的⑥性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①到② , 再由③到④的认识秩序。
(2) 有助于我们掌握⑤号召和⑥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⑦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达标】
1、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
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
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①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③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④事物存在的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制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区生活习俗同中有异,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
有的蕴藉深沉.古朴苍凉,有的豪迈不羁.自由奔放,有的华丽繁复.活泼跌宕。
这说明蒙古民歌的()
①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②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③统一性是共同文化心
理的直接体现④统一性是共同经济生活的直接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回答: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北京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持其农田现状,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林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覆盖率。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高考演练】常考考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1、(08北京卷.26)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D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2、(08北京卷)中医、京剧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回答: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 2007天津)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
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
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
“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目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人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常用原理]:原理名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 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我们认识事物时, 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也就是要遵循由特殊到普遍, 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依据,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错误倾向: 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 忽视矛盾的特殊性, 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 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忽视矛盾的普遍性, 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原理运用: ①我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工作, 先进行试点, 再总结经验, 稳步推进, 正是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再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体现。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③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等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
我们党从农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形成路线、方针、政策, 用来指导全国, 从而使农村改革取得成功, 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④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由此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 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加强交流, 共同发展。
不同文明存在着普遍价值和共同目标, 各国文明的发展需要溶入时代潮流; 维护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