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RS的远程自动雨量监测网络方案
远程监控GPRS(无线)模块使用安装说明

远程监控GPRS(无线)模块使用安装说明
需要工具:
1、螺丝刀
2、电线
安装步骤:
一、接线
如图所示,有三个部件:电源、GPRS模块、控制器
1、将电源的正极(+)接GPRS模块的正极(+);
2、将电源的负极(-)接GPRS模块的负极(-);
3、将GPRS模块
RS485口的A接口连接控制器上面RS485口的A接口
4、将GPRS模块RS485口的B接口连接控制器上面RS485口的B接口
二、完成
完成接线后,接通电源绿灯长亮表示模块正常上线
注意事项:
1.目前通讯模块是移动模块,流量卡需要使用移动流量卡并保证正常通讯。
2.接线通电,通常1分钟以内通讯模块成功通讯,若通讯异常,可考虑连接天线,长时间通讯3/24/2014
不成功可以考虑通讯模块断电之后重新通电进行连接。
3.通讯模块电源应为12V电源适配器。
4.多个控制器使用一个通讯模块时,多个控制器RS485的A接口并联连接至通讯模块A接口,B接口并联连接至通讯模块B接口。
5.多个控制器时,网络地址位不能重复,如一个通讯模块连接5个控制器,控制器的地址位应
该1,2,3,4,5排列,不能重复,否则无法正常上线。
(地址位查询可以参阅控制器说
明书,以NA6942地址位设置是F88)。
6.如果由于模块安装在电控箱上不限于打开模块外壳可按如图所示将模块取下;。
GPRS网络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碗窑水库的应用

20 年 , 区建立了水雨情遥测 系统 , 00 库 系统 的 规 模 为 1 1 8 即 1 中 心 站 、 个 中继 站 和 8 遥 ::, 个 1 个 测站。中心站设在碗窑水库大坝管理站 , 中继站设 在 中路亭 , 遥测站 有 5 个雨 量站 ( 设在 大坂 、 塘源 口、 白石 、 下城 淤 、 井 )2 雨量 水位 站 ( 天 ,个 设在 长坑 垄、 大坝尾 ) 1 , 个水位站( 设在碗窑大坝顶 ) 。各遥 测站位 置 见 图 1 。 碗窑水库原有的水文 自动测报系统利用超短 波电台数话兼容的 自报方式工作 , 即系统工作以遥
ca nl) t. ee t er。G R ew r f hn o i a encmm ri i d w ihpoie e a hn es ,e R cn as P Sntoko iaM bl h sbe o ecaz , hc rvdsan w w yt c y C e le o
2O 亿 m 。 .8 ’
化, 中继站地处偏远山区 , 经常信道不通畅 , 导致遥
测 数 据 丢 失 。虽 然 试 图通过 增 加 天 线 等 多种 途 径
解决信道差的问题 , 但收效甚微 。为了彻底解决这 问题 ,0 0 , 定 对原 有 的遥测 系统 进行 升 级 2 1年 决
一
改造 , 将原来超短 波信道改为 以G R 为主信道 、 PS G M为辅信道的双通道水情遥测 系统 。该系统 目 S 前 已投 入正 常使 用 。
圈 —巨 — ຫໍສະໝຸດ 图 1 库区遥测站分布示意图 Fi srbui m e u ig ai s g.1Diti t of as rn stt on on
3 G R 网设 计 P S组
3 1 网及 中心站 的 GP S数据 接 入方 法 .组 R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一○年八月目录1 山洪灾害普查 (1)2 危险区的划定 (1)3 预警指标的确定 (1)4 监测系统 (1)4.1站网布设 (1)4.2监测信息流程 (3)4.3监测站点管理 (3)4.4监测站环境 (4)4.5监测站设备 (5)5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11)5.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和机房及会商环境 (11)5.1.1平台硬件设备配置 (11)5.1.2 机房及会商环境 (13)5.2县级平台系统及应用软件配置 (14)5.2.1 系统总体技术原则 (14)5.2.2 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15)5.2.3 平台支撑系统软件 (16)5.2.4 数据库系统 (16)5.2.5 应用系统功能要求 (17)6预警系统 (24)6.1预警方式要求 (24)6.2主要预警设备技术要求 (25)7 群测群防体系 (26)7.1责任制内容要求 (26)7.2预案内容要求 (26)7.3宣传培训演练方式和内容要求 (26)附件1:山洪灾害普查表(15张)附件2: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16张)1 山洪灾害普查普查的内容包括: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等。
各省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参照附件1制定普查表。
2 危险区的划定根据普查的结果,划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危险区、安全区。
要求所受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内,有人居住的区域均必须划定。
有条件,可以划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
并以自然村或小流域为单位,标绘在预案中的图件上。
3 预警指标的确定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乡村各级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预警指标一般分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4 监测系统4.1站网布设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小流域。
GPRS 、CDMA、GSM、电台远程水位量 无线自动控制水泵起停系统说明书

GPRS、CDMA、GSM、电台远程水位量无线自动控制水泵起停系统说明书型号SC-669G使用之前请仔细阅读一、产品概述基于GPRS/CDMA/GSM的数据传输系统是首创在十多年无线遥控遥测数传电台设计制造经验基础上又独家开发出基于GPRS/CDMA/GSM数据传输系统,SC-669G是一款使用GPRS/CDMA/GSM网络进行串口对串口数据传输的无线网络数传电台。
集成自主开发的TCP/IP协议栈,无需申请费用高固定IP地址,客户无须建立数据中心,不需要串口编程知识,无须知道通讯细节,也不需要计算机中心站支持控制,即可很容易地实现点到点通讯、多机轮询呼叫的通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全透明点对点及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通道,简单经济。
无需高费用计算机组态软件控制,不需支付价格昂贵固定IP地址的APN卡费,用普通支持CMNET 流量能上网的手机SIM卡,就能实现一对一通信以及一对多GPRS/CDMA/GSM通信设备,给用户降低几倍设备投入费用,给移动或固定安装用户使用带来极大方便,在串口设备之间实现数据透明传输,具有功耗低、遥控遥测无距离限制、无通信干扰、无需申请频点等优点,是特殊环境通讯的理想选择。
该系统与众不同的是组网方式灵活,直接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组网,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安全、永远在线的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该产品以GPRS网络为通信平台,提供标准的RS-232/485/TTL接口,按照工业标准设计,可直接与RTU、PLC、智能仪表、单片机控制器等各种工业现场的下位机设备连接。
采用透明通讯方式,可以使非IP系统设备通过串口轻松实现GPRS网络和Internet接入,在原有设备不升级换代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现场数据网络化管理。
二、产品用途GPRS/CDMA/GSM系列产品功能强大,稳定性高,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远程抄表、石油管道监控、油田油井数据收集、工业控制、环保数据采集、环境检测、气象数据采集、水纹监控、水利监控、液位自动控制、地震监控、路灯监控、公用事业、城市供水、交通管理信息发布、工业监控、金融、证券等行业和领域。
4GDTU基于遥测雨量站应用的配置方法

4G DTU基于遥测雨量站应用的配置方法摘要:我中心区域内的水文自动遥测站的数据传输利用TD- LTE或FDD-LTE 的4G网络实现无线长距离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的核心部件DTU参数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其通信状态。
文章中将介绍深圳宏电4G DTU的配置方法,配置软件的操作步骤,对配置参数时需要注意的选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4G DTU;参数配置;串口通信1引言DTU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产品提供商及行业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商,自主研发推出国内首款物联网M2M网关产品,是物联网行业开拓者与引领者之一。
2002年GPRS网络商用,宏电率先推出全球首款蜂窝网络数据传输终端,获得DTU注册商标,成就M2M市场先行者。
至今由宏电创造的“DTU”一词已成为无线通讯行业应用终端产品的代名词。
2021年我中心对常年雨量遥测站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数据传输的核心部件DTU采用的就是深圳宏电的H7710C 4G DTU。
文章中将结合近年来作者的实际运维工作经验来探讨宏电4G DTU配置方法,操作步骤。
2宏电DTU技术规格查询及配置工具准备宏电DTU技术规格信息可在DTU背面铭牌查询。
铭牌中有DTU型号、网络、接口、电源、版本、编码信息内容,条形码中有DTU的生产日期,不同年份生产的铭牌内容略有区别。
配置软件采用专用的“DTU工具盒”进行DTU配置,另外还需要准备配置DTU的专用串口线,直流电源适配器。
3 DTU与电脑的连接首先,用专用配置串口转换线将DTU与电脑相连接,转换线的九芯串口接头与电脑串口相连,转换线的12Pin插拔式接线端子与DTU通信模块相连,如图3-1。
在电脑上打开宏电DTU专用配置软件“DTU工具盒”,如图3-2。
图3-1图3-2然后点击右上角菜单中“串口信息”设置正确的串口参数,如图3-3。
201105022-842基于GPRS的热力管网的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2[1]
![201105022-842基于GPRS的热力管网的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2[1]](https://img.taocdn.com/s3/m/5bcd232f3169a4517723a393.png)
基于GPRS 的热力管网的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摘要:根据目前供暖系统的网络化监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GPRS 的热力管网的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文章给出了软件设计的流程图,设计采用VB 环境中Winsock 控件和Access 数据库实现数据通信并且设计了其它功能的具体实现程序,最后通过现场使用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GPRS ;VB ;Winsock; AccessSoftware design of monitoring system base on the thermal pipes of GPRSAbstract :According to networking and controlling of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ftwaredesign of monitoring system base on the thermal pipes of GPRS.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software design is brought up in the paper, it implements data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using winsock in VB and Assess database. Finally ,this design is feasible by using in the field. Keywords :GPRS ;;VB ;Winsock ;Access0引言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冬季普遍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进行供热。
热电厂通过城市高温供热管道将热水送至各居民小区、企业中的热交换站。
在热交换站中,高温管道中的热水与进室暖气片的热水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
经过换热后,二次网中热水流入各居室中[1]。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热交换站中能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各个变量进行监视以便及时处理。
基于GPRS技术的雨量监测系统

基于GPRS技术的雨量监测系统摘要:在阐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特点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远程监控方案,采用北京力控开发的PCAUTO组态软件编写,以GPRS方式实现了对雨量信息的监控。
该雨量监测系统已投入实际应用,性能一直可靠稳定,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GPRS 雨量监测ORACLE数据库雨量信息是重要的气象信息和水文检测参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时性和可靠性是快速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
然而,雨量信息的传统的采集方法和数据传输方式,远不能满足雨量信息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由于要安装的监测点的位置分散且偏远,使用有线通信及电台通信的成本比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GPRS的远程雨量监测系统。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1]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带宽度、频段、跳频规则、无线调制标准、突发结构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
具有良好的信号覆盖。
此外在理论上,GPRS数据包通讯服务的花费相比电路交换服务所花的费用要更少,且其通信信道是共享的,仅仅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有数据包传输产生,因此比使用专用的连接要节省资源。
可用于实时性高、数据量大的远程数据传输,有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
1 系统组成GPRS自动雨量监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自动雨量站(无线方式):雨量传感器,GPRS DTU模块;(2)传输网络:中国移动GPRS 无线网络及Internet等有线网络;(3)数据服务中心[2]:实时雨量数据(有线、无线)接收服务器,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等。
自动雨量站被安装在不同地区的多个雨量观测点,完成雨量信息的采集和数据暂存;数据服务中心实时接收各个自动雨量站的雨量信息,及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并依据雨量的参数和实时雨量信息进行分析,及时进行调度,减少损失。
雨量监测系统组成结构见(图1)。
2 系统功能的实现该系统的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的自动雨量站数据采集、中间的GPRS网络通信部分和数据服务监控中心信息管理部分保持相对独立,这样既便于系统的升级扩展,又便于系统调试维护。
矿井安全GPRS无线远程监测系统

矿井安全GPRS无线远程监测系统一、前言目前矿井安全已成为煤矿行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的煤炭生产安全事故不断,特别是不断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更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矿井安全的关注,也成为各级部门领导最关心和坚决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如何做到及时的预防和减少此类安全生产事故也成了矿井安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安全生产信息化成为企业信息化首当其冲的重要内容。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才能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做好。
目前国内煤矿行业中,多数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生产调度、监测监控等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的建立在实现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系统建于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技术,各系统无法有效的集成,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信息不能很好的整合、利用。
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送到各级相关人员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
系统需要在地面的中央控制室可对全矿井生产过程及设备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无人职守控制,并能把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矿级领导,使领导在办公室即可随时了解生产、安全等信息,实现全矿井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
需要系统的信息由下而上逐级集中,可与矿务局、焦煤公司的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联网,实现实时远程查看。
而控制既可集中于监控层操作,也可分散于设备控制层实施。
各个子系统均可独立自成体系,可以按照矿井要求分步配置,进而实现最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厦门蓝斯通信有限公司设计出了矿井安全GPRS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对煤矿生产进行有效监管,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该系统具有可靠运行,数据采集实时性强,有效的解决了其他通信方式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准确的前提下,将系统运行费用也降低到了最低;同时,网络通讯链路由专业的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来维护,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监测系统的同时,还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去维护通信线路等问题;节约了用户的初期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PRS的远程自动雨量监测网络方案 移动通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正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而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使它在许多行业中得以应用,这也为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1、自动雨量监测网络概况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
从数据传输方式上分通常有两种形式:通过有线网络发送信息的自动气象站和通过GPRS无线方式直接发送信息的自动气象站。
将多个自动气象站数据信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数据中心处理系统就构成了自动气象监测网络,通常它采集到的数据是多要素的气象信息。
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是雨量监测网络采集的是单要素雨量信息,通过扩展自动站的传感器系统即可实现多要素信息采集。
该自动雨量监测网络是由自动雨量站、数据通讯网络(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数据中心工作站及其局地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自动气象数据采集系统。
如图1:
自动雨量站作为系统的端站安装于各个观测点。
其中无线自动雨量站主要由传感器单元、单片机系统和GPRS数据终端单元(DTU)构成。
有线自动雨量站由传感器
单元和单片机系统构成,并配有局地微机系统。
无线自动雨量站直接通过GPRS数据终端将信息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出去,通过无线网络供应商转送到Internet,经由Internet最终进入数据处理中心;有线自动雨量站利用局地微机系统对采集到的气象信息进行处理,并直接通过Internet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无线自动雨量站的通信费用是以数据流量来计算的,费用低廉,而且使自动站有更强的地域适应空间,只要移动电话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都能通信。
数据处理中心工作站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主控部分,由一台主服务器和三台数据处理服务器组成。
主服务器在公网上有固定的IP地址,三台数据服务器通过集线器与主服务器联网。
主服务器上安装有SQL SERVER2000,用于接收和处理雨量资料,三台数据处理器分别负责接收来自GPRS无线传输的雨量站信息、接收来自有线传输的雨量站信息和对政府部门提供雨量数据服务(如网页浏览、信息服务等)。
从各测站发回的气象资料经整理后存入SQL Server数据库,并通过网页浏览方式提供给政府决策部门及其他用户。
2、GPRS概述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
GPRS是GSM Phase2.1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它是一种基于GSM的新型移动分组数据承载业务,能提供比现有GSM网9.6kbit/s更高的数据率。
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
它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换的思维方式,只通过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这种改造的投入相对来说并不大,但得到的用户数据速率却相当可观。
GPRS网络是在现有GSM网络中增加GGSN和SGSN来实现的,使得用户能够在端到端分组方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图2 GPRS系统结构
GPRS是一种新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或X.25服务。
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每个用户可同时占用多个无线信道,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资源被有效的利用,具有“高速”和“永远在线”的优点。
1、 极速传送,移动新干线:电路交换数据业务(简称CSD),速率为9.6kbps,
GPRS的最高速率可达115.2kbps。
2、 永远在线、费用低廉、我行我素:除了速度上的优势,GPRS还有“永远
在线”的特点,即用户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
GPRS数据服务可以按流量或时间或包月固定费等方式收取。
对营运商来说,提供数据服务的成本产生基本按流量产生,中国移动采取了分段计费(流量)的价格模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GPRS进行数据传输的成本,尤其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中。
举个例子,用户访问互联网时,点击一个超级链接,手机就在无线信道上发送和接受数据,主页下载到本地后,没有数据传送,手机就进入一种“准休眠”状态,手机释放所用的无线频道给其他用户使用,这时网络与用户之间还保持一种逻辑上的连接,当用户再次点击,手机立即向网络请求无线频道用来传送数据,而不像普通拨号上网那样断线后还得重新拨号才能上网冲浪。
[5]
3、系统构成
数据终端及数据传输网络
1)通过GPRS无线方式直接发送信息的雨量站
系统中GPRS无线数据终端(DTU)采用GPRS无线DDN数据终端。
每个模块在使用时需要安装SIM卡,和手机一样在移动网中具有唯一的ID。
该终端支持双频GSM/GPRS、符合ETSI GSM Phase 2+标准、采用实时时钟、支持A5/1&A5/5加密算法,为用户提供高速、永远在线、透明数据传输的虚拟专用数据通信网络。
GPRS DTU模块带有20Pin用户数据接口,以便对模块供电和进行数据交换。
对外数据线的连接和数据交换方式与RS-232类似,同时该系列大多型号支持+4.5~+26VDC电源,方便在更多场合安装使用。
在终端所有连接完成之后,通过终端内置的设置、管理与调试工具对GPRS数据终端进行管理,便于用户在使用
前配置相关参数和在调试过程中灵活地改变相关参数以及软件升级和简单的测试。
自动雨量监测网络无线数据传输部分采用中心点~多点的方式,如图3
图 3 无线网络构成方式示意
自动雨量采集设备有多个,它们用各自的GPRS数据终端将数据打成IP包,经GPRS空中接口接入无线GPRS网络,由移动服务商转接到Internet,最终通过各种网关和路由到达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工作站。
需要指出的是GPRS终端向数据业务中心发送数据是间断性发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送数据的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无线信息传输费用。
在整个无线网络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气象信息采集单元与GPRS终端的连接,如何根据具体无线网络情况合理设置,如何进行数据打包发送并在数据中心工作站实现接收。
2)通过有线网络发送信息的雨量站
有线雨量站中AT89C52单片机把传感器获得的雨量信息用串行通信的方式送到局地微型机算机。
计算机首先把数据进行处理和编码,然后通过互连网把数据信息送到有固定IP的数据业务中心站。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开发局地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发送软件,进行数据传送,同时数据业务中心站要有对应的服务器端数据接收软件实现数据接收和保存。
图4 有线网络构成简图
图5 数据中心站构成示意
数据中心工作站
主服务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并安装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
所有来自终端自动雨量站的数据经过网络首先进入具有固定的IP地址的主服务器。
但是考虑到服务器的稳定运行问题通常不允许在服务器上安装其他应用软件,为了降低主服务器的负荷,系统中需要另外增加三台服务器来分担主服务器的数据处理任务。
这四台服务器共同构成类似于内部局域网的数据中心工作站(DSC)。
虽然数据中心站有多台服务器,但它对外部公网只提供一个IP地址,因此在架设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NAT端口映射功能将一台主机的假IP地址映射成一个真IP地址,当用户访问提供映射端口主机的某个端口时,服务器将请求转到内部提供这种特定服务的主机。
可以让内部网络中某台机器对外部提供WWW服务,而不是将真IP地址直接转到内部提供WWW服务的主机。
三台处理服务器分别处理来自不同端口的信息,来自无线自动雨量监测站的信息经主服务器的端口映射到无线数据接收处理服务器接收,然后再送回主服务器保存在SQL数据库;通过有线方式接收信息的任务则由有线接接收处理服务器来完成。
最终WWW服务器从主服务器上调用SQL数据库,将雨量信息在Web页上实现动态更新显示,以供外部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
3、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指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开发数据中心站上的数据接收和处理
软件。
对于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利用VC++6.0开发出客户端(局地计算机)数据发送软件和服务器端(有线数据接收处理服务器)数据接收软件。
软件中数据的传输采用了Winsock方式。
对于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的软件开发,使用了GPRS厂商提供的开发工具包。
当从网络上收集到某个雨量站发来的信息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把数据存入SQL数据库。
最后,在WWW服务器上利用ASP(Active Sever Pages)开发出Web页面供外部用户访问。
4、结束语
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促进它在更宽广领域中的应用,在气象领域国外于2003年上半年推出了基于GPRS的自动气象站。
本文介绍的雨量监测网络已经完成,这种中小尺度的气象监测网络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减少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