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五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害处的是( )A、飞机大大缩短货运和客运的时间B、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三废”C、移动电话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D、洗衣机能在短时间内洗涤大量的衣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彩虹B、嫦娥飞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

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贮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B、现在很多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引起的C、人类从环境中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都归还环境了,因此,环境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D、人类无节制排放垃圾,使环境不堪重负,总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原卷版)

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原卷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右图是本次会议的一张宣传图片,结合材料,你觉得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B.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C.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D.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A.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B.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C.汽车尾气的污染D.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为什么要南飞B.哪种月饼好吃C.鼠兔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D.为什么不同品种土豆品质不一样4.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西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D.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5.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A.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B.科学就在身边,应该细心观察C.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6.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C.是否应该鼓励市民乘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新版)资料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新版)资料

3.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 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铁架台:带有铁圈 和铁夹,用于固定 和支持多种仪器
石棉网:加热液体时 隔在玻璃仪器和火源 之间,以防玻璃仪器 受热不均而炸裂
取少量液体的器皿:滴管、试管。 加热用的仪器:铁架台、石棉网、 酒精灯、烧杯等。 测量的仪器:温度计、秒表、电流 表、电压表、天平等。
观察的仪器:放大镜、显微镜等。
以上仪器各应放在什么实验室?
认识科学测量的工具:
• 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 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 • 时间测量仪器:秒表。 • 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 • 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 • 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 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
科学的特征3:
科学是无止境的,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探索月球
探索火星
浩瀚的宇宙
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推动科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对接
DNA 双螺 旋结 构的 发现
我国首台运算速度超 千万亿次/秒的超级 计算机“天河一号”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象 : 苹
: 苹月 果亮 为为
果 往 下
什什 么么 不不 往落

上下
掉来
??
科学家-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有人曾经问牛顿: “你是用什么方法 做出那么多发明和 发现的呢?”
牛顿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不过对于一
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基础知识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基础知识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 浙教版

第一章基础知识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一门研究,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

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我们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科学就在。

2、学习科学要多、多、多,运用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要的的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最要的环节。

2、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所以,要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3、、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仔细观察各种,正确记录和,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4、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性的。

5、请填知道仪器名称和用途。

(1)试管夹:夹持试管(2)试管:用于少量药品的反应,可直接加热。

(3)停表:测量时间间隔(4)酒精灯:实验室主要热源(5)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6)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7)电流表:测电流(8)电压表:测电压6、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国际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

5、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①量程:刻度尺一次所能测的最大值。

②最小刻度:刻度尺最小一格所代表的数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6、体积:物体的大小。

7、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或,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一、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1、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再进行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2、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2、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科学并不神秘(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1·浙江一模)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牛顿发明了白炽电灯B.爱迪生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C.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D.法拉第发现了万有引力2.(2022·浙江一模)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月相的变化规律B.地球自转方向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2017·浙江金华一模)2015 年 1 月 1 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开始实施。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2022·宁波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数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执行任务的三位宇航员分别是()A.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B.聂海胜、刘伯明、新洪波C.景海图、刘洋、刘旺 D.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5.(2021·温州期末)下列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哪种品牌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B.哪种品牌牛奶的密度大?C.哪种品牌牛奶的矿物质种类多?D.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6.李时珍(1518-1593)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 B.实验法C.统计法和分析法D.物理法和化学法7.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A.对工业污水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防止水体污染B.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C.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减轻空气污染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8.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就是动物和植物的知识B.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把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D.只要有了生物学知识就一定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难题9.下列有关模拟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模型与实验对象相似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B.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C.可以解决不能活不便用实验法解决的难题D.很少受模型的局限,实验结果完全可靠10.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CAL-FENGHAl-(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汇总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Fl(O: 测定电压的大小。

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疑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凍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火。

②割伤:用双氧水淸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悬挂式”5、洒精灯的正确使用①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知识点练习
四十五
第1题【单选题】
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

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植物生长
B、经济危机
C、台风
D、火山爆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月相的变化规律
B、地球自转方向
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
A、有人居然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了
B、小明家住南沙,他在家中用不加盖的铁锅将水烧到了120℃
C、传说中项羽能用手提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
D、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行走时可不通过任何工具而自由交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用吸尘器吸尘
B、用空调降温
C、电冰箱、空调等大量使用氟利昂
D、用计算机上网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笔记和练习
B、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实践和应用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
A、唐诗→宋词→元曲
B、电话→寻呼机→手机
C、留声机→随身听→MP3
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
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用吸尘器吸尘
B、使用空调降温
C、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
D、用计算机上网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

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科学研究是从______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______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______的方式,也带来了一些______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______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______,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但同时,______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______ 污染严重……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

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生锈。

请提出一个问题:______?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