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兔子的故事)

合集下载

递推法 斐波那契兔子数列

递推法 斐波那契兔子数列

递推法斐波那契兔子数列斐波那契兔子数列是一种非常有趣和神奇的数列,它是由一对兔子开始,每对兔子从第三个月开始生出一对小兔子,并且每个月之后,新生的小兔子也可以生小兔子。

这个数列的规律向我们展示了生物繁殖的奇妙之处。

在数列的初期阶段,兔子数量并不多。

第一个月只有一对兔子,第二个月仍然是一对。

但是从第三个月开始,兔子的数量就开始快速增加了。

第三个月有两对兔子,第四个月有三对,第五个月有五对……每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多一对兔子。

这种增长方式被称为“递推”,即以前的结果作为下一个结果的基础。

斐波那契兔子数列的规律是由斐波那契数列推导而来的。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典型的递推数列,它的规律是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在斐波那契兔子数列中,每个月的兔子对数也是前两个月兔子对数的和。

这种递推规律让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数列中任意位置的兔子对数目。

斐波那契兔子数列不仅在数学上有一定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繁殖的规律。

兔子生育力强,快速增长的兔子数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通过斐波那契兔子数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繁衍的方式和能力。

斐波那契兔子数列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推导出数学公式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位置上的兔子对数目。

这就是数学中的归纳法,在推理和解决问题时非常有用。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递推的模式,更容易理解和解决。

除了数学和生物学上的指导意义,斐波那契兔子数列也可以引发我们对创新和发展的思考。

兔子数量的递增规律可以启发我们寻找外部环境条件下繁衍生物的模式和趋势。

这样的思考不仅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去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

总之,斐波那契兔子数列是一个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数列。

通过它,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生物繁殖规律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个数列不仅是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趣的兔子数列

有趣的兔子数列

有趣的兔子数列(裴波那契)
裴波那契(Fibonacci leonardo,约1170-1250)是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算盘书》中许多有趣的问题,最富成功的问题是著名的“兔子繁殖问题”:如果每对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子兔,而子兔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就有生殖能力,试问一对兔子一年能繁殖多少对兔子?可以这样思考:第一个月后即第二个月时,1对兔子变成了两对兔子,其中一对是它本身,另一对是它生下的幼兔.第三个月时两对兔子变成了三对,其中一对是最初的一对,另一对是它刚生下来的幼兔,第三对是幼兔长成的大兔子.第四个月时,三对兔子变成了五对,第五个月时,五对兔子变成了八对,按此方法推算,第六个月是13对兔子,第七个月是21对兔子……,裴波那契得到一个数列,人们将这个数列前面加上一项1,成为“裴波那契数列”,即:1,1,2,3,5,8,13….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数列在许多场合都会出现,在数学的许多不同分支中都能碰到它.世界上有关裴波那契数列的研究文献多得惊人,裴波那契数列不仅是在初等数学中引人入胜,而且它的理论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数列、运筹学及优化理论方面为数学家们展开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意大利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

意大利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

意大利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意大利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在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提出的兔子繁殖问题中,兔子繁殖的数量呈现出一个神奇的规律,即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想象一下,兔子们组成了一个超级繁殖俱乐部。

在这个俱乐部里,一开始只有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子。

这对小兔子还处于幼年期,得经过一个月才能长大并开始繁殖。

一个月后,这对小兔子长大了,变成了成年兔子。

到了第二个月,这对成年兔子生下了一对小兔子。

现在,俱乐部里有两对兔子,一对成年的和一对幼年的。

第三个月,第一对成年兔子又生了一对小兔子,而之前的幼年兔子也长大了。

这时候,俱乐部里就有三对兔子,两对成年的和一对幼年的。

再往后,成年兔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不断地繁殖新的兔子,而新生兔子的数量就等于前两个月成年兔子的数量之和。

就好像兔子们在进行一场接力赛,每个月新加入的兔子选手数量取决于前两个月已经在赛道上的选手数量。

比如说,我们来具体看看前几个月兔子的数量变化。

第一个月是 1 对,第二个月是 1 对,第三个月是 2 对,第四个月是 3 对,第五个月是 5 对,第六个月是 8 对……是不是很神奇?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体现呢!比如我们常见的植物花瓣数量,不少花朵的花瓣数就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像百合花通常有 3 片花瓣,梅花有 5 片花瓣,而雏菊可能会有 13、21 或者 34 片花瓣。

再比如,一些贝壳的螺旋形状,以及松果鳞片的排列,也都隐藏着斐波那契数列的影子。

而且,斐波那契数列还有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特性。

比如,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相邻两项的比值会逐渐趋近于一个特定的数值,约为1.618,这个数值被称为黄金分割比。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黄金分割比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总之,斐波那契兔子题规律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还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而奇妙的应用。

了解这个规律,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神秘之美。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相信大家知道斐波那契数列吧。

它是1,1,2,3,5,8…即后面数是前面两数之和。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包含许多秘密。

这个数列就来源于数学家斐波那契兔子的繁殖问题: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

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不可思议的是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这个性质,似乎完全没有秩序的植物枝条彼此相隔的距离或叶子的生长状都是斐波那契数列支持者。

夏天我们观察一下盛开的向日葵。

我们就会注意到右向和坐向的旋涡。

数一数究竟有多少条旋涡后就会发现如果右旋有21条,那么左旋就是34条或13条。

即上述斐波那契数列的相邻项(5,8),(8,13)(13,21)…都是成对出现的。

另外延龄草,野玫瑰,南美血根草,大波斯菊,金凤花,耧斗菜,百合花,蝴蝶花的花瓣,可以发现它们花瓣数目具有斐波那契数:3,5,8,13,21……而且向日葵的外缘花瓣分为55和89瓣两种不同形态。

这个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比的极限为黄金比0.618(我们已经学了数列极限,很容易求),这个比例也很奇妙。

英国T·W·汤姆森爵士指出,如果一棵树始终保持幼时长高和长粗的比例,那它终将会因自己的“细高个子”而翻倒;因此它选择了长高和长粗的最佳比例0.618,这也是人觉得最美的比例。

这个数列递归关系为a a a n n n +=++12,求解方法一般有三种,第一是构造等比数列;第二是特征根法,第三是用现在学的矩阵知识求解。

一个楼梯共有10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迈一级台阶或二级台阶,最多可以迈三级台阶。

从地面到最上面一级台阶,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个问题就与F 数列直接相关了(答案89)。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数字规律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数字规律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数字规律斐波那契兔子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在数列中兔子的繁殖规律呈现出一种有趣的数字规律。

斐波那契数列以0和1开始,后面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而斐波那契兔子问题则是将兔子的繁殖规律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探讨兔子的繁衍情况。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的数字规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推导和解释。

1. 第一个月,兔子对数为1。

这是因为兔子开始繁殖,没有新生兔子加入,所以兔子的数量就是1。

2. 第二个月,兔子对数仍为1。

这是因为兔子繁殖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在第二个月的时候,还没有新生兔子加入,兔子的数量仍然是1。

3. 第三个月,兔子对数变为2。

这是因为第二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一对兔子繁殖出了一对新的兔子,所以兔子的数量变为2。

4. 第四个月,兔子对数变为3。

这是因为第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两对兔子分别繁殖出了一对新的兔子,所以兔子的数量变为3。

5. 第五个月,兔子对数变为5。

这是因为第四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三对兔子分别繁殖出了两对新的兔子,所以兔子的数量变为5。

通过以上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每个月的兔子对数都是前两个月兔子对数之和。

这就是斐波那契兔子问题的数字规律。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的数字规律还有一些有趣的特点。

例如,兔子对数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在最开始的几个月,兔子对数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这是因为随着兔子的数量增加,繁殖能力也随之增强,从而导致兔子对数的增长加速。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的数字规律还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兔子对数的增长趋势呈现出一个近似黄金分割的比例。

黄金分割是指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其中长部分与短部分的比例等于整体与长部分的比例相同。

在斐波那契兔子问题中,兔子对数的增长趋势也呈现出这种近似的黄金分割比例。

例如,前两个月兔子对数为1和1,比例为1:1;而后面的兔子对数依次为2、3、5,比例分别为1:2、2:3、3:5,逐渐接近黄金分割比例。

斐波那契兔子问题的数字规律在数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趣谈

斐波那契数列趣谈

斐波那契数列趣谈一般认为斐波那契数列的提出是基于兔子的繁殖问题:如果一开始有一对兔子,它们每月生育一对兔子,小兔在出生后一个月又开始生育且繁殖情况与最初的那对兔子一样,那么一年后有多少对兔子?答案是,每月兔子的总数可以用以下数列表示:1,1,2,3,5,8,13,21,34,55,89,144,233…。

这一数列是意大利数论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在他13世纪初的著作Liber Abaci中最早提出的。

如果取数列前两个元素为1,那么递推关系就是:当然,曾经有一度数学家们将0作为斐波那契数列的首项(或第0项)。

这一数列看起来相当简单,但却隐藏着一些有趣的东西。

关于数列元素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元素,人们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质数与合数:斐波那契数列的质数元素也是该数列的质数项,唯一的例外是第4项元素3。

但这个规律反过来不成立,数列的质数项元素的也可能是合数。

这一“规律”可以为人们提供搜索大质数的线索。

但在相当大的元素以后是不是仍有这个规律呢?目前没有人知道。

如果把用二进制表示的斐波那契数列前511个元素绘制出来,是这个样子的Wolfram Research):是不是有点分形的味道?第10n项:分别是2,21,209,2090,20899,208988,2089877,20898764…。

(Sloane’s A068070)也就是说,这一数字不断接近208987640249978733769…的前几项。

而208987640249978733769…和这样一个数有关:Binet公式:这个公式不是轨道力学里的那个常用的同名公式,而是给出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的另一个公式,是Jacques Philippe Marie Binet在1843年发现的: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括号中的两个数似乎和黄金分割有关?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苏格兰人Robert Simson证明了,当项数趋于无穷时,斐波那契数列的后项与前项之比趋近黄金分割,也就是1.61803398875…。

斐波拉契数列

斐波拉契数列

斐波拉契数列13世纪初,欧洲最好的数学家是斐波拉契;他写了一本叫做《算盘书》的著作,是当时欧洲最好的数学书。

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题,其中最有趣的是下面这个题目:“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1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在它出生后的第3个月裏,又能开始生1对小兔子,假定在不发生死亡的情况下,由1对初生的兔子开始,1年后能繁殖成多少对兔子?”斐波拉契把推算得到的头几个数摆成一串:1,1,2,3,5,8……这串数里隐含着一个规律:从第3个数起,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它前面那两个数的和。

而根据这个规律,只要作一些简单的加法,就能推算出以后各个月兔子的数目了。

于是,按照这个规律推算出来的数,构成了数学史上一个有名的数列。

大家都叫它“斐波拉契数列”,又称“兔子数列”。

这个数列有许多奇特的的性质,例如,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与它后面那个数的比值,都很接近于0.618,正好与大名鼎鼎的“黄金分割律”相吻合。

人们还发现,连一些生物的生长规律,在某种假定下也可由这个数列来刻画呢。

斐氏本人对这个数列并没有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有人详加研究,1960年左右,许多数学家对斐波拉契数列和有关的现象非常感到兴趣,不但成立了斐氏学会,还创办了相关刊物,其后各种相关文章也像斐氏的兔子一样迅速地增加。

斐波拉契(Fibonacci)数列来源于兔子问题,它有一个递推关系,f(1)=1f(2)=1f(n)=f(n-1)f(n-2),其中n>=2{f(n)}即为斐波拉契数列。

斐波拉契数列的公式它的通项公式为:{[(1+√5)/2]^n-[(1-√5)/2]^n}/√5 (注:√5表示根号5)斐波拉契数列的某些性质■1),f(n)f(n)-f(n1)f(n-1)=(-1)^n;■2),f(1)f(2)f(3)……f(n)=f(n2)-1■3),arctan[1/f(2n1)]=arctan[1/f(2n2)]arctan[1/f( 2n3)]比如: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0339887……(后一项与前一项之比1.6180339887……)还有一项性质,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

不可思议的斐波纳契数列

不可思议的斐波纳契数列

不可思议的斐波纳契数列作者:郭德才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第11期列奥纳多·斐波纳契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其惊世之作《算法之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兔子问题”:假定你有雌雄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在它们生长到一个月后开始交配并在下一个月产下一对兔子,那么此时应该是两对小兔。

再过一个月时第一对兔子又产下一对,那么此时就成了3对。

在第四个月,第一对兔子继续产下一对小兔,而由它们产下的第一对兔子此时也会产下一对,所以在这个月共会有5对小兔。

如在不死亡的情况下继续繁殖下去,那么在一年后共会有多少对兔子呢?答案是一组非常特殊的数字,即:1、1、2、3、5、8、13、21、34、55、89、144、233……以上这些数字就是著名的“斐波纳契数列”。

在这个谜一样的数列中,蕴涵着许多奇妙的、有趣的数字规律。

如从第3项开始,每个项数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而每隔两位数,必是2的倍数;每隔3位数,必是3的倍数;每隔4位数,又必是5的倍数……而在这个数列中最神奇、最具和谐之美的一点是:越往后,其相邻两项的比值就越会无限趋于黄金分割的比值1.68或0.618。

后来,又有人发现,植物花卉中,梅花、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李花、苹果花等都是5瓣;鸢尾花、百合花是3瓣;另外,向日葵的花瓣有21瓣的,也有34瓣的;而雏菊花则是34瓣、55瓣或89瓣……通过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各种花瓣的数量都是包含在斐波纳契数列之中。

而像植物的叶、枝条、果实、种子其实也是这样,它们都与斐波纳契数列有关。

例如榆树叶子的序周是l或2(序周是指叶子螺旋绕茎一周的数量):桑树的叶序周是1或3;桃树的叶序周是2或5;梨树的叶序周是3或8;杏树的叶序周是5或13;松树的叶序周是8或2l……科学家经大量观测发现,大约有90%以上的植物都属这类叶序。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向日葵花盘上的瓜子,是由顺时针及逆时针两种方向螺旋排列成的。

这两组数目,一般是由34和55、55和89或89和144的数字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子数列》
数学不仅是思维的体操,更是美的化身。

又到了我们数学讲故事的时间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兔子数列》
说道“兔子数列”不得不提到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斐波那契(Leonardo Pisano ,Fibonacci,Leonardo Bigollo,1175年-1250年),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
斐波那契在《计算之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兔子问题: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

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
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一对;
两个月后,生下一对小兔总数共有两对;
三个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对,因为小兔子还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对;
……
这组数列就是兔子数列,是斐波那契最早提出,也称“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数列有十分明显的特点,那是:前面相邻两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斐波那契是西方第一个研究斐波那契数的人,并将现代书写数和乘数的位值表示法系统引入欧洲。

斐波那契数列在我们神秘的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看美丽的植物、动物它们的排列和组成都遵循着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

看,数学是不是很美啊!
数学家普罗克洛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真的很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